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学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教案光时怎样传播的)

2024-03-08 02:00:02 :79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学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教案光时怎样传播的)

本文目录

小学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教案光时怎样传播的

一、教材解读:本节课是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懂得光是直线传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三、教学重、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四、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激光笔。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及夹子,一张黑色卡纸做屏、塑料管。小孔成像的材料(火柴、蜡烛、黑色光屏、带洞的卡纸)五、课时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电灯就会照亮我们的房间,那么这些光又是从哪来的,怎么照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激趣:教师手里拿一个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问,我用激光笔照射黑板,你知道光的行走路径是怎样的吗?二、推测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光的传播路径是什么样的?三、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我们要设计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直接或间接地看到光传播的路径?或者让我们看到光不能转弯? 四、用各种方法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1、三张白色带洞的卡纸,一张黑色的卡纸做屏,四张卡纸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射第一张白色卡纸,观察手电筒的光是否照在黑色卡张上,说明什么?移动第二张卡纸,观察光照射在什么位置?将第二张卡纸归回原位,移动第三张卡纸,观察光照射在什么位置?将第三张卡纸归回原位,这两个实验说明什么?2、将黑色卡纸放在塑料管的一端(稍有一点距离)用手电筒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照射,观察光是否照在卡纸上。将2根塑料管接好,再将黑色卡纸放在塑料管的一端(稍有一点距离)用手电筒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照射,观察光是否照在卡纸上。以上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小孔成像实验方法将黑色卡纸做为屏,前面放一张带洞的卡纸,在前面放一支蜡烛,点燃蜡烛,使蜡烛的光通过小孔照射到黑屏上,你观察到了什么?向左移动一点白色卡纸,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你知道光的速度是多少吗?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四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验证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物及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对沉积现象和分层沉积有一定的认识,为下面几课的学习做些铺垫。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学生分析】

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学生对土壤中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一般只停留在活的生物体层面,对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学生是不了解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动物和人类不断在改变土壤成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和土壤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用沉积实验研究土壤成分,感知土壤不同颗粒大小的沉积顺序。 【器材准备】

分组材料:为学生准备新鲜的土壤、干燥的土壤、白纸、放大镜、烧杯(装有清水)、一根筷子、放大镜、小木棒、纱布、实验单等。

演示材料:新鲜土壤、水、课件,事先做好的沉积实验、酒精灯、干土块、筛子、纱布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聚焦话题

1.引导: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发生风化现象,岩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出示课件) 2. 提问:岩石不断风化,变小,又会变成什么?

二、 实验探究,寻找土壤中的成份

引导:能在土壤中找到岩石的微粒吗?除此之外,你觉得在土壤中还有什么物质呢?一起来找一找。(板书课题)

(一) 观察新鲜土壤,寻找土壤中生物、水、空气 实验一:观察土壤中生物及残 体

1.引导:仔细观察土壤,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贴在黑板上。 2.小组活动 3.全班交流

讨论1:土壤中有生物 及残体

讨论2:生物及残体死亡或他们的排泄物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变成腐殖质。 播放微视频(加热土壤),了解腐殖质

讨论3:玻璃片上的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土壤中有水) 实验二:观察土壤中的空气并完成“沉积实验”的搅拌与静置 1.提问:土壤中有空气吗?怎么证明? 2.师生交流。

3.小组活动1:学生将块状土壤放 入水杯中,观察气泡。

4.小组活动2:学生将新鲜土壤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放在抽屉里静置。(教师提供筷子)

(二)观察“干”土壤,分析土壤中的颗粒

1.出示干土壤,引导:这是一堆干土壤,水分很少。老师已经清除里面的生物及残体了。

课件:岩石→碎石→小石子、沙→? 你们能想办法给这堆土壤分分类吗?

2.分组实验(提供小组活动材料:孔的粗细不同的筛子,纱布,尺子,放大镜等 ) 3.交流研讨:你是怎么给土壤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4.教师讲解:根据土壤微粒的粗细,一般可以把土壤分成四种:沙砾、沙、粉沙、黏土(出示课件)

5.小组拿出“沉积实验”中的杯子。引导:从杯子的上面和侧面观察土壤,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沙砾、沙、粉砂、黏土分别在哪一层中,分析原因。 (出示课件)

6.教师出示静置一天的“沉积土壤”,提问:水变清澈透明了,是什么原因? 三、 总结提升,回归主题

提问:现在能总结一下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吗? 讨论: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起到怎样的作用。

师生总结:土壤也给生物和人类带来很大的作用。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土壤。 学生观看视频。 【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水分、空气 沙砾、沙、粉砂、黏土 腐殖质、盐分、动植物活体或残体

【作业辅导】 

填空题

  1. 土壤是由_小石子____、_沙_、_黏土 _、空气__、_水__、_腐殖质_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_沙砾____、__沙___、_粉沙__和_黏土_。

3. 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__空气___。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生物与环境》课件

【 #课件# 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生物与环境》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18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教科版

《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背景与教学设想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三课,其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人们很早以来就是通过对光照射下的物体和影子的观察,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认识。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本课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前面观察光和影的活动后,先让学生建立一些感性的认识,获得一些关于光和影的信息,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第一部分: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教科书是从学生司空见惯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的?寻找推测的依据,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二部分: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教科书详细具体地介绍了实验的器材、方法和步骤,卡纸上蓝色的点表示小孔。学生要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教科书中左图,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而教科书中右图,因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实验结果明显地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与课程标准对话:全面理解课程标准精神、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课标的独特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设计应体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1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应表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2、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教师勇敢地退下来,适时地走进去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尽量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而实现一箭多雕。

具体的范文模板***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pwd=pkg8 提取码: pkg8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课件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将观察到数据绘制成图表。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介绍太阳与太阳能2、交流: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能为生活生产服务的?3、提出问题: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凹透镜会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从太阳那里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呢?二、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1、提出问题:物体的颜色不同吸热的本领相同吗?2、预测:在相同的条件下黑色、红色、白色的纸吸热的本领有什么不同?3、分组实验:在阳光下观察、记录五种不同的纸在开始时、2分钟时、4分钟时、6分钟时、8分钟时、10分钟时温度的变化。4、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一张图表(绘制在课本第38页)5、分析:A、实验中的不同点与相同点。B、黑色蜡光纸和黑色无光纸哪个升温快,为什么?C、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怎样,为什么?D、通过实验与绘制的图表我们发现了什么?这与我们的预测一致吗?三、探究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1、预测: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哪个升温最快?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3、分析数据,从中能发现什么?4、解释:纸袋怎样摆放升温快,为什么?四、整理与运用1、整理:通过两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2、解释:A、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浅色的衣服?B、宇航服颜色为什么一般是银色的?五、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哪一课适合上公开课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哪一课适合上公开课如下:《3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科学知识:

知道昼夜的成因。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

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准备:

教师-一有关光的教学碟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或者手电筒),地球仪分组一一手电筒,小地球仪。

教学过程:

1、多媒体演示昼夜交替情景。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讨论交流。

学习新课:

1、你认为昼夜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自转、围着你转)

3、学生讨论并交流。

4、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以上两种情况,会是哪一种?)(教师记录下学生发表的各种可能性)

5、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你们的假设吗?

(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6、学生讨论汇报并上台演示过程。

教师提醒学生几个注意点:

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2、把投影仪(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

3、投影仪(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学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教案光时怎样传播的)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环卫工人感人事迹(环卫工人的先进事迹材料)

环卫工人感人事迹(环卫工人的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目录环卫工人的先进事迹材料最美清洁工人事迹环卫工人好人事迹材料海洋环卫工人的事迹范文三篇优秀环卫工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最美环卫工人先进事迹材料环卫清运工人先进事迹环卫工人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环卫工人的先进事迹材料 篇一:环卫工人的

2024年3月6日 22:50

祖父的园子教案(祖父的园子特等奖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祖父的园子特等奖教案)

本文目录祖父的园子特等奖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五(下)《祖父的园子》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祖父的园子教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案祖父的

2024年6月10日 00:30

班组管理的重要性?班组建设口号

班组管理的重要性?班组建设口号

本文目录班组管理的重要性班组建设口号班组建设的意义是什么班组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哪些班组是什么意思班组培训应有哪些主要内容想一个班组建设的口号班组建设口号有哪些班组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班组名字及口号大全,班组名字及口号大全班组管理的重要性班组管理

2024年6月4日 11:30

英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是什么?英国文学史各个时期特点和代表是什么

英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是什么?英国文学史各个时期特点和代表是什么

本文目录英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是什么英国文学史各个时期特点和代表是什么英国文学史简介英国文学史各个时期特点和代表英国文学史诗的定义英国文学史关于英国文学史的资料英国文学史概括英国文学史各个时期中的文学流派英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是什么名词解释如下:所

2024年5月9日 10:10

红领巾心向党诗歌(红领巾心向党 诗歌)

红领巾心向党诗歌(红领巾心向党 诗歌)

本文目录红领巾心向党 诗歌关于红领巾心向党的诗歌诗歌巜红领巾心向共产党》“红领巾心向党”的诗词有哪些红领巾心向党诗歌(短点的)(20-30字)红领巾的诗歌适合小学生的庆党生日诗歌!红领巾心向党诗词红领巾心向党 诗歌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胸前飘

2024年6月20日 12:50

幼儿园中班工作总结(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报告5篇)

幼儿园中班工作总结(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报告5篇)

本文目录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报告5篇幼儿园中班学期工作总结(三篇)幼儿园中班班务工作总结幼儿园中班学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幼儿园中班个人年度总结(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教育工作总结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总结幼儿园中班学期工作总结5篇幼儿园中班教师个

2024年4月11日 23:30

理所当然的反义词(理所当然的反义词有哪些)

理所当然的反义词(理所当然的反义词有哪些)

本文目录理所当然的反义词有哪些理所当然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反义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反义词理所当然有没有反义词理所当然的近义词反义词理所当然的反义词有哪些   一、【反义词】   不以为然、毫不在意   二、【

2024年2月25日 02:30

惊蛰是什么节气?惊蛰节气

惊蛰是什么节气?惊蛰节气

本文目录惊蛰是什么节气惊蛰节气惊蛰节气的特点是什么惊蛰是第几个节气惊蛰是个什么节气惊蛰是什么节气啊惊蛰是指什么节气惊蛰节气是什么意思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含义节气惊蛰的意思惊蛰是什么节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开始进入活跃期,天气逐渐转暖,

2024年6月5日 12:50

我与地坛ppt(高中语文选修《我与地坛》ppt)

我与地坛ppt(高中语文选修《我与地坛》ppt)

本文目录高中语文选修《我与地坛》ppt我与地坛的关系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为什么自己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我与地坛优质课一等奖ppt高中语文选修《我与地坛》ppt   ppt简介: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课文节选了一、二两

2024年3月9日 01:00

英语教师节祝福语(教师节英语祝福语五篇)

英语教师节祝福语(教师节英语祝福语五篇)

本文目录教师节英语祝福语五篇教师节英语祝福语大全(精选36句)英语教师节的祝福语教师节英语祝福语五篇【 #教师节# 导语】祝福语是指对人们的美好祝福的语句。祝福语在社会发展中已经不是仅限于在节日和宴会上出现,常见的情侣互发手机信息祝福,天

2024年3月7日 22:40

2021高考加油(高考祝福语2021最火)

2021高考加油(高考祝福语2021最火)

本文目录高考祝福语2021最火很响亮的高考打气加油句子祝福语2021高考2021鼓励高考生的励志话语2021祝高考顺利的话简短 2021高考祝福语2021高考最后几天冲刺的加油句子汇编80句为2021高考加油的句子2021高考加油的祝福语1

2024年5月31日 08:30

爸爸妈妈看我的(爸爸妈妈眼中的我怎么写)

爸爸妈妈看我的(爸爸妈妈眼中的我怎么写)

本文目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怎么写梦见爸妈看我的预兆《爸爸妈妈眼中的我》作文爸爸妈妈眼中的我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家长记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作文怎么写怎么写爸爸妈妈眼中的我的作文爸爸妈妈眼中的我怎么写父母眼中的我作文篇1父母眼中的我是不断成长的,我

2024年3月31日 23:30

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性学习案例的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性学习案例的研究方法)

本文目录研究性学习案例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展好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能不能帮我想一个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有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典型案例吗高中研究性学习要怎么做研究性学习案例有a.学生案例b.教师案例对吗高中研究性学习:碘与人类的健康请给一篇初中研究

2024年3月16日 20:50

以读你为话题的中考作文?读你作文1000字

以读你为话题的中考作文?读你作文1000字

本文目录以读你为话题的中考作文读你作文1000字读你作文600字以读你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篇一:读你   十里长堤之上,夜色笼罩四野,车头灯似莽撞的兔子跃进这肃穆的苍青色。我头轻轻倚着车窗,用痴醉的目光看你,看这容貌依旧的你。我是否

2024年2月26日 05:10

优什么自什么的词语?优犹自在意思

优什么自什么的词语?优犹自在意思

本文目录优什么自什么的词语优犹自在意思成语「优游自在」的详细解释优游自在意思是什么优什么自什么的词语一共有五个成语。 1、优游自得:形容悠闲如意; 2、优游自如:形容悠闲适意,无拘无束,也可以表示犹言,从容不迫的样子; 3、优游自若:

2024年4月10日 06:40

生本教育理念(如何把生本教育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中)

生本教育理念(如何把生本教育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中)

本文目录如何把生本教育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中怎样构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物理高效课堂如何做到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生本课堂理念是什么生本理念的介绍如何把生本教育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中如下:1 、尊重学生的天性学生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2024年5月5日 09:50

三年级盼春节作文五篇?小学盼春节作文400字【七篇】

三年级盼春节作文五篇?小学盼春节作文400字【七篇】

本文目录三年级盼春节作文五篇小学盼春节作文400字【七篇】期盼春节作文600字盼春节作文结尾小学生盼春节作文400字【五篇】盼春节作文盼春节作文800字初中【10篇】六年级盼春节作文三年级盼春节作文五篇 1.三年级盼春节作文   盼

2024年2月27日 04:10

我不是姜太公(周武王托孤大臣中,为何要以周公旦为首,而不是德高望重的姜太公呢)

我不是姜太公(周武王托孤大臣中,为何要以周公旦为首,而不是德高望重的姜太公呢)

本文目录周武王托孤大臣中,为何要以周公旦为首,而不是德高望重的姜太公呢在古代,姜子牙为何把自己的三个儿子改成三个不同的姓氏姜太公简介 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姜太公钓鱼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真有姜子牙(姜太公)其人吗我不是姜太公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姜

2024年3月24日 18:40

直播:今天鲜花献给英烈(给烈士献花一般献什么花)

直播:今天鲜花献给英烈(给烈士献花一般献什么花)

本文目录给烈士献花一般献什么花烈士纪念日朋友圈文案2021大全给英烈献花留言中华英烈网网上祭烈士献花入口中华英烈网网上祭英烈鲜花网上祭英烈献花留言 网上祭英烈献花寄语作文鲜花送给在革命中牺牲的烈士们400字左右给烈士献花用什么花给革命烈士献

2024年6月25日 20:00

说什么新欢旧爱(新欢旧爱是什么意思)

说什么新欢旧爱(新欢旧爱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新欢旧爱是什么意思qq心情说说短语:原来,友情也有新欢和旧爱男生说新欢永远只是新欢,旧爱才是永恒的爱什么意思新欢和旧爱是什么意思关于新欢旧爱的句子说说旧爱新欢是什么意思!两人刚分手!另一个人再分手后说的!【提问】什么是“新欢”什么是

2024年5月4日 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