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经典学堂(《经典教育 智慧人生》 公益讲座)
本文目录
- 《经典教育 智慧人生》 公益讲座
- 谁有大语文学堂:国学经典《弟子规》40讲,百度网盘的链接有没有呀~求哥哥姐姐们分享
- 82岁女作曲家为孩子13年写50首经典新学堂歌,观众三次含泪起立致敬
- 上海浦江学堂有必要去吗
- 跪求 11.大语文学堂:国学经典《弟子规》40讲,这种百度网盘资料有人分享吗
- 为什么选择浦江学堂
- 溪北书院
- 学堂是什么意思
《经典教育 智慧人生》 公益讲座
一大早讲座志愿者老师已经坚守岗位,听众们也陆续赶到现场。净小芳老师是文礼书院资深讲师,她讲座的题目是《大道至简的教育之道》,她说到40岁之前她人生是没有笑容的,她是个很忧郁的人,但自从接触了读经教育,开始读经后,她的生命有了笑容,古圣先贤留传下来的经典是她人生得以离苦得乐的源泉。一个人,首先要清楚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思考。一粒种子,是先长根,再长芽,《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根就是“本”,枝叶就是“末”,对于我们的教育,德是教育的根本,知识才艺是末,一定要先去把孩子的德教好,有了德,才能指引好知识才能,务本,则两层皆得,失本,则两层俱失。而德是我们本性中具有的,《孟子》中讲到人皆由怵惕恻隐之心,皆有羞恶之心,皆有辞让之心,皆有是非之心,人性是本善的,本来是光明的,我们要常用这光明去照亮人生的道路,看清人生的道路。净老师最后讲到,当今大部分国人都知道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好处,但并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传统文化。其实大道至简,就是去把《论语》读一百遍,如果全中国有一半的人,也就是7亿人能够把《论语》读100遍,那么,中华民族就复兴了!下午来自山东黄河孔子学堂的校长董可贤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崇本息末——经典与人生》的讲座,董老师分享到自己人生有4个阶段——可仙、可嫌、可贤、可闲,目前处于第三个阶段可贤,希望能够把王财贵教授当年在全国各地推广读经所走过的足迹再走一遍,让经典的种子在各地继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董老师认为人是一种很特别的存在,因为人有教育,所有的动物,猪、狗、猫、猴等都没有老师,单单人有老师,人要经过13年漫长的幼稚期接受充分的教育,这是人很重大的特性。教育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抓住进行教育的时机,当人能够反省能够清醒的时候,大多数已经不能再决定自己了,而不能够反省自己人生的时候往往是人生最重大的机遇期。
谁有大语文学堂:国学经典《弟子规》40讲,百度网盘的链接有没有呀~求哥哥姐姐们分享
大语文学堂:国学经典《弟子规》40讲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观看,免费分享给您: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pwd=1234 提取码:1234K12教育还强调学生的综合评价和个性发展。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估外,学校还会采用项目作业、展示性评估、口头演讲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此外,学校还会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机会,帮助学生发展领导力、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82岁女作曲家为孩子13年写50首经典新学堂歌,观众三次含泪起立致敬
现年82岁的谷建芬,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她创作了上千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歌声与微笑》、《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经典作品广泛传唱。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当孩子们用纯粹且清澈的童声演唱了三首《新学堂歌》后,撒贝宁热泪盈眶,在场的观众也都极为动容。大家带着对作品的敬意,默默起立鼓掌向这位真正的大师致敬。 《新学堂歌》是作曲家谷建芬晚年为孩子创作的“谱诗成曲”的儿歌系列,历时13年,共50首,每一首都极具中华文化特色,成为了儿歌音乐启蒙和国学启蒙不可或缺的理想教材。从2007年开始,《新学堂歌》就已经在国内部分学校进行推广。 呕心沥血13载,只为让孩子们在经典中成长 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谷建芬谈起了自己创作儿童歌曲的缘起。一位朋友告诉她,“你看现在的孩子都没有歌唱了”。于是,2005年开始,70岁高龄的她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创作中,谱诗成曲,给孩子创作经典。谷建芬总说,“要为孩子们留下歌曲,要让他们在歌声中长大”。 13年50首歌曲,平均每年四到五首,每首大概费时三个月。谷建芬对待每一首作品,都不曾马虎。写了20首的时候,丈夫担心她身体状态,劝她“写得差不多了,就停停”。可是谷建芬还是一如既往坚持创作,即便熬到凌晨四点,东方发白,谷建芬依旧一丝不苟。 当50首只差一首时,她遭遇人生双重打击 转眼到了2016年,在歌曲创作到第49首时,谷建芬的生活却遭受了极大变故。相濡以沫的丈夫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相隔八个月后,小女儿又因为脑出血突然地离开了她。接连的重创让谷建芬十分痛苦,她甚至变得不会弹钢琴了。50首就差一首完稿,可是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了。 有一天,她遇到了两句话,“有种幸福叫放手,有种痛苦叫占有。”谷建芬豁然开朗,决定将痛苦搁下。于是,她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终于,在2017年的时候完成了50首《新学堂歌》。“我想我还要努力地写下去,有音乐陪着我,我一生绝对会长久地走下去。”谷建芬这份赤子之心,让全场观众再次起立鼓掌。 大家写小歌,这是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 庾澄庆在节目中对谷建芬表达了由衷的敬佩:“诗词和儿童启蒙相关的都是大师的作品,与儿童有关的音乐也应该由大师来完成。”并向谷建芬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集合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在校园里唱跳《新学堂歌》的视频。 看到这些新鲜有活力的生命在演唱谷建芬的作品,庾澄庆又忍不住感慨道:“从您身上我们才知道,您才是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原来这个节目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我要再度站起来向谷老师致敬。”说罢又带着全场观众,第三度起立以掌声致敬。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谷建芬的《新学堂歌》就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普及,甚至推广到了自闭症儿童的课堂上。经典与音乐结合力量,帮助这些孩子们打开了心灵。真正的大师,正如谷建芬那样,一定是用他们全部的才华,为一个民族的未来工作。
上海浦江学堂有必要去吗
浦江学堂非必要去,但有兴趣可以去。浦江学堂为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传授的公益性教育平台,突出传统经典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主要内容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家经典以及老、庄、荀、韩等为代表的先秦诸子著作。其延伸内容包括“唐诗宋词汉文章”等被称为时代精粹在内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的代表性典籍。这些典籍中包含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包含着一个人所必须具有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全面的文化素养。
跪求 11.大语文学堂:国学经典《弟子规》40讲,这种百度网盘资料有人分享吗
大语文学堂:国学经典《弟子规》40讲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观看,免费分享给您:
***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pwd=1234 提取码:1234K12教育是一个涵盖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综合基础教育体系。它包含了多种学科,其中包括一年级语文、培优语文和学而思语文在线课程。一年级语文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优语文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而学而思语文在线课程则通过互动式教学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来支持学生全面发展他们的语文技能。这些课程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他们在学习和未来发展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为什么选择浦江学堂
1、浦江学堂为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传授的公益性教育平台,突出传统经典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浦江学堂不以国学单项技能或知识为教育目标,追求的是教育最核心的价值:“人”的培育。
溪北书院
溪北书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清朝末年福建船政学堂分校之一,为福建船政学堂的组成机构。该书院创建于清朝末年,旨在培养福建船政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关知识如下:
1、溪北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当时的传统书院有所不同。它不仅注重经史子集等传统经典的教授,还引进了许多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此外,溪北书院还注重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在船政工厂实习,学习制造和驾驶轮船等技术。
2、溪北书院的教师队伍由留学归来的中国学者和外国专家组成,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该书院的学生也多为中国早期工业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3、溪北书院在中国的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之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溪北书院的历史背景
1、溪北书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清朝末年福建船政学堂分校之一,为福建船政学堂的组成机构。该书院创建于清朝末年,旨在培养福建船政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溪北书院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66年,当时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创办了该书院。由于清朝末年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国家积贫积弱,科技落后,为了振兴国家,洋务派创办了多所船政学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3、溪北书院注重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在船政工厂实习,学习制造和驾驶轮船等技术。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得溪北书院培养的学生具备了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4、溪北书院的教师队伍由留学归来的中国学者和外国专家组成,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教师不仅教授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学堂是什么意思
学堂是旧时指办理儿童教育的地方,也指高等学校,其详细内容如下:
1、在近代,随着西方的学术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传统的书院制度逐渐发生了改变。自清朝末年,中国开始有将书院改为学校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民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传统书院被改建为现代大学。
2、学堂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教育的传统模式,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堂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格局,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学堂的出现使得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平民化。
3、学堂还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传统的中国社会注重的是“学而优则仕”,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做官。而学堂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实用主义和科学精神,这种新的思想观念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学堂的作用
1、学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古代,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程度有限,学堂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在学堂学习,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经典著作、历史文献以及诗词歌赋等,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素养。
2、学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古代,学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培养品德、塑造人格的地方。学堂通过教授经典著作和历史文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学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学堂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还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方面,学堂的教育改革推动了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堂的学术研究也促进了各个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创新。
更多文章:
![纪念马克思200周年(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5日在京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为())](/static/images/nopic/24.jpg)
纪念马克思200周年(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5日在京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为())
2024年4月11日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