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潭》为什么叫“菜根潭”?读《菜根潭》
本文目录
- 《菜根潭》为什么叫“菜根潭”
- 读《菜根潭》
- [菜根潭]之出世入世观
-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是什么意思
- 旷世奇书《菜根谭》中的经典名句及译文
- 读《菜根潭》有感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解释一下出处
-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是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什么意思
- 菜根潭(古代文学名篇)
- 《菜根潭》的简介
《菜根潭》为什么叫“菜根潭”
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把玩,乃得其指。《菜根谭》书名之由来,众说纷纭。洪的友人于孔兼认为:“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洪子曰:“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看来,洪应明是以菜根之清苦历练,来比喻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所获得的一种超逸、通达之品格。而清乾隆年间三山通理在序文中称:“菜之为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发,故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毛泽东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作者是将菜味比作世味,须培本固根、静心沉玩方能领悟其中妙旨。
读《菜根潭》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 《菜根谭》为什么以“菜根”为名?对于做人,“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对于做事,“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在这部妙语连珠的语录集中,以下15句是尤其精彩、尤其打动人、尤其给人以人生启迪的15句,值得细细品味,最好背诵下来。涉世浅,点染亦浅; 历事深,机械亦深。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 《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 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会书中内容时而消散。 当你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对事业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伴随你走向人生更辉煌的一个台阶。 总的说来,《菜根谭》在本质上是一本有关安身立命的书。正如《菜根谭》序文里头讲的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有一个处于官宦仕途的人,在朝廷里边居于要职。他经历了许多人生世象,在不断的升迁与贬官过程中,得了一场重病。在病难中,回想往事,无论是人生险境,还是人生乐境,世事总是匆匆忙忙,最后悟通自己在人生追逐当中,总是随着外在事情的变化或高兴或愁闷,心事总被外物牵拌,不免心神疲劳,所以导致重病一场。这说明我们需要有一种达观甚至有些超脱的思想,“常言说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我们要做好计划,但当计划无法在经过努力后实现,我们当然需要反省;同时,我们还应有一种豁达从容的态度。
[菜根潭]之出世入世观
欲要入世,必先出世; 欲要出世,必先入世。 这是《菜根谭》中的出世入世观。 出世和入世,两者并非紧张的对立,而是相辅相依。 出世,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躲进小楼成一统”吗? 入世,就是汲汲于功名富贵、活得庸俗卑琐吗?答案是否定的,出世和入世不是身在何处的区别,而是精神与心灵皈依何处。 入世,就是生活在此岸,立足于人伦日用之道,处理好父母夫妇朋友等各种关系,做有益于人世的事业。 出世,就是精神皈依于彼岸,在精神上有一个超越性的世界,心不滞于俗务而超然尘上。1、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得领略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要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亲历世事之后,出世精神又会更加丰厚。 2、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 在世俗中而不为世俗名利所羁绊,为世事缠身而不缠心,虽身在世,亦已出世了。 3、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日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这世上原有如此美好的自然与人文之景,何必只自困于荣利的苦海中?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是什么意思
1、翻译:
轻风吹过稀疏的竹子固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可是当风吹过去之后竹林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虽然会倒映出影子,但是当雁飞过去之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片晶莹并不会留下雁影。
2、原文及出处:
《菜根谭》,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3、表达思想:
一个具备高深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然之性才会显现出来,事情过去之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原来的空虚平静。
扩展资料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的赏析:
“风过而竹不留声”,假如竹声继续不停,那就是万世因缘永不散,一切诸法之相永不空,如此天地宇宙虽大也容不下。“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也是一个道理,人在看穿一切之后需要一种大彻大悟的心态。也就是说,一切皆空。因此,我们持随遇而安的态度。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尽力而为。事件结束后,心灵应立即回归原始的空虚和平静,以保持其真实本质。
旷世奇书《菜根谭》中的经典名句及译文
1、风不留声雁不留影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译文】
当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风过之后,竹林又依然归于寂静而不会将声响留下;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时,潭面映出大雁的身影,可是雁儿飞过之后,潭而依然晶莹一片不会留下大雁的身影。所以君子临事之时才会显现出本来的心性,可是事情处理完后心中也恢复了平静。
2、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
3、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译文】
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4、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译文】
攲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因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5、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译文】
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一不幸处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6、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苦贫困的环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医疗器材、药物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都治好;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良好环境中,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刀枪等杀人的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7、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译文】
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恶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8、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译文】
假如上天不给我许多福分,我就多作些善事来培养我的福分;假如上天用劳苦来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我疲惫的身体;假如上天用穷困来折磨我,我就开辟我的求生之路来打通困境。假如我能做到以上各点,上天又能对我如何呢?
9、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译文】
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宁静并非真宁静,只有在喧嚣环境中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在狂歌热舞环境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快乐,只有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10、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译文】
在闲暇的时候,不要轻易放过宝贵的时光,最好要利用这段时间为以后的事情作一些准备,等到忙碌起来就会有受用不尽之感;当平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便为日后担任艰巨工作作些准备,等到艰巨工作一旦到来就会有应付自如之感;当你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没有任何人看见的地方时,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怀,既不产生任何邪念,也不作任何坏事,如此才能使你在众人面前受到人们的尊敬。
11、临崖勒马,起死回生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译文】
当你心中刚一浮起邪念时,假如你能发觉这种邪念有走向物欲或情欲方向的可能,就应该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去。坏的念头一产生立刻有所警觉,有所警觉后立刻设法来挽救,这是扭转灾祸为幸福、改变死亡为生机的重要关头,所以你绝对不可以轻轻放过这邪念产生的一刹那。
12、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译文】
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13、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译文】
清廉纯洁而又有能容忍不廉的雅量,心地仁慈而又有能当机立断的魄力,聪明睿智而又有不失于苟求的态度,性情刚直而又有不矫枉过正的胸襟,这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却不过分地甜,海产的鱼虾虽然淹在盐里却不过分地咸,一个人要能把持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作美德。
14、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
在困苦时能坚持原则把握方向,当问题解决时自然能得到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只有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真正的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有过分狂妄的言行,往往会因此而跟他人结下冤仇,种下日后发生祸患的悲剧根苗。
15、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译文】
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当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时期,待人接物就应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大众应宽严互用。
16、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17、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译文】
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18、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19、 一念之差失之千里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每个人都有一颗大慈悲的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也没有什么两样。所差别的只是,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致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拓展内容】
《菜根谭》读书心得
这段时间,闲时一直在看从女儿那儿拿来的一本《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至高心境。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让你读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智慧的钥匙帮你打开烦恼的大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明大义的人,这是本难得的、助人一生的好书。
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像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在读书中静静的思考过程也即是生活的过程,若要真正的读懂一部书,必须要保持一颗融有真实,真诚,真情的心,并可以为你所控,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让周围的人们感受的到你的真实,真诚与真情。读书也就是品味人生真谛的过程,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让人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当这些集古贤人智慧于一体的文字从舌尖划过时,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菜根谭》成功的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让人有积极的对待人生之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情怀。我“悟性浅”,对于书中的智慧,只能“浅尝”,结合自己以前对待人生的想法,感悟最为深刻的就是“糊涂处世”及如何耐得住寂寞。《菜根谭》的智慧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上,我也找到了一条排遣寂寞、烦恼的曲径——在夜深人静时,翻开一本名著,静下心来,走入文字的世界,用心来品味“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书心得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来有些事情还可以这样处理的。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每次去烈士公园散步,在进门不远处,都要经过菜根香酒店,也多次在此店享受“菜根”的香味,却不知还有一本名为《菜根谭》的书,可见自己多么孤陋寡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有崇高的师德,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读书是我们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虽然我书读得不多,但一直在追求一种读书的“境界”。一般说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初见《菜根谭》这部书,见其文字就如同与洪应明本人对话,一句话,足可受用一辈子。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
《菜根谭》读书心得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农村,那里很穷苦,他们在那里干活,种田,满头大汗。我在城市里整天很开心,可是我在农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种田的大人们也很开心。为什么呢?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在快乐的环境中很快乐,这不是真的快乐,在很穷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我一定会做到这些的。
《菜根谭》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认真学习。
读《菜根潭》有感
可以从三个部分来解读这本《菜根谭》。 第一个部分是:修身,如何做好我自己。 第二个部分是:处事,如何与人相处。 第三个部分是:生活,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 我们先来讲解第一个部分:修身,如何做好我自己。 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讲究人的一生应该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修身”,毕竟,无论你是想做一番大事业,还是结交一群好朋友,自己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内部条件。退一步来说,如果个人能力不足,或者身处的大环境不太好,你能做到的,也只有“修身”。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书里,作者洪应明认为,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修身,就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通达的胸怀,将个人有限的生命放在历史长河中去审视看待,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不光要坚守道义,还要看轻名利权势。讲到这里,也许你会说:这种想法是不是太片面了?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求名逐利,只要手段合法,过程合规,于己于人,能有什么危害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是要讨论追求名利有什么好处或者害处,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名利。《菜根谭》中的思想就可以把人带到更高的境界,引导人做出更大的成就。书里认为,人生在世,第一要追求的是道德,第二是功业。道德都好理解,我们来重点讲讲功业。这里提出的功业,不是名利,二者的区别,一个在乎的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创造出了什么价值;另一个只在乎自己获得了什么。 关于名利,《菜根谭》还强调了一点,就是不要一味“求名”。书里有一个比喻:钟鼓虚而不受力,却因为声音洪亮的名声而遭受撞击。可见,名声是招灾惹祸的本源。而且,一个看重名声的人,只会想着做表面功夫,动机不纯,不光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而且会让人误入歧途。书里这样写道“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惠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新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只顾奔着一个好名声而去做好事,并不是真正的善念。这样的表现有很多,比如做善事却想着借此抬高自己、胜过别人,帮助别人却想着以此谋求声名、结交对自己有利的朋友,又或者建功立业是为了可以趁机大出风头。书里继续说了,做一件事情,目的是做完、做成这件事情,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舍本逐末,把精力放在了“让别人知道我做什么事情”上,而不是专注于踏踏实实做事。他们喜欢炒作、喜欢炫耀,费尽各种心思想要吸引一时的注意力,成为大众舆论的焦点,但是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喜欢这么干的人,也许能够成为一时的“网红”,却不可能成为永远的“明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有的人去国外留学深造,结果在社交媒体上,今天发去哪看球赛,明天发去哪开party;再比如,有的人白天不好好工作,到了晚上却常常拍照发朋友圈,刻意告诉大家自己在加班,可实际上就算是加班,他也没有认真做事。你看,这些人都是为了一个“名”字,舍本逐末,把真正要做的事情给耽误了。要知道,能够干成一番大事业的,往往都是默默努力、踏踏实实的人。 第二个重点:处事,如何与人相处。在这里,我们必须得承认,《菜根谭》这本书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有些消极的,它认为人都是贪婪自私、冷酷无情的。这种观点当然是有失偏颇的。但是呢,《菜根谭》教给我们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依然很有参考价值。书里有一条原则就很有学习意义,那就是:低调合群,宽容变通,用自己的圆满与宽平,去超越充满缺陷的世界。关于这一点,我们用书中的两个要点,来做一个详细的解析。第一点,《菜根谭》中写到了为人处世的两个禁忌:伺察和奋迅。先说伺察,伺机而动的伺,观察的察,指的是对于事物的侦察力。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侦察力非常强,他们能很快察觉到事物的变化,而且还习惯于马上把这些变化给点破。这种做法看着很聪明,但其实是没有大智慧的表现。《菜根谭》中认为,这种行为只会让自己锋芒毕露,遭到别人的嫉恨,或者让一些坏人对自己产生“排除异己”的想法。当然,我们不用把别人想得那么坏,只不过,这种“看破而不说破”的做法依然适用于很多事情。这既是一种善良,一种高修养,也是一种大智慧。举个例子,在一堆人闲聊的时候,你发现朋友一时口误,说错了话,这时候如果你直愣愣地指出朋友的错误,就很伤感情,也让对方没有面子。那发生了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哎,你要做的,就是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有必要的话可以私下沟通,这样既保全了朋友的颜面,又让他对于自己的口误印象深刻,不会再说错。说完了伺察,我们再来说奋迅,勤奋的奋,迅速的迅,顾名思义,它的意思是精神振奋,行动迅速。书里讲到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傍晚,一个卖橘子的小商贩赶着进城,于是他问路人:“请问,要走多久,我才能到城门啊?”路人回答说:“如果慢慢走,关门前就能到,如果走得快,就到不了了。”哎,这是什么逻辑呢?走得慢到得了,走得快反而到不了了?那个卖橘子的小商贩也是这么想的。他以为对方在胡说八道,于是加速赶路,结果因为走得太急,打翻了竹筐,橘子滚了一地。他只能停下来捡橘子,耽误了时间,没能在关门前进城。这时候,他想起路人说的话,终于明白对方的深意。仔细想想,我们常说的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意思。很多事情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少一个流程或者一道工序,都会对整个事态产生影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要点,何为君子。《菜根谭》中写道:“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这句话意思很清楚,说的是,如果一个人遇到大事情比谁都郑重其事,出席大场面比谁都衣冠楚楚,那么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人在小事上往往随随便便,而私底下的行为举止也经常不加检点。所以说,只有那些不被情势左右、不因环境改变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君子。这个观点呢,可能主观了一些,但是我们也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为人处世,一定要“慎独”,慎重的慎,单独的独。慎独的意思是说,不管是在人前还是人后,我们都要追求庄重、矜持、有礼貌等道德品质,心中要时时刻刻用这些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美德不是表演出来的。好,说到这,我们来做个小结。刚才我们说了本书的第二个部分:《菜根谭》提到了伺察和奋迅这两个为人处世的禁忌,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做不被情势左右、不因环境改变的君子,时时刻刻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三个重点:生活,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菜根谭》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以超越世情俗语之念、消解功名富贵之心、深谙知足知止之道为前提,混合了儒家的“独善其身”、道家的“和光同尘”以及禅宗的“日常生活是道”等理念。这种生活的态度,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很有参考意义。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感到不顺,在职场中受挫,可以用高雅的情调去弥补平庸生活的缺憾。而在另一方面,面对物欲横流与追名逐利的诱惑,我们也应该保持一种淡泊超逸的精神姿态,勉励自己寻求自我的本心,看淡外在的一切。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怎么对待内心的欲望。《菜根谭》并不反对欲望,而是主张有所节制。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船帆只用扬起一半,船就可以安然前行;水只用倒入一半,杯子就可以立得稳稳当当。韩信因为功高震主而被刘邦擒杀;陆机因为才华名望过盛而被杀害,霍光因为权势有超过皇帝的势头而走向败途,石崇因为富可敌国而身首异处。这些人都是因为事情做得太满,才招来杀身之祸。《菜根谭》认同的一种人生哲学思想是“持中戒满”。这个观点,几乎也是中国古代各家各派不约而同的选择。就拿儒家孔圣来说,他有一次到鲁桓公的宗庙里参观,看到一件奇形怪状的盛水器皿。若是往这个器皿里倒入少量的水,它就会倾斜;若是水量达到器皿的一半,它会立得端端正正;若是器皿里倒满了水,它就会翻到。于是,孔子问守庙的人,这件器皿有什么用呢?对方回答说,这是用来提醒军中士兵不能骄傲自满。都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相信道理大家都懂。不过除此之外,“持中戒满”的哲学思想,还提醒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贪得无厌,得陇望蜀一定是得不偿失的。随便举几个例子,有的人炒股,本来已经赚得不少了,但是他依然不满足,还要继续往里面投钱。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突然遇上了股市崩盘,连本带利全打了水漂,自己也成了被割的韭菜。再比如,真正会品酒的人,懂得“好酒莫贪杯,微醺胜买醉”的道理,而真正的美食家,也只是各种好味道尝一点,不会开启饕餮盛宴,吃到走不动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解释一下出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出自洪应明的《菜根潭》。
意思是:行善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坏念头,但是也要防备他人,警惕他人。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扩展资料:
《菜根谭》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起点放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之上。他要求人们“昨日之非不可留”,一旦坚持这些错误,不加以彻底改正,那么,终有一日,死灰复燃,阻碍自己对事理、天理的追求,因此,在闲暇无事之时,就要认真反省自己是否有不纯杂念存在。
士人一旦具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智慧妙用,若有人能“一念常醒,才避去神弓鬼矢”,免受伤害;若能“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获得真正的自在。因为“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那种时而狂热,时而沮丧的世俗之情自会清除。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是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什么意思
译文:
当轻风吹过,稀疏的竹林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可是当风吹过去之后,竹林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当大雁飞过,寒潭固然会倒映出雁影,但是雁飞过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片晶莹并没有留下雁影。
出自明朝洪应明所著《菜根潭》,这句话的寓意是风吹散了竹子,竹子里却没有留下风的声音;大雁从寒潭飞过,寒潭里却没有留下大雁的身影。因而,君子的事情由心而开始,心里没有事情,事情就不存在了。
扩展资料: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是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说明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态度,对各种事情可以看得很开,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我的高洁品性。
所以说“风过竹不留声,假如竹声继续不停,那就是万世因缘永不散,一切诸法之相永不空,如此天地宇宙虽大也容不下。可见一切诸法全都是空象,也就是都会飘然而过毫不留痕迹。
作者: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代思想家、学者,籍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菜根潭(古代文学名篇)
菜根潭是一篇古代文学名篇,被誉为“千古绝唱”。它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一篇小品文,以幽默、夸张、讽刺的手法,揭露了明代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菜根潭的内容、作者及其作品特点,并教大家如何阅读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菜根潭的内容
菜根潭是一篇以“菜根”为主线的小品文。文中描写了一个贫苦家庭的生活,家中只有一块菜根,却要分给七口人吃。在这样的背景下,冯梦龙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揭示了明代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如官场腐败、豪门恶行、民间奸商等。文中通过夸张、讽刺的手法,将这些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讽刺社会的目的。
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幽默、讽刺、夸张的手法,揭示社会现象,反映人性弱点,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生动,富有幽默感和讽刺意味。菜根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
如何阅读和欣赏菜根潭
阅读菜根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文中的比喻、夸张和讽刺手法。文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很多,需要认真理解,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讽刺手法也很重要,需要注意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揭露。
2.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菜根潭中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描写了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需要认真品味。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菜根潭是一篇讽刺文学作品,需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更好地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结尾
菜根潭是一篇经典的小品文,通过幽默、夸张、讽刺的手法,揭示了明代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冯梦龙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创作了这篇千古绝唱。阅读和欣赏菜根潭,需要认真理解文中的比喻、夸张和讽刺手法,注意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相信通过阅读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性弱点,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菜根潭》的简介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现存有大体两种不同版本--清刻版与明刻版,明刻版来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本词条采用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氧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更多文章:
检查书格式范文2022(个人通用)?检讨书和检查书有什么不一样
2024年3月15日 11:50
端午节放假安排2020高速免费吗(端午高速收费吗端午高速收费嘛)
2024年5月4日 18:50
我听见 你的心跳萦绕耳边 只是一瞬间 分隔两边是什么歌?韩剧 听见你的声音 大结局是什么
2024年3月11日 11:20
简单劳务用工合同协议书(5篇)?企业用工劳动合同协议书怎么写【三篇】
2024年6月16日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