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虞世南 翻译?蝉,虞世南
本文目录
蝉 虞世南 翻译
《蝉》这首诗的翻译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蝉》原文
作者: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扩展资料
《蝉》赏析:
《蝉》这首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
这首诗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第三、四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蝉,虞世南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蝉唐代: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古诗蝉带拼音
《蝉》chán
唐·虞世南 táng·yú shì nán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处】:虞世·南唐代《蝉》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正像曹丕在》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作品集述》: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汝南公主墓志此帖无款,传为虞世南书,亦有人认为是旧摹本。纸本,行书18 行,共222字 。
此帖书法温润圆秀,用笔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临之说。明王世贞评此书:“潇散虚和,姿态风流,有笔外意。”明李东阳也说此帖:“笔势圆活,戈法独存。”所谓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书法所悟到的一种独特笔法。相传唐太宗临右军书法,写到“戬”字时,虚其“戈”令世南补之,然后拿给魏征看。魏征说,圣上之书惟“戈法”逼真。可见虞世南书法造诣之深了。
《汝南公主墓志》前几行确实与虞世南的楷书风格相一致,具备了含蓄深沉,外柔内刚,凛然不可犯的风度。可惜后半部则流于荒率,疑为伪作,不无道理。此帖现藏上海博物馆。
除了以上两件作品其它尚有《昭仁寺碑》、《破邪论序》、以及散见于刻帖的《大运帖》、《用笔赋》、《书指述》、《演连珠》、《景纬成象》、《孔有新制帖》、《积时帖》、《朝会帖》、《瘦朽帖》、《临乐毅论帖》、《潘六帖》、《世南伏奉三日疏》、《醒滞帖》等。这些碑帖中,有些是伪作,有些是集碑文钩摹而成,可信的为数甚少。
古诗蝉拼音版
古诗蝉拼音版如下: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全诗托物比兴,诗人以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形象完整丰满,韵味含蓄深长,描写动静结合,细致入微。
此诗大约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诗人的一生极为坎坷,先是在南朝陈任职,后隋灭陈,与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长安,“大业初,累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
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后,虞世南被挟持至聊城,“又陷于窦建德,伪授黄门侍郎。”“太宗灭建德,引为秦府参军。”
此后他一直辅佐唐太宗,逐渐位高爵显,死后“敕图其形于凌烟阁。”可见诗人一生始终坚持正道而行,在纷纭乱世谨身守持,终于得逢明主,成就美名。此诗即是诗人勤于自勉的写照。
知识拓展:
这首咏物诗广为流传,是唐诗中最早具有雏形的五言绝句,也是唐人咏蝉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此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为后世人称道。
古诗《蝉》带拼音
古诗《蝉》带拼音如下: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1.描绘蝉的外貌与声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蝉的世界。它描述了蝉的外貌特征,如金翅、玉肢等,以及它们欢快嘹亮的叫声,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2.蝉的生命特点与意象
蝉是一种昆虫,以其短暂的生命周期而闻名。它们在地下度过长时间的孵化期,然后爬上地面,在树上鸣叫一段时间后死去。这使得蝉成为了寄托着人们对于生命短暂性的体验和思考的象征。
3.蝉与季节的关联
蝉的出现与季节密切相关,通常是在夏季高温时出现。因此,蝉也被看作是夏天的标志之一。许多人都认为蝉的歌声可以给人带来夏天的感觉,带来清凉和愉悦。
拓展知识:蝉在文学中的意义
除了《蝉》这首古诗外,蝉在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象征意义。它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无常的思考,或者象征着音乐、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灵感与创造力。
总结:
蝉这首古诗通过描绘蝉的外貌与声音,展现了蝉短暂而美好的生命特点,并与季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蝉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昆虫,更是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象征意象之一,引起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蝉古诗拼音版
关于蝉古诗拼音版如下:
蝉 虞世南: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注释: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警:提醒。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蝉古诗虞世南带拼音
《蝉》拼音版注音: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翻译: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蝉》赏析: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蝉的古诗拼音版
蝉的古诗拼音版如下:
《蝉》chán
唐·虞世南 táng·yú shì nán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扩展知识: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虞世南写《蝉》这首诗时正在参加一次盛大典礼活动,当时的李世民诗兴大发,令自己手下的大臣每个人都赋诗一首。于是虞世南信手拈来,从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也使得此诗成为了唐诗里咏蝉最出彩的一首。
整首诗清新脱俗,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个字,可是写得极为生动有趣,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蝉原本是很普通的一种昆虫,可是经过虞世南这么一描写却是立马充满勃勃生机。而他也正是借用蝉来阐述人生,表达了一种远大的志向,以及自己高尚的品德。这种细腻的描写,也令他的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最终成为了一首后人难以超越的咏蝉诗。
蝉古诗的拼音及解释
蝉
虞世南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翻译:
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描述蝉的短暂生命的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意义进行解读:
蝉这首诗以描绘蝉的一生为主题,描述了蝉从幼虫到成虫再到暮年的过程。首节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幼虫蜕皮脱壳而长大的过程,第二节展现了成虫鸣叫的情景,最后一节则表达了蝉衰老和寿命将尽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蝉的生命周期来隐喻人的一生和光阴流逝。蝉几经蜕变成长为成虫,鸣叫以示存在、繁衍和生命的活力,但最终,蝉的命运是短暂的。蝉只能在有限的时光内穷尽它的一生,鸣叫声也不可避免地会逐渐停止。
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它警示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要把宝贵的时光浪费在无意义或琐碎的事物上。同时,通过对蝉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蝉古诗 虞世南拼音版
古诗蝉虞世南拼音版如下:
chán。
蝉。
唐·虞世南。
Chuí,ruí,yǐn, qīng ,lù。
垂緌饮清露,
Liú,xiǎng,chū,shū,tóng。
流响出疏桐。
Jū,gāo,shēng,zì,yuǎn。
居高声自远,
Fēi,shì,jiè,qiū,fēng。
非是藉秋风。
赏析: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虞世南的个人成就:
1.文学成就
虞世南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尤以诗文著称。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还擅长写散文,作品多以议论时事、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2.教育成就
虞世南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教育领域有很高的声誉。他曾经担任过宰相,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以礼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和品德。他主张“教育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独立精神。
3.政治成就
虞世南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曾经在唐朝末年担任宰相,参与过政治决策和国家管理。他以清廉、正直著称,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努力提高政府的廉洁和效能。
4.学术成就
虞世南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涉猎广泛。他的学识渊博,对历史、经典、文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经编纂《晋书》和《五代史》等重要历史著作,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