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和电子政务异同?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政府信息化的关系和区别
本文目录
- 数字政府和电子政务异同
-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政府信息化的关系和区别
- 电子政务引起的政府办公管理变革具有哪些特征
- 什么叫做无缝隙政府
- 无缝隙政府的主要特点有
-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联系与区别
- 公共治理之于政府转型的目标诉求
- 简述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
数字政府和电子政务异同
国家电子政务专委会主任王钦敏,在2020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上对二者进行了解读。
关于数字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关系,前期二者定义有所区别。“数字政府”(e-government)强调的是信息化政府;而e-governance意为信息化政务管理和服务,即电子政务。目前国际上(包括联合国)在二者之间是画等号的。电子政务内容架构主要包括政务数据资源、政务业务协同、政务公共服务三个关键要素体系,其中,数据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服务是重点。国家电子政务的支撑架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标准规范、政策法规、安全保障四个体系,它们是数字政府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支撑条件。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在公共数据服务、统筹推进机制、系统标准规范、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五个方面同步发力,构建全国一盘棋、共建共享的政府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这种解释也算是半官方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来源:公号《智慧城市研究联盟》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政府信息化的关系和区别
电子政务的重点在于“政务”,即政务的电子化。电子政务的包含了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化,而电子政府也是政府信息化的一个外在表现。政府信息化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对公民的电子政府。
1、范围上的不同。
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行政领域,具体为:政府对内部管理、政府之间连通、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对公众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很少涉及到司法、立法等方面,在我国尤为如此。而电子政府的内容将要广泛的多,如立法、选举、司法、监督等活动,都渗透着电子化的涵义。
2、概念不同。
电子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电子政务是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的,是政府机构应用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讯手段,将管理与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政府信息化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突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3、理念上的不同。
电子政务的根本目标或者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政府通过电子化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就是政府对内部管理、政府之间连通、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对公众的公共服务等方面。
电子政府将实现的是扁平型网络结构、分权化、无缝隙的政府这就意味着公众参与、公众。
政府信息化在电子政务的优越公共服务基础上,超越政府服务的范畴,实践民主化政治的理念。
电子政务引起的政府办公管理变革具有哪些特征
一、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意义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一个信息化的政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一个竞争力要素,也是提升国家和地区全球竞争力,争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先机”的关键。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政府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处理者和应用者,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确实向各级政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来建立一个能够更好地为市民和企业服务的政府,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各项决策活动的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来引导国民通过网络享受服务,肯定会直接地带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全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现有的政府组织形态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与工业化的行政管理的需求和技术经济环境相呼应。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网络模式,政府的组织形态也有可能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水平的网状结构转变,从而减少管理的层次,以各种形式通过网络与社会建立直接的联系。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将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对原有的政府形态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希望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最终构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网络的智能化、联结性和超时空等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信息网络一方面把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地域联结成一个整体,产生网络聚合和扩散的双向作用,使信息的沟通方式、资源的配置途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信息网络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信息资源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输到世界各地。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基于信息网络的电子政务的各种社会效应以及政府管理的改革创新发展方向。(一)、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对内外资源的利用效率传统政务实际上是一种以高成本、低效率为标志的粗放管理方式,粗放的管理常常导致官僚主义现象,这既与政府的各种繁文褥节有关,也与人民群众能否把握各种信息对政府实施监督有关,单纯地用缩编来遏制官僚主义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而电子政务则是一种集约管理方式,某种程度上电子政务将因其披露政府各种信息和废除繁文褥节而对官僚主义进行相当大程度的遏制。实施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降低政府机构与人员费用的开支。电子政务的应用,将大大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使中间层次的机构与人员失去存在价值;依靠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方式,将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行政组织规模会大大缩小,精简机构与人员的力度会更大。网络时代的政府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财政开支的总费用将减少。当然,更主要的是网络政府对既有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最充分地利用,这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会以较少的投入产生较大的产出。2、降低政府传统办公设备的开支及公务处理成本。虚拟办公、无纸办公的出现,无疑将减少办公楼宇的建设和维修费用,减少购置办公设备的财政支付,以及为组织成员提供交通工具或交通补助的费用。同时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地进行跨部门或跨地区的电子交换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输送、电子邮递、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处理,并做到用固定的软件进行公务统计、整合不同政府部门的资讯、政策能够迅速下达、信息能够做到动态收集和动态处理,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管理和服务的成本。3、组织内外资源连为一体,降低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成本。电子政务中网络把全国或全地区的行政机关连接在一起办公,达到许多资源(比如信息、人力、知识、创新的方法、先进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观念)的共享,也减少了有形资源(比如机构组建、会议设施、在不同部门和地区的来回奔波)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真正达到“大而全”而不是“小而全”和条块分割。更主要的是通过网络系统,把行政系统与外界社会系统的信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这对政府组织也好,对全社会各组织和公众也好,无疑大大降低了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成本。4、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电子政务的发展,使人们必须面对复杂的、以个人方式负责的、有着较高要求的技术设备来工作,这不仅无形中给组织成员在工作上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压力,而且从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主的工作内容的趋同,将使更多的体力劳动者变为智力劳动者。同时,分权、参与、责任感、关注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人的潜能得到了全面的挖掘,人的能力得到了更为全面的运用,工作效率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二)、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得到充分应用,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1、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得到充分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网络成为政府宣传的有力工具。我国历史悠久,有着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化,各少数民族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互联网络不但可以保护这些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而且还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其次在贯彻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电子公告牌,解释政府政策的意图和想法,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政策的意义、把握政策的变动和修改,减少政策执行的障碍。第二,互联网使政府管理动态化。传统管理的一大弊端是管理活动的静态性和时滞性,即使存在某些动态管理的方式,也因成本过高和缺乏有效的技术而难以落实。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信息的及时、全面把握、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使任何层面、任何行业、任何环节的管理活动和协调活动成为可能,使政府管理动态化。第三,网络化管理简化办事程序。电子政务使得相似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办事规则统一、标准化和程序化,对出于本位主义、地方主义、部门主义的一些烦琐规定则加以废除,使政策保持更大程度的统一性。同时,电子政务要求增加工作人员的自主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行政组织也必须减少束缚工作人员手脚的一些办事规定,使职员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2、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得到充分应用,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政府管理现代化:第一,管理“硬件”、“软件”的现代化。电子政务的实施,使现代行政管理系统的管理组织运行日益技术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拓展,建立了许多人们从前无法想象的管理系统,管理越来越呈现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这是管理“硬件”的现代化。同时,在管理思想方面,管理者越来越强调办事效率,并采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管理从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管理方法方面,具有广泛外延的系统方法,如全面管理方法、优选法、价值工程、网络技术、线性规划、计划评审技术、技术经济分析、预测技术等等,将得到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并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同时,具有远距离控制、分布式统一协调、动态网络计划等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也将成为可能。第二,管理参与者的现代化。其一,从体力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电子政务条件下,行政组织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行政组织系统管理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强,创新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而另一方面,例行性工作的自动化趋势越来越强。这一切使管理能力的好坏与知识和能力的发挥成正相关关系。其二,从职能分工型向综合多能型转变。电子政务为打破传统分工过细的工作安排提供了条件。一方面,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办公系统去做,另一方面借助于继续教育和多技能培训,促使管理人员向综合多功能型方向发展。其三,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电子政务环境下,管理者要求更多地参与组织的决策,更多的灵活性,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控制,并更多依靠责任心来自我约束。此外,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还将发生如下变化:从例行程序到适应复杂性和不断创新;从按顺序作业向并行作业和同步行动转变;从纵向交流到网络交流;从不信任和服从到对话式合作;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更快。(三)、扩大政府行政系统开放性,增强公众的参与程度1、推动政府行政系统与外界的信息共享。互联网不仅可以确保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更主要的是可以实现行政系统与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的信息共享。通过政务信息上网,社会各界和公众可以便捷地得到政府的有关管理法规、政策和各种便民服务信息,政府组织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关于管理活动的信息反馈,并利用有关的社会信息资源改进管理。2、推动政府部门由单向管理到社会公众参与的互动管理。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活动更多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单方面意志的体现,尤其是民主化程度不高的社会或部门,更是如此。而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活动将更加关注民意,注重政务公开、公开交流和民众参与,行政管理与社会整体系统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通过信息网络及政府的电子民意信箱,公众可以随时与具体经管的行政部门或行政人员保持联络和相互监督,可以随时参与政府部门的各种讨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3、行政组织的运行具有更大开放性和协调性。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不仅在行政系统内部鼓励不同层级间的行政组织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加强行政组织之间的横向协调和交叉性联系,而且更注重对外在环境的反应和协调一致。在价值形态上,网络组织注重在解决好大多数人的问题的同时,也注重解决各种少数人的社会问题;在管理好常规事务时,更注重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允许公众更直接地参与行政组织的决策管理;强调公共伦理和规范、强调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持公众对政府组织的信心和信任;更加注重政务公开和社会组织与个人对政务信息的共享。4、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速管理模式的扁平化、网络化转变。传统政府组织结构是一个刚性化的机械式组织,有固定的职位、严格的层级关系和层层传递的信息渠道;组织机构多以功能导向为主,组织职责明确、边界清晰又相对封闭,组织之间静态连接、缺乏互动,往往需要通过开会、谈话、发文、通告等实体性接触开展工作。这种组织结构的突出弊端表现为会多、文件多、办事程序多,本位主义严重,拖沓、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严格的层级关系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必然在再造政务流程的同时,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电子政务使大量复杂的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地传递和处理,推动组织结构从传统科层制向扁平网络化转变,呈现为一种柔性化的有机组织。组织之间的边界是开放的、互动的、动态连接的,通过网络实现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减少不必要的层次环节,减少会务、文件等实体性活动,代之以网上的虚拟性活动,大大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逐渐形成一种弹性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跨功能的、效率高的“无缝隙政府”。(四)变革政府组织决策方式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运行职能的前提和核心。电子政务的发展和运用,对政府行政决策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政府决策权的分化。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环境的复杂性在不断提高,决策的数量激增,非常规化、非程序化决策增多,决策的目标更多是面向未来,因而风险性也在增大,使分散决策权成为必要;同时,对问题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理,也要求即时决策、就近决策,这也要求决策权必须分散在各个问题发生地;另外,行政组织权威的基础被建立在知识和信息之上,而知识和信息的分散性决定了权威的分散性,进而决定了决策权的分散化。2、改进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根据管理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西蒙的观点,在不能获得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人们的决策行为只能是有限理性地判断和抉择,不可能存在最优的决策模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可得到恰当的信息,这就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可以根据信息及时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可以根据信息确定尽可能多的方案;可以利用信息对每一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比择优;可以根据决策方案的执行情况,来修正和调整决策方案,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政府决策与执行的界限模糊化。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的决策与执行是严格分开的,决策是行政组织领导者的职责,而执行则是其他部门和层次的主要任务。这里面既与权力的集中性及分层分离的科层组织体系有关,也与信息不充分有关。电子政务环境下,使任何现场的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可获得做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无须先向上司请示和汇报,而后再执行上司的决策。这真正实现了西蒙所讲的“人人参与决策、每一层次都参与政策”。只不过决策的对象、范围和影响有所差别而已。4、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科学的决策尤其是复杂的科学决策,需要先进的智囊系统和信息系统,也需要一些现代自然科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如系统分析、可行性论证、群体讨论、德尔菲法等。这些辅助系统和科学方法功能的发挥,都是以全面、及时、经济、准确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分不开的。网络信息技术使这些决策工具和方法的运用变得简单化、可操作化,从而大大改进了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5、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在政府组织内部,层层参与决策、人人参与决策,智囊团和专家人员的意见得到及时反应,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会大大提高。在组织外部,社会公众和有关社会组织利用便利的互联网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要求。对一些关系重大、影响面宽的复杂政策,政府组织的决策核心可以把决策意图提出来,让人们在互联网上提出方案;也可以把做出或收集的决策方案在网上讨论,充分利用大家的聪明才智做出科学决策。综上所述,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电子政务从多方面推动和保证了行政管理创新模式的建立,对于促进政府管理向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方向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什么叫做无缝隙政府
“无缝隙”这个东东,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突然时髦了起来。所在地报社一位跑劳动就业线的记者朋友告诉我在忙着采写“无缝隙就业”;居住地的物管说要开展“无缝隙零距离全方位”的物管服务。在互联网上键入“无缝隙”,搜索到相关网页35300篇,譬如有“天气无缝隙预报”、“税收无缝隙征管”、“实行无缝隙执法考评”等等。 美国哲学博士拉塞尔·M·林登(Russell M.Linden)所著的《无缝隙政府》,3年前我国就引进出版了,那时热过一热。我们“拿来”之后,不时拿出来发扬光大一把,哪里都好像在热闹地焊接无缝隙钢管。 但请注意了,《无缝隙政府》一书的副题可是“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无缝隙政府(Seamless Government),指的是政府整合所有的部门、人员和其他资源,以单一的界面,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无缝隙政府目的是要突破传统的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所以也称“无界线政府”(Boundaries less Government),因为传统的政府组织,是“科层制政府”,分工细、等级严,弄到后来往往各自为政、人浮于事,百姓办事很不方便。 在浙江金华,刚刚成立了一个“专门呵护市民情感”的机构。报道称这个名叫“情感护理中心”的机构,是浙江省“惟一一家由地市政府部门牵头成立的社会情感干预机构”,“整合了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卫生局、民政局、教科所、心理卫生协会等资源,构筑了一个强大的服务网络”,市民有心理情感问题去咨询求助,即可得到情感护理服务。这个中心的组建,的确很像“无缝隙政府组织”的模式了。 该中心的组建,源于此前北京一位专家前来开讲座提出的理念:“要构建幸福和谐、人民普遍愉悦的小康社会,应该以人为本,以‘情感护理’方式作为新时期思想工作新方式的理念。”当地调查,有各种心理障碍的人占20%。政府能想到为市民提供“情感护理”,整合资源建个“无缝隙”的中心,聘请若干专家招募一批志愿者来开展服务,说明心中还是装着人民群众的,这个好心不能否定。但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政府,哪些该是你提供的,哪些不该由你提供,不可模糊,否则“无缝隙服务”就可能变成“无缝隙越位”。政府组织提供“无缝隙”的心理咨询服务,从积极意义上看,是有限进步,权宜之计;从消极的角度看,那就是越俎代庖,多此一举。 我们向来不够重视理疗人的心理疾患,不少人从心理问题,到心理障碍,到心理疾病,一路“无缝隙”地走完“三步曲”,哪像人家发达国家,到处开有心理诊所,遍地心理医生,许多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人家可不是由政府组织来开设的。心理诊所之类的服务,显然应该由社会来办、由“市场经济”这只手来对付。 对“无缝隙政府组织”一知半解概念不清,甚至当作时髦来赶,就可能橘逾淮成枳。3月17日见北京某报有时评文章《从总理和网友“互动”看无缝政府》,说的主题也是构建无缝隙政府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一种曲解,将“无缝隙”看成是官员与群众、总理和网友之间的“无缝隙”了。我们不可忘了,“无缝隙”是政府组织本身的“无缝隙”,是横向部门之间、纵向上下之间消除“缝隙”。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无缝隙政府组织”,但用不着干什么说什么都扯出“无缝隙”的旗号。
无缝隙政府的主要特点有
无缝隙政府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打破传统的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整合政府所有的部门、人员和其他资源,以单一的界面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所应用的理论。无缝隙政府是我们正在经历着的这场静悄悄的公共管理革命的主要原因和特征,同时也是由生产者社会向顾客社会转变的一种反应。本书用来自各级政府的实例展示了如何把再造原理应用到各级政府的管理之中,详述了再造的步骤,说明了政府再造过程中怎样评估、设计,怎样克服阻力,怎样实施根本性的变革,揭示了无缝隙政府不是全盘推翻现有的行政运作程序,不是以部门、职能为导向或以数量、规模为导向,而是以顾客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无缝隙”,是指一种弹性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跨功能的、效率高的组织形态。无缝隙政府是以满足顾客无缝隙需要为目标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主要内容:(一)顾客导向,指组织及组织成员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①站在顾客本位进行思考;②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③以顾客满意作为组织目标;④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二)竞争导向,引进公共服务的市场竞争机制,改变对公共服务的垄断甚至独占的做法,允许和鼓励民间参与和提供公共服务,使公共机构与民营机构之间、公共机构之间、民营机构之间展开竞争,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利用竞争和顾客选择来淘汰质次价高的服务提供者,壮大以合理价值提供优质服务的组织。(三)结果导向,就是通过顾客和过程,强调积极的目标、具体的结果与产出,强调工作的实际结果、预算和绩效并重。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自我管理团队等,是实践结果导向的重要工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概念不同
电子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而电子政务,则是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的,是政府机构应用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讯手段,将管理与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突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实体与虚拟的区别
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概念 ,主要是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站,着重点在政府网络化;而电子政务是一个程序概念,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行政目的,着重点在政务。
联系:
1、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政府要在开展电子政务过程中,进行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分隔和时空的限制,最终实现在网上办公。
2、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电子政府。电子政府作为网上虚似的政府是基于网络的、面向政府机构、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是一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建立在电子政府之上的政务自然就是电子政务。
扩展资料:
电子政务主要内容:
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
5. 充分利用政务网络,实现政府“无纸化办公”。
6. 政府知识库。
公共治理之于政府转型的目标诉求
摘要:中国正在发生从旧到新的治理转型,治理转型实际上是一场全球性变革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公共治理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全球治理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模式,为中国探索和建立更为有效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实现公共治理向“良好治理”方向的转型提供了某些启示。 关键词:治理;转型;全球变革 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推进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也使政府的管理从理念、制度到结构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出现了中国治理从旧到新的转型。走向新的治理是当代各国公共治理转型的必然结果,治理转型作为公共治理领域发生的一种系统化的、大规模的和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是一场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全球性运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公共管理领域围绕着加强政府能力和满足公民意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全球性改革运动,其结果是公共管理发生了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型。探索更为有效的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也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核心论域。这种探索将为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和正在发生的公共治理转型提供某种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论。 一、背景:全球公共管理改革与治理转型 在14世纪末就开始使用的“治理”,是与统治( government) 、管理(management)等政府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政治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研究者开始认同关于“治理”概念的新解释:治理是包括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机构在内的多个主体,协同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最大化公共利益的过程。这一定义主要是在“公共治理”的意义上使用的。它意味着: ( 1 )治理或者说公共治理与政府管理不同,主体并不是惟一的,而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公共和私人的机构; ( 2 )治理权威的运用并不像政府管理那样,采用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政命令,而是上下互动、相互协商、彼此合作的方式; ( 3 )治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网络状的合作管理,是“多中心”的,目标也是多元的,但最终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需求,实现最大化公共利益。 传统治理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挑战,从而向现代“新”治理转型,在西方国家是很早就发生的事。但治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且有其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兴起。当代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发端于西方国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之所以首先掀起公共管理改革,源于两个基本原因: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和公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普遍不满。而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在公共支出中形成节余(经济) ,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使政府的运作更有效率,增加使选用和实施的政策变得有效的机会”。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 1)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 ( 2)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 3 )政府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在20多年的公共管理改革过程中,西方各国形成了公共治理的新模式。按照澳大利亚学者欧文·休斯的说法, 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正在转变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尽管这种模式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后官僚体制模式”等,但它们都表示同一种现象,即传统的官僚制已被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模式所取代。 尽管对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还很难作出恰当的界定和全面的评价,但它意味着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深刻变化,意味着公共治理的转型,意味着传统公共治理模式至少在西方国家的终结。而现代公共治理的发展,正如莱恩所言: 20世纪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化使传统的国家治理方式成为过时的东西,“新公共管理(NPM)是有关公共部门治理方式最新的理论范式变化” 。事实上,新公共管理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变化,也是实践模式的革命。按照莱恩的说法,传统的公共治理强调政治,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而在现代的公共治理中,公共部门的目标实现原则上与私人部门的目标实现没有任何差异,都是通过契约制度,而契约中的提供者既可能是公共组织, 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公共管理改革是全球性的,它在英国(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登上首相宝座) 、美国(开始于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 、澳大利亚(开始于1983年) 、加拿大(开始于1984年马尔罗尼总理执政) 、新西兰(开始于1984年)等一些西方国家首先发生后, 迅即席卷全球。无论是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原苏联东欧国家,还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处在现代化较低发展阶段的非洲、拉丁美洲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改革运动。虽然各国进行公共管理改革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经济危机或预算赤字如英国、美国、新西兰等,有的是由于经济危机伴随政治领导变革如日本、韩国、乌干达等,有的是期望达到欧盟要求的标准如匈牙利、希腊等,有的是期望达到国家开发组织要求的标准如马尔代夫、肯尼亚、乌克兰等,有的是因为民主转型如格鲁吉亚、赞比亚、南非、俄罗斯等,有的是期望效率更高如瑞士等, 所拥有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具体特征也很不相同,有如彼得斯所说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拿破仑模式、日耳曼模式、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伊斯兰模式、儒家模式、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模式等七大模式, 但改革的总方向和主要措施是趋于一致的,正如卡马克对世界123 个国家的调查所显示的:“各国的改革努力有非常相像之处”,换言之,“各国的改革运动存在全球仿效的特征”。不能否认,新的公共治理模式的出现也是全球性的。如果说20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按照马克斯·韦伯的官僚体制原则建立其公共治理模式,那么20世纪末发生的全球公共管理改革,就意味着各国在争相超越20世纪的官僚制模式,走向21世纪公共治理新境界。 二、社会转型与治理转型 当代公共治理的转型表面上看是公共管理改革的产物,本质上则是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结果。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与工业社会、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共管理相适应的实践模式,当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传统的公共治理模式必然会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人类必须寻求一种与新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治理模式。 转型是事物从一种运动型式向另一种运动型式转变的过渡过程。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 就称为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性发展,也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 其主体是社会结构, 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各个方面,因而它也是许多学科关注的论域。社会学非常重视对社会结构转型的研究,经济学学科群中甚至产生了一门被普遍认可的有明确含义的称为“转轨经济学”的学科,专门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和规律。转轨经济学一般都关注影响转轨进程的经济因素,而没有对转轨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即“政府的转轨”给予足够重视。 政府转轨、治理转型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伴生物或者说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应当是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予以足够关注的学术领域。 所谓治理转型是公共治理领域发生的一种系统化的、大规模的和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治理转型并不是什么新事物。19世纪,西方国家工业化民主体制追求的是政府目标极少的“小政府模式”,而到19 世纪末,原有的那种中央权威极弱的“小政府模式”被彻底打破,因为这种政府已经无法应对工业化民主体制中出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整个新兴产业正在孕育。这些新的现象引发了许多新的需求:大型运输系统、铁路和桥梁,大型的城市排水和供水系统以及普及教育的体制。 在原有政府模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的时候,创造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替代旧的小政府模式,也就成为必然。简言之, 20世纪初韦伯式官僚制模式在西方国家的确立,是公共治理的一次重大转型。 官僚制是适应工业社会的公共管理模式,20世纪初,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对官僚制的引入使公平行政和效率行政得以实现,并使组织结构优化,层级节制的组织结构使得官员和机构都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督,这客观上加强了对腐败行为的控制。在专业化方面,曾经一度由专业人员完整从事的工作被分割成了若干细小的部分,更趋近一个无缝隙的政府。而官僚组织的指挥系统大多采用统一命令的方式,信息上下双向传输快捷,有利于实现政府组织的充分整合。它与早期的治理模式相比是一种进步。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官僚制的优点开始逐渐蜕变成了缺点:本位行政、低效行政和组织整合失灵, 官僚制开始受到怀疑,被宣布为一种过了时的治理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 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了怎样新的特点? 公共治理为什么必须发生新的转型? 首先,就西方社会来说,后工业社会(或者说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已经来临。这一新类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1)服务性经济取代了制造业经济,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 (2)专业与技术人员阶层处于主导地位; ( 3)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 4)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技术鉴定是可能的; (5)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博弈论、效用论、线性规划、计算机技术等新的“智能技术”成为制定决策的工具。其次,公共管理自身出现了危机。对政府和官僚的不信任在像美国这样具有个人主义传统的国家,可以说由来已久。美国人对他们的政府有两种看法,认为他们有引以自豪的民主制度,但政客是腐败的,政府的计划是处理不当的。今天的美国公众越来越普遍的看法是政府制造的问题比所解决的问题还要多,政府的政策与计划不仅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益处,反而还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愈益显得无能的政府导致了公共管理领域的危机。 作为传统治理基础的官僚制成为一种过时、僵化和无效率的公共管理体制模式,有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所说:工业时代发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 年代已不能有效地运转了。在政府越来越无能、低效的时候,私人部门却显得很有效率,各种称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非政府组织在蓬勃兴起、不断壮大,并对社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承担着许多在其他国家由政府机构来发挥的功能。危机的出现预示着“作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治理模式,传统的治理已经死亡”, 新的比传统治理更具现实性和生命力的治理模式即将来临。 三、走向良好治理: 21世纪的公共治理 “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是治理得以复兴的重要原因,而治理也可能失效。在当代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成效愈来愈依靠政府与公民、社会、企业之间相互影响和良性互动, 即“良好的治理”(或称“善治”) 。良治或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 新的治理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走向“良好治理”是治理转型的惟一选择,是21世纪公共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21 世纪的公共治理会呈现怎样的新景象? 当代美国公共管理学界一位多产的学者唐纳德·凯特预言, 21世纪的公共治理必须有效解决公共治理中的诸多关键性问题和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源源不断的新问题,主要是: ( 1)向公众提供更多的非传统、非政府的服务。(2)更多的公共治理的权力分散到政府机构的较低层次,权力下放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内容。( 3)服务协调的负担增加。过去以代理为基础的改革的一个主要副作用是政府提供的服务支离破碎、不成体系。21世纪的公共治理要求加强政府组织的能力,特别是与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能力,从而使得政府和它提供的服务对市民来说更完美、更透明。(4)加强公共治理中的国际合作。成长中的全球化对21世纪的公共治理发生着更为重大的影响,它使公共治理确立这样的原则:国家政府拥有自己的主权,但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需要与国际组织和其他主权国家协商,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必须小心地定义自身在全球公共治理中的新角色,并为更有效地扮演这样的角色提升能力。(5)国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扮演新角色,并需要有新能力。权力下放和国际合作使公共治理中更多的政策性问题被移交给地方政府和国际性组织去解决了,在21世纪的公共治理中,政府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它需要重点解决至少五个核心问题:一般防务和引领对外政策等作为国家主权识别性的基本职能、重新分配收入(这是低层次的政府不可能充分运作的) 、收集数据和推动信息流通、建立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与市民社会之间新的密切联系合作的桥梁以确保公共服务的高效率、进行公众需要的应付各种公共问题的战略思考。 欧文·E·休斯预言,与20 世纪相比, 21世纪的公共治理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由于更为注意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界限及改进二者之间的关系,公共服务将具有更多的市场导向性; ( 2)未来的行政将更有弹性; (3)政治性可能会增强,公共治理是政治过程的一部分; (4)行政也可能有更多的参与性;(5)公务员现在比以往能力更强,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 四、当代中国:转轨国家的治理转型 治理转型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20 世纪的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波及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而也使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发生了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型。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发生及其引起的治理转型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西方治理转型向全球扩散和示范的结果,它有自身独特的背景和动力。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时期,进入“转轨国家”的行列。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弊端是: ( 1 )全能政府。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高度集中化的资源配置者角色,垄断了社会的所有资源,无所不包,无所不揽,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被排斥在外。(2)管制型、人治型、封闭式行政。全能政府在体制上的政府本位和官本位,使其在运行方式上主要通过内部会议、内部文件等进行封闭式管理,“红头文件”、领导批示而不是法律法规成为主要甚至惟一的行政管理依据。其突出弊端是政府权力很少受到自下而上的监督和制约,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机制,各部门间职能交叉重叠。 1978年开始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带来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引起了公共治理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 ( 1)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的主要职能已不再集中在过去的政治统治或政治领导上面,而且放松了对经济领域的过度干预和严格控制,并逐步转向社会的公共管理; (2)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呈现一种新型关系。民间组织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提供各类公共商品以及从事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承担了一部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 ( 3)政府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律在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依法行政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4)政府的权力开始逐步下放,作为政府补充物的“单位”在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也大为弱化,而社区的作用、社会的作用增大,福利单位化也被逐步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替代; (5)职业化的公务员制度开始建立并得到逐步发展,专家和公众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专家咨询制度、公民参与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开始建立。 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会向治理提出新的要求,都会推动治理除旧布新。治理转型的动力,是推动治理更新形态、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协调的方向变化的各种力量的合力。这种合力来自于治理本身和治理所处环境两方面的变化,即治理转型的动力由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部分构成。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唐纳德·凯特在解释何以有众多国家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里卷入全球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积极寻求相同的改革目标这一事实发生的原因时,指出有四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力量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政治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卡马克认为,全球公共管理改革的动力在于全球经济竞争、民主化、信息革命和政府自身的绩效赤字。 这都包括了对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分析。 治理转型的外部动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口和文化等多种动力。当代中国治理转型的动力最重要的来自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在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济领域的许多变化最终都反映到公共治理的结构和方式上。社会发展同样是推动治理转型的重要力量。已经发生的中国治理转型的历程,表明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对治理转型的推动作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社会治安问题、就业问题、污染问题、社会不公问题等等,不仅没有减轻,有些还有加剧的趋势。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呼唤着政府治理职能的继续调整,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变革。政治发展对治理转型的推动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它常常是较为直接和巨大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带来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导致了政治参与的扩大,造成政府决策出现了许多困境,也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有所发展。这都要求我国在政府治理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提高政府的能力和效率。 中国治理转型也有其内在动力。中国治理转型的内在动力来自政府作用和能力不相适应导致低效无能的治理困境,来自政府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带来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以及体制转型时期政府治理行为失范而带来的形象受损。 总之,当代中国治理转型的动力是多方面的,这些动力目前仍然存在,有些动力甚至在加大,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以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使中国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进入需要在实践中寻求新突破的深层次攻坚阶段,意味着中国治理转型的脚步不仅不能停止,相反,必须加快。正在发生的中国公共治理转型应该走怎样的道路,至今“尘埃未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去寻求突破。研究肇始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全球公共治理转型规律,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某些领悟。
简述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
首先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区别关于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不同主要有:第一,概念不同。关于二者的概念参见概述。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概念,电子政务是一个程序概念;电子政府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而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二,理念上的差异。电子政务的根本目标或者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政府通过电子化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就是政府对内部管理、政府之间连通、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对公众的公共服务等方面。而电子政府将实现的是——扁平型网络结构、分权化、无缝隙的政府这就意味着公众参与、公众——政府的互动、责任政府等等,这都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涵或要素。电子政府将在电子政务的优越公共服务基础上,超越政府服务的范畴,实践民主化政治的理念。第三,范围上的不同。就范围而言,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行政领域,具体为:政府对内部管理、政府之间连通、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对公众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很少涉及到司法、立法等方面,在我国尤为如此。而电子政府的内容将要广泛的多,如立法、选举、司法、监督等活动,都渗透着电子化的涵义。第四,价值性的差异。我们目前所提到的电子政务,主要集中在政府行政领域,通过行政技术手段的革新,创造高效能、服务型政府。可以这样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自身试图实现功能转换和效率提升的手段而已,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为了通过提升政府效能而提高政府能力,扩展政治合法性来源,实现政府统治方式的从管理型乃至统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缓解因公众需求膨胀而渠道滞塞所产生的政治压力,这里电子政务的工具性体现的极为明显;而电子政府将完全超越了这种工具性,而具有某种终极性价值。从政府本身的结构和功能来看,电子政府意味着政府体系构造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将积极推动电子政府去实践其根本理念——民主化政治;电子政府完全超越工具性,而具有民主政治的价值追求。其次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联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完全对立的,正如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一样,虽然二者明显的区别,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们是紧密想联系的。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两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都是政府信息化过程的具体表现,都是社会信息化对政府发展的不然要求,艘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目标,都必须利用网络和通信等技术。此外,二者的联系还体现在:从内容上讲,可以说电子政府包含了电子政务,政府电子化的必由之路是政务电子化,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构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电子政府的基础,而同样,电子政府也正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或目标。然而电子政府包含着电子政务,代表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或目标,但并不能决定了电子政务必然地、自然地导向电子政府。可以这样认为,电子政务是一种手段或工具,适用于任何性质的制度、体制下,只要具备良好的电子、信息、通讯硬件及相应软设施,加上政府的适当引导,电子政务就可以成为政府实现科学高效的公共管理、提供优质全面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从而为电子政府的构建创造条件。由此可见,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电子政务是够架现实政府与电子政府的一座桥梁,是实现电子政府的前奏和基础。
更多文章:
父亲对我说的话的作文500字?有哪些写父亲说的话,让你难以忘却
2024年6月21日 04:20
代销商和经销商购销商的区别?代理商,分销商,经销商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4年6月9日 03:20
胖妞生病了最怕别人说什么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弯:胖妞生病时,最怕别人来探病时说什么
2024年6月12日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