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2024-04-05 15:50:05 :34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本文目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一、古诗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白话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扩展资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翻译:少年时我不懂什么是忧愁,闲来时喜欢登上高楼。我喜欢登上高楼,为写新词无愁也要勉强说愁。

如今我已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愁而又不说愁。想说愁而又不说愁,却说“天气凉爽好一个秋!”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翻译及注释

翻译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识尽:尝够,深深懂得。欲说还(hua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 宋朝 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 *** 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 南宋 ,本想与 南宋 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 南宋 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著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三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为「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赋札子》),作者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作者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

  此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 *** 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富的特色。

  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

  下片:写出词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诗词作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诗词作者:【 宋代 】 辛弃疾 诗词归类: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写人】、【少年】、【抒怀】、【愁苦】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鉴赏

  导读: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 过博山。

  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尽“字有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 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的表达效果。

  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9.道: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

  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译文二】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评点】

  这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中心句。那时正值青春年少,激情万丈但却心地单纯,对于人们口中所说的“愁”,没有切身的体会,因而无法理解,总是登高远望。词人连用两个“爱上层楼”,有力地带动下文的叙述。前一个“爱上层楼”补充说明首句,因为不知道何为“愁”,所以总爱登高望远;后一个“爱上层楼”又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因为总是登高望远,所以“为赋新词强说愁”。正是这一重复,将上片四句串接起来,短短四句即说明了同一个完整的意思。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就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却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

  全词构思新巧,词人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将昔日不知“愁”滋味与现在尝尽“愁”滋味相比较,突出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全词的`线索,感情真挚而又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赏析二: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译文 | 注释 | 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初中古诗文,写人,婉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年少时不明白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吟赋新词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识尽:尝够,深深懂得。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赏析二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赏析三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创作背景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译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下面是我整理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诗词赏析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题解】

淳熙八年(1181)底,辛弃疾被人诬以“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百里”,被弹劾落职。次年初,四十三岁的辛弃疾来到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城郊的带湖闲居,时间长达十年。这首词即作于此期间。

词题“书博山道中壁”,表明这首词写在博山山道的岩壁上。博山在上饶附近,风景优美,辛氏在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常往来于博山道中,先后在这里写下了十几首词。

句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层楼”,高楼。

在古典诗词中,登楼与发愁紧紧相连,几乎结成不解之缘。这大概是因为登上高楼,极目远望,茫茫四野,浩浩长天,最容易触动人们的愁肠,引起感慨万千。杜甫《登楼》诗曰“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有“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最为典型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人站在幽州高高的楼台上,发出了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楼令人发愁,令人伤心,令人落泪。而这些人之所以触景伤情,或因人生坎坷,世事沧桑,或因漂游在外,思念家乡,或因壮志难酬,寂寞难耐,总之,心底都装着这样那样的“愁”。但年少时的辛弃疾,分明不识“愁”为何物,却偏偏“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原来,他的“爱上层楼”,是为了要写出新的词句,无愁寻愁,强要说愁。

少年人涉世不深,心底事浅,更不懂得人生艰难,即使登楼,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能有多少浓重的忧愁呢?这愁不过是无根之愁、做作之愁,是故作深沉、无病 *** 的“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人不仅是写年少时的自己,也写出了青春少年常有的特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如今的辛弃疾,尝尽了“愁”的滋味,却不愿再说“愁”了。这时的“愁”,不再是年少强说的“愁”,而是四十多年坎坷人生路上实实在在的“愁”。

辛弃疾自南归以来,始终未能实现其驱除金兵、复国中兴的壮志。不仅如此,由于他来自被金兵占领的北方,南宋统治者一直对他存有戒心,不愿委以重任。此次更遭人诬陷,削职罢官,长期闲置。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叫他怎能不“愁”?

这“愁”里,有忧国忧民之愁,有抑郁不得志之愁,有知音难觅之愁,有年华将逝一事无成之愁……这些愁重重地压在心口,叫他无从说起。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饱经世事的辛弃疾已经不再说“愁”,只说天气凉快了,多好的一个秋天啊。顽强的他似乎在劝慰自己:既然南归报国是自己的选择,那就只有去直面一切后果,不论好坏。所有的“愁”都不要再说了,说了只会徒增悲伤。把忧愁压住,也许还能悠闲地体会春暖秋凉、春华秋实。

细细体味,我们还是能读出词中所蕴含的深远的悲凉。“天凉”,正是词人心凉的表现。回忆南归以来,备受猜忌、排挤、冷落,如今不惑之年已过,依然国耻未雪,壮志未酬,词人怎能不心生凉意?“好个秋”,初念起来似乎很轻松,多读几次,就会觉出一股悲凉。

唐人刘禹锡《秋词》言:“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古典诗歌中,“秋”常常意味着萧瑟、悲凉。诗人们非常偏爱“秋”,尤其是失意的诗人。从战国时期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到唐代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从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到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秋”总带着“悲”与“愁”。辛弃疾笔下的“秋”也是这样。“好个秋”并不是说秋风送爽、果实累累、红叶满山的美好,而是秋风萧萧,凉意逼人。

评解

这首词明白如话,却语浅意深。全词通篇写一个“愁”字,以少年时的假愁、闲愁,对比、反衬中年时的真愁、深愁。词人将大半生的人生体验浓缩在这个“愁”字中,感情深沉悲凉,撼人肺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诗篇全文翻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系列:宋词三百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明白。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8.欲说还休:想说而最终没有说    9.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后,在闲居地信州代湖所写。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在思想感情方面,这首词的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爱上层楼」,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也只有不懂忧愁为何物时才有兴致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们抒发一下所谓的忧苦之情。 到了下片时,话锋一转到了如今,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不仅让他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这所有的愁绪着重体现在这里的「尽」字,它包含著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有的人评论说由于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所以抒发这种情感是一大忌讳的,加之辛弃疾流放罢职的身份,所以一腔愁绪只能转到天气上「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结尾。而我认为这固然是一个原因,这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分析。但最大原因恐怕是辛弃疾自己的心绪所决定的。    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当人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痛苦的时候就再也不想诉说了。能够说,能够登楼抒发自己的感情,说明还不是那么痛苦,至少能够说出来。真正体会到痛苦时,无论你登高,亦或望远,对着挚友亲朋时也许张张嘴,就只能说出个今年秋天格外凉的话了。古代的文人义士们皆是如此,也许动乱年代报国无门,会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但这些都是能还在活下去的时候,还有希望,希望自己的文章自己的诗歌能引起人们乃至当朝统治者的注意警醒,所以去强调痛苦。而当真正绝望的时候,他这「愁」郁结心头,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其中「欲说还休」这四个字就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自知说了也没有什么作用,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万般愁绪皆堵在心中张张嘴也就只能说一说天气了。    而词中技巧的运用上,作者除了处处注意同上下两片进行对比外,着重体现在了两的迭句上:两个「爱上层楼」和两个「欲说还休」。上片中的「爱上层楼」前一个为上句的果,后一个是下一句的因,避开了一般的泛泛陈述还把上下两句巧妙的联系了起来。而下片的「欲说还休」同样有此作用,不但和上片的「爱上层楼」巧妙呼应,而且「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总结了上句中的「识尽愁滋味」,更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愁绪之深。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童话大王都有谁?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王,他是谁

童话大王都有谁?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王,他是谁

本文目录童话大王都有谁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王,他是谁你知道哪些童话大王童话大王是谁世界童话大王是谁童话大王郑渊洁代表作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的是世界童话大王被称为中国童话大王的作家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代表作我国的童话大王是谁,有什么代表作品童话

2024年4月5日 15:40

理睬的近义词(理睬近义词是什么)

理睬的近义词(理睬近义词是什么)

本文目录理睬近义词是什么理睬的近义词理睬近义词理睬的近义词是什么理睬的近义词 理睬的近义词是什么 理睬的近义词大全理睬近义词是什么   词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理睬的近义词及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理睬近义词是

2024年4月6日 00:50

我爱台妹歌词(我爱台妹的歌词是不是少儿不宜呀)

我爱台妹歌词(我爱台妹的歌词是不是少儿不宜呀)

本文目录我爱台妹的歌词是不是少儿不宜呀歌词中有“我爱太妹,太妹爱我”的是什么歌,歌词我爱台妹歌词我爱台妹这首歌儿什么意思有一首歌里有“我爱台北,台北爱我”的歌词,名字忘记了,速求名字,谢谢张震岳有一首歌叫什么名记不起来了·歌词里好像有:侯佩

2024年5月9日 11:50

全球化具体的英文定义是什么,要准确的哦,小女在此?全球化动词是什么

全球化具体的英文定义是什么,要准确的哦,小女在此?全球化动词是什么

本文目录全球化具体的英文定义是什么,要准确的哦,小女在此全球化动词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英文是什么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 英文怎么说求一篇关于全球化的英文作文!!!请问一下全球化的定义是什么英文版求一段不少于三分钟的关于全球化globaliza

2024年6月13日 16:30

深圳小蜜李权白白白儿童舞台剧时间地点?儿童剧团的优秀剧目

深圳小蜜李权白白白儿童舞台剧时间地点?儿童剧团的优秀剧目

本文目录深圳小蜜李权白白白儿童舞台剧时间地点儿童剧团的优秀剧目小猪佩奇快乐露营记舞台剧好看吗什么是儿童舞台剧能让孩子学到什么经典儿童话剧有那些2021深圳米小圈之李白白不白儿童舞台剧时间-地点大圣飞天儿童舞台剧好看吗深圳小蜜李权白白白儿童舞

2024年3月29日 21:00

乐嘉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学生恋爱了,班主任怎么处理)

乐嘉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学生恋爱了,班主任怎么处理)

本文目录学生恋爱了,班主任怎么处理写给10岁女儿的一封信简短妈妈给女儿送饭.自己登着.也是幸福.写一写感想给女儿的信里面故事的复述 急求 谢谢15岁的女孩叛逆怎么办跟爸妈离别前的信为什么恋爱中的女人会变傻 乐嘉给女儿的一封信(乐嘉写给15岁

2024年3月10日 18:10

一诺千金秦文君(阅读《一诺千金》秦文君,回答问题:)

一诺千金秦文君(阅读《一诺千金》秦文君,回答问题:)

本文目录阅读《一诺千金》秦文君,回答问题:《一诺千金》作者是谁【一诺千金 】(秦文君)为什么说一诺千金的“内涵涉及到对世界是否郑重”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秦文君是谁秦文君一诺千金第四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阅读《一诺千金》秦文君,回

2024年6月3日 08:00

国庆祝福语四句(国庆节的祝福语有什么)

国庆祝福语四句(国庆节的祝福语有什么)

本文目录国庆节的祝福语有什么国庆节祝福语四句国庆四字祝福语十一国庆节祝福语精选40句中秋国庆祝福语大全四字国庆说什么祝福语国庆节的祝福语有什么【国庆节祝福语,希望能够帮到你~~~~】1、把这满街飞舞的彩带,化作关切,遥寄给你。但愿我们间的关

2024年4月7日 17:20

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突遇火灾时,一位母亲拼命护着孩子,母爱有多伟大)

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突遇火灾时,一位母亲拼命护着孩子,母爱有多伟大)

本文目录突遇火灾时,一位母亲拼命护着孩子,母爱有多伟大作文 读《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后感 急急急急急运用公关知识解读案例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 帮忙解读下标题有啥作用“再也不相信妈妈了!”父母面临信任危机该如何快速挽回信任有一个极端的妈妈怎么办

2024年6月16日 22:40

荷马史诗的故事(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荷马史诗的故事(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目录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荷马史诗的故事有哪些《荷马史诗》主要讲了什么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荷马史诗》讲述了什么战争《荷马史诗》的梗概《荷马史诗》中有哪些故事荷马史诗的主要故事情节荷马史诗的故事梗概 关于荷马史诗的故事.荷马史诗的主要内

2024年5月14日 13:30

西安灯具城批发市场在哪里?山东省济南灯具市场盘点

西安灯具城批发市场在哪里?山东省济南灯具市场盘点

本文目录西安灯具城批发市场在哪里山东省济南灯具市场盘点上海最有名的灯具市场有哪些郑州灯具批发市场最大的灯具市场西安灯具批发市场北京灯具市场北京灯具市场购物攻略西安灯具批发市场最大的灯具市场灯具批发市场在哪里西安灯具城批发市场在哪里该地点的批

2024年4月22日 02:20

初三数学模拟试卷(玉林市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数学模拟试卷(玉林市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本文目录玉林市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初三数学模拟试卷,求最后三道题初中中考模拟数学初三上学期数学模拟题实数的运算中考模拟数学题九年级的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卷2014年初三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北师大版玉林市数学中考模拟试题玉林市2005年中考数学试题

2024年5月2日 16:50

帮我想群名称、群简介、群公告(非主流)?非主流群名称

帮我想群名称、群简介、群公告(非主流)?非主流群名称

本文目录帮我想群名称、群简介、群公告(非主流)非主流群名称群名起名QQ非主流网名、空间名、群名!要求繁体字(火星文)并且有符号(稍微多一点)!好听的非主流群名好听的qq同学群名字大全 非主流QQ群网名大全同学群好听的群名学生会文艺部qq取什

2024年5月1日 18:20

下雪优秀作文?下雪的作文

下雪优秀作文?下雪的作文

本文目录下雪优秀作文下雪的作文下雪优秀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下雪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

2024年5月13日 10:20

愿望的拼音?愿望的解释愿望的解释是什么

愿望的拼音?愿望的解释愿望的解释是什么

本文目录愿望的拼音愿望的解释愿望的解释是什么《愿望树下的的呼唤》读后感《愿望树》读后感愿望树读后感推荐6篇愿望树读后感梦想和愿望有什么不同呢愿望什么意思什么是愿望什么是理想愿望的意思愿望的拼音愿望的拼音:yuàn wàng。愿望的意思:希望

2024年6月6日 05:20

中秋节发朋友圈的简短句子(中秋简单的一句话发朋友圈)

中秋节发朋友圈的简短句子(中秋简单的一句话发朋友圈)

本文目录中秋简单的一句话发朋友圈中秋节发朋友圈的句子简短中秋简单的一句话发朋友圈1、月儿明,瓜果香,遥望明月思故乡。秋风寒,秋雨凉,飒飒秋风吹身上。杯中酒,驱风寒,悦耳短信暖心上。祝中秋节快乐!2、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

2024年5月7日 18:00

三分钟英语故事(英语小故事3分钟简单的)

三分钟英语故事(英语小故事3分钟简单的)

本文目录英语小故事3分钟简单的3分钟英语演讲小故事英语小故事3分钟简单的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对英语故事有浓厚的兴趣,老师对故事教学的作用也很肯定。我整理了3分钟简单的英语小故事,欢迎阅读!   3分钟简单的英语小故

2024年6月18日 23:30

投标项目的条件有哪些?项目投标流程

投标项目的条件有哪些?项目投标流程

本文目录投标项目的条件有哪些项目投标流程项目招标与投标介绍什么是工程项目投标工程项目是如何招投标的我国规定的必须招投标的项目范围包括哪些必须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有哪些项目详细的招投标流程步骤项目投标流程是怎样的投标项目的条件有哪些  投标人应当

2024年6月11日 14:00

关于小城故事话题作文大全?小城故事表达了什么

关于小城故事话题作文大全?小城故事表达了什么

本文目录关于小城故事话题作文大全小城故事表达了什么小城故事这首歌的词曲分别是是谁写的小城故事表达什么情感小城故事歌词小城故事作文《小城故事》是谁写的杨千桦的小城故事的歌词新小城故事歌词(新小城故事歌词含义)小城故事多歌词(小城故事的原版歌词

2024年4月12日 01:10

持保留意见是什么意思?保留意见是什么态度

持保留意见是什么意思?保留意见是什么态度

本文目录持保留意见是什么意思保留意见是什么态度保留意见什么意思股票保留意见什么意思保留意见是什么意思保留意见的意思什么是审计报告的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什么是保留意见、无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持保留意见是什么意思保留意见是指某些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

2024年3月6日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