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5-04-01 15:40:11 0

致橡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致橡树赏析,致橡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致橡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

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

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

《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扩展资料

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语言和意象鲜活感人,所歌唱的那种不卑不亢至纯至美的爱情,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曾令无数的年轻人向往和憧憬。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

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致橡树

致橡树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绝美的爱情诗,其作者舒婷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女诗人, 她宣扬的且被人接受的对旧伦理、旧观点、旧婚姻的彻底否定也的确激励过整整一代人。它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而深沉的爱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让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如果爱你——/绝不象攀缘的冰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源泉,/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所以诗人追求的是平等的爱情。 这种爱情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皮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毫不掩饰地告诉人们她所追求的爱情。 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69" });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言的会意。 另外,诗的写法上也独辟蹊径,不去描绘木棉外貌的秀丽挺拔,却用了一连串精妙的喻象从各个角度反衬出木棉的品格、特征、信念和抱负。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告诉人们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诗的最后,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总而言之, 诗人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她用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笠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也由此早就了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情诗!

《致橡树》 赏析

《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

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言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扩展资料

1、原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2、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致橡树赏析(爱情的坚韧与牺牲)

《致橡树》是现代诗人舒婷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女子为爱情不顾一切的故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诗歌形式与语言特点

《致橡树》是一首长诗,共分为四十八个节,每节的字数不等,但都是七言诗。舒婷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

2.爱情的坚韧与牺牲

诗中的女子为了爱情不惜一切,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退缩。她把自己比喻为一棵橡树,愿意为了爱情承受一切风雨,即使最终只能成为一堆灰烬也不后悔。这种坚韧和牺牲精神,让人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和可贵。

3.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

诗中的女子一直在追求真爱,她不断地寻找,不断地等待,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放弃。她把自己比喻为一只飞鸟,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归宿。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纯洁。

4.爱情的终极意义

诗中的女子认为,爱情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付出。她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即使无法得到回报也不后悔。她把自己比喻为一只蜡烛,即使最终燃尽也不后悔。这种爱情的终极意义,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崇高和无私。

《致橡树》赏析是什么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

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

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

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

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

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

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

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

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

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致橡树》的含义是什么

《致橡树》的含义: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致橡树》这首诗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全诗原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扩展资料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全诗明丽洗炼、概括集中,作者运用了抒情主体拟物化的表现手法。诗中抒写的对象明为橡树,实为木棉。写法上也独辟蹊径,不去描绘木棉外貌的秀丽挺拔,却用了一连串精妙的喻象从各个角度反衬出木棉的品格、特征、信念和抱负。

接着又从心理上对她的爱情观作进一步的剥露,从性格特征上加以刻划。在刻划中用“叹息”、“火炬”两个意象对比,更深一层展示了木棉丰满的个性。然后,又把“寒潮”、“雾霭”等意象铺开对比,衬托和渲染出木棉和橡树这一爱情形象的典型环境。

这就从四面八方突出而饱满地表现了木棉对橡树的爱情。在艺术上巧妙的比兴、鲜明的形象、蕴藉而柔婉的调子,构成了全篇的独立特性。全诗收束处,既是虚拟,也是实写,虚虚实实,意味深长,富于哲理,开拓了题旨,对木棉的爱情观加以理性的升华,以理想之光反照那象征爱情的形象,使木棉的坚贞倩影更为挺拔和崇高,显得饱满、美丽、鲜明。

《致橡树》课文赏析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下面是我整理的《致橡树》课文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致橡树》课文赏析 篇1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言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致橡树》课文赏析 篇2

女诗人舒婷,是与北岛、顾城一起并立诗坛朦胧诗的三巨头之一。她的诗,不局限于朦胧,保持了超然的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文学的天空里涂抹出了一道绚丽夺目的轨迹。她的诗,从意象到语汇都深具南方风情和女性特色。便如这首《致橡树》,语言和意象是何等的鲜活感人!而其所歌唱的那种不卑不亢至纯至美的爱情,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曾令无数的年轻人向往和憧憬。

舒婷曾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致橡树》曾经是传遍天下的诗歌,二十年前,评说纷纭。虽然如今朦胧诗派早已落入冷寂,但舒婷及其《致橡树》却值得一说。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

爱情,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课题,也是古今中外诗歌描写最为广泛的题材。朦胧诗人的杰出代表舒婷,深感现实生活中崇高精神的丧失而追慕先贤们伟大爱情的坚贞,用其《致橡树》向人们提出了一个爱情的高标准。她在这一诗篇中塑造的爱情形象,鲜明地昭示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让我们逐字逐句地来把这篇关于爱情的经典诗作赏析一遍。

《致橡树》一诗,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这种手法是具有开拓性的。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形象亦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大的一种。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这种爱情观极有思想含量和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的厚重。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源泉,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总之,两人形象必须一致。

但这一致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真是并肩携手息息相通的情侣,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也对自身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象“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痕,这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化了多少那个年代社会、亲友、个人的阵痛、艰辛和挣扎!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以至把它掷之于地,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她接着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真正的爱情,当然应同甘共苦。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根叶纠结,“终身相依”。只有这样的爱情,在舒婷的眼中才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的伟岸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在这里对爱情的“坚贞”提出了她独特的见解:爱情的坚贞,不只在于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止于容貌的倾慕和形体的结合,而是更进一步,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从精神上完全相融和相互占有;不仅在形体上、而且在思想感情上达到完美的结合,站在同一个阵地,拥有相同的生活信念,追求同一种目标,才算得上“伟大的爱情”。

全诗明丽洗炼、概括集中,作者运用了抒情主体拟物化的表现手法。诗中抒写的对象明为橡树,实为木棉。写法上也独辟蹊径,不去描绘木棉外貌的秀丽挺拔,却用了一连串精妙的喻象从各个角度反衬出木棉的品格、特征、信念和抱负。接着又从心理上对她的爱情观作进一步的剥露,从性格特征上加以刻画。在刻画中用“叹息”、“火炬”两个意象对比,更深一层展示了木棉丰满的个性。然后,又把“寒潮”、“雾霭”等意象铺开对比,衬托和渲染出木棉和橡树这一爱情形象的典型环境。这就从四面八方突出而饱满地表现了木棉对橡树的爱情。在艺术上巧妙的比兴、鲜明的形象、蕴藉而柔婉的调子,构成了全篇的`独立特性。全诗收束处,既是虚拟,也是实写,虚虚实实,意味深长,富于哲理,开拓了题旨,对木棉的爱情观加以理性的升华,以理想之光反照那象征爱情的形象,使木棉的坚贞倩影更为挺拔和崇高,显得那么饱满、美丽、鲜明!

《致橡树》课文赏析 篇3

《致橡树》 是一篇艺术形式的爱情宣言,在这首爱情诗里,包含着一位青年女性对于爱情的理想,对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的思考。经过了独立而深入地思考之后,诗人在作品一开始就表明,女性不应成为男性的附庸,不愿像“凌霄花”一样“攀援”,不愿学“痴情的鸟”“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不似“泉源”和“险峰”,“甚至日光”和“春雨”。这六个比喻,强烈地否定了历来的爱情观,其中的意象凝聚着诗人对我国妇女生活的历史和现状的痛苦认识,表现了诗人争取女性的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抗争的决心,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观念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有力批判。从思想内容的表现上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破”。

有“破”当然就有“立”。接下来,诗人在愤激的抗争之后,进入了理性的诉说,并且对爱情观的确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如果说这首诗是爱情宣言的话,这两句就是本诗的中心观点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被称为“诗眼”的句子,它所昭示的也是全诗所要表达的,即“平等”二字。爱情,不能作为交换的条件,不能变一方为另一方的附属物,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在相知相恋、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独立的平等的基础上,共建新的爱情观念。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和婚姻的认真、哲理的思考,流露出了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与渴望:“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我们共同分担困苦,我们共享欢乐,我们有各自独立的人格,且又彼此忠贞不渝──这才是诗人理想中的爱情。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这在当时十年浩动刚刚结束,国人亟待在文化的空地上重铸民族精神之魂之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诗人的自我不仅指向过去,而且也指向未来,它不仅是诗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评价,还是诗人诗人关于我该成什么样子的探索或思考。这样,抒情主人公必然包含着诗人的人格理想,使之成为理想化了的自我。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要求得到另一个人的重视不只是我的抽象人格,也不是我的人格在某一具体的孤立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事例中的体现,而是我的主体性的整体,我应该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由脉脉含情到心心相印,爱情诗的美,由于展现了人格的价值面变得崇高了。在舒婷的爱情观中,爱既要心灵相通(根,紧握在地下,),更是人格的相映(你有你的铜钢铁枝,我有我红硕的花朵)。爱情要忘我却不能丧失自我。忘我是对爱情如交易,视人格如财物的一种超越;不丧失 自我是对视情人如靠山,视自己如附庸的一种超越。只有平等才有交流,只有并进才有共勉。这种女性的自尊心理,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其中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

致橡树赏析(描写爱情的诗篇)

《致橡树》是现代诗人舒婷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橡树和爱情为主题,描写了一段深情厚爱的爱情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歌分析

诗歌的开头,舒婷以“我爱你”四个字作为引子,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了诗歌的情感氛围。接着,她用橡树作比喻,将爱情比作橡树,表达了爱情的坚定和持久。在诗歌的中间部分,舒婷通过“你如剑,我如鞘,你如风,我如沙”等比喻,将自己与爱人的关系比作剑与鞘、风与沙,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无限忠诚和坚定。最后,诗歌以“你就像那橡树,站在那里,不说话,默默地吸收着每一滴雨水,每一缕阳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爱情的真谛”作为结尾,表达了舒婷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情感分析

《致橡树》这首诗篇,表达了舒婷对爱情的热爱和追求。她用橡树作比喻,将爱情比作橡树,表达了爱情的坚定和持久。在诗歌的中间部分,舒婷通过“你如剑,我如鞘,你如风,我如沙”等比喻,将自己与爱人的关系比作剑与鞘、风与沙,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无限忠诚和坚定。最后,诗歌以“你就像那橡树,站在那里,不说话,默默地吸收着每一滴雨水,每一缕阳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爱情的真谛”作为结尾,表达了舒婷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赏析感悟

《致橡树》这首诗篇,虽然是以橡树和爱情为主题,但其实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舒婷用橡树作比喻,表达了她对生命的坚定和持久的追求。她用“你如剑,我如鞘,你如风,我如沙”等比喻,表达了她对生命的无限忠诚和坚定。最后,她以“你就像那橡树,站在那里,不说话,默默地吸收着每一滴雨水,每一缕阳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真谛”作为结尾,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也应该像橡树一样,坚定、持久、默默地吸收着每一滴雨水、每一缕阳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结尾

《致橡树》这首诗篇,用橡树和爱情作为主题,表达了舒婷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也应该像橡树一样,坚定、持久、默默地吸收着每一滴雨水、每一缕阳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OK,关于致橡树赏析和致橡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橡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报告(求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 3000字左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报告(求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 3000字左右)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报告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报告的知识,包括求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 3000字左右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

2025年2月13日 02:40

晓玲叮当著的“美德花园”的故事?美德花园的简介

晓玲叮当著的“美德花园”的故事?美德花园的简介

本文目录晓玲叮当著的“美德花园”的故事美德花园的简介动画《美德花园》的片尾曲叫什么名美德的读后感晓玲叮当著的“美德花园”的故事美德花园”里有10个仙子,他们住在花朵里,每一朵花儿都代表了一种美丽而高尚的力量;“梦想风暴”带来了梦想女神点石成

2024年3月12日 00:40

描写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描写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其实描写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描写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本文目录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坚持不

2025年3月29日 15:00

如何当好班组长(怎样当好一名班组长)

如何当好班组长(怎样当好一名班组长)

本文目录怎样当好一名班组长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组长怎样才能当好班组长如何当好班组长怎么当好班组长如何当好班组长 这是当好班组长的关键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班组长怎样当好班组长怎样当好一名班组长当好一名班组长的方法如下:1、了解领导对你的期望作为下

2024年3月9日 03:40

制度和流程的区别?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

制度和流程的区别?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

本文目录制度和流程的区别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什么是流程管理制度流程和制度的区别请教高手:办法、制度、规范、程序、流程、标准的区别及适用范围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哪五个流程健全完善制度流程制度和流程的区别制度和流程的区别如下:1、含义不

2024年6月15日 08:00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5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5篇)

本文目录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5篇急需改革开放观后感一篇1000字《改革开放》观后感关于电影《黄大年》观后感参考范文6篇40年上海的变迁故事观后感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5篇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吸引着同样年轻的人们;2020年,对深圳来说是

2024年3月16日 06:40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本文目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题型参考一年级语文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卷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

2024年3月24日 03:50

公益广告语怎么写(公益广告宣传标语)

公益广告语怎么写(公益广告宣传标语)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公益广告语怎么写,公益广告宣传标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公益广告语公益广告词语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精选推荐67句关于公益慈善宣传广告语最吸引人的慈善公益广

2025年3月18日 19:00

报关员考试取消(报关员全国统一考试取消之后做什么呢)

报关员考试取消(报关员全国统一考试取消之后做什么呢)

本文目录报关员全国统一考试取消之后做什么呢报关员证书取消了吗报关员资格考试取消,改为报关员水平测试报检员资格证取消了吗2021报关员考试真的取消了吗 什么是报关员公告解读:2014起报关员考试取消 证书继续有效报关员考试取消了吗 有什么影响

2024年6月15日 00:40

品德修养包括哪些(道德修养包括哪些方面)

品德修养包括哪些(道德修养包括哪些方面)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品德修养包括哪些,以及道德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本文目录道德修养包括哪些方

2025年2月11日 00:00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名言(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名言(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大家好,关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名言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

2025年4月2日 17:50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以及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二年级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纸船

2025年3月4日 07:50

用数学表白的情话(数学上有什么唯美浪漫的表白方式吗)

用数学表白的情话(数学上有什么唯美浪漫的表白方式吗)

本文目录数学上有什么唯美浪漫的表白方式吗学霸教你如何用数字算式表白对女生表白的数字情话数学表白公式大全用最浪漫的数学表白数学生的表白方式数字情话表白1314数学知识表白情话系列文案数字表白情话都有哪些表白情话数字10到100数字表白公式 表

2024年4月17日 20:30

微笑训练的步骤?微笑时嘴边有两个小弧度

微笑训练的步骤?微笑时嘴边有两个小弧度

本文目录微笑训练的步骤微笑时嘴边有两个小弧度微笑的弧度歌词看了牙齿与笑容的关系,你就知道为什么整牙可以改善颜值了蒙娜丽莎微笑的弧度是多少嘴角上扬多少度才算是最完美,最有杀伤力的微笑呢最完美的微笑弧度是多少嘴角的弧度怎么形容微笑训练的步骤第一

2024年6月4日 02:20

经典句子2023新年祝福(2023新年祝福语 简短句子精选)

经典句子2023新年祝福(2023新年祝福语 简短句子精选)

本文目录2023新年祝福语 简短句子精选2023新年经典语录2023新年祝福短句2023新年好祝福语句子2023新年快乐祝福语句子2023年新年祝福金句2023新年贺词金句2023新年祝福语 简短句子精选 2023年即将来临,在新的一年里自

2024年2月28日 05:00

法国教育制度(法国教育体系的特点)

法国教育制度(法国教育体系的特点)

本文目录法国教育体系的特点法国的教育制度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法国移民需要了解的教育制度法国移民需要了解的教育体制法国留学:中小学教育体系介绍法国教育行政制度的优缺点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概况法国教育制度的教育体系法国高等教育两大体系介绍法国

2024年5月10日 16:40

彩云之南歌词(“云之南,彩云之南,承载着思念的重量是”哪首歌里的歌词)

彩云之南歌词(“云之南,彩云之南,承载着思念的重量是”哪首歌里的歌词)

本文目录“云之南,彩云之南,承载着思念的重量是”哪首歌里的歌词凤凰传奇主唱《彩云之南》歌词彩云之南 几句歌词的意思彩云之南完整歌词彩云之南的歌词有一首歌的歌词有 彩云之巅 归去的地方 是什么歌《彩云之南》这首歌是谁唱的一句歌词找歌名:彩

2024年6月2日 07:30

金榜题名吉祥语(金榜题名的祝福语简短)

金榜题名吉祥语(金榜题名的祝福语简短)

本文目录金榜题名的祝福语简短恭喜金榜题名的祝福语金榜题名的祝福的话语有哪些金榜题名的祝福语有哪些恭喜金榜题名的祝福语八个字金榜题名祝福语金榜题名的祝福语简短金榜题名的祝福语简短如下:1、祝你在考试中旗开得胜、一鸣惊人、金榜题名。2、师生莫等

2024年5月7日 19:10

销售部岗位职责(公司销售部岗位职责)

销售部岗位职责(公司销售部岗位职责)

大家好,关于销售部岗位职责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公司销售部岗位职责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公司销售部岗

2025年3月5日 04:30

怎样鼓励初三的孩子(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

怎样鼓励初三的孩子(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

本文目录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怎样鼓励初三的孩子鼓励初三孩子的话语怎么鼓励初三的孩子的一段话给初三的孩子鼓励的话家长初三孩子的鼓励语鼓励初三孩子的话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我为初三的孩子找来了一些鼓励寄语,大家赶快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一下吧。对初

2024年3月29日 22:00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看电影学英语(看电影学英语的技巧)
2024-06-27 13:10:27 浏览:529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