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地理课?上课和上好课区别
本文目录
如何上好地理课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备好课,要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掌握知识。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它是人的个性动性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感兴趣,那么,他总是优先对关于这个事物的有关情况发生注意。在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体意识。3、注意课堂结构,做到快慢适宜,疏密相间。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
上课和上好课区别
"上课"和"上好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1. 上课:"上课"指的是按时到达教室或学习场所,参加正式的课程教学。在上课期间,学生需要专注听讲、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以获取知识和理解教授的内容。2. 上好课:"上好课"则着重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上好课"表示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等。上好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吸收,并且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上好课的特点可能包括:- 积极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回答问题、提问、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主动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合作学习:学生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实际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或实际问题中,展示出对所学的理解和掌握。总之,"上好课"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应用,在课堂上获得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和知识吸收。而"上课"则是指按时参加正式的课程教学。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如下:
(1)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
(6)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7)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8)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
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质量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1)明确教学目的。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的质量要求。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内在动力。
(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5)组织好教学活动。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
(6)布置好课外作业。
为什么学生要上好课
①课堂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听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到老师对知识的精心讲解,还可学到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因而,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起着决定性影响。②课堂学习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搞好课堂学习,必须充分运用智力,即充分运用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智力只有长时间地运用,才能得到发展。所以,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而且,智力发展了,势必大大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怎样上好一堂课:教师怎样上好一堂课
怎样上好一堂课,这是每个教员必须不断探讨研究的课题。我认为要想上好一堂课, 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员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上课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俗话说:“预则主”,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认真的准备,只有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并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学工作也是这样,只有充分的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教学大纲,广泛阅读参考资料,才能在上课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围绕中心展得开、收得回,才能将抽象生硬的东西讲得具体形象,使教条似的概念、定律等变得通俗易懂。 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不但是教员对知识的自我认识,自我转化、改造、构思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员怎样将知识更有效地传递给学员及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步骤的设计过程,有的教员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这种理解是不确切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备课和写教案不能等同。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部分,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在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和深入了解学员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的。 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员备课好,学员负担就轻,教员讲起来也就流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就好。教员在观摩教学时,一般的教学效果都比平时好,主要原因是教员在备课时下了功夫。在上课之前教学内容达到了“懂、透、化”的程度。所谓“懂”,是指对教材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都弄清楚、搞明白了。“透”就是对教材不仅懂了,而且很熟悉,能够运用自如。“化”就是教员的逻辑推理和教材的科学性熔化在一起。 综上所述,可见上课效果的好坏与备课是否充分,关系极大。只有教员做到认真备课,才能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和教学目的的圆满实现。 (二)科学的安排课堂结构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也就是说,备好课并不能保证完全会上好课。为什么有些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很高的人,在教学时却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这是因为上课也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因此,上课要讲究方法,在备好课的前提下,还要科学的安排好一堂课的结构。 课堂讲授的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讲授开始、系统讲授和讲授结束。 讲授开始。教员需要完成两个教学法的任务。一是使学员回忆起上一课讲的基本内容,使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已学过的内容衔接起来,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二是明确新课的讲授目的、重点、难点与要求。为完成这两个内容,教员在讲授开始时,可以简要地概括前一讲的主要内容,引出新的课题,并引出本课的讲授目的、重点、难点与要求。使学员对听课的线索做到心中有数,以自觉的态度接受新知识。有的教员在讲授开始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员的积极思维活动,在学员积极寻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课。变学员被动的学习心态为主动的寻求知识的自觉性,这样能增强学员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系统讲授。这是课堂讲授的主要阶段,要求教员有计划、有重点地讲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员可以用叙述的方式讲述问题的要领,可以用论述的方法解释概念、规律或思想的实质,以引起学员的积极思维。可以讲解的方式解释学习的难点和新的名词术语。有时还可以用谈话的方式向学员提问和回答学员的提问,促使学员思维活动的深化,形成教员、学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及时取得学员的反馈。总之,无论用那种方式进行讲授,都要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尽力做到深入浅出,所谓“深入”,就是指要深入教材的内容本质,抓住教材的重点和精华,深刻地加以分析和讲解。所谓“浅出”就是说教员要用具体、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的内容,或者用恰如其份的比喻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讲清教材中的重点和精华。 讲授结束。讲授结束时,最好能简要概括、总结本课的全部内容,突出重点内容和结论,以使学员抓住重点,便于自学。 总之,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还要对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妥善安排,使各个步骤和环节井然有序,一环紧扣一环。整个课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什么时候讲; 什么时侯练;什么时候演示教具和做实验以及什么时候板书,课前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所谓方法得当,就是使教学方法不仅选择得当,而且运用也要得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生动的局面,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前提是
1、先决条件是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2、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
更多文章:
小小讲解员介绍校园(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怎么写)
2024年4月10日 22:30
杜月笙话经典语录?民国黑帮大亨杜月笙经典语录 我就是靠两只手,一身胆闯出来的
2024年5月23日 15:20
黄河颂阅读答案(阅读《黄河颂》回答问题诗人对黄河作了哪些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什么的气势)
2024年4月30日 23:10
如何看待贾玲恶搞花木兰惹争议一事?贾玲就恶搞花木兰道歉,她真的是无心说出来了,还是想借机炒作一把
2024年4月5日 13:30
涨工资最新消息2014(2014事业单位涨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中养老金如何计算)
2024年3月22日 05:10
海明威的生平简介?海明威的简介(100字以内) 急急急!!!
2024年4月9日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