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与文化寻根的联系与区别?中医药文化寻根节目是正规的吗
本文目录
- 新历史与文化寻根的联系与区别
- 中医药文化寻根节目是正规的吗
- 文化寻根写什么
- 文化寻根小说在1980年的汪曾祺小说《受戒》中已见端倪了吗
- 寻根文学的根是什么 寻根文学解释
- 文化寻根的简介
- 文化寻根的含义
- 文化寻根的介绍
- 文化寻根意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 姓氏文化的起源
新历史与文化寻根的联系与区别
研究方向不同。1、新历史关注历史研究中的方法和手段,主张以跨学科的方式来研究历史,通常通过考察文献、物品和其他可观察的遗产来揭示历史的真相,并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多义性。2、文化寻根则更加注重研究文化的传承、演变和演绎,认为文化的根源和传统对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医药文化寻根节目是正规的吗
中医药文化寻根节目属于正规的文化传播活动。中医药文化寻根节目通常是一种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传统医学的活动。这类节目通常由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教育机构或相关企业主办或承办,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规性。节目形式多样,可能包括讲座、论坛、实地考察、中医药文化体验等,旨在帮助参与者了解中医药的历史、理论、实践方法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文化寻根写什么
文化寻根 鲁迅先生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而另一棵也是枣树。我不知道。秋叶飘 零,它们要一同抵挡萧瑟,专寻得精神一隅的梦何时才能绽放。 帘卷西风时,那堪凛冽?无语低询,只道秋意无限。 走过《诗经》的缠绵柔情,走到唐诗走到宋词,我的思绪被牵引到枯藤与老鸦一起凝视 的那个面色清瞿的诗人上,他骑着瘦马憔悴而来。暮色苍茫,我被他吟哦的曲子搅得悲寂凄 凉,一转身竟靠在了小杜银烛秋光下的画屏边,身着罗绮的少妇轻摇小扇,流萤飞舞,和天 上的牵牛织女星隔着几亿年放出的微光一同如水般向我微笑…… 我抬头, 猛然, 远处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之万箭惊破了我的视神经, 没有茅店, 没有荒树, 支离破碎的天空,夜晚找不到萤火虫……诗韵失去了滋养它的土壤,城市的红灯绿酒,繁弦 急弦喑哑了它的声音,它沉默了。 也许,冰心、巴金的去世已割断了五四文化留给我们最后的血脉,于是,捧读张爱玲那 经了大家氤氲钟鸣鼎食熏染的小说,竟有莫名的韵味涌上心头。那些下午的章回小说,线装 书的沉香,绮丽在她的眼梢眉角,勾勒出她的冷艳之笔,每一个回廊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 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苍凉。苍凉,胡琴的调子,不是低低的怨诉,而是冷静的表白,读来 没有眼泪,但觉无边无际的悲伤流言般蔓延,无可救药。 然而蔓延到了当下呢?韩寒、郭敬明的“新概念”大行其道,莫言、贾平凹少见其踪, 那些所谓的学者名流一顿饭构思长篇小说的轮廓, 文字成了把玩于手中博人眼球的珠玉, 像 是安插了重金属的民乐,说不上是生硬的搭配还是纯粹的调和。 意象已逝,环佩声遥。 当有人质疑我们皓首穷经到底为何时,那么牛虻,有谁来做? 想起隔了海峡的余光中, 想起他的诗他的文字寻寻觅觅时为了求得赤县的另一边无尽的 回忆,还有更深沉的、由苍颉触发的美好。那一脉根流转出生长到今天是否还流着长江水和 海棠红那样明丽的色彩? 秋的萧瑟隐退在夏的聒噪中,冬后有春。我知道,那是希望,我正在追寻。而它,或许 正在月牙泉底,鸣栖山上默默注视着沧海桑田。 点评: 点评: 情理并茂。 韩寒、郭敬明的“新概念”大行其道,莫言、贾平凹少见其踪,那些所谓的学者名流一 顿饭构思长篇小说的轮廓, 文字成了把玩于手中博人眼球的珠玉, 像是安插了重金属的民乐, 说不上是生硬的搭配还是纯粹的调和……当下是一个推销、宣传、广告、美容组成的以包装 为主色调的社会。真实与自然正逐渐地离我们远去,我们跟着现代文明的脚步一路奔来,我 们在不知不觉间正在被强拽着离开了土地。作者以笔为刀,以纸为剑,对所谓的现代文明进 行了解剖,在那种圆熟老到的文字背后,我们读出了深刻,读出了作者的欲哭无泪, 语言流美。 帘卷西风时,那堪凛冽?无语低询,只道秋意无限……意象已逝,环佩声遥……或许正 在月牙泉底, 鸣栖山上默默注视着沧海桑田……这些句子勾勒了一种幽怨哀婉的意境, 让人 们读出了文化荒漠的无奈与感慨;那些下午的章回小说,线装书的沉香,绮丽在她的眼梢眉 角,勾勒出她的冷艳之笔,每一个回廊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苍凉。 苍凉,胡琴的调子,不是低低的怨诉,而是冷静的表白,读来没有眼泪,但觉无边无际的悲 伤流言般蔓延,无可救药……老练的文笔,对张爱玲小说的独特体验,使得作者的文字有如 潺潺小溪,流淌自然。 感恩的方向 行走于世间,或接受或拒绝,生命就是一场生离死别的游戏,芸芸众生皆在其中轮回, 无法藏匿无法躲避。 岁月悠悠地流淌,时间的齿轮无情地配合着春夏秋冬转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青 涩走向甜美,一分一秒凝聚成无数双眼睛的注视,承载着无数颗心灵的跳动。 我们向高考迈进,也意味着与同窗的分离。曾经,我们吹呼雀跃,只为了一次考试的进 步;我们抱头痛哭,只是因为误解后的内疚自责。忆往昔,春光融融,可起笔落纸间,竟忘 了相知多少,只好乞求时光的原谅。现在,充满信心的我们勇敢地转弯,相信人生就是一条 充满弯道的路,相信绕过去就是阳光,我们将记忆藏进心灵的最深处,倾泻下一地的斑斓。 我想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想着同一件事,那表情一定是笑着的。 我心里的村庄一直是沉默着的,犹如一位在冬阳下默默捻线的老母亲。没有语言,却散 发着一种无法抗拒的亲和力。我一直以自己的家乡为傲,她不富裕,但她有着坚忍的意志; 她不高大,但她有着执著的信念;她不艳丽,但她有着清新的泥土味,我和她一起成长着。 在经济发达的物质时代,她怀着谦卑的心情出发,超越可怕的平庸,最后自信地奔向成功。 我为她欣喜,并带着崇拜的眼神仰望着,她说: “孩子,不用这样看我,正如牛顿所说的, 我只是一个在河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捡到了一枚美丽的贝壳。 ”不过,我相信,她捡到的一 定是最美的,家乡用她身影向我宣示: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著的人改变命运。于是,我努 力地成长,奋斗,终有一天,我也要让家乡以我为傲。 太平洋不会如此浩瀚,如果你能停止凝望;南海不会如此悲怆,如果你能回到家乡。隔 着一弯浅浅的海峡,台湾呐喊着,她痛苦着,她的根在大陆,却被无情地分离,她在等待中 挣扎, 在残阳中歌唱, 歌声撞碎了无边的云霞, 她歌唱燃烧,唱出了煎熬, 唱出绵绵的思念。 母亲也在等她,等着她重回温和的梦乡,将她身体中不安分的沙子磨砺成温和,我们坚信, 信心之旅一定会开创美好的明天,落叶终究要归根。 纪伯伦曾说: “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拥挤的心情,乱窜的 目光,归根的落叶,颤抖着感恩的方向。 点评: 点评: 文意层递。 文章写了三层意思:一是自己与同窗分离,产生的依恋感激之情。曾经一起走过,一起 进步,一起抱头痛哭,同窗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是同窗情,是个体对个体的感恩。 二是故乡一直以来,像一位冬阳下默默捻线的老母亲守望着“我” ,家乡用她的身影告诉自 己:我们需要怀着谦卑的心情,超越可怕的平庸,认真改变自己,执著于人生的奋斗,这是 故土情,是个体对土地的依恋。三是写了台湾对祖国的思念,一弯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台湾大 陆半个多世纪,她们在互相等待,等待着团圆,这是故国情,是一种类似于母子般的依恋。 作者用递进的手法,层层推进,写出了叶与根的情意。 辞里藏锋。 “忆往昔,春光融融,可起笔落纸间,竟忘了相知多少,只好乞求时光的原谅” ,概括 的笔调,超常的搭配,使得语言具有了一种张力,一种诗意,将无法言说的同窗之情写得很 精致而有味。 “她在等待中挣扎,在残阳中歌唱,歌声撞碎了无边的云霞,她歌唱燃烧,唱 出了煎熬,唱出绵绵的思念” ,拟人的手法,昂扬的情感,排比的句式,写出了台湾对大陆 的渴望,期待回归的急切,突出了情感,增强了气势。 何时再闻泥巴香 半轮素月云中藏,一束银光洒夜江。 斜身倚船望西北,何时再闻泥巴香? 十年前的秋季,父亲为了我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毅然决定背井离乡,前往母亲的老家 浙江。我生在陕西,长在陕西,我的根在陕西,对陕西的感情很深。突然离开了,心中不免 有些伤感。 到了离开的那一天,父亲特地去买了个花盆,在老家旁的土地上挖了几抔泥巴,再种上 一株不知名的植物,然后带着这充满家乡味的泥巴上了火车。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再转了几回车,我们才到了母亲的老家,这儿早已没有熟悉的黄 沙味儿,只剩下眼前桔黄的树叶;早已没有熟悉的高山峻岭,只剩下眼前的绵延小山;早已 没有熟悉的粗放歌声(秦腔) ,只剩下耳旁的细声窃语。并非江南不好,只是江南实在缺少 了那份粗犷豪放之景,让我浑身的不自在。只有身边那盆泥巴,还有些故乡的影子,故乡的 气息。 安顿下来后,我与父亲都特别重视那盆泥巴,把它放在阳台最显眼的地方,一有亲朋好 友来我的家做客, 想看看房子的摆设时, 我们都会很自豪地指着阳台的那盆泥巴, 说道: “这 是我们陕西老家的泥巴。 ”有些客人很奇怪,我们不介绍盆中的植物,却介绍起盆中的泥巴。 说实在的, 我也不知道盆中种的是什么, 但我知道种这种植物的目的是让盆中的泥巴新鲜些, 不至于干掉,龟裂开。而这盆泥巴也就成了我们一家和家乡沟通联系的方式之一。 越是珍贵的东西越难珍藏。这盆泥巴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消失不见了。我和父亲都仿佛 是被人当头打了一棒,呆在阳台不知所措。过了很久才想起去找,却始终找不到。后来才知 道我那顽皮的表弟在阳台玩耍,不小心打碎了花盆,慌忙将泥巴扫进簸箕,倒掉了!我与父 亲得知此事都懵了,过了一会儿,父亲摇摇头,叹了口气,进了房间。而我则一言不发,从 此不准表弟到我们家的阳台玩。 也是从那以后,我所闻到的泥巴味儿虽说不臭,但却闻不到什么香味了。本想着什么时 候回去再挖几抔泥巴,却发现这儿学业繁重,到了高三后,居然一次也未得机会。 但我的心依然想着那片黄沙地,我依然牵挂我的根。本想着高中毕业回一趟家乡,但又 要在家等录取通知书,着实地麻烦。真不知,何时再闻泥巴香。 点评: 点评: 标题抢眼。 文章以一句诗作标题,有三方面的妙处:一是与开头的一首诗一起串起了全文,引出了 文章与泥巴有关的故事,借泥土表现自己的乡恋,意象新颖贴切,极为典型;二是标题以疑 问的形式出现,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感情,以表现思乡情的浓洌;三是泥土虽是人们常见的事 物, 但它与中华民族传统的 “安土重迁” 的内在精神高度统一, 体现了一种浓重的文化意识。 感情浓郁。 作者对故乡怀有深刻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方面体现在带有乡土气息的泥巴上: 有亲朋好 友时, “我们”都会很自豪地介绍那盆泥巴,当这盆泥巴被打破时, “我与父亲得知此事都懵 了” ,而作者因为学业的原因,心里一直念叨的是:何时再闻泥巴香。因为对故乡爱得深切, 作者初到江南时,感叹这儿早已没有熟悉的黄沙味儿,早已没有熟悉的高山峻岭,早已没有 熟悉的粗放歌声(秦腔) 。对于此,作者进一步作了强调,并非江南不好,只是江南实在缺 少了那份粗犷豪放之景,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乡土情的浓郁。 一片不可缺少的叶 中华九州大地之上的大树,耸入重霄之上。墨绿色的浓叶随风鼓荡,猎猎作响。但谁曾 想到,随着蒋介石的败退,他竟夺去了一片我们不可缺少的叶! 大树猛地一震, 充满生气的一片椭圆形绿叶就那样随风而去, 无法归根。 它飞越了海峡, 从此在蒋家军的封锁之下,海峡铸起了城墙,阻隔了两岸的中国人! 那一刻,灰沉阴郁的天气就如同预见了灾难似的来临了。整日的暴雨,似两岸人民无尽 的悲痛哭泣。咆哮的海水,愤怒凶猛地击打着海峡上的礁石,欲冲破这一无形的隔膜,打垮 这一堵本就不该铸就的墙!暴雨之中,夹杂着骇人的闪电,伴随着震耳的雷鸣,这是人民的 希冀,是他们渴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呐喊! 血泪模糊了这一浅浅的海峡,两岸欲以武力解决。每日的炮轰,是在展示中国对中国的 威严吗?无尽的烟火,除了留下了无数坑坑洼洼之外,只会进一步地切断仅存的联系。 雨下得更猛了,无论是大树还是叶子都已是伤痕累累。终于,大树冷静了下来,树叶也 明白了些许, 但这一海峡并没有缩短它连接两岸的距离, 而叶子也已褪去了社会主色的色彩。 痛了伤了的是人民啊! 大树太久没有见到“光明”了,一颗晶莹的泪水顺着破损的枝叶流入大地,慢慢渗透, 终流入了海峡,成为一体。 顿时,海水沸腾了,一股热气骤然升起,冲破了散布在天空的阴云,暴雨不再,换之以 绵绵的细雨。水珠滴打在血腥的泥土上 ,抚摸着破损的残枝败叶,给人一股别样的温暖。终 于血色被雨水冲淡了,枯败之景也渐而恢复了生机。一条条的红线穿越海峡,迈过城墙,将 两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此时的你,若微微仰首,定能看到一架架承载着希望的飞机喷射出团结的烟雾;若缓缓 低头,定能望见一艘艘充满着祝福的海轮波荡出友谊的海纹。 于是我们发现了,你那叶脉刻画的仍是中国的字,你那叶髓流淌的仍是祖国的血!回来 吧,台湾!回到大树的怀抱,让你这一片不可缺少的叶更显得绿意盎然! 点评: 点评: 大气包举。 这次浙江不少考生写到台湾,但只有少数几篇脱颖而出,这一篇无疑是最出色的。究其 原因,首先在于作者的大气。作者写了两岸关系的几个阶段:蒋介石的败退,夺去了我们不 可缺少的叶;建国后两岸壁垒森严,关系紧张,炮火交织;稍后的文化大革命,两岸关系进 一步恶化;八九十年代两岸经济关系开始转入正常化;进入新世纪后,两岸实现了“三通” , 关系逐渐走向人们期待的轨道上……这些阶段,由于作者情感的渗透,布局的巧妙,使得文 章如一幕幕电影画面,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行文大气磅礴。 风华掩映。 作者很懂得语言的化俗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道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的一部分,作者 以“一片不可缺少的叶”作了比喻; “整日的暴雨,似两岸人民无尽的悲痛哭泣” ,写出了两 岸人民望眼欲穿的哀痛; “血泪模糊了这一浅浅的海峡”暗示两岸武力相见的苦难; “定能看 到一架架承载着希望的飞机喷射出团结的烟雾; 若缓缓低头, 定能望见一艘艘充满着祝福的 海轮波荡出友谊的海纹” 反映了作者对两岸和平安定的热切期待……同样的意思, 到了作者 笔下,由于融入了真情,灵活运用了语言技巧,文章因此风华掩映,美不胜收。
文化寻根小说在1980年的汪曾祺小说《受戒》中已见端倪了吗
文化寻根小说在1980年的汪曾祺小说《受戒》中已见端倪了。文化寻根小说其端倪已显露在汪曾祺的《受戒》、张承志的《绿夜》、李杭育的《最后的一个渔佬》、郑义的《远村》等作品中显露。所谓“文化寻根”小说,是指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令人瞩目的文化寻根现象。
寻根文学的根是什么 寻根文学解释
1、寻根文学的“根”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2、寻根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文化寻根的简介
作为文明人的文化寻根之源头,关于原始文化的想象从文明伊始就伴随着社会意识与个人的记忆不断发展演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变换成不同色彩和价值的参照景象:妖魔化的或者乌托邦化的。本文所要探讨的20世纪西方文化寻根中的原始情结,主要表现在文化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人格、生存状态、生活质量与生态关系的整体研究和理解,如何在思想史上第一次向世界揭开了长期罩在迷雾之中的所谓原始社会真相。又如何反过来促进了对文明人偏见和文明社会弊端的尖锐反思与批判。其中包括欧洲中心主义价值观所建构的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原始社会和原始思维,它们对社会想象的巨大牵引作用,和对知识分子文化认同重要影响。让我们的认识从弥漫现代思想史和文学艺术史的原始主义及其历史根源入手。
文化寻根的含义
定义: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兴起背景: 寻根文学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社会背景。 1.文化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主要看法: • 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 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 因此,中国在经济起飞之际应该如何把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接受场,来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以求发展自己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在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中逐渐引起了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作出多元的考察。这与80年代初的启蒙话语不同,启蒙主义者所强调的反传统和反封建,正好可以被用来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但是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就不能不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文化传统 。 • 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到了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文化热。 2.作家 • 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 当他们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这一代作家必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证明他们存在于文坛的意义。 他们利用起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并透过这种生活经验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 • 需要说明的是: 他们并非是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以后,他们不得不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 所以,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 主要思想缘由: • 1.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发觉即使抛开暂时的政治、道德因素,人也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进入绝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人类,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 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层面上,把握本民族成员"理解事物的方式",从而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全民动乱乃至中国自盛唐以来国势为何衰落的疑问。 • 2.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于是希望以文学来弥补这一“文化断裂带”。阿城认为:"五四运动在社会变革中有着不容否定的进步意义,但它较全面地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加上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使民族文化的断裂延续至今,’文化大革命’更其彻底,把民族文化判给阶级文化横扫一遍,我们甚至差点连遮羞布也没有了。" 韩少功也认为:"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的和苏联的;也曾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洋货’都封禁焚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 • 3.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世界“寻根”潮流的巨大影响: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关于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为代表 ,还有苏联一些民族作家对异域民风的描写 ,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具有东方风味的现代小说 。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这些作家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这一文学立论,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他们认为,只有真正完成了"寻根",才能找到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学样式、风格,从而立足于世界文坛。 早在1982年,贾平凹就在自己的创作谈《卧虎说》中认为,应该"以中国的传统的美的表现方法,真实地表达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在这篇文章中"文化寻根"的动向已初露端倪。 另外,这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在表现出浓厚的民族特征和民族审美方式的同时,又分明渗透了现代意识的精神,既富有民族文化独特性,又融合了现代感的创作倾向,为主张“文化寻根”的中国作家提供了现成的经验和有效的鼓励。所以说“寻根文学”自一开始就表现出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愿望,这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自80年代初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延续。 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 • 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 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但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多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主要事件: •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最早体现在朦胧派诗人杨炼的组诗里,包括他在1982年前后写成的《半坡》、《诺日郎》、《西藏》、《敦煌》和稍后模拟《易经》思维结构写出的大型组诗《自在者说》等。 • 在小说领域里,则是起于王蒙发表于1982年到1983年之间的《在伊犁》系列小说。 • 1983年以后,随着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作品的发表和引起轰动,许多知青作家加入到了“文化寻根”的写作之中,并成为这一文学潮流的主体。 • 1984年12月,在《上海文学》杂志社与杭州《西湖》杂志社等文化单位在杭州举办的座谈会上,许多青年作家和评论家讨论近期出现的创作现象时提出了文化寻根的问题。 • 真正大规模打出“文化寻根”大旗的时间,是在1985年。 文革后的文学史上,1985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此以前,作家们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方面,过于强大的政治压力使文学的实验无法健康正常地发展。1985年文化寻根意识的崛起,在政治和文化的多重关系下直接带动了文学上的实验,唤起作家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自觉关注。 • 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不约而同发表了各自的宣言,包括阿城、郑义、韩少功、郑万隆等。 • 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认为文学的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释放现代观念的能量来重铸和镀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他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 • 郑义也认为,只有“跨越文化断裂带”,我们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跨越文化断裂带》) • 其他文章还有: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等。 • 在他们的讲述中,有着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 这些作家在这样的理论之下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韩少功《文学的“根”》 • 从楚文化入手讨论:绚丽的楚文化到哪里去了? •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 一南一北两个例子: 广东(以及香港):对西洋文化的简单复制,只能带来文化的失血症。 新疆:要出现真正的西部文学,就不能没有传统文化(指具有新疆自身特点的文化)的骨血。如果只是从内地文学中“横移”一些主题和手法,很难新的生机和生气。 • 对于海外文化引进的莫名“轰动”。 • 但已有人在寻根: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回顾民族的昨天。对民族的重新认识,审美意识中潜在的历史因素的苏醒,追求和把握认识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 • 丹纳《艺术哲学》:人是多层次的——帮助我们领悟所谓的文化的层次。 • 作家的目光开始投向更深的层次,希望对现实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首先注意到乡土。 • 乡土深层保存了一些传统文化:不是地壳而是地下的岩浆,更值得作家注意。 • 这不是闭关自守或反对文化开放,只有找到异己的参照系,才能认清和充实自己——最终还是落于自己这里。 • 外国优秀作家与某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联系:外国现代文化也是有脉可承的。 美国幽默传统、牛仔趣味——卓别林、马克•吐温、欧•亨利; 拉美神话、寓言、传说、占卜迷信——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欧洲大陆思辨传统、旧时经院哲学——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 佛教禅宗文化、东方士大夫闲适虚静传统——日本川端康成“新感觉派”; 希腊神话传说——希腊诗人埃利蒂斯。 …… 《月亮与六便士》:高更的故事。 • 西方很多学者都对东方文化抱有其极大的兴趣与希望。 • 现实中的中国:改革和建设,“拿来”科学和技术。 • 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我们有民族的自我。要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 • 阿城:“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流派划分: 虽然打出了"文化寻根"的旗号,但对于什么是"文化",这些寻根作家们却莫衷一是。大多数作家选取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的基点,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表现不同地域的"寻根文学"。 (一)城市文化寻根: 进行城市文化探索的作家不在少数,如刘心武在《钟鼓楼》中描述了北京当代平凡却多姿多彩的市井民情;冯骥才在《三寸金莲》中则再现了中国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与把玩。在这类作家中邓友梅和陆文夫表现犹为突出,堪称"南北两大家"。 邓友梅在1956年以短篇小说《在悬崖上》成名。进入新时期之后,他先是推出几部军事题材作品,以后就把创作目光集中到北京市井生活上,写下了一系列"京味儿"小说,其中的代表作《那五》和《烟壶》分别获得第二、三届中篇小说奖,其余还有《寻访"画儿韩"》、《双猫图》、《"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等。这些具有浓烈民俗风味的市井小说,多将故事背景放在已逝的旧时代,勾画了上至王孙贵族、八旗子弟,下至社会底层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 《那五》以三、四十年代旧中国北京的商业化社会为背景,刻划了一个"倒驴不倒架"的前清子弟那五欲求生于社会的尴尬情态。《烟壶》则从另一角度表现八旗子弟的再生,描写了破落贵族乌世保如何学得画鼻烟壶内画的绝技从而走上自食其力道路的过程。邓友梅的作品运用了地道的京白土语,并对各种传统习俗礼仪进行了精心的刻划,即使仅仅从民俗学的角度,他的创作也是不可多得的。 陆文夫生于长于江南市井,他的小说多取材于苏州小巷的凡人琐事,如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语言风趣而温和,从整体氛围上反映出历史悠久的吴越文化的底韵。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美食家》塑造了一个耽于美食的房屋资本家朱自治的形象,描写他在解放前后四十余年专心口腹之欲并在文革后以此成为社会知名的美食家的奇特经历。作品中的叙述者高晓庭作为一个革命者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的经历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尤其是他的"饭店革命",反映出左倾年代经济工作的严重失误。但作品最令人青睐的地方显然不在于对上层建筑的点评,而在于其中展现出的那个别具艺术魅力的美食世界及其背后丰厚了江南民俗色彩。 在邓友梅和陆文夫的作品中,对地方风俗的描写成为一大特色。如在《那五》中,因那五要学唱戏,引出下面一番叙述: "这票房有穷富之分,票友有高下之别。一等票友,要有闲,有钱,还要有权。有闲才能下功夫,从毯子功练起;有钱才能请先生,拜名师,置行头;有权才能组织人捧场,大报小报上登剧照,写文章。二等的只有钱有闲,也能出名,可以租台子,请场面,唱旦的可以花钱拜名师。然后请姜妙香、言菊明等名角傍着唱。三等的既无钱又无权,也要有条好嗓子,有个刻苦功,练出点真本事,叫内外行都点头,方能混饭吃。" 这段对行内规矩的介绍,一般读者当然无从了解,读来便油然生出趣味。再如,《美食家》中写到主人公朱自冶选择茶楼的讲究:"苏州的茶馆到处有,那朱自冶为什么独独要到阊门石路去呢?有考究。那间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 区区的饮茶,居然有如许多的讲究,如许多的规则--当一件事情开始形成某种秩序后,它的秩序本身往往就具有了意义,所谓的"文化"就在此出现了。小说中的"我"所深恶痛绝的朱自冶的这些"穷讲究",多年后,竟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并成为代表苏州城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这也许就是小说所要表达的:"文化"既已形成,就不容否定,它本身已经成为"审美的对象",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邓友梅与陆文夫的小说,都善于用经过提炼的口语化语言来表现自己所熟悉的一方风土,正如邓友梅所说,他"向往一种风俗画式的小说,如美术作品中的’清明上河图’那样。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也为民俗学者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这两位作家的作品虽然未必有重建中国的民族文化的强大作用,但在他们娓娓讲述人物的故事的时候,却的确展现出了时下已经少为人知的文化传统,在令读者感受到某种审美愉悦的同时,传达出一种醇厚的民俗韵味。 (二)乡野文化寻根: 与前一类"寻根文学"相比,倾向于表现乡野粗朴甚至鄙陋状态的作品更多,表现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如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黑骏马》、路遥关于城乡交叉地带的描写、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秘史的讲述,其它如贾平凹表现秦汉文化的"商州系列小说"、李杭育表现吴越文化葛川江系列小说、郑万隆表现大兴安岭少数民族生活的"异乡异闻"系列、扎西达娃表现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高原藏民文化心态小说等等。 其中《黑骏马》是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这部中篇小说以深沉优美的语言和浓烈的感情色彩,赞颂了草原女性的博大胸襟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对"母亲"、"土地"的深深热爱。另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因展现了广阔的城乡地域和社会现实、生动地描绘了青年人顽强的生活历程,而受到广大的读者的欢迎。 在众多的作品中,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被很多人视为"寻根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遥远不知所在的山寨"鸡头寨"及其自称刑天后裔的居民们蒙昧而充满神秘色彩的生存状态。小说以一个痴呆儿"丙崽"为中心人物,描述鸡头寨奇异的风俗、来历,鸡头寨百姓与正常世界的隔绝,他们与鸡尾寨的"打冤"及战败后遗弃老人和孩子举族迁徙的经过。 作品中,"鸡头寨"有很多怪异的习俗,如他们迷了路要赶紧撒尿、骂娘,以驱赶所谓的"岔路鬼";他们的居民会患一种名为"挑生虫"的怪病,症状是"吃鱼腹生活鱼,吃鸡腹生活鸡",其治疗方法居然是喝白牛血后学三声公鸡叫;山上的语言也与别处不同,例如把"说"说成"话",把"父亲"称为"叔叔",把"姐姐"称为"哥哥"。然而,无疑,鸡头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它有自己的神话传说,有自己的文字历史,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处事规则,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模式--即,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鸡头寨无疑是一个奇异的地方,然而似乎它又真的有可能存在于某个角落。 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丙崽身上,也有许多奇异之处。他长大十几岁,却只会说两个词:"爸爸"和"×吗吗"。与他同龄的孩子,一个个长成壮年汉子,他却仍然"只有背篓高,仍然穿着开裆的红花裤。母亲总说他只有’十三岁’,说了好几年,但他的相明显地老了,额上隐隐有了皱纹"。他"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是很大,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以脑袋自居,装着些古怪的物质。……见人不分男女老幼,亲切地喊一声’爸爸’。要是你冲他瞪一眼,他也懂,朝你头顶上的某个位置眼皮一轮,翻上一个慢腾腾的白眼,咕噜一声’×吗吗’,调头颠颠地跑开去。他轮眼皮是很费力的,似乎要靠胸腹和颈脖的充分准备,才能翻上一个白眼。调头也很费力,软软的颈脖上,脑袋像个胡椒碾晃来晃去,须沿着一个大大的弧度,才能成功地把头稳稳地旋过去……"传说丙崽的降生是因为他的母亲杀死了一只蜘蛛精。他被鸡头寨的孩子们任意欺侮,似乎毫无做人的乐趣,但小说结束处鸡头寨的老弱病残都服毒自尽了,喝了双倍分量的丙崽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在作品中,后生仁宝身上明显具有"阿Q"的影子,甚至当描写到他的时候作品的语言也开始带有鲁迅式反讽的味道。然而作品中更具象征意义的人物却应该是那个痴呆儿丙崽。丙崽只会说两个词语,在他的感觉世界里,外界被概括为简单而抽象的两极:"好"与"坏"、"喜"与"憎"。丙崽的存在似乎毫无价值,"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然而恰恰是他总是活着,永远穿着开裆裤,挂着鼻涕,长着脓疮,垂着硕大无比而又空空如也的脑袋,额上布满皱纹--一个永远停滞在"十三岁"的小老头。 这个形象象征了人类自身时常会遭逢的一种境遇,一种无力把握世界、无法表述自我、弱小无助浑浑噩噩的存在状态。他的长存不死,则象征了人类自身永恒的虚弱与渺小。 在一个封闭状态中产生出自身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最终又阻碍着"文明"的发展。鸡头寨是如此,多少年中"中国"似乎也是如此,而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八十年代中期,像《爸爸爸》这样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韩少功的《归去来》、《女女女》,汪曾祺的《大淖记事》等,这些作品描写的地域大多远离现代文明,处于封闭和凝滞的状态,因而较好地保存了原初的文化形态,映照出我们民族乃至人类远古的历史和生活方式,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厚度与文化象征意义。在寻根作家中,青年作家阿城应该说是最具独特个性与高超艺术功力一位。他的代表作"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汉学家们极大的热情关注。他作品中对道家境界和儒家风骨的表现,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争议与探讨。 在以上涉及的这些"文化寻根"文学作品中,与前期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在对"人"的表现上。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超越一切之上的神或英雄,甚至也不再是作者努力要表现的作品重心,它只是众多生命形式的具体表现。在他们背后,隐藏着一只巨大的无形的手,这只"手"控制操纵着包括典型在内的一切生命。揭示个体,实际上也就是揭示全体,个人的悲喜属于全体。在阿城、韩少功等寻根派代表作家的小说中,生命和文化的相互制约、冲突、适应,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这些生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性体现者,而是刻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反过来说,寻根作家笔下的人物,是附着于文化之上的生命符号。 流派影响: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但"寻根文学"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 •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文学 现代派 • 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作品;这个概念产生不久,又有了“反思文学”。一般来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作家以对现代化国家的热切追求出发,来表达他们的相当一致的思考。在这方面,同时出现的“改革文学”也有这相同的思想基点。前者揭露、思考“文革”对现代化的阻滞和压抑,后者则面对“文革”的伤痕和废墟,呼唤、表现在城市和乡村的改革。 1985年 • 1985年这一年发生的许多事件,使这一年份成为一些批评家所认定的文学“转折”的标志:对“文革”和当代历史的书写仍为许多作家所直接或间接关注,但一批与“伤痕”、“反思”小说在思想艺术形态上不同的作品已经出现。 •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张辛欣、桑晔《北京人》,史铁生《命若琴弦》,刘索拉《你别无选择》,王安忆《小鲍庄》,陈村《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韩少功《爸爸爸》,残雪《山上的小屋》,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等,均发表在这一年。 这些作品的主要部分,在创作成果上昭示了发生于这一年的两个重要的文学潮流: • “寻根文学” • “现代派”文学潮流。 • 寻根文学由一批青年作家发动,主旨在于突出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对抗文学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载体),试图从传统文化心理、性格上推进“反思文学”的深化,并发掘、重构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作为文学发展的根基。 • 现代派小说有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相似的主题:表现对于世界的荒谬感,写人的孤独,有的又有“反文化”、“反崇高”的意味,且常用象征、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艺术方法。当时被指认为现代派的小说,有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陈村、韩少功的一些小说。 • 根据1985年之界(非时间意义上,而是题材、视角意义上),《一潭清水》更接近于之前的改革文学乃至反思文学,而《归去来》的寻根意味更重,甚至有了现代派的倾向。
文化寻根的介绍
文化寻根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在过去的20世纪,西方文化寻根发展成为波及范围最广泛的思想运动和民间文化复兴运动,在理论上也催生了一大批重要的思想成果,其中以文化人类学领域的成就最为卓著。
文化寻根意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姓氏文化的起源
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姓就是位于百家姓中的前列几个,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衰落,另外中国自古以来有着“中国五大姓”,王、李、张、刘、陈。其中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全世界姓王的人大约有一亿,王虽不是上古大姓,但起源于上古,上古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名叫晋,后被灵王废掉太子之位,晋及其家人从王室成员变成,普通百姓,为了纪念他们以前的王族身份,便以“王”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研究姓氏文化认祖寻根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和“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作用。姓氏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最初是根据母系血统来分类聚居、寻源溯祖,也就是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比如中国上古著名的姓氏有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一姓族越来越庞大,衍生出“氏”的分支来,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2、氏的出现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综上所述,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年深月久的历史和极其丰富的故事,现代的姓氏都有自己的祖先,至于是否声名显赫,那就不一定了,但数千年的历史已成沉淀灰尘,再过分追究祖先的来源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但这些构成了中国璀璨多彩的文明。
更多文章:
教学案例的定义和特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案例教学的作用
2024年3月31日 21:20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团日活动(青春致敬祖国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2024年4月11日 01:20
党建先锋 落实三孩政策(国家如何推动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实)
2024年5月18日 22:40
职称外语考试级别划分及适用范围(全国专业人员技术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细则介绍)
2024年4月29日 12:30
一夜五更是怎样计算的?对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后半句是什么
2024年3月21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