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火把(哈尼族的火把节资料)
本文目录
- 哈尼族的火把节资料
- 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
- 记忆中的火把节
- 火把节的火把创作背景
- 火把节的习俗
- 楚雄火把节的火把有什么做的
- 白族的火把节 拜火把的习俗
- 火把节的火怎么来的
-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火把节的火把怎么制作
哈尼族的火把节资料
哈尼族的火把节,又称“百灯”或“百烛节”,是哈尼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于农历6月24日至26日之间举行。以下是有关哈尼族火把节的一些:1. 起源和传统意义:哈尼族火把节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被视为消除疫病、保佑丰收的重要仪式。节日期间,哈尼族人会点燃火把,绕着村庄、田地和山野跳舞,以示消灾祈福。同时,节日也象征着哈尼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2. 活动内容:节日通常持续三天,在第一天的黄昏时分,村民把自制的油烛披挂在身上,点燃火把,列队绕着村庄和田地跳舞,并燃放鞭炮、放飞孔明灯等。第二天,村庄长老率先举行祭祀仪式,然后由年轻人分组举行歌舞比赛,最后由村委会负责组织祭祀酬神、祭祀祖先等活动。第三天,则是游行和辞旧迎新的日子。3. 重要意义:哈尼族火把节是哈尼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更是哈尼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通过举办火把节活动,可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繁荣。4. 应该注意的问题:由于火把节活动中使用的火把和烛光较多,容易发生火灾等事故,因此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保护文化资源。同时,也应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风俗习惯,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拐卖。
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
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
一、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
二、火把节的风俗: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少数民族举办“火把节”的时间: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记忆中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我的家乡,火把节这一天,人们盛装庆贺,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主要有祭火仪式、跳左脚、歌舞表演、太阳女选拔等。当夜幕降临时,人们点燃火把,相互结伴,举着火把奔走在田间地头,用火把驱除虫害。县城广场中央竖起高高的大火把,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直至天明。
火把节的火把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半个月左右,每逢赶集的日子,就能看到县城大街上,彝族同胞用车驮着卖各种各样的火把。火把是用一整棵完整的树木劈制而成,有松树劈的,也有梨树劈的,有大有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购买。大多数人喜欢购买松树做成的火把,因为松树中有油脂,做的火把点燃后烧得最旺。象征着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越来越美好,越来越旺盛。
小学到初中,外公总是提前给我和姐姐买好适合我们的火把,买回来后还要放在院子里再晒上好几天。那个时候的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后院去把玩几次晾晒的火把,过过瘾。为了让我们的火把在火把节晚上烧的更旺,外公会用斧子把买来的火把再用劲的劈开一些,还会在上面插上一些松明子引火,我们总是要求外公多插一些,好让自己的火把点燃的更快,烧得更旺些。(松明子是松树枯死老化腐蚀后,松树的油脂渗透于木质之中,经过长时间的地质时期,饱受水蒸汽的侵蚀,其油脂聚合部分与木绺丝相互交融,形成浑然一体的物质结构。松明子通常被用来引火。)
终于到了火把节这一天,早早的吃过晚饭就盼着天赶快黑。外公家就在西大街的边上,来往举着火把的人很多,随处找人借个火把就能点燃手中的火把。借火的人相互之间不一定认识,但大家都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火把去帮助别人点燃火把,这个时候大家都沉浸在耍火把的喜悦中,因为火把而相识、并随着流动的火把,把这份喜悦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
照秧田,耍火把
我和姐姐在五叔的帮助下点燃火把。火把点燃后,外公和五叔会举着火把,带着我和姐姐到外公家的秧田地里走一圈。在田间地头照一照,用火把的火焰驱赶害虫,期盼秋天的时候能有好的收成。
照秧田的人很多,田埂上三五成群的人举着火把,星星点点,燃烧的火把照亮了田间地头,也照进了我们心里。火是红火、勇敢的象征,照秧田回来后,外婆会把火把放在我和姐姐的屁股后面烧一烧,并撒上魔香灰,让火烧得旺旺的。据说这样能驱赶走我们心中的恐惧、胆小和懦弱,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魔香灰由遭木头、煤炭、鸽子屎晒干后碾成粉末状料混合而成,在火把点燃后撒在火焰上,火星四溅,能让火焰烧的更旺更大)
这些结束后,火把才回到我和姐姐手中。我们耍着火把,刚开始的时候双手抱着大大的火把绕圈圈,耍了一会后,就单手甩了起来,甩着火把左手绕圈,右手绕圈,再把火把甩过头顶。表哥甩的火把看上去像一个个大火圈,除了绕圈,他还会把火把抛起来再接住,花样繁多,让我们羡慕不已。从小到大,一直是我们模仿的对象,但很多甩火把的动作就是学不会,表哥也以此为傲,不愿意把诀窍告诉我们,好在来年的火把节上再大秀一次。
火把快耍完了,火把脚是舍不得马上扔掉的,火把还没有完全熄灭的时候,会拿着它把家里每个角落烟熏火燎一番,烧掉蜘蛛网,熏出小害虫。让家里变得更干净敞亮。弄完家里后,我们会把火把脚收集起来,一起堆放在家门口,形成一个小火堆。大人们围着它白话家常,我们兄弟姐妹在一旁追逐打闹……
弹三弦,跳左脚
火把节这天,县城的广场上到处都是弹着三弦围着圈跳左脚舞的人。人们穿着名族服装,围着篝火,一跳就是一整天,十分热闹。你可以随时加入任何一个跳脚的圈子,不会舞步也没有关系,左右的人会带着你,告诉你跳脚的诀窍和要领,让你瞬间融入这片舞海,跟随着三弦声的音乐一起跳动。
舅妈是家里最爱凑热闹的人,也是家里唯一的彝族人,她喜欢跳左脚舞,也爱教别人跳,教的时候不厌其烦,不管你跳得再怎么跟不上节拍,她都会乐呵呵的一遍遍指导,爽朗的笑声和着三弦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和好客。
回不去的火把节
从离家上大学到现在,15年间,我再没有耍过一次火把,过一次火把节。但每年火把节的时候,都会在网上关注着各种关于家乡火把节的信息。这几年的火把节,已被地方政府当作最重要的节日来庆祝,不仅做出了规模,还做出了名气。火把节除了耍火把、跳左脚舞,还多了祭火大典、彝族刺绣比赛、太阳女选拔等活动,楚雄州的彝族火把节正被越来越多人的熟悉和知晓。
记忆中的火把节,回不去的火把节。
今夜的火把不熄灭,今夜的左脚舞不停歇。
记忆中的火把节,回不去的火把节,在燃烧的火把里,在火红的篝火里,在三弦声里,在纵情欢跳的左脚舞里,永远在我的心里。
火把节的火把创作背景
在湖南新安等待去重庆的日子里写的诗《火把》。当时游行场面声势浩大,“万余名(一说三万余——笔者)手执火炬的群众集合于公共体育场,当火炬点燃之时,全场光焰万丈,亮如白昼。”从而写下《火把》。卢云生老师和陈勇老师共同为火把节创作的一首具有彝族风格的声乐作品《火把节的火把》,描绘了彝族人民欢度火把节的盛大景象,同时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扩展资料: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
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
楚雄火把节的火把有什么做的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农历6月24)。那一天,大家点上火把挨家挨户送祝福,驱鬼辟邪,并到田地间撒火把,驱除虫害,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火把是在节前砍好松树,劈开晒干,并到山上找些半腐不腐的松柴,晒干研磨成粉末以作撒火把用。(楚雄彝族回答,权威)
白族的火把节 拜火把的习俗
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火把节的火怎么来的
火把节的火怎么来的
火把节的由来有两种,一是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二是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据记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吞并另外五处领土,将他们聚集在松明楼欲杀之,其中一处领土的领袖邓赕的妻子慈善劝他不要去,邓赕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于是滇人便燃起火炬凭吊她。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苗族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的由来有两种,一是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
二是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据记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吞并另外五处领土,将他们聚集在松明楼欲杀之,其中一处领土的领袖邓赕的妻子慈善劝他不要去,邓赕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于是滇人便燃起火炬凭吊她。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毛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不是某一个民族特定的节日,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无论哪个民族,举办火把节都是希望来年顺利,驱赶灾难。 不同民族举办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数都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但白族是在六月二十五日,拉枯族在六月二十日,节日持续2-3天。在火把节中,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中参加活动。 活动有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还有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这一天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怎么过 火把节一般都是三天,火把节第一天人们会选择又长又好的松木,劈成细条后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成火把开始烧,傍晚各家门前点燃火把,第二天要普遍比第一天的高出一截,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的又高又大,装饰的也很漂亮,让整个角落都照亮,以求庄稼丰收,消灭害虫。 有些民族会在火把节的时候举办其他的活动,比如白术和纳西族会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普米族会祭颂火神,相传普米族和摩梭人最初没有火,是摩梭人的女始祖昂姑咪盗取天宫的火种,并以身体会火炬才引来火种,让摩梭人和普米族获得了火。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在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于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旧历6月25、26、27日,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隆重节日。火把节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年。人们高举火把,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火把节的火把怎么制作
火把节的火把怎么制作
火把节的火把怎么制作,下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彝族会点燃大量的火把,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一般在一些地方或作为特色活动,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火把节的火把怎么制作
火把节的火把怎么制作1
火把的制作分为制作火把和制作燃料,以下是具体步骤:
所需工具:木棒,斧子,树脂,松果,小刀,杯子。
1、首先,把树上的树脂刮在杯子里。
2、然后再捡一个松果。
3、把杯子放在篝火旁边,将里面的’树脂融化。
4、融化后,把松果放进去,沾满树脂。
5、这样,火把的燃料就做好了,这种燃料可以燃烧很久。
6、把木棒的一端用斧子劈成两半。
7、再劈一次,这样就成了四半。
8、把沾有树脂的松果塞到这四半里。
9、用小枝条引火。
10、慢慢的就烧着了。
11、这样一个火把就做好了,可见效果不错。
火把节的火把怎么制作2
一、把不用的衣物撕成条或剪成条。每条大概5cm款,30cm长。用自然材料(棉)做的衣服,因为可以容易吸收助燃剂,不容易滴下。
二、在一根木棒(用钉子或订书钉)上固定一圈破布,把布绑紧。
三、不断做这个步骤,直到木棒上5-12.5cm长度被布覆盖了。
四、在桶里装上自选助燃剂(煤油、食用油、火把油、汽油等等)。在木棒上的布上加足够的量。
五、把木棒放置几小时,让助燃剂干掉。火把远离可燃物品。
六、如果地方合适,就把木棒插在地上,否则就用手抓着,远离草堆和泥土,准备好就可以点火了。
更多文章:
下列哪句诗描写的是秋天的(8月25日庄园小课堂小鸡宝宝考考你下列哪句诗是描写秋天的)
2024年5月31日 20:20
中秋节活动设计方案 有创意的主题有哪些?最有创意的中秋节活动
2024年5月14日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