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翻译(石钟记原文翻译)

2024-05-01 01:30:21 :5

石钟山记翻译(石钟记原文翻译)

本文目录

石钟记原文翻译

“石钟记”一般指苏轼的《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

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

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

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是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的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之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苏轼的经典名作还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石钟山记翻译(一部唐代山水诗篇)

石钟山记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篇山水诗篇。它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石钟山的游历经历,展现了其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饱满情感。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石钟山记的翻译过程。

步骤一:理解原文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原文的意思。石钟山记的原文如下:

山行石钟山,天接云涛连。峰上钟声咽,泉间石磴绵。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单于远遁去,颓垣古戍空。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在石钟山的游历经历。他在山上听到了钟声,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同时,他也感叹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虚无。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原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和句子,以便准确地翻译出来。

步骤二:翻译原文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原文的意思,逐句进行翻译。

山行石钟山,天接云涛连。

我在石钟山行走,天空与云海相连。

峰上钟声咽,泉间石磴绵。

山峰上的钟声咽喉般地响起,山泉间的石磴连绵不断。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我不知不觉地,青山渐渐暮色降临,秋云渐渐笼罩了几重山峦。

单于远遁去,颓垣古戍空。

昔日的单于已经远去,颓垣古戍已经空无一人。

步骤三:校对翻译

完成翻译后,我们需要对翻译进行校对。在校对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2.是否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3.是否有歧义或误解。

求翻译石钟山记文言文全文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山下接着一个深潭,微风吹动水浪时,水和石互相拍击,发出来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因而得名。这种说法,人们常常表示怀疑。现在拿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寻访它命名所根据的原迹,在潭上找到两块石头。他敲打着石头一听,南边的那块声音深沉模糊,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高亢,木棰停敲后声音还在萦绕,余声慢慢地才消失,于是他自以为找到了命名为「石钟」的原因。可是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敲打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有,偏偏只有这里的石山以「钟」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去临汝。长子苏迈要到饶州德兴县担任县尉,我送他到鄱阳湖口,因此有机会看看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位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间选出一、两块石头敲击,发出硿硿的声音,我只是笑笑,并不相信。到了夜晚,月色明亮,我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陡峭的石钟山崖壁之下。巨大的岩石在身边耸立著,高达千尺,好像猛兽和鬼怪,阴森可怕,像要扑过来。在山上栖住的鹘鸟,听到人声也惊慌地飞起来,在高高的云端里磔磔地啼叫。又听到好像老人在山谷中又咳又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我心里有点害怕,正想回去,水面忽然发出一种很巨大的声音,轰隆隆地像敲钟鼓的响声,久久不停。船夫十分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隙,不知深浅,细小的波浪拍打进洞穴石隙,波涛激荡,发出撞击石头的声音。船回转到两座山峰之间,快要进入港湾口时,有一座大石挡在水流中央,这石头巨大得可以坐一百个人。石头中间是空的,四周有很多小洞,与风浪互相吞吐,发出喔嚓当哒的声音,和早前所听到的轰隆声相呼应,好像音乐在演奏。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轰隆声是周景王的『无射编钟』发出来的;喔嚓当哒声是魏献子的『歌钟』发出来的——可见古人并没有欺骗我们。」 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只凭主观的心来判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可是说得不够详细;士大夫总不肯乘小船夜泊悬崖峭壁之下,所以没有机会知道真相;而那些渔人船夫,虽然知道却没有能力讲清楚,这就是世人不知道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见识不广的人拿着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合理」的解释,自以为得知它的真相。我因此写了这篇文章,慨叹郦道元说得太简略,同时嘲笑李渤的见识浅陋。 参考: 天之心 石钟山记  苏 轼 译 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 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 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著听听它的声音, 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 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 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 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大石壁在旁边斜立著,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 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 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著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 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 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 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 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 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 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 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 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 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石钟山记》记述了作者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从而得出认识事物要避免主观臆断的道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石钟山记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翻译: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赏析: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石钟山记的翻译

石钟山记的翻译介绍如下: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

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和哭泣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的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

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钟石山记原文及其翻译

石钟山记 【原文】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资料窗】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 三、文学常识: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石灰岩质,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石钟山记》的翻译

石钟山记 全文翻译《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 口有石钟山。对着很深的湖水,微风荡起波浪 ,湖水击拍山石,发出声音好像 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 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里, 即使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 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 开始访问那地方,在湖边上找到 两块石头,敲一敲,听它的声音 ,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 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而响亮,鼓 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 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已 经找到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 但是对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了 。石头敲了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 ,到处都是这样,但独有这座山 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 齐安县坐船到临汝去,我的大儿 子苏迈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 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 察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佛寺的 和尚,叫一个小孩拿了斧头,在 乱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 石头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姑且笑 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亮很 亮,我独自同苏迈坐小船到石钟 山下那笔陡的山崖下面。侧着矗立,有千尺之高,好像猛 兽,又像奇鬼,阴森森地要向人 扑过来;山上寄巢的鹘鸟听到人 的声音,也惊得飞了起来,在云 霄间喳喳地叫;又有一种宏亮的 声音从水上传来,嗡嗡地像敲钟 的声音响个不停。船夫大惊起来 。我慢慢地探察这个声音,原来 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也不知道那 石洞石缝有多少深浅,微波涌入 洞里,水波荡漾因而产生这种声 音。我们的船回到两座山的中间 ,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 挡在水流的中间,那石上可以坐 百来个人,石头中间是空的,有 很多窟窿,窟窿吞进吐出江风湖 水,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刚 才的噌吰声音相呼应,好像音乐 在演奏。我于是就笑着对苏迈说 :“你知道这声音吗?噌噌吰吰的 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窾坎镗鞳的 是魏庄子的歌钟呀。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就主观臆断它有或者没有,可 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 与我一样,但是他说得不详细; 当官的人又总不肯驾着小船黑夜 停泊在绝壁下面,所以不能了解 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渔人和船工 虽然知道情况,却不能用文字表 达出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 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浅薄无知的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 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还自以为探得了事情的真相。 我所以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 的说明太简单,并且笑话李渤的 知识浅薄。

文言文《石钟山》翻译

1. 石钟山记全文 翻译

石钟山记 【原文】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

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

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

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

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

属。

2. 《石钟山记》翻译文言文翻译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 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

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 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

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频南焐侵芫巴跷奚渲拥纳簦桓U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

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

3. 《石钟山记》的翻译

石钟山记 全文翻译《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 口有石钟山。

对着很深的湖水,微风荡起波浪 ,湖水击拍山石,发出声音好像 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 怀疑它。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里, 即使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 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 开始访问那地方,在湖边上找到 两块石头,敲一敲,听它的声音 ,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 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而响亮,鼓 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 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已 经找到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

但是对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了 。石头敲了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 ,到处都是这样,但独有这座山 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 齐安县坐船到临汝去,我的大儿 子苏迈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 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 察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

佛寺的 和尚,叫一个小孩拿了斧头,在 乱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 石头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姑且笑 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亮很 亮,我独自同苏迈坐小船到石钟 山下那笔陡的山崖下面。

侧着矗立,有千尺之高,好像猛 兽,又像奇鬼,阴森森地要向人 扑过来;山上寄巢的鹘鸟听到人 的声音,也惊得飞了起来,在云 霄间喳喳地叫;又有一种宏亮的 声音从水上传来,嗡嗡地像敲钟 的声音响个不停。船夫大惊起来 。

我慢慢地探察这个声音,原来 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也不知道那 石洞石缝有多少深浅,微波涌入 洞里,水波荡漾因而产生这种声 音。我们的船回到两座山的中间 ,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 挡在水流的中间,那石上可以坐 百来个人,石头中间是空的,有 很多窟窿,窟窿吞进吐出江风湖 水,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刚 才的噌吰声音相呼应,好像音乐 在演奏。

我于是就笑着对苏迈说 :“你知道这声音吗?噌噌吰吰的 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窾坎镗鞳的 是魏庄子的歌钟呀。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就主观臆断它有或者没有,可 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 与我一样,但是他说得不详细; 当官的人又总不肯驾着小船黑夜 停泊在绝壁下面,所以不能了解 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渔人和船工 虽然知道情况,却不能用文字表 达出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 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

浅薄无知的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 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还自以为探得了事情的真相。 我所以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 的说明太简单,并且笑话李渤的 知识浅薄。

4. 翻译《石钟山记》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heeeqing 石钟山记全文翻译《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它下面对着很深的湖水,微风荡起波浪,湖水击拍山石,发出声音好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开始访问那地方,在湖边上找到两块石头,敲一敲,听它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已经找到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

但是对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了。石头敲了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但独有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县坐船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

佛寺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了斧头,在乱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石头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姑且笑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亮很亮,我独自同苏迈坐小船到石钟山下那笔陡的山崖下面。

那绝壁侧着矗立,有千尺之高,好像猛兽,又像奇鬼,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寄巢的鹘鸟听到人的声音,也惊得飞了起来,在云霄间喳喳地叫;又有一种宏亮的声音从水上传来,嗡嗡地像敲钟的声音响个不停。船夫大惊起来。

我慢慢地探察这个声音,原来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也不知道那石洞石缝有多少深浅,微波涌入洞里,水波荡漾因而产生这种声音。我们的船回到两座山的中间,将要进入港口,有。

5.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词法: 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之鸣。 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

名,命名。 C.形容词作名词:例:“桴止响腾”,响,声音。

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E. 名词做状语:例:“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

②古今异义: A.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象;今义,说明真实情况 B.虽大风浪,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表转折的连词 C.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古义,就任;今义,去 D.将入港口,港口:古义,河湾入口处;今义,停泊船只的海湾 E.空中而多窍,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离地表较高的空间;天空里面 F.余方心动欲还:心动:古义,心惊;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G.有大石当中流,当中:处在……中间 H.与风水相吞吐,风水:此处,风和水;本义,相地之术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

2如乐作焉。 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

例:硿硿焉。 ④通假字 A.南声函胡:函胡,通“含糊” B.至莫夜月明:莫,通“暮” 句法: ①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者……也”式判断句) 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把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

歌钟,古乐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声”。

但是,联系上下文和苏轼这时说话的口气来看,这个句子最好还是译成“刚才那水面上发出的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响起来时的那种乐器声音一样啊”。 ②此所以不传也。

(“……也”式判断句) 所以:复音虚词。相当于“……的原因”。

传:流传,传布,传说。 单独看,这个句子就是“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

但是,从上文提到的来看,这个句子还是翻译为“就是这几种情况,才使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这样,当更加符合苏轼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的心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 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有声:(敲击后)发出响声。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式,原应是“铿然有声之石”的倒装。

“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之(的)”。这个句子按习惯应译为“敲打之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这种石头”就顺畅些。

④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 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潭上得双石”才是正常语序。

其中“双石”是指李渤在访郦道元关于石钟山遗踪时,在“南隅”“忽遇双石”的“双石”--也就是课文上所说的“南声”“北音”之石。这个句子很简单,就译成“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这是一个宾语(“余”)前置的倒装句。

宾语前置,应当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式文言句,二是前置的宾语词性是代词。在这个倒装句中,代词“余”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欺”的前面。

这个句子翻译为“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⑥状语后置句:1.而大声发于水上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3.得双石于潭上。

6. 石钟山记 课下注释

抄来抄去课本上就有,累不累?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

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

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

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7. 文言文翻译哪里有《石钟山记游宝禅山记》的译文

石钟山记 苏 轼 译文: 《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

郦道元注解认为,“这里下临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相击,而发出洪钟般的声响。”这种解说,人们常有怀疑。

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查访这石山的旧迹,寻得两块石头在水潭边,他敲敲石头,听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模糊厚重,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悠远,停止敲击声音仍在散播,余音袅袅,久久才慢慢消失”,他自以为探得原由了。 但是这种解说,我更加怀疑。

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单单这里的石头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原因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郡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机会看到李渤所说的“石钟”。寺庙里的和尚派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挑一两块去敲敲,石头??作响,我当然讥笑而不信这种解释的。

待到晚上月明的时候,我只与苏迈坐了小船,来到峭壁下面。看到有块千尺之高的大石立在身旁,象猛兽奇鬼一般,阴森森地象要扑打人;而山上栖息着的隼鹰,听见人声也惊然而起,在云中磔磔地叫着;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啊!”我心里惊惧正想回去,但从水面上突然响起了巨声,轰隆轰隆地象敲钟擂鼓之声而不停止,船夫大为恐慌,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不知有多深,微波涌进了洞、缝,流转激荡,因而产生这样的声响。

船转回到两山之间,刚准备进港,发现水流中间有块巨石拦住,上面可坐百人,里面空着又有很多洞穴,与风、水互相吞吐,发出物体相撞声和钟鼓齐鸣声,与先前轰隆的声音相呼应,如同奏乐一般。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轰隆的声音,象周景王的无射钟所发出的,撞击声和钟鼓声,又象是魏庄子的歌钟所发出的。

古人不骗我们呀!” 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妄断有无,这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大概与我相同,但他说得不详尽;一般士大夫们终究不愿亲驾小船夜泊峭壁之下,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了却无法写下来,这就是世上不能把真相传布开来的原因呀。 而识见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方法来探求,自以为求得了结果。

我所以记下了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 游宝禅山记》的译文 褒禅山也叫做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山脚盖房子定居,后来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现在(人们)所称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墓旁房屋和坟墓所在地。离那禅院东边五里,(人们)所称的华山洞,(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了,只有它仅有的(残留)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hua)”读作“华(hua)实”的“华(hua)”,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

那下边(的山洞)平坦而空旷,有山泉从旁边涌出来,(在这里洞壁上)题字记游的很多。 (这是人们)称作“前洞”的。

从山路上去五里,有个岩洞显得非常深远幽暗,走进去很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是能走到心头。(这里人们)称它“后洞”。

我和(同游的)四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入愈深,前进(也就)愈加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象)也就愈加奇特。 有(一个)懈怠了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了!”于是(大家就)同他一起出来了。

大概我们(这 次)所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然而看两边的洞壁,来到(这里)并题字记游的已经不多了,大概那(洞内)更深(的地方),到(的人就)更加少了。 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进去,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盲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对这事,我深有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没有(什么事物)不在(他们探究、思考的范围内)。 (如果道路)平坦并且(路程)近,游览的人(就)多;(如果道路)险恶并且(路程)远,到(那里)的人(就)少。

可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极不寻常的景象,(又)常常(是)在那险阻而又僻远(的地方),人们很少到达的,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即使)有了志向,不跟着(别人)停止(前进),但是力量不够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跟着(别人)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没有物质条件(像火把等)来帮助,也是不能到达的。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火把了足够照明,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如果)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却不能到达,(那么自己就)可。

石中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及翻译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及翻译如下:

原文: 

石中无柏,霜气凝晚,水悠悠其向东也。蒙君以处山之灵妙,则必有山之高远之意;忘情而去者,人悲哉!忽有泉源喷薄而出,欲想自洗在风清月朗间,我低头观看,心中的光景万古长新了。穿过一片深浅不定的云雾,或是日光弥漫的时候,或是星月如珠的时候,那些树木下的大山才真正重着它的身影。

翻译注释:

  • 石中山:指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石中山风景区,这里没有柏树,晚上会有霜气。

  • 水悠悠其向东也:水缓缓地流向东方。

  • 蒙君:称呼对方为君,表示尊敬。

  • 处山之灵妙:在山中感受到山的神奇之处。

  • 山之高远之意:意指山代表了高远的思想和境界。

  • 忘情而去者,人悲哉!:忘记了山中的美景而匆匆离去的人真是可悲。

  • 泉源喷薄而出:泉水从地底涌出。

  • 自洗在风清月朗间:指泉水在风清和月明的环境中自然净化。

  • 心中的光景万古长新了:作者内心中的景象永存,并且愈发鲜明。

翻译:

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

石钟山记翻译(石钟记原文翻译)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2022(2022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常用句式整理)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2022(2022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常用句式整理)

本文目录2022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常用句式整理2022高考英语作文预测及范文2022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必背套话有什么2022高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2022高考英语作文怎么写 经典范文欣赏2022年必背高考英语作文范文5篇2022年高考英语

2024年3月20日 04:10

求教:广播电台的导播是具体干什么的?大型晚会直播中,导播是怎样工作的

求教:广播电台的导播是具体干什么的?大型晚会直播中,导播是怎样工作的

本文目录求教:广播电台的导播是具体干什么的大型晚会直播中,导播是怎样工作的什么是导播台电台导播的工作要求求教:广播电台的导播是具体干什么的导播基本要求: 1、协助并配合电台节目正常播出(录播节目需导播下载节目录音并准时播放) 2、对广播

2024年3月26日 15:40

河南省青少年网上科学知识竞赛“我要参赛”打不开怎么办?我要参赛我要注册

河南省青少年网上科学知识竞赛“我要参赛”打不开怎么办?我要参赛我要注册

本文目录河南省青少年网上科学知识竞赛“我要参赛”打不开怎么办我要参赛我要注册寻找初心系列1:为什么要写作—我要参赛触漫的我要参赛在哪我要上星光的参赛要求我要参加学校里的职业规划大赛,很重要,请给些意见,谢谢我要参赛拉票宣言,急急急,现在就要

2024年3月16日 03:30

简短的个人工作日志?每天的工作日志怎么写

简短的个人工作日志?每天的工作日志怎么写

本文目录简短的个人工作日志每天的工作日志怎么写初中班主任简短的工作日志工作日志模板范文工作日志整理工作日志是什么简短的每日工作日志教师工作日志范文16篇幼儿园工作日志范文联村联户的工作日志简短的个人工作日志 简短的个人工作日志模板(通用20

2024年5月2日 02:20

我爱你 汉字(我爱你汉字作文怎么写)

我爱你 汉字(我爱你汉字作文怎么写)

本文目录我爱你汉字作文怎么写我爱你汉字作文400字我爱你的完整笔画是怎样的五年级《我爱你,汉字》作文450字5篇我爱你汉字作文100字我爱你汉字作文怎么写我爱你汉字作文的写法如下: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是中国人,我爱汉字。它们

2024年3月29日 19:5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科技发展利大!500字!论文!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科技发展利大!500字!论文!急!!!!)

本文目录科技发展利大!500字!论文!急!!!!用世界史概括《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小作文怎么写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希望朋友们能给我这样一篇论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24年6月19日 20:40

关于盗墓的电影有哪些(探秘古墓奇遇记)?介绍一些古墓探险寻宝类的小说

关于盗墓的电影有哪些(探秘古墓奇遇记)?介绍一些古墓探险寻宝类的小说

本文目录关于盗墓的电影有哪些(探秘古墓奇遇记)介绍一些古墓探险寻宝类的小说古墓探险作文古墓丽影9全探索图文攻略梦见古墓探险是什么意思倩女幽魂手游古墓探险怎么玩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450字古墓探险梦见古墓探险的预兆梦幻模拟战手游古墓探险攻略 古

2024年6月3日 01:40

形容风景优美的词语(描写风景优美的词语)

形容风景优美的词语(描写风景优美的词语)

本文目录描写风景优美的词语形容风景漂亮的词语赞美风景优美的词语描写风景优美的词语描写风景优美的词语表示风景优美的词语1、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2、风景不殊: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3、巍然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

2024年5月16日 06:30

赵本山来的都是客(求《来的都是客(1990)》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赵本山主演的)

赵本山来的都是客(求《来的都是客(1990)》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赵本山主演的)

本文目录求《来的都是客(1990)》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赵本山主演的电影来的都是客的拍摄地点在什么地方来的都是客演员表 来的都是客剧情介绍来的都是客电影在哪里拍的来的都是客观后感赵本山主演的国产喜剧片《来的都是客》主要讲了什么赵本山的

2024年3月6日 18:10

若是的近义词(若是与如果及其近义词的区别)

若是的近义词(若是与如果及其近义词的区别)

本文目录若是与如果及其近义词的区别若的近义词是啥呀呀若是的反义词_若是的近义词_若是的词语解释老识、的确、若是的近义词倘若是什么意思近义词是什么若是与如果及其近义词的区别若是 【同义词】:如果、倘使、倘若、假使、假如、假若、要是如果【同义词

2024年5月18日 10:40

除夜宿石头驿(除夜宿石头驿赏析)

除夜宿石头驿(除夜宿石头驿赏析)

本文目录除夜宿石头驿赏析《除夜宿石头驿》古诗翻译赏析《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原文与赏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原文及翻译赏析除夜宿石头驿原文及翻译诗歌鉴赏 《除夜宿石头驿》中笑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除夜宿石头驿拼音版只有老人和孩子孤单过年的诗句除

2024年3月14日 22:00

抗疫英雄手抄报(致敬抗疫逝去英雄的手抄报 关于英雄的手抄报)

抗疫英雄手抄报(致敬抗疫逝去英雄的手抄报 关于英雄的手抄报)

本文目录致敬抗疫逝去英雄的手抄报 关于英雄的手抄报抗击疫情纪念英烈手抄报 关于英烈的手抄报关于抗疫的英雄的简易手抄报 关于英雄的手抄报关于医护人员抗疫的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大全致敬最美的抗疫者手抄报 最美的手抄报抗击疫情最美劳动者的手抄报 最

2024年2月24日 14:00

办理环评需要哪些手续?企业办理环评的流程和手续

办理环评需要哪些手续?企业办理环评的流程和手续

本文目录办理环评需要哪些手续企业办理环评的流程和手续环评报告怎么办理布草洗涤办环评需要什么流程环评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公司办环评需要哪些手续环保环评怎么办理流程 环保环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环评手续怎么办理养殖环评手续怎么办理流程办理环评需要哪些手

2024年6月11日 18:00

扩权县是什么级别?扩权县是什么意思

扩权县是什么级别?扩权县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扩权县是什么级别扩权县是什么意思扩权强县工作情况汇报眉山市仁寿县邮政编码为什么要推行省管县呢四川省 扩权强县有哪些什么是“扩权强县“宣汉县哪年脱贫强县扩权的驱动力是什么扩权强县的浙江试水扩权县是什么级别  扩权县没有级别,各省的扩权

2024年5月20日 18:50

异乡人的花园(异乡人的花园阅读答案 题目中的花园有什么作用)

异乡人的花园(异乡人的花园阅读答案 题目中的花园有什么作用)

本文目录异乡人的花园阅读答案 题目中的花园有什么作用异乡人的花园阅读答案:异乡人的花园第一自然段中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有什么作用异乡人的花园阅读答案异乡人的花园能分成几个部分组成异乡人的花园阅读答案 题目中的花园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特征:妖娆(

2024年4月24日 14:40

元宵节后东陵行(元宵灯谜2个)

元宵节后东陵行(元宵灯谜2个)

本文目录元宵灯谜2个字谜:元宵节后东陵行元宵节经典灯谜 你能答对几个灯谜大全及答案元宵节 有趣的元宵灯谜及答案元宵灯谜2个以下为元宵灯谜:1、谜题:元宵虎会 (打字一)谜底:夤2、谜题:元宵节后东陵行 (打字一)谜底:院3、谜题:元宵前后共

2024年3月15日 20:00

套圈游戏规则(《套圈》游戏规则和玩法是什么)

套圈游戏规则(《套圈》游戏规则和玩法是什么)

本文目录《套圈》游戏规则和玩法是什么套圈圈游戏规则是什么中秋团建游戏套圈套圈圈游戏都有哪些规则套圈游戏规则是什么六一套圈圈游戏规则主持套圈圈游戏套圈圈游戏规则《套圈》游戏规则和玩法是什么套圈游戏规则如下:一、每人只能玩一次;二、在进行此游戏

2024年5月10日 00:10

优美的小诗现代诗?写一首小诗,100个字到200个字以内的诗

优美的小诗现代诗?写一首小诗,100个字到200个字以内的诗

本文目录优美的小诗现代诗写一首小诗,100个字到200个字以内的诗简短的小诗优美的小诗现代小诗有哪些50首超短的古诗有哪些适合摘抄的优美小诗小诗40首小诗10首描写小动物的一首小诗优美的小诗现代诗优美的小诗现代诗如下:1、大海睡了,风儿不闹

2024年3月3日 20:00

holiday plan(my holiday plan初二英语作文急急急急!!!快快快快!!!)

holiday plan(my holiday plan初二英语作文急急急急!!!快快快快!!!)

本文目录my holiday plan初二英语作文急急急急!!!快快快快!!!以 my holiday plan为题英语作文,五年级水平小学my holiday plan 五句话英语作文:My summer holiday plana ho

2024年4月22日 12:50

顾客投诉处理(如何处理客人投诉)

顾客投诉处理(如何处理客人投诉)

本文目录如何处理客人投诉如何处理客诉处理客户投诉的方法顾客投诉到12315怎么处理顾客投诉市场监督怎么处理遇到客人投诉如何处理处理客户投诉的原则和技巧如果顾客投诉到消协怎么处理如何有效处理客户投诉如何处理客人投诉法律主观:被客户投诉了有以下

2024年6月9日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