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古诗(山居秋暝古诗)

2024-04-04 05:00:13 :40

山居秋暝古诗(山居秋暝古诗)

本文目录

山居秋暝古诗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古诗《山居秋暝》的原文是什么

《山居秋暝》唐·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唐·王维 

译文:

刚刚经过雨冲刷的山峦,显得格外空寂,黄昏的天气,略带凉意。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一片松林中间;清清的泉水,在山石缝隙里潺潺地流。

竹林里传来阵阵洗衣女子回家的喧笑;莲蓬抖动,那是渔舟在行走。

任凭春天花草的芳香消失,而山间秋色却是我永远留下来的理由。

《山居秋暝》注释 :

  1.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画家。山水田园派诗人,与孟浩然合   称“王孟’’,人称“诗佛”。

  2. 暝:日落,夜晚。

  3.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4. 新:刚刚。

  5.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6.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7. 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 山居秋暝。

  8. 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 下:归也,如“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作“回来”义。

  10.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随意:任凭。春芳歇:春天的芳华消散了春芳:春天的芳华;歇,消散、逝去。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留:居。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译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实亦自指。

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赏析: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加翻译

  学了这首古诗,你了解其中的含义吗?你对此又有怎样的体会呢?一起再来看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加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居秋暝原文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翻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扩展阅读:山居秋暝赏析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月光归来。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及赏析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如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林雨后的清新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接下来我们将分段进行赏析。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林经过一场新雨洗礼后,空气清新,晚来的秋天让人感到凉爽宜人。这一联通过运用“空”、“新”等字眼,生动地表现了山林雨后的宁静与清新,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进一步描绘了山居夜景,明月照在松树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这一联通过运用明暗、动静等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优美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竹林中的喧闹声,原来是洗衣女子归来,莲花动荡,原来是渔船下水。这一联通过运用声音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山林中人们的生活场景,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有生活气息。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是秋天的美景同样让人流连忘返。这一联通过与首联呼应,完整地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综上所述,《山居秋暝》这首古诗通过生动描绘秋天山林雨后的清新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山居秋暝王维古诗

《山居秋暝》是唐代作者王维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淳朴风尚,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下面是我整理的山居秋暝王维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正是雨后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襟怀。

鉴赏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作者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作者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自然美啊!王维《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作者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水珠,那是顺流而下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人们。这纯洁美好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过安静纯朴生活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厌恶。这两句写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作者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作者高尚情操写照,都是作者理想境界环境烘托。

既然作者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作者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作者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作者通过对山水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山居秋暝》古诗

原文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开元二十八年(740)后,他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诗即作于这个时期

整体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苏轼称赞王维的作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山居秋暝》就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首先,诗中的面有构图之美:画面上有山有水,上部是晴空、朗月和隐约的山峰,中部是苍劲的松林和林间的清泉、山石,下部是山脚的竹林和林边的荷塘。天上的明月照着松林、清泉和山石,清泉流下山,流进荷塘,河边洗衣归来的女子,穿过竹林,走回山村。明月、流水和人物把三部分联成一体,诗篇对之依次写来,从容自然,又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纵轴山水画。其二,诗中有色彩之美,诗人善于用色彩渲染意境,他喜欢用青、绿、白诸色创造恬静的意境,给人淡雅,清新的美感。此诗中的月、松、竹、荷、山石的主色是绿和白,整幅画的青绿色的基调配得十分和谐、素雅,符合诗人隐居习静的心境。另外,诗人对于动静描写的运用也很成功,自然界和人的活动既有动态,也有静景,诗人以动写静,把整个诗的境界反衬得更为幽静。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山居秋暝古诗(山居秋暝古诗)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我和我的父辈(我和我的父辈网上怎么看不了)

我和我的父辈(我和我的父辈网上怎么看不了)

本文目录我和我的父辈网上怎么看不了《我和我的父辈》解读(内涵剧透)我和我的父辈拼音怎么写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观看心得5篇影评一一《我和我的父辈》如何评价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对于《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应该怎么客观评价一下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2024年6月22日 22:10

小学电教室工作计划(学校电教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电教室工作计划(学校电教学期工作计划)

本文目录学校电教学期工作计划小学语文电化教学计划小学电教工作计划电教教师工作计划2023年度电教工作计划5篇2023小学电教工作计划5篇学校电教学期工作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

2024年4月15日 18:20

consider的用法(consider的用法总结)

consider的用法(consider的用法总结)

本文目录consider的用法总结consider的用法总结大全consider怎么用consider的四种用法consider用法及搭配consider的用法归纳详细consider的用法consider用法consider的用法总结

2024年6月19日 23:10

涓涓细流比喻什么?涓涓细流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涓涓细流比喻什么?涓涓细流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本文目录涓涓细流比喻什么涓涓细流的词语解释是什么涓涓细流什么意思 涓涓细流的意思涓涓细流造句涓涓细流是成语吗涓涓细流什么意思涓涓细流的意思是什么涓涓细流的拼音涓涓细流是什么意思涓涓细流比喻什么涓涓细流,指的是一条细小的溪流,流水声轻柔悦耳。

2024年4月16日 05:20

大学生网络购物(大学生网络分期购物平台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购物(大学生网络分期购物平台的特点)

本文目录大学生网络分期购物平台的特点大学生在网上购物,可以要求卖方提前退货吗大学生网上购物有哪些优惠2022年全国大学生网购有多少人大学生网络分期购物平台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如下:1、以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大学生是该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平台会

2024年4月13日 01:50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数字媒体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怎么)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数字媒体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怎么)

本文目录数字媒体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怎么会计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专题报告怎么写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怎么写美术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怎么写汽修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学习专题报告300字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怎么写专业技能与

2024年3月22日 09:40

就业前景好的10大专业(最好就业的大学十大专业 最有发展的十大专业)

就业前景好的10大专业(最好就业的大学十大专业 最有发展的十大专业)

本文目录最好就业的大学十大专业 最有发展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好的十大专业 学什么专业更吃香就业前景好的10大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好的10大专业 大学里发展前景最好的专业最好就业的大学十大专业 最有发展的十大专业 现在的大学专业五花八门,这对很多即

2024年3月3日 16:00

广东高考数学试题(2023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考)

广东高考数学试题(2023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考)

本文目录2023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考广东高考数学2023难度2023广东高考数学难吗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广东2023高考数学难吗2023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2023年广东省高考数学难度21年广东高考数学难吗2023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考20

2024年6月19日 20:00

绝无仅有的近义词(和绝无仅有相似的词语)

绝无仅有的近义词(和绝无仅有相似的词语)

本文目录和绝无仅有相似的词语绝无仅有义词是什么绝无仅有的近义词有哪些绝无仅有的近义词是什么绝无仅有的近义词绝无仅有的意思_绝无仅有的近义词_绝无仅有造句和绝无仅有相似的词语绝无仅有 基本释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出 处宋·

2024年5月17日 10:10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火龙果与什么相克)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火龙果与什么相克)

本文目录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火龙果与什么相克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食用方法_火龙果的知识火龙果的药用价值白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火龙果有“百果之王”的称号,火龙果怎么吃最好吃呢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火龙果的功效火龙果是什么植物的果实火

2024年3月5日 04:00

仲裁申请书怎么写?仲裁申请书的概念是什么

仲裁申请书怎么写?仲裁申请书的概念是什么

本文目录仲裁申请书怎么写仲裁申请书的概念是什么仲裁申请书是什么意思个人仲裁申请书怎么写仲裁申请书怎么写呀仲裁申请书怎么填仲裁的申请书怎么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精选5篇)劳动仲裁申请书是在劳动局领表自己填么用带笔么劳动工伤仲裁申请书6篇仲裁申

2024年4月1日 16:00

蛇与庄稼的故事简介?蛇与庄稼食物链怎么画

蛇与庄稼的故事简介?蛇与庄稼食物链怎么画

本文目录蛇与庄稼的故事简介蛇与庄稼食物链怎么画蛇与庄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蛇与庄稼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蛇是怎样与庄稼为害的《蛇与庄稼》教案设计《蛇与庄稼》课文的原文蛇与庄稼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蛇与庄稼的故事简介你好。《蛇与庄稼》是著名散文家秦牧

2024年3月5日 16:30

三月七日是女神节吗?女神节是几号

三月七日是女神节吗?女神节是几号

本文目录三月七日是女神节吗女神节是几号女神节是什么节日女神节在什么时候 女神节是3月7号还是3月8号女神节是几月几号哪一天三月八是女神节吗3.8女神节一句话女神节在什么时候三月七日是女神节吗三月七日是女神节。在每年的3月7日,主要是在年轻人

2024年2月24日 22:40

烟雨江湖华山采莲绝响剧情攻略?求十篇读书笔记,550字或五百字

烟雨江湖华山采莲绝响剧情攻略?求十篇读书笔记,550字或五百字

本文目录烟雨江湖华山采莲绝响剧情攻略求十篇读书笔记,550字或五百字高中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求初中生日记或随笔100-200字!!烟雨江湖华山采莲绝响剧情攻略烟雨江湖主线华山采莲绝响怎么过?作为烟雨江湖第7个主线剧情任务,华山

2024年5月17日 11:10

《圆明园残简》阅读!!?圆明园残简 阅读答案

《圆明园残简》阅读!!?圆明园残简 阅读答案

本文目录《圆明园残简》阅读!!圆明园残简 阅读答案圆明园残简瞻仰的意思圆明园残简之三汉白玉象征什么圆明园的残简主要内容圆明园残简圆明园残简之三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圆明园残简中行云流水的意思《圆明园残简》阅读!!《圆明园残简》原文: 圆

2024年3月28日 06:30

学党史个人检视剖析材料2021(领导干部个人检视剖析材料)

学党史个人检视剖析材料2021(领导干部个人检视剖析材料)

本文目录领导干部个人检视剖析材料党员检视剖析材料及整改措施领导干部个人检视剖析材料   领导干部个人检视剖析材料   根据XX党组XXX 主题教育 工作部署,我认真学习近平X,及时跟进学习近平XX讲话精神,持续学习近平X,联系

2024年3月21日 07:30

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介绍)

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介绍)

本文目录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介绍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知识产权管理要依靠哪些方面知识产权管理学什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做哪些工作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属于哪个部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的分类有哪些知识产权管理的原则知识产权管理

2024年2月26日 16:10

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本文目录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五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布置5篇2022五年级上册的寒假作业长什么样五年级上册科学寒假作业(答案)2022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学期结束就是寒假,寒假作业肯定是不会少的。不能随便敷衍了事,

2024年6月15日 09:50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分析)

本文目录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分析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怎么写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小

2024年6月5日 03:00

仇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仇恨呢?仇恨的拼音是什么

仇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仇恨呢?仇恨的拼音是什么

本文目录仇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仇恨呢仇恨的拼音是什么仇恨的意思仇恨心理是怎么样发生的仇恨是什么仇恨的成语解释仇恨是什么意思仇恨的拼音仇恨的反义词有哪些仇恨的反义词仇恨的反义词是什么仇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仇恨呢1.仇恨是一种颠倒迷离的心理

2024年6月20日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