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莫高窟》是一篇什么课文?莫高窟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本文目录
18课《莫高窟》是一篇什么课文
18课《莫高窟》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从全篇看,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首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最后总括全文。以这种思路安排课文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从而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这篇课文语言精美,富有音乐感。希望大家采纳O(∩_∩)O谢谢。累死宝宝了
莫高窟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莫高窟课文主要内容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化瑰宝。
莫高窟课文原文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莫高窟课文中的全文结构是
小学课文《莫高窟》的全文结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确立了文章的脉络框架,全文分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大体概况,第一句话总领全文。
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三个自然段中前两个自然段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段落结构,即由总到分再到总,最后一个自然段则是总分结构。
最后一自然段为总结句,总结全文,肯定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全文脉络清晰,通过列提纲更能够将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
扩展资料:
《莫高窟》多样的手法,丰富了文章的语言。
本文的开篇将莫高窟比喻成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凸显其珍贵。 而在介绍它的地理位置时,作者别具匠心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莫高窟比作一位女子,坐于两山的怀抱之中,仿佛受到了无比的呵护一般。
而列数字和“蜂窝似的”这个比喻,更使人们对莫高窟的外在环境和外观有了大概的印象。
本文的修辞手法之一是采用了列数字的手法,“429”这一精确数字体现出洞库数量之多,“长达十六米”“两千多尊”“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成百上千”“六万多件”等概数体现出塑像之多、壁画面积之大、飞天之多和藏品之繁多。
在分写部分,描写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阁时,有详写有略写,详略得当,节奏紧凑。在略写时,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有...,还有...”的句式列举塑像种类之多和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而在略写的同时,详细介绍其中的一种,注意了点与面的结合。
如写彩塑时,详写了一尊卧佛的姿态;壁画中详细描写了飞天的情态。在进行详写的同时,作者并不是单一的进行描述,还将列数字、排比等手法糅合在其中,使其语言极具表现力,张力十足。
莫高窟课文原文
这篇课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课文原文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赏析
这篇课文语言精美,富有音乐感。文章多处采用排比句,如描写彩塑时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写壁画是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年级上册18课《莫高窟》课文原文
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下面是我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8课《莫高窟》课文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上册18课《莫高窟》课文原文 篇1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材简析
《莫高窟》是一篇记叙文,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这是一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每个自然段都有相应的中心词或句子,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概括段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18课《莫高窟》课文原文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最好先观察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
五年级上册18课《莫高窟》课文原文 篇3
这篇课文我计划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的教学,我预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赞叹”等词语。
3、概括段意,编写提纲。
4、完成“彩塑”部分的教学。上完整节课,我的感受就是三个字“慌”“缓”“换”。
慌
为了不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我的语文课一般是放在课堂中预习。课堂上我给了15分钟让他们当堂预习,我不指导,他们平时怎么预习的就怎么预习。学生开始翻书动笔了,我在行间巡视着。有的同学在读书,有的同学在划生字词,有的同学在查字典,有的同学在翻相关资料……所有的预习都在四人小组中有序地进行着。虽然,这部分内容我花了宝贵的15分钟,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学生学得很投入,一点也没有流于形式。接下来,设计了一些检测的环节,有指名读,有选词填空,有根据成语的意思默写成语。因为前面预习十分充分,所以这些环节也很顺利。但是,在默写词语以及校对这个过程中安排得不够紧凑,所以,当这节课上到一半时,我就慌了,脸也红了:今天的学习任务完不成啦!在字词部分花地时间太长了,导致后面的第2小节的内容是囫囵吞枣。
缓
教学中,最美丽的是等待。等待是一种艺术,让所有的孩子都在你的耐心地倾听中圆满地完成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缓一缓”,放慢节奏,这样学生才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切不可行色匆匆,那样的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而不是学生的殿堂。虽然,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合理,但是我觉得前面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很牢固了。欠缺地是文章的整体把握,学生的读书声少了,没有把书读透就“开讲”了。尤其是在“彩塑”这部分,我原本的设计是要让学生在熟读的程度上能够当堂背诵。因为第二课时,还有“壁画”“藏经洞”,这两部分内容也是要求背诵的。所以,第一课时一定要把“彩塑”这部分内容当堂会背诵,很遗憾的是我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想效果。
换
以生为本的理念也逐步被我接受,也渐渐地渗透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改换了我原本的教学思路,先生后师,先学后教。我正努力创设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尽管本节课有很多的不成熟,但是,一次不成熟会换来更多的日臻成熟。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莫高窟课文原文 语文课文莫高窟
原文: 1、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就是敦煌莫高窟。 2、莫高窟是古代无数无名工匠创造的艺术宝库。在保留下来的492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2000多尊,各种壁画45000多平方米。 3、敦煌的塑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佛像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菩萨还没有一个手掌大。敦煌的壁画,每一幅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些表现的是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佛教故事。 4、在一幅巨大的壁画上,池水清清,莲花朵朵,绕着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乐队演奏着乐曲,身着华丽衣裤的少女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她们的衣衫轻轻飘荡,她们的动作优雅端庄。其中有一个梳头发髻的女子,微弯着腰,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举到脑后,五指拨着琴弦。站在壁画前,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活了起来,能听到流水淙淙和琴声吓咚,能看到奇妙的舞姿和会说话的眼睛。 5、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课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莫高窟》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从全篇看,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首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最后总括全文。2、以这种思路安排课文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从而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总写:只有两句话,总体概括介绍莫高窟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突出她环境的恶劣及她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写:第2——4自然段,文章没有按游览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而是选择莫高窟的艺术杰作作为对象来描写,三个景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又自成一体。3、在写彩塑与壁画时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得形象、生动、逼真,而且分别在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中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再现了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以唤起读者对我国艺术珍品的热爱之情。总写:总括全文,写作者的感受,突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引起读者的共鸣。4、这篇课文语言精美,富有音乐感。文章多处采用排比句,如描写彩塑时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写壁画是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更多文章:
寻找一本多年前看过的随笔散文集,绿色封皮,应该是一名台湾女作者写的?罗曼罗兰小语或者名言
2024年4月20日 07:50
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谈谈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2024年4月29日 12:10
初中下册语文《闲话章太炎》ppt?闲话章太炎中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这幅对联的妙处
2024年5月6日 15:20
我的学习生活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我的学习生活600字)
2024年5月16日 16:10
造价员考试试题(下面是造价员继续教育学习考试网上试题,哪位大哥给下答案能及格就行!)
2024年6月16日 23:40
猴子捞月亮的英文(急!!在线等!!!小学二年级水平英文小故事(给最佳答案加分!!!))
2024年6月7日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