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七年级下期中生物复习资料提纲)

2024-04-13 16:00:13 :37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七年级下期中生物复习资料提纲)

本文目录

七年级下期中生物复习资料提纲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 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5、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肠液分泌肠液,肠液含各种消化酶。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各种消化酶。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6、 消化是指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8、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9、 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1%),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男:5.0×10的12次方个/L(血红蛋白120-160g /L) 女:4.2×10的12次方个/L(血红蛋白110-150g/L)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贫血病 白细胞 (4-10)×10的9次方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过多:炎症 血小板 (1-3)×10的11次方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过少:流血不止 2、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 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 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分布较深,出血状态喷射状,颜色鲜红色,止血方法近心端止血。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有的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出血状态平静缓流,颜色暗红色,止血方法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由一层细胞扁平细胞构成),弹性最小,血流速度最慢,容易进行物质交换,分布最广,全身都有,出血状况慢慢渗出,颜色红色,止血方法消毒后包扎。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位置 开放方向 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 向心室开 心房 → 心室 动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 向动脉开 心室 → 动脉 静脉瓣 在四肢静脉内 向心脏方向开 静脉 → 心房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动脉中没有任何瓣膜。 1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1) 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 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4)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15、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第十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1、 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2、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 4、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使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7、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8、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体并外展,胸骨上移,使胸廓的横径加大;隔膈肌收缩,隔顶下降,使胸廓的纵径加长。由于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呼出体外。因此说,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了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9、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第十一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 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 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3、 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5、泌尿系统的组成:①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 ②输尿管:输送尿液 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 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 6、尿的形成 1) 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7、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 8、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 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9、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0、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位置 构成 厚度 结构及作用 表皮 上皮组织 较薄 无血管。角质层—保护 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 结缔组织 较厚 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弹性和韧性 11、丰富的毛细血管—-运输、调节体温 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 附属结构: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第十二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1、 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2、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3、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代谢中心)和突起组成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短,是树状分支;轴突:长,分支少 神经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 4、 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5、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 ②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④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 ⑤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6、神经中枢:位于灰质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汇聚形成 7、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高级,它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 生来就有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固定不变的 暂时的、可变的 适应范围 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大,可适应多变的环境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8、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中枢,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中枢是对侧控制的。 9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睫状体舒缩,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1、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1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锤、钻、镫)→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3、视觉感受器:视网膜 听觉感受器:耳蜗 头部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嗅觉感受器:嗅黏膜 味觉感受器:味蕾 14、四种味觉及其最敏感的部位——酸:舌的外侧 甜:舌尖 咸:舌尖 苦:舌根 15、人体触觉最敏感的部位:唇、舌尖、鼻尖。 另外,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触觉要敏感。 16、冷感受器——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温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 17、 耳的结构: 外耳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中耳 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听小骨:由锤骨,钻骨和镫骨组成听骨链 耳蜗:含听觉感受器 内耳 前庭: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18、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感受器的适应。 19、激素: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 它们在血液中量虽少但作用非常显著,特别是对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调节是不可缺少的。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主要功能 异常症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幼年: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性激素 性腺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 幼年:不足→呆小症促进生长发育 (智力低下)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成年: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分泌过多→ 甲亢 胰岛素 胰岛 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糖尿病 20、侏儒症与呆小症异同: 相同点:患者都是从幼年患病且身材都矮小 不同点:“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生长缓慢,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一般正常。“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不足,甲状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患者不仅身材矮,生殖器官不发育且智力低下。 21、孕妇在怀孕时缺碘,生出来的婴儿会患呆小症。 第13章 传染病及人体免疫 1、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2、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3、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6、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脾、淋巴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使抗原清除或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原被清除后,身体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患过水痘、天花的人就不会再患了。 免疫种类 形成 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遗传而来 人人生来就有 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只有在出生以后 与该病原体经过斗争的人才有不能遗传 对某一中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7、免疫的功能: 1) 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 2) 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3) 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8、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身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特异性结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9、计划免疫——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92年前要求12岁以下儿童接受“四苗”,92年后增加一苗。 10、“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麻疹。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代人。第二节 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参看教材第9页的图。一、生殖过程1、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第三节 青春期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第四节 计划生育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二、计划生育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三、计划生育的意义。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二、糖类、脂肪、蛋白质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三、水和无机盐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四、维生素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2、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对脂肪的消化。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二、营养物质的吸收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合理营养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二、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2、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三、呼吸道的作用1、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3、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气体在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部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血液是幅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二、血浆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三、血细胞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3、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5、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6、红细胞因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7、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8、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二、动脉1、动脉是将血浆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2、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3、动脉最后变成了毛细血管。三、毛细血管1、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2、毛细血管的内径小,管壁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四、静脉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2、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2、心脏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4、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5、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一、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二、同型输血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2、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三、血量和输血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3、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一、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二、尿的形成1、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2、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3、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三、尿的排出1、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2、排尿的作用:一是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二是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一、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二、人粪尿的价值1、人粪尿属于农家肥。2、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1、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2、利用人粪尿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3、高温堆肥。4、兴建生态厕所。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1、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像机成像原理是一样的。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二、近视及其预防三、耳和听觉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四、鼻、舌也是感觉器官。五、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二、神经元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二、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三、反射弧1、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2、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3、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第四节 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1、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3、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4、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二、含汞、银、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三、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单元小结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2、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殖有很大的差别,共同担负着生殖的功能。3、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从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来说,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生物圈,体内的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从人体自身的结构和生理来说,人体靠消化系统吸收营养;靠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排泄系统排出尿素等废物;靠循环系统在体内运送这些物质。这些系统都有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4、人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对外界刺激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也需要统一协调。这些都有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5、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生理活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甚至影响到整个生物圈。

初一下册生物重点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一、人的由来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露西”距今300万年,能使用工具,“东非人”能使用和制造工具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2、人的生殖 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睾丸(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输精管:输送精子卵巢(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怀孕8周开始出现人的形态,40周胎儿发育成熟。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试管婴儿:用人工的方法让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的过程。3、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4、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计划生育的意义:P20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1)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2)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3)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4)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和缺钙的症状一样。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时贫血2、消化和吸收(课本p32)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消化腺属于外分泌腺,其中胰腺又分外分泌和内分泌两部分,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的胰岛能分泌胰岛素。2)小肠的结构特点: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脂肪的消化(小肠),参与的酶(肠液、胰液、胆汁)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三、人体的呼吸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3)功能:气体交换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腔内气压变小,吸入气体呼气时,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胸腔变小,气压变大,呼出气体2) 体内气体的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含较多的二氧化碳。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森林浴:课本p57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对于线条上的点的数法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有氧运动,特点: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节奏缓慢。如:做操,散步,慢跑等。打篮球,踢足球属于无氧运动。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将血液静置会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事白细胞和血小板。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功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2)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功能:吞噬细菌.当人患某种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3)血小板:小且没有细胞核。功能:能分泌和凝血有关的物质,止血。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导致贫血)。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2、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细胞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缓慢,这些特点便于进行物质交换)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左心室连主动脉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肺动脉;左心房 肺静脉(课本P68页图)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率:单位时间内(一分)心脏跳动的次数。血压: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2)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4输血与血量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人体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的形成与排出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尿道: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3)肾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肾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有过滤作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如果肾小球病变,则尿液中含血细胞和蛋白质。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储存原尿。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有重吸收作用: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 若肾小管病变则尿液中含葡萄糖。4)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尝试通过液体成分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2、人粪尿的处理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能改变大小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2)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2、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耳廓 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的耳蜗; 内耳: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听觉的形成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3、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2)脑:大脑、小脑、脑干大脑:表层是大脑皮层,具有运动,感觉,语言等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受伤:如植物人小脑:和身体平衡有关。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脑干受伤会导致死亡。3)神经元的结构、功能:(1)结构:细胞体、突起(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传导方向:树突—细胞体—轴突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3)反射的类型简单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激素调节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促进发育,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大脖子病胰岛素:由胰岛分泌,降低血糖的含量,促进合成糖元。分泌不足得糖尿病。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七、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由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引起,能腐蚀树木,建筑,有“空中死神”之称温室效应:由二氧化碳过多引起。如:全球变暖。水华和赤潮:由水污染而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 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6、 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 口腔 胃 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蛋白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 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 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 功能 相关病症 红细胞 男:5.0ⅹ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 /L) 女:4.2ⅹ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 运输氧和 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贫血病 白细胞 (4—10)ⅹ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过多:炎症 血小板 (1—3)个ⅹ1011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过少:流血不止 2、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 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 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理?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分布 出血状态 止血方法 动脉 较厚 大 快 离心输血 分布较深 喷射状 (鲜红色) 近心端止血 静脉 较薄 小 慢 向心输血 有的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 平静缓流(暗红色) 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 最薄(只由一层细胞扁平细胞构成) 最小 最慢 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最广,全身都有 慢慢渗出 (红色) 消毒后包扎 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位置 开放方向 保证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 向心室开 心房 → 心室 动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 向动脉开 心室 → 动脉 静脉瓣 在四肢静脉内 向心脏方向开 静脉 → 心房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动脉中没有任何瓣膜。 13、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 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1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1) 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5、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氧 二氧化碳 肺 泡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 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4) 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16、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来表示。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 17、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18、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19、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但意义不同,它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 第十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1、 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 。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 脂肪38KJ/g, 蛋白质23 KJ/g, 糖类17KJ/g。 2、 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 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 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使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7、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8、肋间外肌收缩 →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 →胸廓的横径加大 膈肌收缩 隔顶下降 胸廓的纵径加长 →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 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9、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它们的区别如下: 概念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的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 呼气与吸气 肺的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动脉血变静脉血 1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一、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2)人类的进化过程:树上生活 下地生活森林古猿 直立行走 早期人类 东非人 现代人类 2、人的生殖A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主要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B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C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D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娩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8周成胎儿(出现人形)40周分娩。胚胎早期运用卵细胞中的营养。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 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3、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卫生保健: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卫生保健:4、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优生:禁止近亲结婚,有利提高人口素质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d)有各种消化液。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胆汁不含消化酶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 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三、人体的呼吸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3)功能:气体交换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吸气和呼气4) 体内气体的交换: 二氧化碳(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氧气 氧气(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二氧化碳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种类形态特点正常值功能病症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贫血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4~10*109个/升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发炎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100~300*109个/升止血和加速凝血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2、血流的管道—血管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左心室 连接主动脉,壁最厚右心房 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连接肺动脉左心房 连接肺静脉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房、心室与瓣膜的活动关系:2)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毛细血管------------------------------------------------------------------------------------------------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2)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的形成与排出1)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单位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4)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2、人粪尿的处理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建沼气池 人粪尿的 方法: 高温堆肥 2) 无害化 建生态厕所 处理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2)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 沿着视神经传导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2)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 耳郭 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1)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半规管内耳 前庭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听觉的形成 沿着听小 沿着与听觉沿外耳道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1)结构 细胞体 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轴突包上髓鞘叫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 神经(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区别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区别于:应激性2)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 复杂的反射4、激素调节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 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名称腺体作用过少过多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侏儒症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胰岛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低血糖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7、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2)环境污染: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七年级下期中生物复习资料提纲)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笑话 爆笑 口误?口误爆笑笑话

笑话 爆笑 口误?口误爆笑笑话

本文目录笑话 爆笑 口误口误爆笑笑话口误笑话超级搞笑的口误笑话关于口误的笑话来一些口误笑话,经典口误(非原创)幽默笑话之经典口误发生在你身边的爆笑口误有哪些想听口误笑话段子笑话 爆笑 口误爆笑口误 1、上学时周末回家,晚饭后烟瘾犯了,打算借

2024年5月5日 22:30

祭英烈感言寄语(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感想寄语)

祭英烈感言寄语(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感想寄语)

本文目录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感想寄语清明英烈寄语写一句话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感想寄语1、为逝者默哀,生者共勉。 2、唯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3、愿我们的英烈们,一路走好! 4、安息吧,你们的浩气必然长存! 5、你们是英雄,点亮了整

2024年5月17日 00:30

四年级作文我是梦想家450字?我是大梦想家的演讲稿

四年级作文我是梦想家450字?我是大梦想家的演讲稿

本文目录四年级作文我是梦想家450字我是大梦想家的演讲稿梦想家歌词完整版以我是小小梦想家为题写一篇作文500字如何才能实现梦想,为何我们总是梦想家室友说我是个梦想家,为啥啊四年级作文我是梦想家450字 四年级作文我是梦想家450字 我是梦

2024年6月6日 22:30

白山市领导干部网上学习园(全国住建系统领导干部在线平台学时怎么更新)

白山市领导干部网上学习园(全国住建系统领导干部在线平台学时怎么更新)

本文目录全国住建系统领导干部在线平台学时怎么更新白山市企业老板应该怎样学习吉林干部网络培训学习怎样完成任务如何进入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领导干部学院浙里学习学分要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要求至少多少分

2024年5月11日 17:30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山越岭的解释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山越岭的解释

本文目录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山越岭的解释翻山越岭的意思翻山越岭是什么词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解释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翻山越岭的意思是什么记得有首歌歌词大意是 我爬山涉水 翻山越岭 好不容易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山越岭什么意思介绍如下:【翻山越岭 fān

2024年6月23日 20:40

YY喊麦历史课歌词?YY喊麦那段,谁谁我爱你那个,求台词

YY喊麦历史课歌词?YY喊麦那段,谁谁我爱你那个,求台词

本文目录YY喊麦历史课歌词YY喊麦那段,谁谁我爱你那个,求台词YY喊麦词YY喊麦历史课歌词说天道地论古今 麦词也需要创新 穿过中原到大漠 今天上堂历史课三国貂蝉和吕布 历史舞台大人物 吕布为她着了魔 勾结王允杀董卓杀完董卓投袁术 胯下战马叫

2024年4月14日 12:30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文)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文)

本文目录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知识点四年级上的语文本书第一课 《观潮》的中心思想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四年级上册《观潮》课文原文4年级上册语文书19课观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观潮资料小学生四年级上册

2024年3月23日 08:10

怎样申请网站?申请网站域名有哪些步骤

怎样申请网站?申请网站域名有哪些步骤

本文目录怎样申请网站申请网站域名有哪些步骤如何办理网站如何申请网站怎么免费申请网站免费创建网站网站申请流程和建设怎么申请网站如何免费申请网站如何免费申请网站账号怎样申请网站)域名申请。域名是网站在互联网上的名字,是用来表示一个单位、机构或个

2024年6月22日 17:50

楹联属于中华文化哪一方面的内容?楹联文化

楹联属于中华文化哪一方面的内容?楹联文化

本文目录楹联属于中华文化哪一方面的内容楹联文化楹联的文化特点是什么楹联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知识(了解楹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楹联的含义关于对联的知识有哪些楹联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粹楹联属于中华文化哪一方面的内容楹联属于中

2024年3月14日 23:10

《苹果的滋味》黄春明?苹果说明文

《苹果的滋味》黄春明?苹果说明文

本文目录《苹果的滋味》黄春明苹果说明文形容苹果的好词好句水果说明文作文500字《苹果的滋味》黄春明文学作品中从不缺乏对卑微小人物的描写,而黄春明笔下的底层小人物除了挣扎于生存困境之中,还承载着台湾伤痕累累的苦难史。《苹果的滋味》中作者以极其

2024年3月24日 15:40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指主要有哪些)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指主要有哪些)

本文目录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指主要有哪些国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是哪一年出台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是什么护士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要遵循那些伦理规范预防接种规范护士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要遵循哪些伦理规范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

2024年4月23日 02:30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300字(大自然的启示优秀作文450字10篇)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300字(大自然的启示优秀作文450字10篇)

本文目录大自然的启示优秀作文450字10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作文800字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 鸟类的作文300个字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300字大自然的启示300字左右受大自然的启示发明什么作文300字大自然给我的启示的作文怎么写大

2024年4月3日 21:20

恭喜发财刘德华歌词(刘德华恭喜发财歌曲原唱播放)

恭喜发财刘德华歌词(刘德华恭喜发财歌曲原唱播放)

本文目录刘德华恭喜发财歌曲原唱播放谁告诉我刘德华恭喜发财的歌词是什么恭喜发财的歌词恭喜发财歌词 刘德华刘德华恭喜发财的歌词恭喜发财歌词恭喜发财的完整歌词是什么刘德华《恭喜发财》的歌词能帮我找一下吗歌曲恭喜发财原唱刘德华恭喜发财的歌词是什么刘

2024年3月4日 17:50

情景教学法有什么优缺点?什么叫情景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有什么优缺点?什么叫情景教学方法

本文目录情景教学法有什么优缺点什么叫情景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发展情景教学法有什么优缺点一、优点:1)符合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注意力,再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以

2024年6月23日 07:20

故地重游的解释?故地重游是什么意思

故地重游的解释?故地重游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故地重游的解释故地重游是什么意思故地重游的故是什么意思故人依旧故地重游,自是时不侯我去留意思是什么故地重游诗句重游故地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有什么故地重游时沧海已桑田什么意思旧地重游还是故地重游故地重游什么意思故地重游的解释故地重游的解

2024年3月3日 21:10

勇气歌词 梁静茹(勇气歌词完整版)

勇气歌词 梁静茹(勇气歌词完整版)

本文目录勇气歌词完整版勇气歌词梁静茹勇气英文版歌词 梁静茹梁静茹《勇气》的开场白是什么勇气歌词完整版勇气歌词完整版《勇气》的歌词信息如下:《勇气》演唱:梁静茹作词:瑞业作曲:光良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天

2024年5月8日 16:50

携手同行,开启新征程意思?共建一带一路将在什么国际合作实践中开启新征程

携手同行,开启新征程意思?共建一带一路将在什么国际合作实践中开启新征程

本文目录携手同行,开启新征程意思共建一带一路将在什么国际合作实践中开启新征程步入人生新阶段身处伟大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开启新征程,砥砺新篇章的意思开启高中新征程唯美句子什么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开启大学生活新征程的句子开启新征

2024年4月27日 08:50

医药供应链服务(医药企业供应链优化的意义包括)

医药供应链服务(医药企业供应链优化的意义包括)

本文目录医药企业供应链优化的意义包括药品供应链的简称是什么我想问下可以做医疗行业供应链的公司有哪些药品供应链是什么医药供应链怎样南宁乐致新康医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华东医药供应链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怎么样我们是做医药零售和批发的,想找供

2024年4月3日 22:00

毛遂自荐的故事(成语毛遂自荐的故事)

毛遂自荐的故事(成语毛遂自荐的故事)

本文目录成语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自荐毛遂自荐讲述的是谁的故事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毛遂自荐是什么典故毛遂自荐故事概括毛逐自荐的故事是什么成语毛遂自荐的故事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

2024年2月25日 08:30

书信格式急急急!!!!!!!!!!!!!!!!!!!!!!!!!!!!!!!!!!!!!!!!!?信的常用语

书信格式急急急!!!!!!!!!!!!!!!!!!!!!!!!!!!!!!!!!!!!!!!!!?信的常用语

本文目录书信格式急急急!!!!!!!!!!!!!!!!!!!!!!!!!!!!!!!!!!!!!!!!!信的常用语书信格式急急急!!!!!!!!!!!!!!!!!!!!!!!!!!!!!!!!!!!!!!!!!例文:(“_”表示空格) 敬

2024年5月1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