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意思及中心)

2024-04-03 11:00:03 :14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意思及中心)

本文目录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意思及中心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芙蓉楼送新渐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秋冬时节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芙蓉楼上送你离去,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赏析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第一首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

  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寒语”指的是秋雨,连江,满江。夜入吴,是指作者和辛渐夜晚到达润州,润州古代属于吴国,所以说是入吴。当时王昌龄作将江宁(今南京市)丞,他从江宁启程,送他的朋友辛渐来到润州,在此分手,辛渐独自去往洛阳。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秋雨满江的夜晚,我们来到润州。“寒雨连江”的景物描写,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含蓄的写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指的是黎明,客,指的是辛渐,楚山,指的是楚地的山,辛渐前往洛阳要经过楚地,这里,以“楚山”指代他的行踪。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色刚亮,我就在芙蓉楼上为您送别,远望那一片楚山,令人感到孤独,“平明”承接上句的“夜”,写出了离别的仓促,夜晚同来,黎明分手,来不及在此地漫游,是令人遗憾的。“楚山孤”这个景象,即写出了楚山的孤耸,又写出作者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心情,可谓情景交融之笔。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六朝时期,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主要还是抒情,堪称一绝。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和赏析是什么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此诗为一首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创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文/丹老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王昌龄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王昌龄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揭题。(预设3’)       师:现在大家已经是三年级了,我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背诵一首古诗。(两三位同学。适当点评。)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在唐朝已经是鼎盛时期,类别有很多,有写景的《咏柳》,有抒情的,也有边塞诗,有谁能背诵一首边塞诗吗?       在盛唐时期就有一位擅长写边塞诗的诗人,叫王昌龄。他不仅擅长写边塞诗,他还擅长写其他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写的诗。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二、初读古诗,感知内容。(预设20’)       1.解析试题       师:“请你自己读一读诗的题目,想一想,说一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王昌龄在哪儿了?”、“王昌龄去干吗了?”(指导学生完整地解题。)       师:你很聪明,有的文章一看题目就能看出是写什么的?       “送”是什么意思?你能给“送”组个词吗?(理解意思,点出送别诗)       2.补充资料       简介王昌龄。       3.初读诗句       师:来,请你们读一读诗句,想一想诗句都写了什么?当然了,读是有要求的。(出示读古诗的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好节奏。)       (指名朗读,相机点拨,及时评价,指导朗读。)       师:读得还不错,哪儿看不懂?(生回答。先借助注释自己解答——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同学帮助——师解答。)       预设1(前两句分析):我们理解诗意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是借助注释学习,看看注释能不能帮到你。“寒”——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场秋雨一场寒,“夜入”和“平明”——时间跨度,展开想象:前一天晚上到达吴地,第二天天刚亮就要送别他的朋友,或许他们很早就出门了,也可能他们彻夜未眠,不舍得这个离别时刻的到来。“孤”——组词解读,孤单,孤寂,送走好友后,楚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站在高楼上,放眼望去,江水茫茫,烟波浩渺,阴沉的景象仿佛诗人此刻的心情一样孤寂。       预设2(后两句分析):好友辛渐就要回去了,即将 见到家乡的亲友,孩子们,我们猜想一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可能会问些什么?       王昌龄也可能想到了很多,但是他却只叮嘱了辛渐一句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示冰心玉壶的图片和典故。)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情。(预设:10分钟)       师:你们的想象真的是很丰富,现在把整首诗的意思连在一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看看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补充资料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王昌龄的品质。指导学生再读,知道了意思,体会了心情,读出味儿。)       预设: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你写到黑板上。王昌龄面对这寒雨,这孤山,是分别的离愁,更是诗人的心声——无论多少凄风冷雨,诗人都坚如磐石,纵然孤身一人,也冰清玉洁。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面对这样沁人心脾的诗句,李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孩子们,你们可以闭眼想象。(师配乐朗读。)       美妙的音乐,也想为你们的声音服务,谁愿意来尝试一下。(指名配乐朗读。)       四.反馈检测,熟读成诵。(预设7’)       师:孩子们,我们试着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吧。(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师:谁愿意来挑战一下,第一关:跟老师对诗句。(指名1——2名学生。)第二关:老师跟你对诗句。(学生先读诗题、作者和前两句。)第三关:我会背。(指名全诗背诵。)       机动环节:       1. 短暂的一节课的师生关系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情意并没有结束。李老师马上就要走了,你有没有想对李老师的话。(指名交流,指导学生创编送别诗。)       2. 我跟你们商量好了,想把小朋友们最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我们动笔把这首古诗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孤寂    高洁                       冰清玉洁                       乐观坚强

六年级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

  ⑵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⒊情感态与价值观度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⒈复习: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⒉揭题: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⒊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⒋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⒌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⒈自读,读准确,读流利。

  ⒉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⒊多种形式朗读。

   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⒈自主理解字义:

  ⒉交流诗句之意:昨夜,秋雨绵绵洒满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⒈品读前两句诗

  ⑴请大家默读前两行,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样的?诗中还暗含着两个人物)

  ⑵“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的气氛?(“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楚山孤”表达作者怎样是情感?(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的强烈的凄冷孤寂感。)

  ⑶前两行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出示第一首诗)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这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行。

  师: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滴岭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镇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官员被贬于此地。他一生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

  ⒉品读后两句诗

  ⑴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起来,表明自己的信念。)

  ⑵抓字眼: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哪些字词告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冰心:从字面可以解释为?诗人想用他说明什么?

  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⒊归纳主题:《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

  ⒋表达手法: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⒌指导背诵。

  五、拓展总结

  ⒈人生自古重离别,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⒉总结:人生自古伤离别。可是今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只要我们心中都有彼此,只要我们懂得坚持,只要我们学会珍惜,我们的离别将不再是悲伤。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解释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解释: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这组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29)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县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诗中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全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离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

作品赏析:

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先从“秋海阴”“楚云深”写起,以景起兴。开头两句是互文,不是说诗人站在楼上向南望看到海,向北望看到云,而是说诗人站在丹阳城的高楼上,放眼望去,江水茫茫,烟波浩渺,阴沉沉的云,仿佛诗人的心情一样沉重。

第三句是点题:诗人在高楼为客人饯行,依依惜别,心中无限酸楚,以致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主要还是抒情,堪称一绝。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教案内容介绍

1、教材简析: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2、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教师引导补白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理解。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 2.过程与方法: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4、教学重点:能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5、教学难点:能在不断的补白及小练笔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6、教学时间:一课时。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主要讲述的就是在寒冷的秋天晚上一直不断的下雨,诗人望着如此场景,一直在默默的送别自己的朋友。他希望朋友回去之后面对亲人的询问,一定要告诉他们自己过得非常的好。诗人很在乎自己的光明磊落,朋友离开的时候也是再三嘱咐。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难舍难分,希望可以一直坚持着自己原来的品质。通过雨水不断的交错,能感受诗人的内心也非常的复杂。

《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所作,王昌龄在江宁担任官职。王昌龄和他的朋友在江边相遇,两个人说起了之前的一些事情。可是仅仅只有一晚,第二天朋友就要匆匆忙忙的离开。两个人在喝酒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看出王昌龄的不舍。是王昌龄只能够在芙蓉楼送自己的朋友离开,在他的内心当中,其实也是非常孤寂的。一个人在偏远的地方做官,没有办法跟家人团聚。他不希望自己受到官场的污染,希望一直能够坚守初心。

一个人独自站在江边的船上望着远方的背影,可想而知内心到底有多痛苦。难过之后没有人陪自己说说话,甚至没有办法了解到家乡的状况。亲友来了之后就仿佛是自己的亲人,根本不愿意对其放手。把他内心当中的那份纠结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深深的难以忘怀。虽然内心当中很孤独,可是依然忍受着痛苦将其送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总的来说诗人王昌龄是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他曾经生活在洛阳。洛阳有他很多的朋友,朋友之间有很多的信任和理解。他想让自己的朋友代为告诉家乡的人,自己一直都没有做错过事情。希望他的想念能够让洛阳的亲友暂缓一下对自己的深情,了解完这首诗之后也能够有共情的思乡之情。

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      一、激情导入;   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 再读,要求:连贯。   4 赛读,(分小组进行)。   5 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 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知识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一二句,写出了怎 样的景物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第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全诗文如下: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注释1、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2、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3、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4、明:天亮的时候。5、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6、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7、孤:独自,孤单一人。8、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9、冰心:比喻纯洁的心。10、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作品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此诗为一首送别诗。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字和“”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意思及中心)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稿(文明伴我行演讲稿500字7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稿(文明伴我行演讲稿500字7篇)

本文目录文明伴我行演讲稿500字7篇关于讲文明的演讲稿【五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3分钟有关文明的演讲稿【五篇】争做文明美少年演讲稿三分钟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稿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稿5篇文明伴我行演讲稿500字7篇 文明演讲稿1

2024年3月25日 14:30

凶猛的近义词(凶猛近义词是什么)

凶猛的近义词(凶猛近义词是什么)

本文目录凶猛近义词是什么凶猛的近义词凶猛的近义词是什么有关凶猛的近义词有哪些凶猛的近义词“凶猛”的近义词是什么凶猛的近义词是什么凶猛近义词是什么【近义词】  盘踞──占据(最佳)、占有  肆虐──残虐、虐待  恭敬──尊敬、崇敬  劲挺──

2024年3月1日 12:50

钳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钳工实训报告范文【三篇】

钳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钳工实训报告范文【三篇】

本文目录钳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钳工实训报告范文【三篇】钳工实训方法与步骤钳工实训报告精选五篇钳工实训目的钳工实训的内容钳工实训报告模板钳工实训原理是什么钳工实训报告心得体会2000字6篇钳工实训报告心得体会1000字7篇钳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钳

2024年5月17日 06:20

责任胜于能力(励志书籍:《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励志书籍:《责任胜于能力》)

本文目录励志书籍:《责任胜于能力》如何理解责任胜于能力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大于能力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有没有关于《责任胜于能力》的辩论会材料,最好是五辨总结的!!急需!!高悬赏!!!!~~~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800字责任与能力演讲稿责任胜于能力演

2024年3月29日 20:20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述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各自的界定及经济法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衔接与联系)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述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各自的界定及经济法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衔接与联系)

本文目录试述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各自的界定及经济法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衔接与联系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之间有何联系社会保障法和劳动法的关系是什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内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区别是什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联系区别试述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各

2024年3月2日 18:20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

本文目录以比为话题的作文用比字来写作文围绕比写作文作文题目以《比》为话题的作文以比为话题的优秀作文以 比 为话题作文800字以比较为话题的写作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700字比题目作文怎么写作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2024年3月20日 15:50

清明节演讲稿(清明节演讲稿范文五篇)

清明节演讲稿(清明节演讲稿范文五篇)

本文目录清明节演讲稿范文五篇清明节演讲稿参考清明演讲稿清明节演讲稿六年级小学二年级清明节演讲稿5篇清明节演讲稿清明节主题演讲稿五篇小学生清明节广播稿一年级清明节故事演讲稿子清明节活动演讲稿清明节演讲稿范文五篇 【篇一】清明节演讲

2024年4月9日 01:30

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去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

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去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

本文目录去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去新马泰旅游注意什么去新马泰旅游应该准备些什么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有什么去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去新马泰旅游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事项吗去新马泰旅游带些什么何要注意些什么新马泰旅游注意事项跟团

2024年4月30日 14:10

写一个人物群体(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

写一个人物群体(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

本文目录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写一个人物群体怎样写一个人物群体人物群体描写写人物群体六年级作文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400字写人物群体作文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100字作文 写一个人物群体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我们一家有4口:爸爸、妈妈、妹妹和我,4个人各

2024年6月19日 09:00

第一书记工作日志(下乡扶贫工作日志)

第一书记工作日志(下乡扶贫工作日志)

本文目录下乡扶贫工作日志村工作日志网格员工作日志怎么写每天工作日志怎么写简短的扶贫工作日志扶贫工作精选曰志社区工作日志怎么写下乡扶贫工作日志 下乡扶贫工作日志   同样的地方有的人贫困,有的人富裕,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接下来要给大家推

2024年4月29日 22:00

怎样才能申请9位qq靓号?qq申请靓号

怎样才能申请9位qq靓号?qq申请靓号

本文目录怎样才能申请9位qq靓号qq申请靓号qq靓号是什么意思QQ靓号怎么申请怎么把自己的QQ变成靓号qq靓号是什么我想开通靓号qq靓号申请教程_qq靓号怎么购买qq靓号怎么变永久的qq靓号怎么覆盖原号码QQ上怎样购买QQ靓号怎样才能申请9

2024年6月2日 08:10

现在女生学护士需要注意些什么?我是在校实习女护士可参军吗

现在女生学护士需要注意些什么?我是在校实习女护士可参军吗

本文目录现在女生学护士需要注意些什么我是在校实习女护士可参军吗实习女护士必须要去泌尿科吗如果说不去可以吗电影白衣天使 四个实习女护士读后感本人女护士一枚,目前在内科科室实习,上属要求写:在这个科室印象最深的三件事实习护士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当

2024年6月26日 20:10

读《高贵的捐赠》有感?高贵的捐赠文章按什么的顺序主要写了什么文中最令人感动的人是什么因为什么

读《高贵的捐赠》有感?高贵的捐赠文章按什么的顺序主要写了什么文中最令人感动的人是什么因为什么

本文目录读《高贵的捐赠》有感高贵的捐赠文章按什么的顺序主要写了什么文中最令人感动的人是什么因为什么高贵的捐赠 阅读答案高贵的捐赠 定定和怯怯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高贵的捐赠|高贵的捐赠 阅读答案高贵的的捐赠阅读答案题目“高贵的捐赠”有甚么含义 对

2024年3月13日 21:40

开心辞典选择题(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

开心辞典选择题(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

本文目录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开心辞典题目及答案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央视《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

2024年3月23日 20:4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怎么写)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怎么写)

本文目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怎么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小小动物园400字【七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怎么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怎么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怎么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小小“动物园”》

2024年3月1日 06:20

小年的祝福语简短精辟(小年祝福短信大全)

小年的祝福语简短精辟(小年祝福短信大全)

本文目录小年祝福短信大全小年快乐祝福语大全小年说的祝福语简短关于过小年的经典祝福语小年祝福语简单的一句话简短有创意的小年祝福语小年快乐祝福语大全简短过小年祝福语简单小年的简单祝福语怎么说小年祝福短信大全小年简短祝福语如下:1、吃糖官,蒸年糕

2024年6月7日 23:40

总经理述职报告(怎么写好述职报告及实例)

总经理述职报告(怎么写好述职报告及实例)

本文目录怎么写好述职报告及实例总经理在企业的说明文公司总经理年度工作报告总经理工作报告范文3篇经理述职报告2022年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范文大全6篇总经理转正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好述职报告及实例一、什么是述职报告想要写好述职报告,那你

2024年4月6日 09:50

国庆纪事观后感700字?五年级国庆节记事作文450字5篇

国庆纪事观后感700字?五年级国庆节记事作文450字5篇

本文目录国庆纪事观后感700字五年级国庆节记事作文450字5篇国庆一天纪事 800字国庆纪事作文该怎么写国庆记事作文,不是旅游的一篇关于国庆节记事的作文,大概400个字国庆记事作文700万字小学四年级周记《国庆记事》300字国庆记事作文怎么

2024年6月22日 01:10

随笔800字(高中优秀随笔作文800字)

随笔800字(高中优秀随笔作文800字)

本文目录高中优秀随笔作文800字随笔800字左右随笔日记800字左右高中随笔作文800字随笔800字以上初二随笔作文800字5篇写随笔800字生活随笔800字 [随笔800字]初三随笔800字:生命的呼唤初中随笔800字 我们走过花季高中优

2024年3月31日 06:00

神奇的飞书主要写的是什么?神奇飞书里鸡蛋人是什么书

神奇的飞书主要写的是什么?神奇飞书里鸡蛋人是什么书

本文目录神奇的飞书主要写的是什么神奇飞书里鸡蛋人是什么书神奇飞书的思维导图怎么画《神奇飞书》人生如书,精彩与否,全靠自己演绎观《神奇飞书》有感300字神奇飞书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神奇飞书》——让我重拾写作热情的神奇之书神奇飞书读后感怎么写神

2024年3月28日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