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本文目录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导语: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表达、灵活敏捷的反应,均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必须要言传身教。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例如,上课铃声响了,你走进教室,面对还没有完全静下来的学生,这时你最好的命令是你环顾学生的眼神,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开始上课。如果你在开课前经常这样环顾学生,学生一见到你就会自然然静下来。
(二)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在课堂上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
(三)课堂上要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课堂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却不会认真倾听,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科学的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关注倾听的细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当学生在发言时,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一种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千万别在学生发言时你去写板书,让学生时刻都意识到老师在看着我的眼睛。我们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理解和信任他们举动,尊重与接纳他们的观点,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表现出他们聪明才智。
(四)课堂上要关注每位学生,走到学生中去,切不可高高在上
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更要关注每位学生,要走到学生中去,看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在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切不可高高在上,一味地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如课堂上学生不时地东张西望,或目光呆滞,表明他们心猿意马。他们低语暗议,窃窃私语,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他们眼里迸发出激动,表明他们豁然开朗。课堂上如何看学生的眼神行事呢?我认为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同时还可以通过目光暗示来提醒个别听课不认真的学生。另外,局部专注又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是制止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走神。
(五)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大秘诀。课堂是属于教师主导的课堂,不要一味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应首先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欢迎吗?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教学方法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方法得当,自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注重课堂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及时适度的反馈,将更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敏捷地回授来自教师,包括自己的同学指导学习的反馈信息,或者克服思维定式,或者增强自信心,那么对学生自己积累学习经验更具有积极意义。毫无疑问,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正确处理来自学生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其中,最常见的反馈手段就是表扬与批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除了批评教育,更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没有表扬,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会变得越来越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通过表扬他们的长处,来让他们改掉自己的短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课堂管理,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第一、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管理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他对课堂纪律的要求和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判。有的教师认为,所谓的课堂纪律好,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要绝对保持安静,一切听从教师的指挥,秩序井然;还有的教师心目中的课堂纪律好的标准与其说是学生装的外部表现,不如说是学生学习的程度和能察觉到的学生情感。课堂上学生装必须的自由讨论和活动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的真正体现,这是我们所提倡的;而有的教师则认为,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就必须加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是不正确的。过多的惩罚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只能要表面效应,但无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实际上,良好的课堂纪律并不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露的经过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答案时愉悦心情。教师应允许学生有几分钟时间表现他们的这份情感,然后,适可而止。
第二、良好的纪律管理应是自觉的纪律教育。
要遵守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自尊心,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人格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积极的纪律教育为主。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消极的强制性管理则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课堂上尽量不用。培养良好的纪律行为为主,惩罚不良行为为辅。课堂教学中不排除必要的惩罚,但过多的惩罚是培养不出良好纪律行为的。不能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更不能对学生采用讽刺,挖苦和恐吓等方式。实行民主管理,教师不压制学生,不滥施惩罚,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室里充满了友好和谐,积极认真的教学气氛。
第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纪律管理的关键。
教室在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是课堂纪律管理者和监督者,应该意识到教师本身和学生一样是构成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课堂纪律。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纪律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课堂上教学气氛活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不仅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递,而且起着丰富的情感交流作用。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一)备课求“实” -----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三)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如何管理课堂教学
导语: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构建以生为本的主体型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对课堂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必然要求以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来支持教学的革新。
如何管理课堂教学
1.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例如,上课铃声响了,你走进教室,面对还没有完全静下来的学生,这时你最好的命令是你环顾学生的眼神,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开始上课。如果你在开课前经常这样环顾学生,学生一见到你就会自然然静下来。
2.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在课堂上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
3.课堂上要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课堂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却不会认真倾听,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科学的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关注倾听的细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当学生在发言时,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一种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千万别在学生发言时你去写板书,让学生时刻都意识到老师在看着我的眼睛。我们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理解和信任他们举动,尊重与接纳他们的观点,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表现出他们聪明才智。
4.课堂上要关注每位学生,走到学生中去,切不可高高在上
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更要关注每位学生,要走到学生中去,看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在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切不可高高在上,一味地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如课堂上学生不时地东张西望,或目光呆滞,表明他们心猿意马。他们低语暗议,窃窃私语,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他们眼里迸发出激动,表明他们豁然开朗。课堂上如何看学生的眼神行事呢?我认为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同时还可以通过目光暗示来提醒个别听课不认真的学生。另外,局部专注又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是制止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走神。
5.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大秘诀。课堂是属于教师主导的课堂,不要一味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应首先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欢迎吗?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教学方法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方法得当,自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注重课堂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及时适度的反馈,将更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敏捷地回授来自教师,包括自己的同学指导学习的反馈信息,或者克服思维定式,或者增强自信心,那么对学生自己积累学习经验更具有积极意义。毫无疑问,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正确处理来自学生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其中,最常见的反馈手段就是表扬与批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除了批评教育,更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没有表扬,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会变得越来越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通过表扬他们的长处,来让他们改掉自己的短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课堂管理,提高效率。
如何管理课堂教学
(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例如,音乐课上要求学生上课时随着教师的琴声一行行列队轻轻走入教室,在音乐声中向教师问好、坐下,下课后仍按小组队形踩着音乐节奏轻轻退出教室。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二)及时巩固课堂管理制度。
一旦形成了课堂管理规则,就要及时反复巩固它,必要时还要加以修正。巩固管理制度的教师行为主要有:
1.认真监控。
指教师应仔细认真地观察课堂活动,讲课时应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做作业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善于指导学生行为的教师,应能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造成混乱之前就有所察觉。
2.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行为。
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
3.灵活运用奖惩手段。
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通过惩罚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巩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奖惩的具体办法很多,例如教师表情上的赞同与不赞同,表扬与批评,给予学生某种荣誉或取消荣誉,发奖品,课后留校,暂停听课,送校长室等。在实施奖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奖励为主;二是维护课堂规则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则实施奖惩;三是惩罚手段不能滥用,更不能体罚学生。
(三)降低课堂焦虑水平。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因而是十分必要的。但焦虑过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导致问题行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帮助学生在焦虑过度而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调控学生焦虑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了解、诊断焦虑的原因,然后诱导学生把造成焦虑的烦恼宣泄出来。二是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例如调整教学要求、进度,调整教学评价的方法或要求等。课堂中不仅存在着学生的焦虑,教师也会产生焦虑。通常情况下,课堂纪律问题是引起教师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特别是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纪律问题经常忧心忡忡,担心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于是常常采取一些生硬措施控制课堂,频繁指责训斥学生。这样做反而激化了矛盾,扰乱了课堂,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焦虑。实际上,能否维持好课堂纪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如果能真正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要求,讲求工作方法,学生反过来会维护、支持教师的工作,课堂纪律就容易维持,教师的焦虑水平也会大大降低,课堂管理效率会得到相应提高。
(四)实行行为矫正,开展心理辅导。
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行为矫正的方法比较适合于较为简单的问题行为,例如上课爱讲话、好动等行为。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确定需矫正的问题行为;
2.制定矫正目标;
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
4.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
5.以良好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 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纪律水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自我潜能发挥的障碍,以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从这一点看,心理辅导是从内而外地做工作,它不像行为矫正那样完全以改变外部行为表现为目标,因而比较适合于调整较为复杂的问题行为。但心理辅导工作能否奏效,还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真正建立起了信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否展开真诚的思想、情感交流。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素养,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交往,以不断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如何管理课堂教学
1、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环境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态度要和蔼可亲,以微笑面对学生,有幽默感;同时,能创设引起学生学习欲望的环境;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建立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没有教师、家长的压力下自主地、主动地学习。而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微笑的神情、亲切的语言给予学生恰倒好处的鼓励和点拨,尽量缩小师生间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说,教师要善于建立这种民主、平等、敢想敢思的优良学习氛围。并且要爱孩子,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做学生的朋友,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承认学生间的差别,让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启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始终处于民主、和谐、富于教育意味的环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创新意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媒介,也是教师传播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凭借。教师对教材研究和熟悉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强化教材研究,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要看到,驾驭教材,就可以在课程改革中取得发言权。而小学中,各科教材都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刻苦钻研,认真筛选,并在系统地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计划时,从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认真思考,牢牢抓住教材中的“创思点”,发现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原理,精心设计,构建学科创新教学体系。
3、认真制定学科的创新目标。
学科的创新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1)知识结构和学习水平。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各章节创新知识点及学生应达到的创新学习层次水平。(2)创新目标细目。对各创新知识要点的不同层次学习水平提出具体要求或做出具体解释。(3)创新性形成练习题。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教学目标一旦确定下来,既有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有了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所以说,创新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万万不可忽视。
4、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搞创新教育只能强化基础知识,而不能削弱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是一个辨证统一的关系,不能人为地把二者割裂开来。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用坚实的基础知识作为学生创新的资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创新思维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知识学活。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创新需要和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激励学生主动猜测与积极探究。通过质疑过程,使教学呈现合适的层次序列,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从而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创新。
5、乐于听取学生的创新观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而教师不应以教育者自居,应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出探究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创意的学生对同样的事情往往能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意见。所以,教师要具有接受学生不同意见的雅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6、善于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生命的碰撞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所以教师在鼓励、激励学生的过程中,不应仅满足于认知的评价,还应注意教师对学生的情绪感染作用。在注意表彰学生的创新活动时,鼓励创新发现,重视创新活动过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且评价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在完成作业时,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答案,以增强其创新思维。
7、精心组织学生的创新实践。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常常是在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在实际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对其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十分有利。实践证明:实际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设想;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让学生参加感性趣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发展他们的爱好特长及多种能力,使他们丰富的想象在活动中不断的扩展,以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
课堂教学管理的五大原则
:bullseye:目标导向性原则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目标可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中的行为方向。:straight_ruler:规范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常规化、过程化、和科学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busts_in_silhouette:整体性原则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共同组成的小型社会,课堂是学习活动的大环境,任何课堂活动都应该以谋求课堂整体发展为导向,追求课堂管理的质量。:magnifying_glass_tilted_left:灵活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应根据学生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要把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真实性,多样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seedling: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教学质量提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立足于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教师如何有效管理课堂
导语: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的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关系沟通变得更顺畅,课堂效率就更高。良好的课堂管理不仅与正确的管理指导思想和恰当的管理方法密切相关,而且还要受到管理者的素质、课堂自身的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师如何有效管理课堂
一、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教学实践也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造成了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作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形成良好纪律。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学生需要满足情况,弄清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学生的行为,包括违纪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和原因,切实理解学生个体心理和学习需要,从而为针对性地创建积极课堂环境创造必要的前提。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当代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
(3)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人性化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是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的潜在课程,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和内在反应的真诚尊重、关注、接纳和移情理解,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
第二,通过情感化的教学、科学设置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途径,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三,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课堂管理要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微观生态系统。
(4)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及其它健康品质。
(5)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6)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二、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改进交流方式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倾听。
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事件中,“倾听”最为重要。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心理咨询实践表明,仅仅让受询者说出与他的生活挫折有关的内心感受就可能治好他的心理疾苦。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
2、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课堂管理的肢体语言理论认为,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课堂秩序的建立。
(1)眼神接触。眼神接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通过训练,教师不仅要能自然地注视每一个学生,而且要能读懂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2)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教师的言语批评既会中断教学活动,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需走近他(她),或轻轻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其端正行为。
(3)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的重要部分,在交流中传达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辅佐说话。
3、恰当反馈与赞扬。
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能。这里,教师应正确把握反馈多少、对谁反馈、反馈什么等几个问题。目前,许多教师的反馈存在着不够明确、批评多鼓励少等缺点。有关研究表明,要使给学生的反馈(表扬)成为有效的鼓励因素,应该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情景性。不要随便滥用表扬,表扬必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
(2)具体性。赞扬应针对某个特别要强化的行为;
(3)可信性。赞扬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同时,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我信息”,如“作为教师,我对你上课看小说的行为感到不尽满意”,向学生传达出教师对问题情境的感受和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要求,避免“你信息”,如“你太懒惰,你如果不改进,你将一无是处”这类引发学生反感的标记性言辞,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在沟通中还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例如,教师可以说“我喜欢你,但是我不喜欢你现在做的事情”,但不能说“你真是不可救药”,“我讨厌你”。
4、正面诱导。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方式可分为有意负面诱导、无意负面诱导、无意正面诱导、有意正面诱导等四种类型。所谓正面诱导,是对一类信息的总称——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即传递给学生说他们是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相反,负面诱导则是指向学生传递说他们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能力的、没有价值的信息。
三、坚持健康课堂管理思想,实施健康课堂纪律
近年来,国外在课堂管理中特别强调“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所谓健康课堂管理,就是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安康,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生活。为了实施健康课堂管理,教师应掌握健康有效的纪律实施技巧。
1、实施健康纪律模式,通过激发动机控制课堂。
课堂纪律的实施模式主要可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健康型三种模式。专制型模式要求强制而无视尊重,放纵型模式注重尊重而放弃强制,而健康型纪律实施模式则力图在强制与尊重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在健康型模式下,教师不是指挥家,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行为,告诉学生行为的`限度和可以被接受的选择,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或活动负责。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动机激发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
2、有的放矢地矫治不同误设目标行为。
作为拥有强烈归属欲望的社会生物,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表现出要求被接纳和被重视的愿望。当课堂环境不能满足这些需要时,学生就会将自己的行为引向寻求关注、寻求权力、寻求报复、规避失败或表现无能等错误的目标,错误地选择各类违纪行为来满足归属等普遍的心理需要。针对学生的错误目标及相关行为,当代课堂管理目标导向理论认为,教师不能简单地采用惩罚的方法,而应运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养成自律的良好行为,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
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确认错误目标。
学生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目标导致的,所以教师应通过分析和观察学生的行为特点来确定学生错误目标的具体类型。
(2)分析错误目标。
教师确认错误目标后,应直接和学生讨论、分析错误目标中的错误逻辑,然后通过沟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
(3)改进错误目标,引发建设性行为。
发现学生的错误目标并找出错误的根源后,教师切忌使用惩罚和强行禁止,应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建设性行为,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成就获得他人的尊重与重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断指责和惩罚,只会增强学生的无价值感,甚至引发报复行为。
3、积极鼓励引导,恰当使用惩罚。
针对课堂管理中存在的批评惩罚多、鼓励关怀少的现状,教师应坚持积极鼓励引导、恰当使用惩罚的教育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管理中,奖励的矫治作用远远大于惩罚,教师通过鼓励理想行为去纠正克服不良行为的效果要比对不良行为实施过度的惩罚要好。
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怀鼓励为主。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作为教师,在对待和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应多关怀鼓励,少打击责骂。
第二,正确运用惩罚。
在课堂管理中,提倡关怀、鼓励为主,并非简单地否定或取销惩罚。只是强调必须慎重地正确地运用惩罚。在某些情况下,运用惩罚进行纪律管理还是必要和有效的。
第三,多作正面引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批评只能抑制不良行为,而难以形成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不要使用消极否定性的语言,多用积极引导的语言,不仅要告诉学生“不要怎样”、“不能怎样”,更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良行为的缺陷,更要指出学生努力改进的方向,从正面引导学生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和巩固。
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当代课堂管理研究者都高度强调有效教学策略与学生良好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课堂管理研究中,格拉瑟(W.Glasser)等人都曾指出,优质课程、优质教学和优质学习是有效纪律的主要特征。美国著名课堂纪律研究专家库宁(J.Kounin)也认为,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纵观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教学节奏、课堂段落和学生注意的管理调控。
(2)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结构,恰当调节师生焦虑水平。
(3)改进课堂交往结构、提高学生参与比率。
(4)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体验成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5)顺利过渡。教师要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做好准备,制定日程安排,以确保课堂过渡的顺利进行。
(6)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和活动程序。
(7)充分利用问题控制课堂行为,但问题必须丰富多彩,意味深长。
(8)综合运用模式控制、目标控制和评价控制等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9)随机应变,正确运用课堂教学应变技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合理运用注意转移法、随机发挥法、幽默法、宽容法、设疑法等方法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偶发事件。
(10)分析课堂记实。必要时教师应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用现代技术记录下来,进行认真分析;或由同行互相听课指出对方容易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地方。
教师如何有效管理课堂
(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二)及时巩固课堂管理制度
一旦形成了课堂管理规则,就要及时反复巩固它,必要时还要加以修正。巩固管理制度的教师行为主要有:
(1)认真监控。
指教师应仔细认真地观察课堂活动,讲课时应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做作业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善于指导学生行为的教师,应能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造成混乱之前就有所察觉。
(2)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行为。
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
(3)灵活运用奖惩手段。
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通过惩罚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巩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奖惩的具体办法很多,例如教师表情上的赞同与不赞同,表扬与批评,给予学生某种荣誉或取消荣誉,发奖品,课后留校,暂停听课,送校长室等。在实施奖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奖励为主;二是维护课堂规则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则实施奖惩;三是惩罚手段不能滥用,更不能体罚学生。
(三)降低课堂焦虑水平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因而是十分必要的。但焦虑过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导致问题行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帮助学生在焦虑过度而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调控学生焦虑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了解、诊断焦虑的原因,然后诱导学生把造成焦虑的烦恼宣泄出来。二是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例如调整教学要求、进度,调整教学评价的方法或要求等。
课堂中不仅存在着学生的焦虑,教师也会产生焦虑。通常情况下,课堂纪律问题是引起教师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特别是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纪律问题经常忧心忡忡,担心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于是常常采取一些生硬措施控制课堂,频繁指责训斥学生。这样做反而激化了矛盾,扰乱了课堂,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焦虑。实际上,能否维持好课堂纪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如果能真正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要求,讲求工作方法,学生反过来会维护、支持教师的工作,课堂纪律就容易维持,教师的焦虑水平也会大大降低,课堂管理效率会得到相应提高。
(四)实行行为矫正,开展心理辅导
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行为矫正的方法比较适合于比较简单的问题行为,例如上课爱讲话、好动等行为。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确定需矫正的问题行为;
(2)制定矫正目标;
(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
(4)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
(5)以良好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导语: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与课堂环境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运用并加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①加强教学节奏、课堂模块和学生注意的管理调控。
②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恰当调节学生焦虑水平。
③改进课堂交往结构,提高学生参与率。
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参与设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做好准备,制定时间安排,确保课堂过渡顺利进行。
⑥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和活动程序。
⑦充分利用提问控制课堂行为,所提问题应丰富多彩,意味深长。
⑧综合运用模式控制、目标控制和评价控制等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⑨随机应变,正确运用课堂教学应变技巧。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第一,根据学生课堂40或者45分钟的注意力情况,精心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预期、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和自信等。
第二,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要有适度的激励措施。
第三,尊重信任学生,与所有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的逆反心理、挑剔心理、限度检测,保护学生的脆弱自尊心,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偶然事件。当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偶然事件,老师应用宽容的心态,争取控制局面,并迅速捕捉这些偶然事件中包含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进而伺机进行品德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
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要和所有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巧用惩罚,把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切记,惩罚不是为了维护老师的尊严和权威,而仅仅是为了教育,是为了教学,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所以,处罚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第四,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它应该是师生共舞。所以,课堂上应该是师生互动,老师主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
第五,教师要学点心理学,这样既可以了解课堂上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也可以根据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采取更恰当的处理方式。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第一、管理的前提,课前老师要备学生
备学生不只是备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要备对学生的管理,老师要事先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课前老师都应该心中有数,这样上课管理学生时才能得心应手。例如,上课铃打响了,教室里仍然很乱,这种情况如何管理;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应该怎样去处理。个别学生捣乱,老师应该怎样制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师都应该预料到,如果课前老师对这些问题早有准备,课堂上再处理这些问题,就能得心应手。
第二、关注每一位同学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一环
每位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关注自己,重视自己。所以老师就应该尽可能的关注每位学生,关注同学们的办法有很多,例如:可以用眼神扫视他,也可以走到他旁边,也可以拍一下他的肩膀,也可提问他发言,总之,只有你关注他,他才可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老师才能发现这位同学的学习情况,才能了解这位学生。如果,老师只是自我陶醉地讲,并不关心学生的表情,就有学生不认真听讲,同时,老师也不能及时掌握学情。
第三、有趣的课堂,有利于课堂管理
枯燥的课堂,容易使同学们分神、疲劳,不利于课堂的管理。相反,如果是有趣的课堂,就有利于课堂的管理。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再将课本的知识硬灌给同学们,同学们不能用来理论联系实际,就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就要求老师不要照本宣科,应将课本知识讲活,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有吸引力,才能真正成为有趣有意义的课堂。
第四、课堂有效的教学管理还离不开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教学之余,发现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地积累,平时和班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平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利用自身的年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也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自然减轻了课堂教学管理的压力,最终对于授课是大有裨益的。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导语:课堂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掌握规定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是尽可能多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内容。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因此有效课堂应该包括如下含义:
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优化,单位时间里教学效率高;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组合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
一、减少批判之声,传播理性讯息
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入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创造。苏霍姆林期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理性讯息是指针对情境而非学生人品的判断,强调老师应该接纳与承认学生的感受,简而言之,就是对事不对人。理智的行为有赖于人类相信自己�ο质祷肪车木踔�能力,因此,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去评判一个学生是怎么样的,比如“你真是太笨了!”,而是转向对客观情境的描述,让学生依靠自己的理智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并判断对自己的感觉。
二、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上认为,人在心情愉快时,更容易接受事物。因此,好的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已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让她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也就是教学的环境。教学情境有物质的,比如:教室的座椅、光线等;还有心理的,也就是课堂气氛,这是更为重要的。比如有的课堂气氛积极而活跃,有的则拘谨而刻板。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往往能极大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特点,课堂补充有趣的背景知识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保持注意力。而对那些强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执行,而精神涣散,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因此,当整个课堂吵吵闹闹的时候,教师也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了,那就是:你的课堂够吸引力吗?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不久,课堂要作到一松一紧,张弛有度,更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四、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鸣的过程。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容性,相互接触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主动地接纳老师的指导,接纳各项教育措施,教师的行为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才能高效地顺利开展。学生群体,不论是正式的班集体,还是非正式的友伴群体,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及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生群体,可以为教与学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气氛,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形成良好品德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课堂学习管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特别是心理的需求。
五、逻辑结果替代惩罚,建立学生责任意识
逻辑的结果是紧跟着某一特定行为而出现的后果。逻辑的后果不是惩罚,惩罚是老师对不良行为学生所采取的报复行动,对学生展示谁是“老大”,惩罚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报复冲动。而逻辑的结果跟随着自然和必然作用,绝非老师使用的武器。
逻辑的结果不是老师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要发挥集体的约束力,将团体的秩序表现出来,力行学生自立的班规。而且逻辑的结果不是应急预案,而需要持之以恒地得以贯彻实行,不能针对某些个体,而必须适用于所有学生,让他们知道,不良行为总是带来令人不愉快的结果。逻辑的结果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如何表现,这样他们会学到去依据内在的规律来控制自己的行动。
总而言之,都非常强调老师在表扬、惩罚、表达自我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避免对学生进行评判,避免让他们把自我概念建立在对权威的服从和依附上。
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来源于老师和学生的相互尊重,老师为人师表,理应以身作则。这种尊重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真诚,这种真诚表现在不轻易评判,适当且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之上。建立和学生之间紧密的情感连接,这才是师生关系得以生根发芽盛开的土壤。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导语: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以有效地维持学生适宜行为,保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的技能技巧。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快捷有效的处置方式,且采取的处置方式既不给学生以太大的压力,又不妨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的功能
一、组织功能
这是课堂管理最基本的功能。课堂教学要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对教学设备、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这样,学生才能由分散的个体变成有效的学习集体,教材、教学设备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学活动才能系统、有序地进行。
二、促进功能
这一功能是指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课堂中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合理需要,形成积极、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的释放,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是由课堂管理对象的特点决定的。由于课堂是由人、物、信息、时间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就其中的主要因素下一人来说,几十、上百个学生在一起活动,没有行动上的协调一致,教学就无法进行。要发挥课堂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管理的协调功能。
四、维持功能
维持功能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较持久地维持课堂教学的基本秩序以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影晌课堂教学管埋的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学生方面,有的来自教师方面,有的来自课堂学习环境及其他方面。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上课风气
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较差的班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会感到吃力;而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较好的班级,教师会感到轻松愉快。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教师、班集体(包括班主任)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教师应配合班主任,采取有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课堂群体规范和风气,并利用这种风气规范全班的课堂活动。
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影响学生注意力、自制力、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积极手段。
3.学生的疲劳程度
注意力需要强有力的自我控制。课堂教学中学生长时间致力于思考,以及紧张的气氛,容易引起疲劳,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注意力不稳定的原因与脑神经细胞的疲劳有关。学生疲劳时注意力不易集中,思想开小差,容易做小动作。因此,课堂管理应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并通过降低教学难度,穿插有益的活动等方式予以调节。
4.学生的自制力
学生的自制力主要是通过使学生自觉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意志集中和坚持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推进产生影响。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威信
赞可夫说:“如果没有威信,那就是说,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成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有威信的老师,可以用轻轻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使乱哄哄的课堂迅速安静下来;而威信不高的教师则很难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学识、能力水平和品行修养,以此树立威信,增强课堂教学管理的威信、影响力。
2.教师的语言、声调、动作、表情
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直接作用。因此,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说话要清晰,准确,有力,鲜明,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声调的变化(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节奏、停顿等)、动作和表情来组织教学。
3.教师注意的分配情况
课堂上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注意。教师的注意意味着发现了他们的光彩,意味着对他们的了解、重视、鼓励、关怀和喜爱。注意有时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对一个学生长期忽视,不予注意,就等于抹煞他的优点,以至否定他的存在。对性格活泼而又敏感的学生来说,尤其难以忍受。有时有些学生就不甘寂寞,因此而生出一个奇特的事故,通过捣乱把自己变成注意的中心。
4.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教师对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既关系到课堂秩序,又影响教师的教学威信,对教师以后课堂教学管理的效力产生连带影响。所以,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影响课堂教学管理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若缺乏机智,就会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中束手无策,甚至由于自己的简单化处理而事与愿违。
三、课堂的学习环境
安静优雅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另外,教室的色彩,直观教具的运用情况,教师的装束、言谈、举止,座位排列情况等,也是教室环境的一部分,对课堂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关研究表明,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前排、中间”座位区域的学生有以下特点:(1)对学习持积极的态度,并能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2)对教师有着较理想的口头、视线接触机会,能积极地进行课堂参与,因而成绩要高于“后排、两边”学生的成绩;(3)喜欢上课、学习兴趣浓厚、对教师友好。而坐在“后排、两边”的学生具有与上述学生相反的特点,即:(1)往往对学习持消极的态度,对学习缺乏信心;(2)与教师的口头、视线接触机会少,课堂上表现不活跃;(3)对学习兴趣不大。对此,教师应采取如下的管理对策:(1)对“后排及两边”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以消除自卑感,增强学习的信心;(2)定期调换座位,以免部分学生总是在不利于参与课堂活动的座位上听课,形成惰性心理定势;(3)课堂提问,巡视辅导,要以“后排和两边”座位上的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
四、其他方面
1.课堂的管理跨度
课堂管理的跨度即班级的学生规模。一般而言,班级规模越大,教师管理上的难度越大。
2.课堂教学常规
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既是组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如∶开始上课,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致敬,教师要还礼;学生不准擅自离位,更不准说笑打逗,等等。这些常规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并为创造严肃、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情境奠定基础。
3.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隔膜乃至对立的师生情绪会成为课堂教学管理的严重障碍。如果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他就会把自觉遵守课堂管理的各种规范,同时看成是维护师生间友好情感的需要。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直接指令
即教师通过明确的管理指令信息,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控制。这是常用而又易行的一种课堂管理方法,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请注意黑板”, “不要随便讲话”等。直接指令的使用要适度管用,否定的指令不宜过多,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二、间接暗示
即教师运用比较隐蔽的表达方式,传达课堂管理意图,让学生在某种暗示情境中,自动遵守课堂管理要求。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需要,又能做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比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说:“好,现在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有的同学还动笔圈点,已经进人了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样,那些本来认真看书的学生更加认真,一些不怎么认真的也自动端正了态度。运用间接暗示必须洞察课堂情境,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准确而巧妙,淡化管理的“痕迹”。
三、恰当评价
即教师根据课堂管理的现状,及时作出恰当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激起学生内在的进取热情。对学生的注意程度、守纪状况、作业优劣等都可以恰到好处地点评,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行评价,无论对全班、对小组或是对学生个体,都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的否定评价更要慎用,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而发生课堂管理的僵局。
四、体语控制
即教师通过动作、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传达课堂管理信息,控制课堂。比如:适当走近分神的学生,用肯定的目光鼓励学生发言,用饱满严肃的态度影响同学们的情绪等,都是管理课堂的有效方法。
五、培养助手
利用助手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良好方法。这样做,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任何教学活动,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的真知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才能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觉地向教师学习,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富有成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强化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在教学管理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理解、信任的态度,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巧妙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在课堂进行管理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只有当管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时,教学才会由多元性、散漫性和随意性向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转化,教学才张弛有度,疏密有致,也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对课堂教学管理你有什么建议
1、是要熟悉各级教学管理文件,特别要精通本校的教学管理文件,熟悉教学管理的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2、是要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 3、是要建立教学监控系统,畅通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掌握教学信息(老师教学态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出勤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是要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认定教学事故,评选优秀教师,促进教风根本好转; 5、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更多文章:
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2021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024年6月14日 08:40
上海电子税务局那里下载委托书?《信用修复授权委托书》在哪下载打印
2024年4月25日 22:20
主持的近义词(主持 [zhǔ chí]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2024年4月11日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