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敦煌曲子词
本文目录
什么是“敦煌曲子词”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辞总集》等。 敦煌曲子词,是指唐代敦煌通俗文学中的一类作品,包括敦煌遗书中的“敦煌曲”、“曲子调”、“俗曲”、“小曲”、“曲子”、“词”等。它们符合倚声定文、由乐定辞的原则,都能被之管弦发声歌唱。 敦煌曲子词大都来源于民间,比较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描写征战的歌辞,一方面揭示了连年征伐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如“十四十五上战场,手执长枪,低头泪落悔吃粮,步步近刀枪。昨夜马惊辔断,惆怅无人遮拦”;另一方面又歌颂了边塞将士驰骋疆场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如“丈夫气力全,一个拟当千,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对妇女生活和爱情的描写也是敦煌曲子词的重要内容,这些作品往往倾诉被侮辱被损害女性的反抗心声,表达她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如“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这种率直地表示海枯石烂心不变的情怀,是很质朴动人的。还有一些作品反映商贾、旅客、雇工们的不同命运,题材丰富,语言通俗,大都充满了民间生活气息。“抒情的作品,缠绵坦率,幽思洋溢;一般的作品,信口信手,出语自然,所表现的所含蕴的是何等的真实,又是何等的丰富”(阴法鲁语)。 敦煌曲子词在中国词曲的发展史上构成了重要的一环,是汉魏六朝乐府诗过渡到宋元词曲的桥梁,为五代两宋词的兴盛繁荣开辟了道路。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辞总集》等。
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全词一共使用了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在主人公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夸张又不过分地强调了爱情的永固。此词圆熟流丽,挥洒曲折,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浣溪沙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原文如下:
敦煌曲子词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行。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篇幅不长,却多变化。起首“五两竿头风欲平”。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系于高竿顶端,用来测占风向、风力。“两”或作“里”,“里”是“量”的形误。六朝以后,“两”、“量”常常通用。风欲平,是说风力转弱。顾况《五两歌送张夏》:“竿头五两风袅袅,水上云帆逐鸟飞。”
船原先停泊在避风的港湾。船夫好容易从侯风器觇得风势转趋平缓,赶紧拔锚启航。但驶出港湾时遇上打头风,逆风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说“觉船行”。及至驶到江心,“柔橹不施停却棹”,顺风扬帆,乘风破浪,连橹和桨都不用使,而船行快速,所以说“是船行”。两语相承,用“觉”和“是”两字分点,似复非复,精当之极。
换头“满眼风光多闪灼”,波光明灭,闪烁不定。不说船行进的快速,而以“看山恰似走来迎”
《望江南·敦煌曲子词》原文与赏析
敦煌曲子词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敦煌曲子词,以其丰富广泛的题材内容,和质朴清新的民间风调,令人注目。它还因提供了早期词史的发展面貌,而弥足珍贵。
此词写思妇的痴情,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含蓄深沉而又言简意赅地写了这位女子思念恋人的心灵历程。“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写这位思妇在月明之夜,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天上美好的明月,银光熠熠,优美无比,通过“遥望”,女子触景生情,自然地流露了兴奋陶醉的心情。可是,“夜久更阑风渐紧”,又将这位思妇带入心灵的第二历程。从晚间等到深夜,从深夜待至更阑(五更已尽,天将黎明),却始终不见男子的踪影。痴情的思妇一人伫立月下,徘徊俯仰,心神愈来愈觉不能宁静。加之冷风渐紧,寒气袭人,朗月清辉,又被云团遮掩,这位等待了通宵的女子不禁由满怀期待而走向痛苦失望,不由自主地怀疑起自己的心上人是不是变了心,成了“负心人”。这复杂微妙的心曲,完全以时间和空间的景象变换,以鲜明的形象画面和象征手法曲折地体现出来,以景寓情,有着丰富的潜台词。
接着,痴情女思绪奔腾,爱恨交织,进入了心灵的第三历程。“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这两句呼告,内涵丰满,意味无穷。由爱而怨,由怨而恨。怨负心人没有如约前来,害得自身孤零零彻夜等待;恨负心人背叛了旦旦誓言,抛弃自己而另寻新欢。她热切地企望渐紧的清风快吹走月边的浮云,让明月的光辉照见负心人的一言一行,送去自己的怨恨,使他自惭形秽,受到良心的谴责!作者运用呼告手法和口语化的语言,入情入理地表达了思妇的怨愤心情。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以自然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着色相,不落言筌也。”这首早期民间词,即达到了“平淡入妙”的境界。
从格式看,中唐后《望江南》单调词均为二十七字,这首词却多出一个“似”字,可见半定型时期的早期词是可有衬字的。在这方面,初期词与前代的乐府及后代的曲是一致的,可充分证明词是与音乐密切结合的歌词体制,为我们研究词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这首词在敦煌卷子中书于孔衍《春秋后语》残卷背面。《春秋后语》写于懿宗咸通年间(861—873),此词书写年代可能与之差近。
望江南敦煌曲子词
关于望江南敦煌曲子词如下:
《望江南·天上月》是一首敦煌曲子词,是唐五代时期作品。本词在清代光绪年间,被发现于甘肃敦煌县的石室里,记载于唐人手写的卷子。此词写一位深夜无眠的思妇,她失神地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耳边传来渐紧的风声,入骨的相思,久别的深恨,一起涌上心头。
作品原文
《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作品译文
青天皎皎月一轮,远望犹如一团银。夜深更满尽,风儿阵阵紧,风儿啊,替我吹散月边云。让明月。照见我那负心人!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唐王朝的政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使他走上了陌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党争食晚唐时期最突出的三大政治问题。政治形势更加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作者针对晚唐时期封建制度照成无数悲剧的现象作成此词。
文学赏析
这首敦煌曲子词,是一首失恋者之怨歌,或是一首民间怨妇词。但仅仅指出其中的怨意,是很不够的;还须体味词中蕴含的那一份痴情,须看到女主人公对“负心人”尚未心死,才能够味。
前两句写景而兼比兴。“天上月”一一是思妇隔窗所见。身处室内也能见月,表明月已升高,反转来衬托思妇之无寐。夜深不寐,进一步暗示人被相思所苦。这三个字写月亮,却溶入了时间(深夜)、人物(思妇)以及人物的精神状态(相思)三个连锁意念。
从开头两句到下面两句,词意有个跳跃,形成一处空白,这就是夜阑天变,月被云遮,晦暗不明,所以下文有呼风驱散“月边云”之语。词中女子似未感觉到风起正是天变云生的征兆,反而寄望于风,求它“与奴吹散月边云”,痴态可掬。
此词之妙,全在将俗语所谓“痴心女子负心汉”作了艺术的表现,且写得很有特色。此词表现手法之妙,在于将恋爱故事由女主人公口吻道出,情景浑然一体。而口语化的语言,又为词作增添了活泼生动的情致。
敦煌曲子词的作者包括
敦煌曲子词的作者是唐代以来前后五代、隋唐五代、宋代、元代的许多文学大家所创作的。
其中,唐代是敦煌文化的高峰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古风雅乐”为主要风格的敦煌曲子词,这些作品多数为无名氏所创。
拓展资料如下:
一、唐代的敦煌曲子词
1.“天净沙·秋思”:作者白居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之一。这首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敦煌文学之冠”。
2.“鹧鸪天·晚秋怀古”:作者王之涣,他在词中抒发出自己对敦煌壁画的感慨和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们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和崇敬。
3.“霓裳羽衣曲”:作者李白,他在词中形象地描绘了飞天女神的形象和传说,表达了对于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二、五代十国和宋代的敦煌曲子词
1.“画堂春·立春日起早赋得燕子二首”:作者李商隐,是唐代末期和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这首词表现了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美感。
2.“卜算子·咏梅”:作者陆游,是宋代文学家中的巨匠。这首词描绘了梅花的清新和寂寞之美,并用梅花作为对于敦煌壁画的借喻。
三、元代的敦煌曲子词
1.“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他在词中对敦煌的风景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敦煌之美的独特感受。
2.“卜算子·咏柳”:作者刘过,他在词中以柳树为主题,抒发了对敦煌壁画的景观和风俗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作者诗情画意的境界。
四、总结
总之,敦煌曲子词的作者涵盖了唐、五代十国、宋、元等多个时期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将敦煌之美和古代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敦煌文化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敦煌曲子词有那些特点
敦煌曲子词是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唐五代民间词,特点如下:
1、敦煌曲子词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广阔,主要内容是反映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愿望和要求。
2、这些词具有质朴自然、清新明快的风格,感情真挚、直率,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3、敦煌曲子词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广阔,主要内容是反映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愿望和要求,如对战争的不满、追求爱情幸福等。
4、表现方法多种多样,如:大胆的想象、真切恰当的比喻、生动有力的夸张等。在遣词造句、写景造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敦煌曲子词的起源
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可能是盛唐作品,那么在此之前必已有相当长的酝酿过程,由此可推断民间曲子词大约出现于唐高宗时。盛唐时期,文人开始作长短句词,但保留下来的不多,早期的文人词出自中唐,故词产生于初盛唐,中唐以后方开始流行起来。
敦煌曲子词中的优秀作品总是想象丰富,比喻贴切,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易懂,与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颇多共同处,所不同的是在格调方面已明显看出近体诗的影响。
敦煌曲子词定风波
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有两首分别如下:
第一首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罗?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赏析:开篇“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罗”之问极为场景化,仿佛“武士”鄙夷地斜睨“文人”一眼问道:你们文人成天读书、学剑术能有个啥出息!哪比得上我们武士在边塞沙场驰骋纵横。贬文抬武,有趣之际!后面龙泉、沉枪更是显摆出武士的威风!
下阕则继续加料,直接夸武士建功立业,贬低文人只会吹嘘自己的德行!末句“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更是变本加厉地追问文人:边塞告急、天下大乱的时候,你们这些儒士谁有勇气去平息战乱“定风波”呢?
单看这第一首的武士贬文人已是有趣之际,仿佛话剧一般将画面、言语呈现在我们面前,将“武士”之威风桀骜、得意洋洋刻画的惟妙惟肖!
第二首
征战偻罗未足多,儒士偻罗转更加。三策张良非软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倨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赏析:开篇针锋相对,你们武士那点能耐不值得称道,我们文人的能耐还在你们之上!紧接着举例说明:知道体弱多病的张良吗?从不帅军作战,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兴楚灭可全亏了张良的谋略!
上阕抬高了文人自己,下阕转而贬低武士,你们武士里面最牛逼哄哄的霸王项羽,不也是被张良的四面楚歌之计逼的乌江自刎吗!最后,“文人”掷地有声地回答“武士”:所以说,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儒士平定战乱“定风波”!
定风波词牌格律说明
变体一
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以孙光宪《定风波·帘拂疏香断碧丝》为代表。此与欧阳词体同,惟后段结句多一字,亦衬字也。
变体二
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一仄韵,一叠韵,两平韵。以蔡伸《定风波·一曲离歌酒一钟》为代表。此亦欧阳词体,惟后段第五、六句摊破句法,不押仄声短韵异。按唐李珣词后段第四、五、六句“听鹊凭龟无定处,不知泪痕,流在画罗衣”亦不押仄声短韵,正与此同。
变体三
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以李泳《定风波·点点行人趁落晖》为代表。此亦欧词体,惟换头下减去押短韵两字句异。
变体四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以曹冠《定风波·万个琅玵筛日影》为代表。此即李词体,惟前段起句不用韵异。
变体五
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两平韵。以苏轼《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为代表。此词前后段俱不间入仄韵,与欧词异。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原文与赏析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通常说来,在爱情领域中,盟誓这种古老的行为方式,常常出现在感情尤为深挚与炽热的时刻。恋人口中发出的誓言,比其他场合更强烈,它总是抒情的。敦煌歌辞中这首《菩萨蛮》,就是一首热切地向对方表示爱的决心的誓言。它一连举出六件永远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明自己对爱情坚定不移的信念。青山不烂,黄河不枯,乃是天经地义的,是常理。秤锤不可能浮上水面,也是连小孩子都懂的起码常识。后三喻是天上之事,也是人们习见的:日月星辰的出没,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可颠倒。假如白天出现了参辰,北斗移到了南面,三更时分太阳就上山了,世界还成其为世界吗?歌辞中六喻连设,一气呵成,语言朴实,语气坚决,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坚贞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有着永不变心的高尚情怀。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全诗连举五事发誓,也与此词相似,是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心灵的支撑。然而《上邪》是一个女子对“君”表明心迹,《菩萨蛮》发自男方抑女方,却任人想象,因而更显得灵动活泼,两者同中有异。
这首歌辞最明显的艺术特点是用喻。青山烂,秤锤浮,黄河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这六事作为喻体,省略了比喻之词,属于暗喻。六喻一气排开,接二连三,使人目不暇接,层层加深印象,这就是它的艺术效果。
这首歌辞再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文人词那样讲究蕴藉含蓄,它宛如天籁,表情直率、热烈、大胆、泼辣,用词造句不加雕饰,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谣拙朴、自然的本色。主人公毫不掩饰地提出横亘于其胸中又极不愿其出现的事: “休”,然后又用六种决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来否定它,表达其衷心的愿望,及其对爱情坚持不渝的决心。语浅而情深,读后令人动心。
敦煌卷子(斯4332),于此词背面书有“壬午年三月卅日,龙兴寺僧愿学便麦粟文书”字样。据考,壬午为贞元十八年(802)。但这是写本年代。作词的年代则当在写本之前。
更多文章:
葱茏的反义词(葱茏的反义词是什么阴云密布的反义词是什么慢条斯理的反义词是什么)
2024年6月10日 23:5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2024年5月22日 20:20
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是什么)
2024年6月11日 08:00
下列哪一项不是信用评价和店铺评分的区别(信用评价和店铺评分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2024年4月26日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