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诗歌现代诗(描写中秋的现代诗)
本文目录
描写中秋的现代诗
描写中秋的现代诗:
1、《月亮升起的地方》作者:小岛。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中秋节:
(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其起源于上古时代, 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关于中秋节的现代诗
关于中秋节的现代诗如下:
〈一〉
重逢佳节难团圆,登高不忍望华天!
八月十五乡泪尽,月影无边我无眠!
〈二〉
把盏悲歌中秋夜,漫天皆白银光泻。
十万万人同望月,两地相思归心切!
〈三〉
不舍佳人分离愁,唯恐中秋月两头。
情思三日灼咽喉,爱有清凉往高楼。
〈四〉
青春岁月,多有茫茫夜。
少时年华,怎少杯酒情歌。
无奈良人天下有,只因心中无花怎见花。
可笑情长众口云,浮华富贵诱之能见几人赢。
每每常道天真烂熳时,真实天真烂熳有几时!
〈五〉
微凉如玉的月光,铺满了我的小床,我浸在这波光里,听嫦娥悄悄说话。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
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农历八月份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因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20句现代诗
中秋节20句现代诗如下:
1.《中秋之夜》
金桂飘香中秋夜,月圆风柔是佳期;桂香撩起了你我思乡的情,月明点亮了你我思亲的心;望碧空万里,星月相辉,看秋菊绽放,香溢满怀,游子心,逢佳节,盼团圆,只把那思念熟透。
十五夜,故乡月,人尽望,只把那思念遥寄!偶有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起舞弄清影,长袖起,绵绵;横笛吹乡曲,清歌呤,缕缕。玉液满,琼杯滑,对饮邀月,共解乡愁!
一颗颗游子的心,一颗颗祈祷的心,一颗颗虔诚的心,此时此刻,温暖在一起!红灯倩影,含情脉脉,浓郁人情味;异土风情,婀娜缤纷,共抒真善美!且让我们手牵手,坐成一个圆圆的月亮。
把那思念传递,融合成美好的回忆;且让我们肩并肩,围成一个圆圆的月亮,把那祝福传达,交汇成永恒的幸福!今生今夜,今夜今月,今生今夜,今夜今月,不长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中秋》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离,在我年轻的心中,是否可以原谅你,就像落叶可以原谅野风无礼,青春可以原谅岁月将她抹去,蟋蟀停止了吵闹,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你会不会坐在月下,听我唱。听我的歌飞进山林,飞越湖水飞向那一轮圆月。
3.《圆月里的等待》
微凉如玉的月光,铺满了我的小床,我浸在这波光里,听嫦娥悄悄说话,谁愿意相隔万里与爱人分离,谁愿意流传千古却孤苦一世。
那云雾缭绕里的万人敬仰,总也抵不上彼此紧紧相依,广寒宫里的寒冷凄清,拨弄琴弦的靡靡小调,还有那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月光,都挤满了佳人层叠的泪,许我默默地看向你,生生世世,月色倾下的每一个时分谁会知道我无望的等待。
关于中秋节现代诗
1、《月亮升起的地方》
作者:小岛
月亮升起,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落于白桦树上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夜里
却抛给月亮,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溶化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
作者: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3、《奔月》
作者:舒婷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都稍纵即逝?
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不可及的生命之源
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犹有寂寞伴你千年
为什么巍峨的山岳,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锁链
你轻扬而去了吗,一个美丽的弱音
在千百次演奏之中永生
4、《中秋》
作者:舒婷
海岛八月中秋
芭蕉摇摇,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
并不曾后悔过,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
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要使血不这样奔流
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
就有多少忧愁
5、《中秋节沉默》
作者:窑莹
躲藏在一个不好意思告诉你的地方
我现在就厚着脸皮告诉你
我藏在一个铁甲虫的肚子里
在河西走廊的戈壁上,向西爬行
只要我不回头,三峪被我踏得最熟的土地
和在那里生活的音容笑貌,就离我越来越远
只要我不回头,我就不再是孩子
不再在爷爷奶奶身边撒娇,把饭也要送到我的被窝里来
从甲虫肚子里出来,我获得了重生
在飞天的故乡,却不能奔向皎洁的月宫
一晃就是两个月,月亮都熟了
可是我能吃吗?
现代诗写中秋的诗
现代诗写中秋的诗如下:
1.《中秋夜》
海岛八月中秋,芭蕉摇摇,龙眼熟坠,不知有“花朝月夕”。只因年来风雨见多,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道路已经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惫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
这是当代女诗人舒婷所作的《中秋夜》,这一年舒婷24岁,虽然年轻,却是已经历不少,17岁那年她就去参加了知青上山下乡生活,三年的知青生活,舒婷常与诗歌为伴。
知青生活结束后,舒婷回到厦门,却因不被接受认可,先后做了八年的各种临时工工作,充分体会到底层生活的艰辛后,舒婷的女性意识得到觉醒,意识到作为个体的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在那个艰难复杂的时代语境之下,舒婷用诗歌来自我疗救,也抒发一些压抑、沉郁的情感,即便是在中秋之夜,她也在写“风雨见多”、“十级风暴”,对所遭遇的不公感到愤然。同时她也表示“不曾后悔过”、“懂得温柔”,并不气馁。
有迷茫、疑惑、倾诉,也有自我调整和疗救,诗歌为她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自我世界。
2.《中秋》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挥成了残缺?刀锋过处落我们在两旁,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默默是我的白昼惊短。悠悠是苦你的夜长,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你像夜会渐渐丰满,从此夜长梦恐怕会更多。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该你凌波而翩翩东来呢。或是我乘风去西南?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嫦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余光中,20世纪诗文双绝的人物,笔下有着太多的经典,他的诗歌才情丰富,优美中散发着中国古典的情韵。在余光中的诗和散文中,思国怀乡是他永恒的主题,这首《中秋》里,同样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因为历史的原因,台湾同胞和诸多海外侨胞不能与大陆同胞团聚,这种思乡之愁在余光中笔下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不管是他的《乡愁》还是这一首《中秋》,都能让我们看到其中所流露出的绵绵思乡情。
3.《桂子山问月》
千株晚桂徐吐的清芬,沁入肺腑贪馋的深处。应是高贵的秋之魂魄,一缕缥缈,来附我凡身。夜深独步在桂子山头,究竟是清醒呢,还是梦游?。梦游云梦的大泽,不信此身,真在九州的丹田,三国的焦点。偏又月色无边,桂影满院,怎么甘心就此入梦呢?
西顾荆州,唉,关羽已失守。东眺赤壁,坡公正夜游。听,大江浩荡隐隐在过境。正弹着三峡,鼓着洞庭,七十已过,此生早入了下游。不知大江今年是几岁,奔波了几千万载,仍向前奔流。唤不回浪头滚滚,而大江永在,黄鹤楼等黄鹤要几时才归来。而我,是第几滴浪花呢?大江是第几个浪头?
问顶上的半轮,清辉悠悠,李白还未及给我暗示。桂瓣纷纷,已落我一头。
还是余光中的诗,和上一首的乡愁不同,这首《桂子山问月》更多的是怀古,表达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
作此诗时,正是2000年十月,余光中到武汉参加研讨会,住在桂子山上,正值花季末期,仍是满园飘香,月色下桂花铺了遍地,余光中于是有感而发。从云梦泽,到九州三国,再至浪漫骚客,余光中想象无边,任思绪随意漂浮。
话说最后的李白,又让我想起了他说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不管哪一首,他写的都好浪漫。
林清玄曾写:“生活实在太忙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时间看天色,中秋几乎成为唯一看天空的日子,我们准备了月饼,柚子,茶食就在表示我们是多么慎重的想看看月亮,让月亮看看我们。”
更多文章:
锡林郭勒大草原课文(课文草原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写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024年4月9日 19:20
新马泰详细攻略新马泰之旅?新马旅游跟团游:深度游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2024年6月13日 03:40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揭开雷电之谜》教案(沪教版)
2024年4月29日 05:00
2020年11月安床吉日吉时查询,2020年11月什么时候可以安床,11月什么日子好安床大吉?四月份有哪些节日
2024年6月1日 11:50
国防大2023录取分数线(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国防科技大学)
2024年3月22日 14:50
游金山寺苏轼原文及翻译?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4年4月4日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