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课文?邓稼先课文主旨是什么

2024-06-09 16:50:19 :29

邓稼先课文?邓稼先课文主旨是什么

本文目录

邓稼先课文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民族感情?友情?

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也就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这项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

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扩展资料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课文主旨是什么

邓稼先课文主旨是:

通过选取的几个典型事例,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为了祖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突出表现了邓稼先为祖国的强大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邓稼先》【句子分析】:

1、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两个“最”字突出了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程度之深。“只”表明这样的事例很多。

2、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排比,列举1898年列强侵华的罪行,将触目惊心的历史事实铺陈在读者眼前,说明旧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的,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租借”实际上就是“掠夺”,全都加引号,表达了作者对列强的愤怒和对祖国屈辱历史的痛惜。

课文《邓稼先》的写作特点

课文《邓稼先》的写作特点:

1、文章将邓稼先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生平及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这种结合方式使文章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势,一种波澜壮阔的美感。

2、以回忆性的手法结构全文读起来亲切,具有真实感。作者并没有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先后顺序来写,而是突出与邓稼先的品质有关的事件来写,这样人物的形象就比较鲜明。

《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

扩展资料:

《邓稼先》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了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会让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学习到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邓稼先》课文主旨是什么

《邓稼先》课文主旨是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们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邓稼先》课文的内容归纳。

《邓稼先》这篇课文主要可以归纳六个部分: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邓稼先课文主要内容及人物介绍

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通过读书,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读得书多了,自然就懂的多了。下面介绍的是邓稼先课文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邓稼先课文主要内容

《邓稼先》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这是一篇荡气回肠的两弹元勋颂,一曲情文并茂的朋友知己歌。

作者用史诗般的笔调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卓越的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展示和评论,有力地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之旅和对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文章语言优美流畅,变化多姿,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从而表达作者对邓稼先的敬佩、怀念和朋友间的浓情厚意。

邓稼先课文读后感

虽然在读这篇课文之前,我知道邓稼先,但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值得我去佩服、去学习的。通过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邓稼先是个了不起的人。且不说在当时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如何与工人一起盖房子,也不提当时没有外援、工作艰巨的窘迫情景,就说说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他是怎样工作的吧!

如果换成我,一个刚从美国毕业的高材生、博士生,竟然落魄到连资料都没有的境地,肯定立马拍屁股走人。还从头开始?不可能!而邓稼先却留下来了,不仅完成了对原子弹的研究,还鼓舞了身边的年轻人。这对我来说肯定做不到,不能与亲人联系,将自己的大好青春埋没在沙漠里。而邓稼先做到了!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声巨响,浩瀚的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如果我可以坚持到这一刻,那么我也会自豪的,甚至对自己的一生也很满足了。可邓稼先,他觉得还不够!

1967年6月17日,邓稼先及其他工作人员研制的氢弹再一次成功地爆炸了!而邓稼先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你能连续好几年不与家人见面、不与他们通话吗?你能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不停地奔波于危险地带吗?还是你能为了一个细小的疑点用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算九次吗?虽然邓稼先因患癌症与世长辞,可作为中国一块重要的里程碑,他会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人物介绍

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邓稼先课文第1-6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邓稼先课文第1-6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简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通过同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股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重点写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贡献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邓稼先》这篇课文

1.以“永恒的骄傲”作为标题含义是:邓稼先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对祖国对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民族的骄傲。 2.作者以四个破折号引出对邓稼先的怀念和评价。破折号起到了列举分层的作用,语意上是层层递进的。 3.这一段文字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增强了语势,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一生及其贡献。 4.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 5.邓稼先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的精神换来了自己光荣的一生。 6.这部分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既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又总结了全文。

《邓稼先》每部分写什么

第一板块: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第二板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弹”元勋。 第三板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板块:民族的自豪、祖国的骄傲。 第五板块: 才智超凡、意志坚强、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第六板块: 忠诚纯正、成就卓越,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 献了自己的一生的邓稼先。

邓稼先课文分段及段意

一: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中国近代的悲惨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 二:两弹元勋: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三:邓稼先和奥本海默:通过对比突出邓稼先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 四:民族感情?友情?:侧面烘托出邓稼先严谨,做出的巨大贡献。 五:“我不能走”:用恶劣的工作环境衬托出邓稼先坚强,奉献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六:永恒的骄傲:借用电报、书信赞扬邓稼先高尚的人品,无私的精神,巨大的贡献。

邓稼先 文章共有6个大段,各大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邓稼先课文的六个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从各方面赞颂了邓稼先的贡献以及他高尚的情操。第三、四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延伸,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具体化。第六段是对邓稼先一生的总结和赞美。 百分之一万二的正确答案!

邓稼先课文由六部分组成,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这六部分有什么联系

采用小标题组织结构全文.文章结构明晰,作者为文章拟定了六个小标题,即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1,突出人物的伟大贡献 2,当之无愧 3,中国典范 4,自豪骄傲两种都有 5,负责的品质,精神 6,赞颂稼先的‘纯’ 请采纳~

邓稼先中的第四部分体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品质

邓稼先既是一位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的人,他具有传统的眼光,历史的视野,有全球性的胸襟。 也是一个爱国的人

课文邓稼先中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

双引号是表明强调,强调列强对我们的瓜分与欺凌。 原文为: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双引号作用: ①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 表示突出强调 ③ 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 表示特定称谓。 ⑤ 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邓稼先课文习题答案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的成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 *** 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军宣队。中国 *** 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3篇

【 #教案# 导语】《邓稼先》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感知、了解本文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向课文学习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邓稼先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阅读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了解故事背后那个可敬的人,读懂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的精神。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观看一段我国第一颗*和氢弹爆炸成功的视频录像。

  二、简介邓稼先、作者以及文体知识。

  1、介绍邓稼先、介绍作者

  2、介绍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多媒体投影)

  2.根据意思写成语(多媒体投影)

  四、初步感知全文

  1.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从接受研制*的任务,从此隐姓埋名,到研究制造*、氢弹的一段经历。

  2.找出最能概述邓稼先一生的句子

  ——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

  五、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哪些事情,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2.为了表现人物的这些高贵品质,作者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想一想,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好在哪里?

  3、放声朗读,加深体会

  六、小结归纳: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2、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七、拓展延伸

  在中国历,除了像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

  八、总结,提出希望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以邓稼先为榜样,树立坚定的生活目标,培养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做一个对祖国、民族有用的人。

  九、布置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为他(她)写一篇小传。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

  2.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改变中国屈辱史,使*、氢弹成功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的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邓稼先》。

  课堂实录

  一、知识卡片

  1.邓稼先: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两弹元勋”由于所做事关国家机密,长期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为清华大学教授。

  二、积累字音和词义

  1.字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鲜xiǎn为人知   2.解释下列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2.你觉得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

  1.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2.邓稼先是一个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有高度奉献精神的一位科学家。

  课上小结

  本文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布置作业:

  1.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

  2.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品读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流溢的丰富情感。

  3.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难点

  体会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问生字生词,导入本课。

  课堂实录

  一、研读课文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

  2.第三部分写奥本海默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此种手法,超凡脱俗,别具匠心,增强了出场人物的使命感。

  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

  2.课文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来做对比,更能鲜明地衬托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基础上考虑,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二、深入探究

  1.第三部分哪些语段是记叙,哪些语段是议论、抒情?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明确:

  1.在记叙基础上抒情、议论,情感更真挚感人,观点更让人信服;如果没有记叙作基础,那么抒情、议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2.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三、品读句子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明确:

  1.这里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2.这里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课上小结

  这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一枝多花,色彩纷呈,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布置作业:

  1.运用对比写法写一个人。

  2.试着给邓稼先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篇三

  教学要求: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乎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后来演变为*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三、总体内容把握。

  本文共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阅读分析课文:

  (一)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二)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三)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还有其他的句子,请同学们在书中找一找,并体会体会。)

  (四)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1)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2)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说说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有哪些困难。

  (4)体会《中国男儿歌》的壮美。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这一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生动事例,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五)朗读第六部分。体会第2~5节的排比所抒发的强烈的感情。

  二.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三、课后练习部分解答:

  练习三:文章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旨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为了说明邓稼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格和品质,与他所生长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必然性。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三、四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进而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2.使学生通过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能够深刻体会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关注文中重点语段,能够通过理解文章关键语词的含义,品析句间关系及段间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教师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充分梳理和恰当引用,以及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充分挖掘,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师生共同探讨邓稼先有“巨大贡献”,为何“鲜为人知”?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第三、四、五这三个部分的细读,体会邓稼先尽管历尽复杂恶劣的人文环境和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但依然保持着德高望重、严谨沉稳、忠诚坚韧的精神品质。

  首先是对邓稼先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次是邓稼先所经历的客观条件概括。

  学生对于第二部分的探讨可以得到初步的理解,有着“巨大贡献”的邓稼先性格沉稳内敛,没有张扬丰功伟绩的内心需求;他长期扎根于艰苦的科研环境中,也没有被宣传的客观条件。进而,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下一环节探讨问题:既然邓稼先没有张扬功绩的内心需求,也没有被宣传功绩的客观条件,那么他做出“巨大贡献”的动力是什么呢?

  第二环节:师生共同探讨邓稼先做出“巨大贡献”的动力是什么?

  教师可以先给出几种假设,比如“名誉”?“权力”?教师请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就这两个做出贡献的动力要素进行深入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第三、四、五这三个部分的精读,体会邓稼先做出“巨大贡献”的真正动力,进而感受其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和振兴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坚定信仰。

  在这里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万里长征”“万里长城”和“喇嘛教僧侣向西朝拜的旅程”这“两个半万里”来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共同体会理想和信仰的巨大力量,正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和振兴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坚定信仰,才支持着邓稼先作为一名具有卓越才能的科学家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却甘愿默默无闻。

  第三环节:总结与升华

  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文章最后一个部分,作者杨振宁找到了与邓稼先的共通之处,同时也找到了邓稼先永恒的价值。而在作者心中,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永恒的且有价值的呢?回顾全文,教师做总结升华:只有始终抱有热爱民族、抵抗侵略、结束战争、保卫和平、守护人民的坚定理想信念,才是个体生命发挥自己卓越的才能创造出穿越时空,抵达永恒的价值的途径。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了解本文将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解决字词难点;把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记下来;围绕课文,查找作者杨振宁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图像引趣导入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视频资料。

  师:谁来说说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

  二、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无垠yíng殷红yān鲜xiǎn为人知

  2、解释下列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四、整体感知

  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

  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

  五、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

  辨:哪些语段是记叙,哪些语段是议论、抒情?

  析:记叙语段和议论、抒情语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有什么好处?

  悟: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在记叙基础上抒情、议论,情感更真挚感人,观点更让人信服;如果没有记叙作基础,那么抒情、议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六、总结存储

  传记人物写法:

  1、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下来写,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3、扬长避短。

  教师小结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七、布置作业:

  1、讨论: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

  2、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出你对他的情感。   

篇三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二)、解释词语,并注音: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uì选聘pìn无垠yíng殷红yān

  词:见课文。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三、分析理解

  1、文章的结构形式有何特点?提示: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部分主体内容共同组成。

  2、课文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提示:(1)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2)干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4)搞科研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

  3、文中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突出环境的艰苦,更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崇高精神。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四、作业:

  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本段的作用?

  3.默读第三部分,分析邓稼先的精神,并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2.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五、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语文《邓稼先》课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邓稼先》知识点详解如下——

春节过后,学校陆续开学了,七年级下册《语文》开篇第一课是《邓稼先》,作者是杨振宁。课文记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我国原子弹、氢弹建设的杰出贡献。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作为开篇第一课,应该让学生从中感受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同时也要立志投身祖国科技事业!

一、背景知识

说起原子弹、氢弹这些可怕的核武器,一般人多是从广岛开始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望着遮天盖地的蘑茹云,美军的投弹手惊呼道:“简直是看见了地狱!”

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我国在1958年启动研制工作。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对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来说,那是一个卡脖子的时代。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还认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为了记住那个撕毁合同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名为“五九六”。在这以后的五年时间里,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迎来了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决战阶段。“五九六”的战士们凭着一颗爱国心、一种革命的豪情壮志,硬是把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户的古战场建设成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二、引用的作用

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了《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一)《吊古战场文》引用部分的译文

课文原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阴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二)《中国男儿》全文

《邓稼先》一文引用了《中国男儿》的部分歌词内容,经过查找,我找到了《中国男儿》的完整内容以及曲谱,供大家欣赏——

中国男儿

作词:(清)石更 配歌:(清)辛汉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

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翼翼长城,

天府之国,取多用宏,

黄帝之胃神明种。

风虎云龙,万国来同,

天之骄子吾纵横。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我有宝刀,慷慨从戎,

击楫中流,泱泱大风,

决胜疆场,气贯长虹。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

《中国男儿》作于20世纪初期,是一首爱国题材的学堂乐歌,石更作词(一说为杨度作词),辛汉配曲。初刊于辛汉所编《唱歌教科书》(1906年上海普及书店出版)。

《中国男儿》的旋律采用日本创作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小池友七作词,作曲者小山作之助是日本音乐教育家,简谱提倡者之一。原曲描述学生们为准备期末考试,使用宿舍中的旧吊桶取冰冷的井水浇在头上,使发昏的头脑重新清醒的情景。歌曲以幽默著名,原载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出版的《中学唱歌》。

《中国男儿》采用进行曲风格,节奏简单,运用色彩明亮的大调,加上坚定有力的歌词,抒发了“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的豪迈情怀,表现出当时人们爱国救国的强烈愿望。

此歌流传甚广,辛亥革命前后出版的歌集纷纷转载,并出现了许多仿照其所作的歌曲,如《大哉军人》《醒狮》《旅行歌》《工农兵联合起来》等。相同的旋律,配以不同歌词,采用不同的演唱方法,却往往表达出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感。

三、语言难点详解

(一)“租借”为什么用了引号

《邓稼先》第一部分写到了列强仅在1898年一年,就强占我国沿海多个城市,其中连续用了5个“租借”,请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 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 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 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 年,后者“租借”99 年。

当年,在列强的逼迫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确是以“租借”的名义“割地求和”,史书上也是直称“租借地”,采用了不加引号的“租借”。就连初中《历史》课本都是采用了不带引号的“租借地”,直接称为“胶州湾租借地 ”“旅大租借地”“广州湾租借地”等。

历史书上直称“租借地”而不用引号,表明当时确实是以“租借”的名义被强占的,历史书上也用了“强租”一词,说明是名义上的“租借”,而实质上是强占的。

那么,为什么课文《邓稼先》中采用了与历史书不同的表述,而给“出租”都加上了引号呢?

首先要明确,《邓稼先》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记事散文,与史书的表述是不同的。历史书上的表述,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直接按照当时的表述来写的,所以采用了不带引号的“租借”。而课文中的《邓稼先》是一篇记事散文,其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这个引号就是作者表达感情的一个凭借。

其次要明确,课文中把“租借”标上引号,是标示了一种特殊含义的。引号的基本用法有三种,即引用、强调、特殊含义。联系课文语境来看,这里显然是表明有特殊含义,也就是表明这个“租借”不是真正的租借,而是强占。文章是先用了“强占”一词,而后用了带引号的“租借”,而这个“租借”与“强占”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所谓“租借”99年就是指“强占”99年。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继续使用“强占”,而是改用不带引号的“租借”呢?其作用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避免重复,二是带有讽刺意味。列强在强占的时候,还冠冕堂皇地称之为“租借”,把强占领土行径却称为“租借”,这实在是无耻之举。同时也是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予以强烈讽刺。清政府竟也以“租借”之名拱手相让,实在是无能之至!

由此可见,带引号的“租借”揭露出列强的无耻行径,同时也抨击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此说,这里的引号表明了特殊含义,表明了名义上的“租借”实质上是“强占”,同时也表达了讽刺意味,体现出作者的强烈情感。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给“租借”加了引号:“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占领了中国周围的许多原由中国保护的国家,而且抢去了或“租借”去了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例如日本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租借”了旅顺,英国占领了香港,法国“租借”了广州湾。”

从上述的知识点分析来看,引号的作用还是蛮大的,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体会引号的特殊表达。曾经有人写了一篇“饱受专家学者的愚弄”的文章,批评了乱出馊主意的人。可在审稿时,给专家学者四个字加了引号。认为,真正的专家学者是不会给人出馊主意的,因此,加上引号就标明是假冒的“专家学者”在给人出馊主意。但作者不同意加引号,说的确是不带引号的专家学者出了馊主意。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加了引号与不加引号的显著差异。

(二)“峨峨”何解

引用了流行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爱国歌曲《中国男儿》,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在《中国男儿》中,有“峨峨昆仑”的句子,其中的“峨峨”课本未注,字典词典也没有收录。

其实,“峨峨”是古代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中学生应该掌握好这个词。为了让学生巩固理解,下面作些扩展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其中有“巍巍乎若太山”,而早于《吕氏春秋》一百多年的《列子》中,则是用了“峨峨兮若泰山”。显然是《吕氏春秋》做了改动,但“巍巍”与“峨峨”意思是相同的。为了解说的方便和读者的理解,下面把两文一并录下:

其一: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自《吕氏春秋·本味》)

其二: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出自《列子·汤问》)

比较两段文字可知,两文记述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文字差异还是较大的,除了“巍巍”与“峨峨”的不同,还有“汤汤”与“洋洋”之别等。

后人从这则故事中,概括出了多个词语,比如:知音(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峨峨洋洋(原本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也可用来形容欢乐的样子)。

峨读作é,形容词,本义是山高,也可形容其他事物的高大,如峨冠博带,意为高高的帽子和宽大的衣带,形容古代士大夫或儒生的服饰,后也指穿着礼服。

作为形容词,“峨”常常叠用为“峨峨”,读作é’é,本义形容山高峻,如《后汉书·冯衍传下》中形容山高入云天,用“山峨峨而造天兮”的句子。再如唐代司空图《诗品》中有“南山峨峨”的句子,以南山之高比喻人之高寿。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送给冯玉祥的贺寿联中,就引用了“南山峨峨”,有祝贺高寿之意。

“峨峨”也可以由山高引申到其他方面的高,如《楚辞》中的“增冰峨峨”,王逸注为“言北方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意思是北方寒冷,结冰一层层,高大如山。

此外,“峨峨”还可以引申为形容仪容庄严盛美,如《诗·大雅·棫朴》中有“奉璋峨峨”,意思是“捧着璋(古代一种玉器)的人仪容庄严”。

(说明:原创文字,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出处。欢迎评论关注!)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邓稼先》

【 #课件# 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下面是 考 网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邓稼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过程与方法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

  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文中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多变的句式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理解记忆重要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两个古诗文小段。

  3、尽可能多搜集邓稼先轶事及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一、导入

  以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诗──踏遍戈壁共草原导入:华夏创新篇三十五年前君视名利如粪土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师问:谁读过这首诗?你知道是歌颂、悼念谁的吗?(邓稼先)二、检查预习(6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jià)元勋(xūn)至死不懈(xia)鞠躬尽瘁(cuì)选聘(pìn).....

  无垠(yín)殷红(yān)彷徨(huáng)鲜为人知(xiǎn)锋芒毕露(lù).....

  2、根据你所掌握的文学常识填空。

  《邓稼先》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其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停止。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锋芒毕露:比喻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多用于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4、根据拼音写汉字。

  (截)jiã然不同(筹)chóu划(孕)yùn育妇rú(孺)皆知

  马革guǒ(裹)尸(层)cãng出不穷家(喻)yù户晓风悲日xūn(曛)

  5、补充: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叫做“自传”,如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称为“他传”。这两种传记的写法都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内容必须真实,不能有过多的想象或者虚构的成分,不能捏造。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

  三、自学指导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全文用“横式结构板块”拼接的方法,巧立六个主题式的小标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豪迈,伟大而崇高。

  2、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速读全文,用一句话分别说说每一“板块”是从什么角度展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形象?例如:

  第 一板块: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第二板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第三板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高奉献精神的邓稼先。

  第四板块:让民族自豪、祖国骄傲的邓稼先。

  第五板块:才智超凡、意志坚强,身先士卒、甘于奉献、执著追求的邓稼先。

  第六板块:忠诚纯正、成就卓越,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无怨

  无悔地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邓稼先。

  四、自学指导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8分钟)

  1、齐声吟唱,感受激情

  杨振宁先生说,假如有一天那位导演要拍摄《邓稼先传》,他建议导演采用五四时代的《中国男儿》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歌的歌词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齐声吟唱《中国男儿》,师生共同感受激情。

  2、说说“奇丈夫”邓稼先

  有人说邓稼先是个顶天立地的中国男儿、奇丈夫„„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也可以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用一段话说说邓稼先“奇”在何处。

  例如:(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邓稼先“奇”在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政治*动荡的年代,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他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奋战28年,将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2)邓稼先“奇”在功绩举世瞩目,名字却长期以来鲜为人知,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科学,献给了祖国。(3)“奇”在他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一词写出他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急切心情和炽热的赤子之心。

  (4)“奇”在他是“两弹元勋”,却*不要引人注目,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中国人民的朴实气质。(5)邓稼先“奇”在“文 革”初期竟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成功制成氢弹;他和同事们在遭受“四人帮”的围攻时,他去讲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他毫无私心,受人信任。

  邓稼先真是顶天立地的中国男儿,是个伟丈夫、奇丈夫!再次齐声诵读《中国男儿》,读出你对邓稼先的赞颂与崇敬。

  五、课堂小结

  一曲《中国男儿》,气壮山河,唱出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要将只手撑天空”,是一种气概,同时也是一种使命。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历史的天空。臧克家、钱三强、陈景润、华罗庚、童第周、茅以升„„这些在中国历始终闪烁着光芒的名字,这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爱国家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祖国母亲的一方天空。

  邓稼先无私的精神与伟大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篇二

  一、自学指导一:说说《邓稼先》的“奇”(15分钟)

  有人说邓稼先是一位奇丈夫,《邓稼先》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奇文,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读课文,做好圈点点评,说说这篇文章的“奇”。

  1、这篇文章的形式非常奇特。全文采用了小标题的样式。小标题简洁凝练,提纲挈领,使全文思路清晰、意蕴丰富。

  提问:跳读课文,你能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吗?

  (全文六个部分紧密相连。第 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引出邓稼先;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第三部分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他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第四部分再从侧面写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严谨的精神,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以恶劣环境来突出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部分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借书信、电报中的话总体评价邓稼先。六个部分各有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2、文章在介绍邓稼先时,用了大量文字写中国的近代史,这种写法比较奇。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为好友立传,为什么先概述近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呢?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而且开篇即用邓稼先的“巨大贡献”与“鲜为人知”进行对比,既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用真实的笔触,突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人格,开启了下文。)

  3、文章介绍邓稼先却用美国的奥本海默来对比,这种写法也比较奇。

  思考: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烘托作用。奥本海默出类拔萃,是美国一流核物理专家,在世界早有声望。此处对比,不仅说明邓稼先的贡献与奥齐名,还比他多了好多优秀品质。旨在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的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找到*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有感情地出声朗读,然后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示例1:“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生命垂危之际,他所想到的仍然是祖国的国防事业,他对祖国、对科学的热爱至死不渝,至死不懈)(示例2:“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整容。”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就激动得热泪盈眶,表现出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50年友

  谊的老朋友的至情。“洋装虽然穿在身,可心依然是中国心。”)(示例3:“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颤抖?”这些语句中,采用疑问推测的语气,充满了对好友邓稼先的一片深情。)

  5、“奇”在作者的大手笔。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又有历史视野,把邓稼先置身于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的背景上来表现;还有全球胸襟,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突出他身上特有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本文作者有传统眼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

  二、自学指导二:妙笔生花虔诚赞稼先(7分钟)

  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常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学习《感动中国》为获奖者写颁奖词的形式,也为邓稼先写段赞词。

  例1:任长霞:霞蔚长空警魂不朽

  【颁奖词】“她是中原大地上又一个女英雄(起句议论,给人物高度评价)。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贫,她柔肠百转(概述其事迹)。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运用描写侧面烘托其人格,并隐含深情怀念);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虔诚的尊重(议论抒情揭示其精神实质)。

  例2: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重,名利*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邓稼先课文?邓稼先课文主旨是什么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live long and prosper(大家帮我翻译一下英文谢谢了:“live long and prosper!“)

live long and prosper(大家帮我翻译一下英文谢谢了:“live long and prosper!“)

本文目录大家帮我翻译一下英文谢谢了:“live long and prosper!“live long and prosper的含义是什么星际迷航3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live long and prosper是什么意思live long a

2024年3月4日 09:30

供暖协议原件在哪可以领?供暖合同跟谁签

供暖协议原件在哪可以领?供暖合同跟谁签

本文目录供暖协议原件在哪可以领供暖合同跟谁签供暖协议可以不签原房主吗供暖合同需要签订吗供热协议与代收费协议的区别供暖协议书怎么写什么是供暖协议啊供暖协议是什么签供暖协议就必须供暖吗供暖协议原件在哪可以领供暖协议原件在供热公司领。供暖协议是热

2024年4月10日 14:30

看守所放人流程?看守所管理条例执法细则

看守所放人流程?看守所管理条例执法细则

本文目录看守所放人流程看守所管理条例执法细则被拘留了,能探望吗看守所留所服刑人员管理办法拘留所管饭吃的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监管费用有什么规定看守所条例执法细则公安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看

2024年4月16日 10:00

国学的天空的txt全集下载地址?《国学的天空(修订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国学的天空的txt全集下载地址?《国学的天空(修订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本文目录国学的天空的txt全集下载地址《国学的天空(修订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国学的天空的目录国学的天空的作者简介天下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解释一下多次从小说和游戏中看到,到底有几层意思国学天空的介绍国学的天空的t

2024年5月22日 06:00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本文目录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美丽的生命》三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课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四年

2024年3月9日 08:50

彩带玫瑰花的折法(怎么折玫瑰花一束一束的)

彩带玫瑰花的折法(怎么折玫瑰花一束一束的)

本文目录怎么折玫瑰花一束一束的彩带玫瑰花怎么折彩带折玫瑰花教程彩带玫瑰花手工制作方法 有哪些制作步骤彩带手工玫瑰花的做法教程彩带玫瑰花制作教程如何用彩带折玫瑰花彩带的折法 手工达人必备彩带怎么弄成一朵花彩带玫瑰花手工制作方法怎么折玫瑰花一束

2024年4月18日 06:40

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十贤祠景点介绍?雷州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十贤祠景点介绍?雷州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本文目录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十贤祠景点介绍雷州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雷州西湖公园是什么类型的景点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寇公祠景点介绍雷州西湖社区周日上班时间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苏公亭景点介绍秋晚重游雷州西湖兼怀确斋作者是什么朝代的广东湛江景点

2024年3月2日 00:30

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500字5篇)

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500字5篇)

本文目录小学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500字5篇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400字5篇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怎么写变形记小学作文400字变形记怎么写400字六年级小学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作文500字5篇【 #六年级# 导语】如果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把自己变

2024年5月18日 14:10

阿q正传全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原文是什么)

阿q正传全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原文是什么)

本文目录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原文是什么阿q正传全文《阿Q正传:鲁迅小说精选》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阿Q正传》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求鲁迅《狂人日记》及《阿Q正传》全文《阿Q正传》txt下载在线阅读

2024年3月24日 05:30

分手后的昵称伤感的有哪些?失恋昵称

分手后的昵称伤感的有哪些?失恋昵称

本文目录分手后的昵称伤感的有哪些失恋昵称失恋专用昵称 适合失恋用的网名失恋的网名男生版 失恋网名男生伤感昵称男生失恋昵称有哪些取一个绝情的名字,最绝情一个字网名失恋专用昵称有哪些失恋专用昵称分手后的昵称伤感的有哪些如下:1、傲雪寒梅2、奇葩

2024年4月25日 22:00

亦步亦趋的意思(亦步亦趋怎么解释)

亦步亦趋的意思(亦步亦趋怎么解释)

本文目录亦步亦趋怎么解释亦步亦趋的意思亦步亦趋是什么意思亦步亦趋怎么解释亦步亦趋释义如下:亦:也。步:慢走。趋:小步快走。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也跟着快走。比喻没有主张,事事都模仿或追随别人。亦步亦趋(拼音:yì bù yì qū)

2024年3月24日 02:30

学习心得作文(作业心得精选5篇600字)

学习心得作文(作业心得精选5篇600字)

本文目录作业心得精选5篇600字语文学习心得小作文(200字)5篇心得体会作文400字关于学习心得的作文有哪些疫情期间关于网课学习的心得体会作文5篇2020抗击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心得作文5篇作业心得精选5篇600字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

2024年6月13日 03:00

证明函甲方可以收回材料吗?用货款抵扣欠款证明函怎么写

证明函甲方可以收回材料吗?用货款抵扣欠款证明函怎么写

本文目录证明函甲方可以收回材料吗用货款抵扣欠款证明函怎么写微信认证单位证明函指什么证明函件单位同意应聘证明函就业证明函是什么就业证明函确认意见怎么填就业证明函就业证明函能随便盖吗应届生就业证明材料是什么证明函甲方可以收回材料吗不可以。1、证

2024年3月19日 16:20

拼搏精神怎么形容?描写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句子

拼搏精神怎么形容?描写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句子

本文目录拼搏精神怎么形容描写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句子关于拼搏精神的诗句有哪些拼搏精神的演讲稿什么是拼搏精神形容孩子打篮球拼搏的精神什么是拼搏精神,对大学生有什么意义拼搏精神的名言警句拼搏精神的介绍拼搏精神怎么形容拼搏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

2024年3月3日 07:10

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咏月的古诗

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咏月的古诗

本文目录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咏月的古诗咏月的整首诗《咏月》全诗是什么意思咏月的诗词三百首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文言文解释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咏月的诗句关于咏月的古诗词咏月的诗句有哪些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坐无风雨至,看与雪霜同

2024年3月1日 15:50

迷人的蝴蝶谷(《台湾的蝴蝶谷》优秀说课设计)

迷人的蝴蝶谷(《台湾的蝴蝶谷》优秀说课设计)

本文目录《台湾的蝴蝶谷》优秀说课设计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迷人的蝴蝶谷》第七大题怎么做是二年级下第10课:迷人的蝴蝶谷迷人的蝴蝶谷我是蝴蝶作文100字蝴蝶谷与它的传说散文随笔想要拥有迷人的蝴蝶谷,都有哪些方法《台湾的蝴蝶谷》优秀说

2024年4月30日 04:20

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杭州市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

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杭州市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

本文目录杭州市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如何规范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求农业合作社会计制度农村合作社怎样管理国家税务局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

2024年6月24日 17:20

2022山东高考语文作文(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作文怎么写不跑题))

2022山东高考语文作文(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作文怎么写不跑题))

本文目录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作文怎么写不跑题)2022年山东语文高考作文范文2022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2020、2021作文题)2022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此次的作文题目主要围绕什么展开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

2024年4月9日 11:10

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包括哪些内容)

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包括哪些内容)

本文目录政治纪律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政治纪律党的六大纪律是什么党的八大纪律是什么政治纪律的要求什么是党的政治纪律党的政治纪律是什么党的政治纪律有哪些内容如何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做到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

2024年4月4日 07:10

办公室职业装(职场上,穿衣打扮都有哪些讲究)

办公室职业装(职场上,穿衣打扮都有哪些讲究)

本文目录职场上,穿衣打扮都有哪些讲究ol职业装是什么意思商务人员在正式场合为什么要着职业装女士职场着装礼仪发型职业商务装 什么样的场合应该穿什么样的职业装风格什么是职业正装在办公室里应该穿职业装吗办公室人员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女士职场着装首选

2024年5月10日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