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教案)
本文目录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P32——P33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米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 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 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分米=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米=0.1米,3分米=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米=0.3米 ……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
师生交流后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三位小数。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数,那么两位、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以这些两位小数为材料,继续研究。
(1)教师继续出示米尺的放大图。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进行反馈: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米,可以用像0. 04、0.01这种两位小数来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结。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交流说说对小数的理解。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1。同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 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阅读“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及小数的意义,那你们知道小数的历史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33页“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发展史。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的。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小数。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 )元 ( )千克 ( )厘米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就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还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了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六、教学后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是:为学生的概念学习需要经历一种经验性的活动过程。在小数意义的建构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进行一次再创造,并在这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创造过程中,主动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置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原则,遵循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
互动交流,引入小数信息。
师:同学们,我这里有几个红包,我邀请几位同学来刮一刮。(同学你们纷纷举手都要来)(师随机抽4个人,红包里是3.5元,1元,4.5元和0.1元)。
师:那谁的手气最佳呢?是多少钱?(抽到4.5元的,是4元5角钱)。
师:刚有人刮到0.1元时,就听下面同学们唏嘘不已,同学们都,唉!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的太少了。
师:0.1元具体表示多少?(有学生急切地说:1角钱)。
师:0.1元怎么变成1角了呢?(因为他们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0.1元是1角)。
师:你能用老师课前送你的正方形纸片表示出0.1元吗?
(小组内讨论:让学生运用我准备的表示1元的正方形纸片,试着表示出0.1元,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出示学生的三类作业,没有平均分的以及两类不同的平均分方法,比较得出只有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小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 无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 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 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 同桌讨论: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 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断.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吨=2.4吨(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学习纸 “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 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 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 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 教学0.70=0.7 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9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 教学例3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 4.08 = 3 =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页例1和做一做,5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1,2,3题。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学校门口的两家文具店,左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元,右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0元,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的价格比较起来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样比较的? 2、为什么2.8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性质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教师投影米尺图),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以0.1米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图: 关于0.10米、0.100米,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 (3)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见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图: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图: (4)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把道理讲出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5)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2、验证性质 (1)同学们自己完成58页“做一做”。 (2)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比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运用性质 1、教学例2 (1)教师对学生说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板书:化简) (2)学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学生讨论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全班交流、强调小数的性质中说的是“小数的末尾的0”。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1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2、教学例3: (1)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2)学生自己完成。 (3)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4)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的右下面点上小数点。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2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3、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讨论下面的3个问题: A、0.70,去掉0, 小数的大小变不变? B、4.08去掉0,会怎么样? C 、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吗? (2)全班齐读小数的性质,强调性质中的“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课本58.59页,提出质疑,大家交流解决。 五、巩固练习 1、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不正确的请举出反例。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练后问:你认为在小数性质的表述语中,哪几个词语最重要?(教师在"小数"、"末尾"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2、做64页练习十第1、2、3题。 第1题让学生练习后说说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数中的0不论何处都不能去掉;(2)小数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评价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学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大单元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大单元教学设计如下:
1、引言
小数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小数的意义在于能够精确地表示量值,特别是在测量和计算中。本单元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知识点讲解
特殊的数,其整数部分为零,小数点后紧接着一个或多个数字。小数的意义在于能够精确地表示量值。小数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越多,数值越小。例如,0.001 《 0.1。
3、教学方法设计
通过实例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掌握小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的应用。
小数的应用:
1、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商品价格、体温、身高、体重等都用小数来表示。此外,在计算方面,小数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长度、重量、速度等。小数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准确。
2、小数在科学中的应用
小数在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力、速度、能量等都用小数表示。此外,在化学中,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也都用小数表示。、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
3、小数在工程中的应用
小数在工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时,需要用到小数来计算长度、面积、体积等。在机械制造中,需要用到小数来计算尺寸、重量、速度等。
更多文章:

法国对突尼斯世界杯比分预测(买突尼斯1:2法国赢10倍能赢多少)
2024年6月20日 06:00

四川一名百岁老人的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范文(800~1000))
2024年3月4日 13:10

我们一家人我们一家人用东北话怎么说?瞧咱这一家子作文小标题版
2024年5月7日 12:00

打肿脸充胖子歇后语(没钱但是不肯吃差的东西宁可饿死 歇后语)
2024年5月20日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