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谁?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本文目录
- 苏格拉底是谁
-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苏格拉底式爱情和柏拉图式爱情各指什么
- 苏格拉底的思想
- 苏格拉底式的爱情是怎样的
- 苏格拉底式爱情什么意思
- 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有感
- 观电影《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启示
- 什么是苏格拉底教学方法
-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改变了很多人命运(我除外)
苏格拉底是谁
Socrates was a classical Greek philosopher who is credited with laying the fundamentals (基础) of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He is a mysterious figure known chiefly through the accounts of later classical writers, especially the writings of his most famous student Plato.
他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人们主要通过后期的一些古典作家的叙述,尤其是他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的作品去了解他。
Socrates has become well known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ethics.
苏格拉底以他对伦理学的贡献而闻名。
His method of teaching, known as the Socratic Method, by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to stimula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to explain ideas remains a commonly used tool in a wide range of discussions.
他的教学法亦称为苏格拉底法,即通过提问和回答来激发批判性思维以及阐述观点。该方法在各种讨论中仍被普遍使用。
He also made important and last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epistemology (认识论) and logic, and the influence of his ideas and approach remains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Western philosophy that followed.
他还在认识论和逻辑领域作出了重大而深远的贡献。他的思想和方法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后来的西方哲学的坚实基础。
Socrates was the most colorful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philosophy.
苏格拉底是古代哲学史上最丰富多彩的人物。
His fame was widespread in his own time, and his name soon became a household word although he constructed no philosophical system, established no school, and founded no sect (宗派).
他在他那个时代已威名远扬。虽然他未曾建立什么哲学体系,未曾设立什么学派,也未曾创立什么宗派,但他的名字很快就变得家喻户晓了。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如下:
1、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就是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
2、苏格拉底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一个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的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或者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3、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70年至前39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年轻时,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青年时,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中年时,成为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公元前399年,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苏格拉底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式爱情和柏拉图式爱情各指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精神之爱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2.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你。 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现在是否真的存在,是不是真的不现实或者真的只是在童话中才有。 柏拉图式的爱情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 静静的付出,默默的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 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 却仍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原因, 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 最后 也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行线; 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 当作永恒!!
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灵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2、灵魂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3、真理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4、辩证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5、教育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
6、伦理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7、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
8、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扩展资料:
苏格拉底的名言:
1、许多赛跑者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2、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3、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5、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苏格拉底式的爱情是怎样的
苏格拉底式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爱情的同义词,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说白了苏格拉底式的爱情就是干净的纯粹的爱情,不带有一丝杂念的爱情。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颗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去了。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的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而且很容易错过。” 苏格拉底爱情说自此诞生。
苏格拉底在50岁的时候,他看起来也有60岁的样子了,是个老者的外貌,皱纹遍布额头,眼窝深陷,但是有一个18岁的少女却深深的爱上了他,并且最后成为了他的妻子,一个老人一个小姑娘,很多人都觉得这两个人不般配,对他们的婚姻也非常的不理解。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很是好奇苏格拉底成功的秘诀,于是就追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你不追求她,她却会爱上你呢?”苏格拉底抬头看了看天空,说:“看天上的月亮。你越追她,她越不让你追上。但当你全心全意地追求自己的道路时,她会紧紧地跟着你。”
柏拉图式恋爱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它追求的是心里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也就是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说白了就是同性之间精神上的恋爱。
这也和当时希腊的风气有关,希腊当时的学者认为同性之间才是真正的爱情,异性的婚姻不过是为了延绵子嗣,维持社会的发展,当时的希腊人喜欢女人,跟女人结婚生子,但是他们更喜欢的是男人,但是现在的柏拉图式恋爱慢慢被扭曲,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恋,这正是现代社会对同性恋的排斥。
苏格拉底式爱情什么意思
异性之间的精神恋爱,追求精神交流,拒绝肉欲。它最早由马尔西利奥菲奇诺在15世纪提出,用来指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之间的爱情关系。,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苏格拉底告诉他去麦田一次,或者回去,在路上摘更好的麦穗,但只能一次。柏拉图满怀信心地去了。但是过了半天,他还是没有回来。最后,他沮丧地出现在老师面前,讲述了空手而归的原因:“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更好的。我不得不放弃,因为我只能摘一次,然后我会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当我发现它已经结束时,我意识到我手里没有任何麦穗。”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很容易错过。
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有感
每个人都告诉你要怎么做,什么对你有好处,因为他们不想让你找到真正的答案。人们都害怕他们的内心,而内心恰恰却是他们唯一的归宿。凌晨两点的车厢,少了白天的喧闹,座位上的人东倒西歪,实在难受,无法入眠。我忽然想起书包里还有一本搁置了很久的书,想着也能消磨一点时间。火车其实是阅读的好场所,断断续续的信号能让你和手机暂时分离,车厢里各色的人各自无聊又相对无言,偶尔和对面的人闲聊几句,之后又是长久的沉默。此时的一本书似乎可以让时间更快一点,不至于无聊又难受。所以我在深夜的火车上与它相遇,褪去浮躁,遇见不一样的世界。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这是无意间听到的一本书,因为好奇看了一点,却很难静下心完整的看完。这本书据说被称为“浮躁世界的救心丸”,我不信这个邪,一本书能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是一本简短凝练的心灵书籍。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来讲述追求心灵道路上的节点。它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承认自己是生活的俘虏,而生活是自己编纂故事的外在实相。头脑万分相信生活的真实性,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文中最先让我震撼的是主人公丹在苏格拉底的加油站里看完了自己的一生,逐渐消逝的梦想,不幸的婚姻,都是现在普遍又无奈现象,内心抗拒但又苍白无力。也许人只有在看到结果后,才会有紧迫感去反思过程。文中的苏格拉底是一个神奇的人,沉稳睿智,平平淡淡得做着普通的事情,却已是看过世界领略过宇宙体会过万千人生之后的淳朴。苏格拉底这个角色是作者一生中所有导师的合体。他是加油站的一位老人,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个过往的客人,他也会喝着茶安详得坐在沙发里,也会顽皮地忽悠年轻人,调侃逗趣。可总有那么几个瞬间,总有那么几句话,会让你醍醐灌顶,做出很多的重新选择。才疏学浅,简短的语言无法表达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只是我知道,总要在众多选项中做出选择,然后专注专注再专注,做到极致的那一刻,内心会无比平静。而在做成任何事情的过程中,专注去做,而不是从任何除事情本身的角度去审视,才会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蓄积巨大的能量。一本浮躁世界的“救命丸”,值得你花点时间去细细品味,一千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自己亲自体会,才能够知道知道是否会有收获。
观电影《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启示
第一次看电影还有老师解说,所以体悟到很多。里面处处都有很多的启发、充满了智慧,讲述的是一位智慧者即心灵导师协助男主角心灵成长的过程!从一个角度上演绎了一个人从执着于自我观念“必须成为什么”到能够放下名利得失,以清净的心去做事,活在当下的过程。苏格拉底协助男主角成长的过程: *“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该怎么做才对,他们不想让你发掘自我”,要把注意力向内。 “他们让你相信他们所想的” “我要你停止听从外面的声音,试着从内心找到答案,人们害怕自己的内心世界,但那是唯一能找到解答的地方”。——苏格拉底 (做生命的主人,自己内心是最终能找到答案的地方,回到内在世界。)*“告诉我,你不想只是成为一个会跳环的人,你想成为一个能善用智慧和身体的人,而这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勇气做到的,我会协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苏格拉底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让你拥有使用正确行动的智慧1.“丢掉垃圾”(清理掉头脑中的垃圾,丢掉各种观念知见,抛开杂念,归零。放下自我,用清静的心灵去做事,这需要一辈子去练习。)2.“我要你抛开杂念,因为它们会让你无法专注在关键的事情,当你能够体会和感受,你会对自己的能力大吃一惊。”(练习专注,抛开所有的杂念,开发用心感受万物的能力,专注于当下,活在当下,用心灵去觉察事物,才能看到真正的美)。3.了解自己和他人。我们的大脑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各种观念、想法所占据着,充满了各种焦虑,担忧,恐惧,一刻也不得清静、看到它。4.去除傲慢,自以为是,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习气。从最小的事情:打扫卫生,刷洗厕所,去除傲慢。释放掉不需要的东西,骄傲,坏习惯,自以为万事通,其实什么都不懂。5.自我的防卫很强大,不会轻易的改变和放弃。面对现实的挫折,男主角放弃成长,回归到原来的生活里。直到这种心高气傲的习气让他遭遇了车祸,再没有当运动员的资格,他才反过头来,想要继续的心灵成长。(没有生活上的打击和挫折,人们很难愿意去改变自己,面对自己,放下自我,柔软下来。)6.要体会到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以往都活在自我的假象里面,自以为很强大,实际上非常的虚弱。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知道,发现自己的不知道,才算是知道。)7.有情绪正常的,就像无常的天气,认可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流动。8.“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神圣意义,看你愿不愿意去找出来”(智者让男主角自己去寻找车祸这件事发生后有意义的事情,从内心找到答案: (1)生气、仇恨、暴力,全部都是害怕的表现。这种害怕不是财富,而是所有罪恶的渊薮。 (2)你最难爱上的人,通常是你最需要的人,也就是你最讨厌的人,是你生命中最需要的人。知识跟智慧不一样,智慧是行动…… (3)每个时刻都是不平凡的时刻,总是会有事情在发生,生命最完美的就是当下。9.打破已有观念的界限和框框。面对劫匪能够敢于扔掉自己所有外在的东西而不在意。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也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差10.“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的活着”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心存感激,生活别马马虎虎的。11.“战士并不是完美无缺,战无不胜,刀枪不入,而是绝对的无敌,这才是真正的无畏无惧” “战士采取行动,傻瓜只会作出反应” “没有开始结束,只有行动” (心中没有敌人才是真正的勇者)12.学会接受任何的结果,放下名利心、得失心,不在意他人的评判。13.活着的意义不在于只是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个所谓自己认为对的观念,而在于过程,在于每一个当下。生命即是体验的过程,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人们往往本末倒置。只注重所谓的结果而忽略过程,忽略体验和感受。14.生命是活出自己还是要做给别人看,虽然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其中的心境和感受完全不同。一个活得轻松自在,一个活在担忧和恐惧当中。心灵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步的成为自己生命主人的过程,就是开始拥有自主人生的过程,开发生命的潜能。 最后主角去参赛前探访苏格拉底的时候已经不在原地了,老师点评到:真正的善士,他对你是无条件、无所求的,不会去抓取什么,他只是协助你做你生命的主人,协助你生命蜕变,脱胎换骨,协助你把生命潜能发挥出来,迈向高等心灵,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他也不会炫耀、鞠躬,搞偶像、崇拜,很多人修行是修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掌声,希望成为别人的名师、崇拜的偶像。
什么是苏格拉底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又叫“产婆术”和“苏格拉底方法”。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扩展资料: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新提出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
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改变了很多人命运(我除外)
据说这是一本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的书,但是明白了很多道理,可我们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主人公米尔曼是一位前途似锦的大学体操选手,得过很多奖、学习好、体育好、爱情友情都很顺利,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世界的顶端。然而当他上大三时,一种阴暗又无以名状的事物开始成形,尽管事事如意,可他却越来越忧郁,每晚都会被梦靥惊醒,而梦境几乎一模一样: 自己走在重重黑暗迷雾中,一个白发男人从罩着斗篷的恐怖形体后方出现…… 凌晨3:00,又一次在梦靥中醒来后,他决定起床去夜色中走走,走饿了,于是走进了一个24小时营业的加油站,想买些饼干和饮料。就在这个加油站,遇到了自己梦中的那个老人——“苏格拉底”,老人徒手“飞”上屋顶的绝技深深吸引了他。此后他不断向老人抛出一些列问题。苏格拉底从来不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而是通过一些反问,给米尔曼以心灵的启发与引导。 当米尔曼说“我的老师已经够多了!”,他说: 生活是唯一的、真正的老师,它提供了许多经验。如果光凭经验就可以带来智慧和满足,那么所有的老人都会是既快乐又能指导人的大师,偏偏经验中得来的教训总是隐晦不明。我可以教你学会如何根据经验来清楚认知这个世界,眼下你最迫切需要的正是这种清晰洞见。 你跟大多数人一样,从小只了解自身之外的信息,比如从书本上、杂志上和专家那里了解到的信息。 生活中不乏很多开口就是“根据我的经验……一定……”的人,说的那么斩钉截铁,打脸的时候也一定很疼吧?事实上他的经验来源可能仅仅是比你多了一次体验。并不是说经验没有用,经验作为智慧的沉淀,仍然存在很大价值。但是就像政治课本中说的那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当米尔曼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是世界冠军,却被个加油员戳出自己的软弱无能时,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侮辱,他再也忍不了,开始愤怒、开始大吼,苏格拉底引导他: 你的感受和反应都是机械性、可以预测的,我的却不是。我是自然而然、随性创造我的生活,你的生活却取决于你的思考、你的情绪和你的过去。我戳你,你生气了;我侮辱你,你表现出自尊并愤怒的反应…… 没错,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难控制住“情绪“这个”小妖精“,一有计划之外,不受欢迎的事情发生,就会产生分裂感。比如说此刻我正在码字,而楼上施工的电钻声——轰轰轰,扰得我心烦意乱,我觉察到了自己很愤怒,很想骂人。这种愤怒的情绪严重影响到了我的思路。转眼一想:呵!自己跟自己生气!淡定淡定!可是我依旧很心烦意乱…… 一系列的加油站谈话都让米尔曼觉得苏格拉底一直在低估他,看不起他,毕竟在学校、在运动场,自己一直很受人欣赏和尊敬。年轻气盛的米尔曼觉得自己没必要像个傻瓜似的坐在加油站里找不舒服了,于是决定离开加油站。 可是当米尔曼收到了一张“屋顶的秘密”的字条时他又忍不住去加油站找苏格拉底,毕竟心底的疑惑还没有解开。渐渐他发现和苏格拉底见面变得比自己最爱得蹦床更有意思了。每天晚上,当他们在替车子提供服务时——苏格拉底加油,米尔曼擦洗车窗,两个人都会开心地跟顾客开玩笑,他越来越喜欢这种状态了。 而长时间的相处,米尔曼也渐渐注意到自己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差异,例如,自己肚子饿时会狼吞虎咽一堆糖果,苏格拉底则细嚼慢咽新鲜的水果;自己坐沙发上总是动来动去,苏格拉底则像菩萨一样静静坐着;自己移动时会不断发出噪音,苏格拉底却身轻如燕。当然相处中,也少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训诫,以及从中训诫中获得的精神食粮。 当米尔曼向他埋怨学校里不友善的人时,苏格拉底轻声说: 你最好为你现在这样的生活负责,而不是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责怪别人或环境。等你眼睛睁开时,你会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你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间。 一天,苏格拉底决定带米尔曼开始了一趟玄乎的“旅行“,对!就是会飞了,他变成了风,眼观千里,耳听八方,体验到了各种情绪,听到了人类内心每一声痛苦的呼喊和每一声哄笑。每一种人性境遇都为他开放,他感觉到这一切,并了解这一切。他说: 我破天荒头一遭领悟到,我为何如此热爱体操。因为它能让我得以暂时脱离嘈杂的内心,获得神圣的喘息的机会。在我旋转、摆荡和翻滚时,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我的身体在活动时,内心因为这宁静的时刻而得以休息。 这一次飞行我见识到了这世界的苦难、人类心智的状态。 回家后他做了一场呈现了自己一生的梦,梦中的旅程仿佛在预言他的未来之路,他充满了迷惑,又去加油站找苏格拉底求解,苏格拉底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只是说: 我向你保证,你会想要脱离你所知道的生活,选择看来更吸引人、更舒适、更“正常”的别种生活。不过眼前真要这么做的话,会铸成大错,严重性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渐渐加油站谈话又开启了新一阶段的教学主题:“心智“,苏格拉底对米尔曼说: 你其实一点也不享受你的生活。你的娱乐、风流韵事、甚至体操,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是用来躲避隐藏在你心底的恐惧。你并没有享受这些事物,你只是上了瘾,无法自拔。 你用它们来逃避你混乱的内在生活,也就是你称之为心智的那一大堆懊悔、渴望和幻想。你看不见自己的囚笼,因为栅栏是无形的。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要指出你的困境,而我希望那会是你一生最幻灭的经验。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智呢?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 心智是在脑部浮荡的虚幻投影,包含了所有随机出现、未加控制的思绪,这些思绪从潜意识潺潺涌进知觉状态当中。意识并非心智,知觉并非心智,专注力并非心智。心智是障碍,是使情况恶化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进化错误。如果你老是不由自主在想一些恼人的思绪或记忆,这时就不是你的脑子在运作,而是你的心智在漫游,接着心智就会控制你。 一天,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学生乔伊出现了,第一次见面的拥抱就让米尔曼产生了一种来电的感觉,后来他们约一起去公园野餐,可是正准备开始时,天空忽降大雨,米尔曼很抓狂、咒骂个不停,乔伊却在雨中跳起了舞,两个人完全不一样的反应,引来了老师苏格拉底的点评: 下雨是完全符合自然法则的现象,你在野餐遭到破坏时很不高兴,在太阳出现时觉得快乐,这两者都是你思绪的产物,和实际上发生的事情并不相干,你在注意到我们一点没有不高兴的时候,变得更加生气了。 左右着你心情好坏的本源,是你的心智,而不是别人,更不是你所在的环境。你不由自主地就臣服于内心的情绪和冲动,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次日,苏格拉底又当乔伊面“嘲笑“了米尔曼,羞愧和纷乱让米尔曼很迷茫,自觉自己像个傻瓜,于是蹒跚走出了门,心中暗暗发誓,要从此忘了他和她,并忘记自己曾经在一个繁星闪烁的夜晚走进这间加油站。 可是离开加油站的他没法重返旧的生活轨道了,想借着用功读书和苦练体操来激励自己,然而一切不再有感觉,他生活的很痛苦,心智的杂音扰乱了他,甚至想自杀,于是又去找苏格拉底求解,苏格拉底用灵性让他体验了一把“自杀“的过程,醒来后米尔曼放弃了自杀念头。 当米尔曼说“我非见到乔伊不可!“苏格拉底告诉他: 你不能再抱着“我要这个,我要那个“的观点来看这世界。放轻松点!当你失去你的心智时,就会醒过来,不过,在此之前,你要继续观察,尽可能去观察你的心智碎片。 经过几周记录自己情绪的训练,米尔曼变得越来越有觉察力,他觉察到了自己的愤怒、恐惧、悲伤、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去驯服它们?苏格拉底给出了答案:静坐。他说: 静坐有两个同时并进的过程:一个是内观:注意逐渐冒出来的思绪;另一个是放下:放下对冒出思绪的挂碍。如此便能摆脱心智。 渐渐米尔曼领悟到进入真正的静坐冥想时的所有过程——扩大觉察力,引导专注力,最终臣服于意识之光。领悟到了这点他以为自己毕业了。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米尔曼似乎要与体操绝缘了,他再次陷入了人痛苦、忧郁、自怜、绝望,于是心灵导师苏格拉底迅速上线了。 又一次被苏格拉底弄得气急败坏后,米尔曼说“如果我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又怎么能控制自己的习惯呢?“苏格拉底解答: 你不必控制情绪,情绪就跟气象变化一样,是自然现象,有时是恐惧,有时是忧伤或者愤怒。情绪并不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将情绪的能量转换为积极的行动。婴儿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借助哭来表达情绪,那是纯粹的哭泣,哭完了,发泄完了便放下了。 在苏格拉底的帮助下,米尔曼恢复的很好,于是开始了进一步的学习——“戒律“。 控制饮食,只能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未经过精加工的谷物。这条路很艰辛,就连他的社交生活也在戒律的重重压迫下,逐渐分崩离析,不过时日,米尔曼反抗欲越来越强,后来终于没忍住破戒了,于是开始后悔,决定重新开始,不断鞭策自己遵守所有的戒律,注意如何吃、如何移动、如何呼吸……渐渐身体散发出了一种光芒和一股气,吃的很少,但能量却越来越充足。 有一次苏格拉底当米尔曼面吸烟了,米尔曼对此很不解,实际上苏格拉底是想借此进行新一轮的教学: 不论哪种下意识的,不由自主的仪式行为,都会造成问题;然而特定的行为,比如抽烟、喝酒、吃甜食,其实也有好有坏,每一行动都有它的代价和欢乐之处。你如果两面都有所体会,就会变得即合乎实际,又能为你的行动负责。唯有如此,你才能自由并有意识地做出选择,也就是:去做还是不去做。 抽烟本身并不令人厌恶,抽烟的习惯才令人厌恶。我可以享受一根香烟,然后隔了六个月再抽。而我一旦抽起烟,可不会自欺欺人,说我的肺不会付出代价;我在事后会采取适宜的行动,设法抵消负面影响。 我没有不由自主的行为,也没有任何习惯,我的行动是有意识、自发、刻意并且完整的。 在苏格拉底的帮助下,米尔曼的身体恢复创造了奇迹,在全国大学锦标赛中,米尔曼取得了冠军,但是等待已久的目标达成后,他却很茫然了,这些年来,他一直依靠着一个幻想支撑自己,这个幻象就是从胜利中获得快乐。如今幻想已染成灰烬,他的种种成就却没有使他变得更快乐一点、充实一点。 他问苏格拉底认不认为有钱人比我们这样的穷鬼来得快乐?苏格拉底说: 快乐=满足/欲望 只要你有足够的钱来满足你所有的欲望,你就是富有的。因此有两个办法可以让人变得富有:一种是拥有足够的钱来满足你的欲望;另一种是清心寡欲,生活简单,如此一来,你永远都会拥有足够的钱。 后来苏格拉底决定放手让米尔曼自己去寻觅,说八九年之后再见面,这八九年中米尔曼活成了他本来的样子,他的生活果真和之前在梦中看到的一模一样,他想摆脱这种生活,离了婚后,他决定放下一切深入苏格拉底提过的地区,与苏格拉底重逢了,在高山上他体会到了自己真实的本性。后与自己的灵魂伴侣乔伊结了婚。结尾他说: 苏格拉底没有回来,因为他从来不曾离去。他只不过是改变了,他是我头上的榆树,是云朵,是鸟,是风。他们将永远是吾师、吾友。我将回到我的妻子和朋友身边,回到我的家和未来,在回去以前,我环顾周遭世界。苏格拉底到过这里,他无所不在。 其实本书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带着觉察力,专注于当下,活在此时此刻,当下才能使我们得到解脱,免于痛苦,免于恐惧,免于心智束缚。很多思绪接触到当下时,也就消散了。而当那些思绪消散后,我们才能获得一种和平之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以平和之心生活,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勇士的精神,我们需要勇气来爱这个世界。因此本书的另一个名字又叫“和平勇士”。 可是要想真正做到关注当下真的很难,我们很难找到停止思绪的那个按钮,唯一能做到的大概就是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自己情绪状态的习惯。最后愿你能早日找到停止按钮。
更多文章:
奔流不息的近义词(奔流不息的近义词_反义词_同义词_字词解析)
2024年2月26日 13:40
我们能为保护海洋环境做些什么呢?人们常说的地球海洋环境是什么
2024年6月9日 18:40
扁鹊治病的寓意(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从中我明白了什)
2024年3月6日 04:10
写给医生的暖心句子(赞美医务工作者的暖心句子(精选44条))
2024年4月27日 11:30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潮汕近海旅游景点图片介绍 潮汕海边景点)
2024年5月9日 03:20
我的六一儿童节日记怎么写(范文6篇)?有关六一礼物的日记5篇
2024年5月19日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