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是什么意思?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本文目录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是什么意思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与赏析
- 露从令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 《月夜忆舍弟》古诗现代翻译是什么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告诉我们杜甫在月下做的事情是什么
-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和诗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声 解释
- 《月夜忆舍弟》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的意思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是什么意思
原句意思:由于战乱,致使我们弟兄分散在各地,连消息都极难得到;家已不存,兄弟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是死是生。这是在极言战事所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诗句出自: 月夜忆舍弟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创作背景: 这首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扩展资料:
整体鉴赏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与赏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挈妇将雏离开华州(今陕西华县)暂住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写的。秦州在长安西七百八十里,唐时为西域通道上的要冲,驻有重兵。杜甫有弟四人:颖、观、丰、占。只有占和他在一起,后又跟随入蜀,其余各人散处四方,消息时通时绝,这就增加了杜甫对他们的思念。他前后写给兄弟的诗有十五题共二十四首。这些诗大多真诚恳挚,哀切动人,反映了杜甫深厚的骨肉之情。本篇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这两句写在秦州的所见所闻,是异乡忆弟之由。乾元二年三月,叛将史思明杀安庆绪,四月,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兵锋所指,东都洛阳岌岌可危,全国形势十分严峻,甚至远处西陲的秦州也警备森严。每天黄昏,驻防军营中响起的鼓声尚未停歇,路上的行人已经绝迹。而且边地秋早,在这空寂的州城中,夜晚能听到的只是孤雁的哀鸣。兄弟古有雁行之称,兄弟分散,无异孤雁离群,如今杜甫的一家大小虽然已经团聚,而兄弟却分处于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正在战火即将烧及的洛阳左近,此刻听到孤雁的哀鸣,如何不感物伤心,远念亲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写节候,写月色,实际是写相忆之深。点明节候,本来可以直接地说今夜是白露,但诗人却别出心裁,用“露从今夜白”这样的语句来表示。这分明是为了满足律诗中的对仗要求,使它和下句“月是故乡明”构成铢两悉称的一联。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借助露必生于深夜的自然现象,通过今夜见露且知色白的叙述,来表现他思亲之久,直到深夜。再看天宇,此际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诗人觉得正和故乡的月色一样光明皎洁。故乡是内涵极其丰富的语词,一提起故乡,首先就会想到老家的父母兄弟,也会想到相知的亲朋邻里,熟悉的山川城郭,以及在那里发生的一切悲欢离合。现在诗人情不自禁地拿故乡的月色来相比,显然在这异乡的月明之夜,故乡的一切正如海如潮,在他心头翻腾。而我们也就在这里体会到诗人对月思亲的真切和深沉。
以上四句是写景,景中寓情,实际已把月夜忆弟的意思都说到了,但是诗人内心的痛苦还没有说尽,他还要写。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两句是分别由“有” “无”两字领头组成的,语气异常坚决,感情十分激动。兄弟存亡未卜的苦痛,老家荡然无存的哀伤,一齐迸发,简直是失声的嚎啕,绝望的呼叫。而这也是在安史之乱中千万人民共同的悲惨声音。至今读之,犹堪一哭。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两句是诗人在哀痛宣泄后,面对现实作出的无可奈何的冷静估量。在这以前诗人曾给兄弟们寄过好多次信,也许是因为路途遥远,也许是因为兵戈阻绝,都没有收到他们的回信,从而使诗人悬悬不已。如今自己从华州到秦州,愈走愈远了,战乱是战鼓惊天,烽烟匝地,愈演愈烈了,以后要想得到兄弟的消息就愈来愈困难了。诗人面对着这无法改变的现实,只好怀着这种永远不能消除的忧虑,叹息着结束这一诗篇。
只“一雁声”便是忆弟。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无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王嗣奭《杜臆》卷三)
《月夜忆舍弟》之悲苦,后四句一步深一步。(吴乔《围炉诗话》卷二)上四,突然而来,若不为弟者,精神乃字字忆弟,句里有魂也。“书长不达”,平时犹可,“况未休兵”,可保无事耶?二句从五、六申写。不曰月傍,而曰“月是”,便使两地皆悬。(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露从令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一、《月夜忆舍弟》原文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月夜忆舍弟》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鸿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三、《月夜忆舍弟》赏析
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杜甫的简介与诗歌成就
一、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义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二、诗歌成就
1、诗歌数量: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2、诗歌地位: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月夜忆舍弟》古诗现代翻译是什么
《月夜忆舍弟》古诗现代翻译是: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今夜霜露格外白,月还是故乡的明。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原文: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注释:
1.舍弟: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战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白露街的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告诉我们杜甫在月下做的事情是什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意思为“今晚正是白露时节,清辉洒满大地,不知不觉之中心里生起了些许寒意,这就自然想起了远方的弟兄,望月思乡,故乡的月亮应该比他乡更圆更明吧。”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 年代:唐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赏析:历史评价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诗篇能写的好,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文学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和诗
出于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两句是说,由于战乱,致使我们弟兄分散在各地,连消息都极难得到;家已不存,兄弟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是死是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声 解释
家中的兄弟都四处离散,也不知道现在是生是死.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战乱,致使我们弟兄分散在各地,连消息都极难得到;家已不存,兄弟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是死是生.
《月夜忆舍弟》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的意思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更多文章:
在全民学习中,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学习给我力量为题目搜一作文
2024年4月17日 12:20
鱼双双量子科技产品能用多久呢?我的爸爸有灰指甲,不知道穿鱼双双修复型机能袜有没有效果
2024年6月5日 19:00
干告别昨日的悲欢是什么歌?歌词告别昨日悲伤我学会了释怀什么歌爱人的谎言插曲
2024年4月4日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