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原文(初三《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2024-04-08 19:20:21 :17

论语十则原文(初三《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本文目录

初三《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佚名《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十则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翻译及注释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e,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u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i):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u)日三省(xǐng)吾(wu)身:为(we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a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诚信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a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i)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i):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i)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句末语气词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

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论语十则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论语十则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的古字,愉悦,高兴。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论语十则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知也 (「也」表判断)(2)省略句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论语十则「乐」的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yue,而应该读le。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o。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e。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e(例:音乐)、le(例: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e。(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e。(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ao。

论语十则一词多义

1. 知:(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2)明白(诲女知之乎)。(3)是知也(通「智」,智慧)。2.而:(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4)递进连词。(5)修饰连词。(6)因果连词。3、之:(1)代词。(2)助词。(3)语气词。4、信: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2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3谓为信然:确实。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5、道:1任重而道远:路途。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6、士:1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管夷吾举于士:狱官。7、故:1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2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3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4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论语十则所涉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诗词作品: 论语十则 诗词作者:【 先秦 】 佚名 诗词归类: 【初中文言文】、【对话】、【学习】、【哲理】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的简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原文(初三《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本文编辑:admin

本文相关文章:


怎样鼓励初三的孩子(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

怎样鼓励初三的孩子(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

本文目录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怎样鼓励初三的孩子鼓励初三孩子的话语怎么鼓励初三的孩子的一段话给初三的孩子鼓励的话家长初三孩子的鼓励语鼓励初三孩子的话给初三学生的鼓励寄语我为初三的孩子找来了一些鼓励寄语,大家赶快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一下吧。对初

2024年3月29日 22:00

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假如初三不再补课会发生什么——探索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假如初三不再补课会发生什么——探索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本文目录假如初三不再补课会发生什么——探索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假如初三不再补课作文假如初三不在补课,会怎样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初三不补课怎么办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孩子马上上初三了,就不想补课成绩有不好怎么办孩子初三,成绩不太好,但是他不想补课

2024年3月2日 06:20

更多文章:


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

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

本文目录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敏锐的近义词敏锐的近义词 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敏锐的近义词,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 标准答案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敏锐近义词:敏感、机敏、锐利、尖锐、灵活、犀利、灵敏、伶俐、敏捷、锋利如果本题还有什么不明白

2024年3月12日 02:30

很甜的小短句(很甜的小短句)

很甜的小短句(很甜的小短句)

本文目录很甜的小短句甜甜的文案短句超级甜的小短句说说简短的甜甜的句子 很甜的句子特别甜暖心的短句很甜的小短句情话 适合秀恩爱的超甜说说很甜蜜的情话短句简短的肉麻情话撩人句子(35句)肉麻的情话短句(56句)肉麻情话最暖心短句很甜的小短句【通

2024年3月23日 20:30

委托的近义词(委托,公布,机智,妇孺皆知,这些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

委托的近义词(委托,公布,机智,妇孺皆知,这些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

本文目录委托,公布,机智,妇孺皆知,这些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近义词:委托(),公布(),机智(),妇孺皆知()委托的近义词是什么委托近义词是什么呢委托的近义词委托的近义词委托的近义词是什么委托,公布,机智,妇孺皆知,这些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委托

2024年4月4日 22:10

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感人(4年级写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7篇)

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感人(4年级写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7篇)

本文目录4年级写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7篇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关于写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5篇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 感恩母亲的信4年级写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7篇 转眼间,我们已从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一个小大人了,从我们发出第一声啼哭开始

2024年6月1日 14:20

上班转正是什么意思?怎样才算是转正了呢

上班转正是什么意思?怎样才算是转正了呢

本文目录上班转正是什么意思怎样才算是转正了呢“转正”是什么意思试用期转正需要什么手续转正是什么意思员工怎么确定转正了转正的标准是什么转正时间员工转正工作总结转正流程上班转正是什么意思法律分析:转正一般是在公司实习期满后,转为公司正式员工,享

2024年5月15日 15:40

《稻草人》续写_续写作文200字?稻草人续写400字

《稻草人》续写_续写作文200字?稻草人续写400字

本文目录《稻草人》续写_续写作文200字稻草人续写400字稻草人续写300字叶圣陶的《稻草人》续写_650字续写《稻草人》_250字《稻草人》续写作文续写稻草人300字《稻草人》续写该怎么写《稻草人》的续写《稻草人》续写_续写作文200字渐

2024年3月30日 00:50

什么叫做旅行社的计调人员?旅游业的计调具体是做什么的

什么叫做旅行社的计调人员?旅游业的计调具体是做什么的

本文目录什么叫做旅行社的计调人员旅游业的计调具体是做什么的旅行社计调是做什么的旅游计调好做吗什么是“旅行社计调”旅行社计调的工资怎么算在旅行社做计调工作流程有哪些旅游计调是干什么的怎么学习成为一个出色的计调人员旅行社的计调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什

2024年2月27日 22:40

日复一日打一字(日复一日 猜一字变压一下猜一字)

日复一日打一字(日复一日 猜一字变压一下猜一字)

本文目录日复一日 猜一字变压一下猜一字日复一日打一字日复一日 猜一字变压一下猜一字日复一日 猜一字我猜谜底是:晶。日复一日=日+日(日重复了)+日(再一个日)=晶。变压一下猜一字我猜谜底是:庄。变压一下=把“压”字改变一下=庄。以上回答猜对

2024年3月17日 11:40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哪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哪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本文目录哪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怎么找不到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呢小学教师学期教学计划5篇六年级课程教学计划五篇哪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

2024年3月19日 21:40

元宵节的烟花描写?元宵节放烟花的来历

元宵节的烟花描写?元宵节放烟花的来历

本文目录元宵节的烟花描写元宵节放烟花的来历元宵节为什么要放烟花 元宵节为何要放烟花关于元宵节放烟花的故事描写元宵节放烟花的场景元宵放烟花的寓意元宵节烟花的诗句 古诗元宵节放烟花的传说有什么元宵节放烟花描写西安元宵节烟花秀地点元宵节的烟花描写

2024年4月19日 06:30

集团公司简介(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集团公司简介(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本文目录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康佰家集团简介光大集团的简介中广核集团简介建龙集团的公司简介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简介远大集团的介绍中国光大集团简介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介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产业经济发展起来的,以新一代电子信息

2024年6月8日 02: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春》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春》答案)

本文目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春》答案初一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散步》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的语文作业本全部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世说

2024年3月26日 09:10

解放你的思想(思想得到解放的方法)

解放你的思想(思想得到解放的方法)

本文目录思想得到解放的方法解放思想的工作总结大学生如何解放思想对思想解放的认识思想得到解放的方法1、造就一种敢于解放思想,善于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形成人人愿意解放思想,愿意创新的局面。2、对于创新中事物、挫折、代价

2024年3月22日 09:50

地下室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潮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潮防霉小妙招)

地下室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潮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潮防霉小妙招)

本文目录地下室防潮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潮防霉小妙招地下室装修如何施工地下室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水施工顺序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方案地下室车库防水施工方案地下室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潮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潮防霉小妙招地下室是在家装时容易忽略的地方,

2024年3月17日 23:00

见义勇为事迹(关于见义勇为的人物事例)

见义勇为事迹(关于见义勇为的人物事例)

本文目录关于见义勇为的人物事例见义勇为事迹材料四篇[见义勇为事迹材料10篇] 见义勇为个人事迹材料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关于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精选见义勇为个人事迹材料五篇见义勇为例子简短事迹见义勇为事迹材料范文学习李建军见义勇为事迹心得体会关于见

2024年3月29日 11:30

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日程与议程的区别)

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日程与议程的区别)

本文目录会议日程与议程的区别有关2023聚氨酯前沿科技国‏际论坛会议的日程安排有哪些信息会议日程一般采用的形式是如何编写会议日程研讨会议日程安排范文关于会议日程安排表范文2篇会议日程与议程的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议议程是为了完成议题

2024年4月13日 18:40

古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小学必备必背古诗300首集锦)

古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小学必备必背古诗300首集锦)

本文目录小学必备必背古诗300首集锦小学生必背三百首古诗小学必备必背古诗300首集锦   小学阶段是一生学习的开始,所以在小学时,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诗歌背诵兴趣。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必备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4年5月23日 22:10

开天猫网店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如何经营好一家网店

开天猫网店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如何经营好一家网店

本文目录开天猫网店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如何经营好一家网店新手怎么经营网店网店的管理网店运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淘宝网店运营的内容包括哪些比较好的网店管理系统网店管理系统的系统类型网店管理系统有哪些开天猫网店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开天猫网店的成本管理需要注

2024年5月22日 16:00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三篇)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三篇)

本文目录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三篇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式学习反思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三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反思2018年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_小组合作后的反思 作文350

2024年2月26日 08:10

党费的用途及使用原则?党费的用途

党费的用途及使用原则?党费的用途

本文目录党费的用途及使用原则党费的用途党费使用范围包括哪几方面使用党费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使用党费应当坚持什么原则党费的用途及使用原则党费的用途及使用原则如下:党费的用途:(1)培训党员;(2)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音像制

2024年3月10日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