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大学生为什么喜欢自杀
本文目录
-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 大学生为什么喜欢自杀
-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 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都有哪些
- 中国每年有多少大学生自杀
- 大学生发生自杀案件的原因有哪些
- 大学生自杀是否会影响其它学生
-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研究者发现,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很复杂,个体差异较大。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方面:精神障碍、性格偏差和长期存在的应激。2.1精神障碍 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研究一再证实,精神障碍是自杀的主要原因。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则是导致自杀的主要精神障碍。 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在自杀死亡的人群中,大约有70%生前患有精神障碍(吴才智, 2015)。以往的研究也表明,患有一种以上精神障碍的人自杀风险会更高(Nordentoft, Mortensen, & Pedersen, 2011)。2.2性格偏差 性格偏差在心理学中通常叫做人格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自杀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问题,在这里列举比较突出的三类(吴才智, 2015):1 抑郁性人格 这是自杀大学生中最为常见的性格偏差类型。这类学生自卑、内向、自限、敏感;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封闭自己,从不跟人吐露心事;兴趣少而狭隘,整天生活在个人世界里,咀嚼自己的痛苦,不关心身外事。2 自恋性人格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要强,自恋,不能跟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没有知心朋友。他们往往表现好,各方面显得很优秀:懂事、上进、学习好、同学关系表面上也不错,但他们长年生活在自己的高标准和压力下,没有欢乐和放松,只有一个接一个的需要实现的目标和压力。3 冲动性人格 这类人格问题在专业上叫作“边缘性人格障碍”。这类学生的特点是依赖、任性、冲动,往往心情波动特别大,经常出现情绪和行为失控,非常需要跟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在关系中表现得特别纠结,特别容易冲动。在面临要失去自己所要依赖的对象,用其他办法都不能挽回的情况下,他们以死要挟,期望能挽回对方。2.3长期存在的应激 应激指的是人在某些情境下,或面对某个目标任务时,所经受的心理压力。 某省的研究显示,89%的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一年内至少遭遇过一个应激事件;排在前五位的应激事件分别是学业受挫(44%)、爱情受挫(38%)、严重家庭冲突(19%)、身体疾病(12%)和人际冲突或关系恶化(10%)(吴才智, 2015)。 可以看到,绝大部分自杀者的行为都与应激事件有关;外部应激事件甚至会成为一个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人身上,可能精神障碍带来的功能损伤与失控是其自杀的主因;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负性应激事件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事实上,往往是多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共同推动自杀者走上了这条道路。
大学生为什么喜欢自杀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压力大和对生命的漠视。大学生现在内卷严重,学业竞争压力很大。而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却没有增强,在压力大时很容易承受不住选择自杀。大学生自杀也可能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要对大学生增加安全教育,增加心理健康咨询,避免大学生自己的发生。上大学是很悲哀的。我就是,可是我没有勇气去自杀,我还想给父母养老当初一直以为上高中是唯一出路,然后去上大学了。毕业以后,发现大学学的东西其实非常的少,找的工作,其实和中专差不了多少。浪费了大量的钱和时间,然后还和中专生找一样的工作。然后呢,中专生还有工龄和工作经验了人家也把成人的大学弄下来了。我呢?这几年没赚钱到没工作还费了青春的什么。。。唉。。。无奈。。。解决不了一切。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杀原因分析青年大学生作为自杀群体的一种,下面分析导致大学生的轻生行为的原因。(一)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1.忽视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在高考之前,很多老师、家长给学生们灌输的观念就是“只要考上大学,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在“一切为了高考”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因而学生成了满负荷运转的考试机器。所以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往往会忽视平时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动态等。对学生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也未能及时去引导和疏通,这种性格缺陷一直延续到大学。再加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多少都存在一些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一般都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长期下去,更容易诱发心理疾病。2.(二)心理障碍的三个方面1.抑郁倾向。较早就已经出现了抑郁、焦虑等神经症性问题有的可能还是精神病性问题,这些问题到了高校后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随着学业繁重、学生社团等学生工作繁忙、个人感情波动等客观因素变得可能更严重。2.人格问题。这些大学生比较内向自抑,追求的理想较大,或者自我意识特别强等,比如,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自己又达不到自己所期待的理想值,即一旦在现实中遭遇冲突如就业困难、考试失利受到处分等等,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很快退缩,自我封闭起来,不善于求助,因此很难获得来自周围的支持,便容易产生恶性心境障碍导致自杀现象的出现。3.情感敏感。往往在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破裂之时,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这种自杀现象容易发生在男女关系或同性恋关系破裂,或者与亲人关系出现裂痕之后。自己的精神支柱或者内在动力丧失就很容易失去对生活、生命的热爱。二、大学生培养良好心态,珍爱生命的建议(一)完善自身性格,加强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比如和一些正能量的人交往、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的感染,来完善自己的性格。也可以出去旅游,换换环境,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提升自身面对逆境的能力。还可以去做一名志愿者,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听听他人的故事,感受奉献他人的欢乐。总之,消除自杀行为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性格优化。在遇到挫折和考验时,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二)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很多自杀行为都是有预兆的,比如自杀者在自杀前会选择沉默,把自己一个人关在狭小空间里,要么会选择自己之前不敢做的事情、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或者问一些“我死了会怎么样啊?”,“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这个世界依旧不会变。”等相似的话语。这个时候,在有自杀动机者旁边的人要有所觉察,给予他们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从而也导致了更多的自杀现象。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自我,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客观环境与内在自我的矛盾等等,往往会选择逃避,多用自杀来群求解脱。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自杀的后果往往会是巨大的痛楚及惋惜。所以青年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良好心态,养成健全人格,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自杀的三大原因:求职受挫、恋爱失败、其它原因。自杀行为的形成相当复杂,涉及生物、心理、文化及环境因素,根据精神医学研究报告,自杀的人70%有忧郁症,精神疾病者自杀机率更高达20%。在社会环境因素中社会的脱序现象---暴力、犯罪、毒品、离婚、失业等,以及个别情况因素中的家庭问题、婚变、失落、迁移、失业、身体疾病、其它自杀事件的影响与暗示等,都是影响自杀的成因。研究显示任何单一因素都不是自杀之充分条件,只有当它们和其它重要因素合并发生时才发生。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导致自杀率明显增高。自杀的干预主要在预防,预防自杀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展。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管理好农药、毒药、危险药品和其它危险物品,监控有自杀可能的高危人群,积极治疗自杀高危人群的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人群应付困难的技巧。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是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个体进行危机干预。通过心理热线咨询或面对面咨询服务帮助有轻生念头的人摆脱困境,打消自杀念头。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主要是指采取措施预防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人再次发生自啊哈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都有哪些
心理疾病。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2.恋爱失败。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
3.学习压力。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林永和教授表示,过去高校自杀的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现在硕士和博士自杀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
4.家庭原因。据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
5.社会压力。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其待遇、地位都较以前下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让学生们对找工作深感焦虑,并产生自卑感。
中国每年有多少大学生自杀
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每天约有685名中国人自杀。中国自杀者平均年龄32岁。中国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全球每100个自杀死亡的女性当中,有55.8人是中国人。在中国,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988年)。而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5~24岁为学生年龄段。可推算,中国每年的学生自杀可能有十五万人左右或以上。转载于百度知道网友·
大学生发生自杀案件的原因有哪些
大学生发生自杀案件的原因有哪些 在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名自杀者都有不等程度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心理专家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几大原因。 在此本人一一例举。 一、生理疾患。我们大部分人无生理问题,但无法避免这种人的存在,大部分天生的疾患是无法改变和治愈的。其中有些人顶着别人异样的眼光,跨过高考的羁绊,进入了大学。 二、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困难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够适应角色,不能很快融入大学生活。 三、学习和就业压力大。这种现象往往在重点大学出现比较多。一般情况下,当某个学生考入重点大学时就会觉得就业前景比较好。当面临的事情发生变故时,如成绩落后、学的专业不满意…… 四、独立性差也是造成心理问题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一切都由父母打理,一旦离开家门,生活的种种问题突然摆在他们面前,一时找不到解决的途径。 五、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有些学生自身定位不准,感到无助、迷茫,对自己失望,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大学生自杀是否会影响其它学生
大学生自杀的确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首先,大学生自杀可能会对同学、室友、朋友等人造成心理创伤和触动,引发他们的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个人心理问题的加重。其次,如果大量的大学生自杀,会对整个校园氛围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校园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普遍感到有压力、焦虑、疑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对自己的安全产生担忧,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同时,大学生自杀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家长和社会对于大学生自杀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一旦发生大规模自杀事件,可能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恐慌,波及到更多的个人和群体,甚至可能引发舆论风波。总体来说,大学生自杀的确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和关爱,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教育,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和社会氛围。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的原因:1. 抑郁症:抑郁症是自杀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可能患有抑郁症,但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2. 焦虑和压力:大学生可能面临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和未来规划等方面的压力。长时间承受过大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增加自杀的风险。3. 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离开家庭和熟悉的环境,大学生可能会在新环境中感到孤独和无助。如果在社交方面遇到困难,这种孤独感可能进一步加剧。4. 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朋友、恋人甚至家人之间的冲突和问题可能会导致心理痛苦,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5. 自尊心问题:一些大学生可能面临自尊心受挫的问题,如学术成绩不如预期、社交困境或其他方面的挫折。长期的自尊心受挫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和自杀风险增加。6. 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来自家庭冲突、家庭暴力、虐待或其他不良家庭环境的学生可能面临更高的心理健康风险。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些大学生可能曾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如意外、性侵犯或其他暴力事件,这可能导致PTSD等心理健康问题。8. 药物和酒精滥用:药物和酒精滥用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恶化,加重抑郁、焦虑等症状,从而增加自杀的风险。要预防大学生自杀,关键在于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及时识别和处理心理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专业辅导和充分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