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监史问兼纪录片中的名句
本文目录
- 《鉴史问廉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 监史问兼纪录片中的名句
- 会计审计干部观看鉴史问廉观后感
- 鉴史问廉的介绍
- 鉴史问廉第八集千秋之评解说词
- 鉴史问廉观后感400字十篇
- 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解说词
- 鉴史问廉观后感
- 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解说词
- 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解说词
《鉴史问廉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鉴史问廉 》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隐藏网址***
***隐藏网址***
?pwd=50lw 提取码:50lw《鉴史问廉》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上映日期: 2015-01-09(中国大陆)集数: 8片长: 45分钟《鉴史问廉》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监史问兼纪录片中的名句
现在,我们买东西有使用说明,参赛有赛事须知。古代官员初次上任,也喜欢买些“官箴”之类的必读书籍,它类似于“当官须知”,原是规劝为官者的一些原则与规范,后来逐渐演化为带有自我约束功能的修身准则。《鉴史问廉》有哪些值得当下官员学习的 “官箴”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典出】(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评论】这首诗没有几个不熟悉的,它也往往让人们记起文天祥的抗元事迹,想起他被俘后的宁死不屈。但很多人不了解,在他起落的仕途中,敢于直谏挑战权贵,在江西高安任职时建立“便民库”,供民众借贷和救济;在赣州任父母官时对人民少用刑罚多用义理。忠心已可鉴,爱民尤可道。今之为政者,是要留“丹心”还是“黑心”,大可思量一番,毕竟,“汗青”上有英雄谱,也有贪官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辩》【典出】孔子《论语·里仁篇》【释义】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评论】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多次出现,并且出现时都是完全对立的。孔夫子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由原来的社会地位标准,“进化”到道德的标准。君子于事必辩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因此从教育而言,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中国人历来喜“君子”而厌“小人”,这道理或都明白,做“君子”还是“做小人”,要看自己修行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辩》【典出】诸葛亮 《出师表》【释义】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就是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就是后汉颓废的原因。【评论】这虽然是诸葛亮告诫刘禅的,但对于当下而言,也不无警示意义。在用人问题上不仅关系到王朝的兴亡,即便小到一个郡县,“贤臣”与“小人”也关系到一地的民生与政治的清明。现在有不少领导慨叹听不到真话,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对于慨叹听不到真话的领导,有没有扪心自问,你想听真话,有没有营造一个“亲贤臣,远小人”的环境?“忠以事上,正以处事,廉以律身,勤以率百僚,这是最好的为政之道。”——《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辩》【典出】(元)张养浩《为政之道》【原文】为官之道,与其机关算尽,不如忠正廉勤。忠以事上,正以处事,廉以律身,勤以率百僚。【释义】做官的道理在于,与其费尽心机,不如忠心、公正、廉洁和勤勉。用忠心对待上级,用公正来处理事务,用廉洁来要求自己,用勤勉来给百官做示范。【评论】张养浩左手文学,右手政治,都玩得相当出色。一曲《山坡羊·潼关怀古》,闪耀文学的天空;一部《为政忠告》,警示百代官吏。做过地方官,做过监察官员,做过中央官员,勤勉做事,宽厚待人,“以道德政事名于天下”,深受百姓爱戴。其《为政忠告》问世不久,便成为官员立身行政之“官箴”。清康熙皇帝曾诰谕群臣:“为官之人,非熟读《为政忠告》,不能体会到‘忠、正、勤、廉’四字”。该书传入日本后,成为江户时代幕府政要的必读书籍,并作为汉学经典流传至今。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说,《为政忠告》对其政治生涯有着深远影响。
会计审计干部观看鉴史问廉观后感
大型历史文化政论片《鉴史问廉》,该片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借助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重温那一段段湮灭的历史,观看那一个个沉重的故事,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时代感,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范文一
观看了廉政纪录片《鉴史问廉》,纪录片包含“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辩”、“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八个方面内容,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重拳惩治腐败,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鉴史问廉》更加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给予我们更多的警示与告诫。
《鉴史问廉》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揭示廉则兴、贪则衰的治国之道,弘扬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树立激浊扬清、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推崇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道德人格。尤其是在审计一线的审计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把好自己的关,在行使权力时,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抵御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
一是审计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强化大局意识。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时,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审计干部作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就要做“三严三实”的带头人。审计干部要坚守“清正廉明”的政治生命线,坚守审计人“廉洁从审”的底线。强化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不断进行自我反省,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树立清正廉洁的审计形象,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审计业绩。
二是审计干部要常思为民情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各级审计干部要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为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强化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坚持执审为民、依法审计、廉洁审计,自觉遵守审计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各项审计纪律,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切实把各项制度转化为审计行为规范。
三是审计干部要常怀淡泊之心,坚定理想信念。审计干部带头严守清正廉洁,要常怀淡泊之心。各级审计干部要坚守思想堤坝,做到诱惑不移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慎始、慎微、慎独,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永葆廉洁从审的本色。各级审计干部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政治修养、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常修为政之德,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感,切实反对“四风”,改进作风,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审计事业之中。
总之,通过这次观看《鉴史问廉》活动,可以说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一个震撼,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审计干部,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让廉政之花常开。
范文二
《鉴史问廉》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曾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央视播出的《鉴史问廉》非常好,非常及时。对我们当前全国的反腐形势、廉政风暴是一次有力的配合。
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翻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总是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北宋的包拯,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明朝的海瑞,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博得举国爱戴;清代的于成龙,一身清廉,蜚声朝野。现代的人民公仆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条件下,腐败的危害性是全方位的。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如果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任凭腐败现象蔓延,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社会混乱,导致党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在委党组领导下旅工委全面深化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党性修养、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群众路线活动只有开始,没有终点,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下三方面工作,真正做到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一是加强学习,以案为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牢固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能力。
二是廉洁自律,以身作则,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党员干部,都必须从自己做起,廉洁自律。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从细节做起。作风体现于细节,倡导树立好就要从细节抓起。做到心不贪,嘴不馋,手不长,洁身自好,时时警惕,永远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鉴史问廉》的制作和播出正当其时,它将为建设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生态吹响嘹亮号角。
鉴史问廉的介绍
《鉴史问廉》是由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据悉,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全片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于2015年1月9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播出。2015年3月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2015年1月17日起在河南电视台每晚7:35播出,当晚9:00,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同集内容。
鉴史问廉第八集千秋之评解说词
千秋之评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中国人有一种对历史的虔诚感和敬畏感,历史有终极审判的功能。历史具有公正性品格和终极性审判的能力,能够对人间是非做出公正的终极审判,使善恶最终各得其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历史是古代中国为官者和读书人心中的“上帝”,是他们在一生中最为倚重的精神支柱。文天祥曾有这样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历史上传统读书人都看重能够刻诸青史的德行、功业和言论,因而也就在终极价值上把历史看得高于现实,坚信历史终将裁决现实,评品现实。《千秋之评》将通过讲述保存在史书中的清官和贪官的典型故事,探寻中国廉政文化背后的历史逻辑,并探求中华文明战胜一次次危机而不断浴火重生的历史文化密码。
解说词
(字幕):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这座位于陕西省乾县的陵墓,就是埋葬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乾陵。1000多年来,乾陵神道东侧这块巨大的石碑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注意。因为,这块石碑上竟然没有刻一个字,这是一块无字碑!有人认为,碑上无字,是武则天有意让后人和历史去评价自己的功过是非。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像武则天这样敢于打破历史常规的一代女皇,还是千千万万的官员和士大夫,都要面临百年之后历史这块无字碑的最后评价,以至千秋万代,最终成为盖棺定论。
几千年来,无论是皇帝还是各级官员,大多在历史的如椽之笔面前心存敬畏。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承担起了终极审判的功能,公正地记录着一代代政治家和官员们的是非功过。
第八集 千秋之评
解说词: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据说,晚年的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回到故乡鲁国,开始着手整理编撰这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伟大著作。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他为什么要编写《春秋》这部书,孟子讲了,在春秋那个时候,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孔子很害怕,这个社会这样下去怎么办?他就作了《春秋》这部书,要让这个上面的人接受历史的审判。”
解说词:在后来的岁月中,《春秋》的作用和影响早已超出史书的范围。在这部书中,用于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语言非常简练,但是几乎每句话都有明确的褒贬之意,这种“字字针砭”的独特文风,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成为历代史家效法的经典。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242年这部春秋史,把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邪说暴行,把它记下来了。他每个字都有褒贬,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什么事情是正确的,我们看一部《春秋》全部都有。所以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
解说词:从孔子修《春秋》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历史学具有了记录历史事实和辨明是非、评判历史人物的双重职能,史学和史官承担起了价值评判和终极审判的功能。
在孔子修《春秋》300多年后,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的时候,特意开设了《循吏列传》、《酷吏列传》和《佞幸列传》,为清官廉吏和贪官污吏分别作传。那么,被司马迁记入史册的第一个清官是谁呢?
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孙叔敖就诞生在这里。淮滨县文广新局的尤新峰对这个人物充满了兴趣,早在2003年,他就开始搜集有关孙叔敖的历史典故。
河南省淮滨县文广新局尤新峰:“这个拓片,它主要是介绍孙叔敖生平事迹的一个碑,他的生平介绍主要来自于司马迁《史记》里的循吏传。”
解说词:流经河南省固始县的史河,是淮河南岸最大的一条支流。春秋时期,这段河流洪灾频发,百姓们常常流离失所,生计无着。于是,孙叔敖变卖了自己的家产,率领民众在史河安闸筑坝,引水灌溉农田。经过改造的史河,直到今天还在造福着当地的百姓。
公元前601年,楚庄王任命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国相。在孙叔敖的悉心治理下,楚国迅速发展成为当时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尽管对国家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孙叔敖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家里没有积蓄,死后儿子只能依靠打柴为生。
在司马迁的笔下,循吏是仁厚爱民,清正廉洁,严守法纪的官员。那些用酷刑峻法统治百姓,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官吏则被称为酷吏。那些无才无德,恃宠骄横而为祸一方的官员则被称为佞幸。自此,为清正廉洁的官员和贪官污吏分别作传就成了中国古代编撰国史的一个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万民景仰的清官,还是千夫所指的权奸贪恶之辈,在百年之后都会面临历史的评价,成为后世景仰或唾弃的对象。历史上,许多清官廉吏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总是坚信历史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
公元147年岁末,一天,东汉帝国的首都洛阳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兴奋的百姓们走上街头,迎接一位官员的出狱。这位官员就是担任太尉的李固,因为反对外戚梁冀专权祸乱朝政,这一年11月,李固被梁冀诬陷入狱。不过,让这位在《后汉书》中被称为“跋扈将军”的梁冀没有想到的是,李固的下狱,在洛阳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数十位大臣戴着铁铐木枷在朝廷上为李固辩护,准备与李固一块坐牢。于是,李固从牢里被放了出来。但是,看到这位清廉耿直的大臣在百姓中享有如此之高的声誉,梁冀恼羞成怒。于是,刚刚出狱的李固再一次被捕入狱。在遇难之前,李固给朝廷中屈服于梁冀的几个大臣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后世的史官记入了正史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卜宪群:“这封信是写给胡广等人,其中就说到现在国家这么艰难,如果说在这样一种局面下,还不作为的话,历史、史学家今后会做一个公正的裁判的。”
解说词:在李固的这封绝命书中,人们看到的是他对历史公正性的强烈信念。在李固看来,当朝政败坏、贪腐横行的时候,有责任、有修为的官员如果不挺身而出,一定会被后世的历史学家记入史书,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而舍生取义、以身殉道,远远胜于苟且偷生。
10多年后,公元159年,把持朝政20多年的梁冀被皇帝下令灭族。但是朝政的腐败已经无法挽回,李固所担心的东汉王朝衰败的命运再也无法扭转了。东汉王朝灭亡之后,历史学家范晔将李固和梁冀的故事写入了《后汉书》,成为后世官员们的镜鉴。
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历史记载它其实一个很重大的功能,就是我们今天的新闻功能,它有舆论监督功能,他舆论监督不是当时,它是延时的,身后的,想建功立业的人的永恒就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历史其实本身是一种记述,它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就是道德的褒贬,是在未来你的历史形象是什么样的,但是前提是说这个历史记载要真实,要正义。”
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也就是把道德,把道义放在首要位置。”
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要注意气节,要注意门声,门声就是这个门厅的声誉。”
解说词:中国人对历史的理解,从来就不是只存在于史书的记载,它还存在于口口相传。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中国人的情感里,它是另一部史书。
1999年,吴启民第一次听说了召公的故事,听到了《诗经·甘棠》这首古老的诗歌,从此,他的生活和甘棠树融合在了一起。2001年,吴启民来到三门峡市黄河边,在汉代召公庙的遗址上修建了这座甘棠苑。
(同期声·吴启民):“这棵树和召公,召公是廉政之祖,它这棵树就是清风之源。”
解说词:《诗经·甘棠》被称为千古去思之作,纪念的是西周时期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召公。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名叫姬奭。文王病逝后,召公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时,召公与周公分陕而治。《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下乡视察的时候,地方官吏要老百姓把房屋腾出来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召公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就在甘棠树下办公,倾听百姓的诉状,解民之忧。史称“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这种大爱,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连成一片,所以老百姓披其德,这身上都有他道德教化的光泽,悦其化,本来这老百姓不是这么好,不是这么完美,这么善良的,教化,教化,把他教化了,老百姓觉得我么受了他的德教,被教化成了这样,都非常高兴,那么在他死了以后,思其人,人不在了,想念他,敬其树,因为他有一个东西留下来了,就是一棵树,就是一棵棠树。”
解说词:后人为了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歌咏之,作《甘棠》之诗。也留下“甘棠遗爱”、“甘棠之思”的成语典故。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中国这种圣贤和道德之教,我觉得他比宗教起的作用还要大,中国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我们不是靠宗教,而是靠道德、正义、公道我们来引领社会的,我觉得他是高于宗教,具有更高的一种力量。”
解说词:72岁的陆光荣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工作,编写《钱清镇志》。
绍兴钱清镇退休教师陆光荣:“刘宠清廉,而出钱清这个地名,所以这个地名我们要把它记录。”
解说词:作为汉室宗亲,刘宠没有生在大汉的盛世,做官时正赶上了东汉最黑暗的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朝廷官员的贪腐,横征暴敛已成为一种最常见的现象。
浙江会稽山的老百姓朴实拘谨,常年被官吏欺诈。百姓不堪其扰,纷纷遁迹于深山老林。刘宠担任会稽太守后,简除烦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生产,使郡中秩序井然。刘宠离任,两袖清风。几个住在若邪山山谷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每人带了100文钱,前来为他送行。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卜宪群:“并且想挽留他,说你在这里为政的这段时间,我们老百姓很安宁,夜不闭户,狗不夜吠,说明会稽这个地方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安宁,有的老百姓说,我很多年都没有见到官吏了,在我国封建社会,见不到官吏就表示他是一种日子过得好,幸福。”
解说词:盛情难却,刘宠在老人们的百钱之中挑选了一钱之后,与老人们依依惜别。出了山阴县界,刘宠把这一枚钱投入到西小江中,将这枚绍兴百姓赠予的铜钱又留在了绍兴。后人传说,这段江水自从刘宠投钱后,就更为清澈了。后来,绍兴人把这段江更名为“钱清江”,还建了“一钱亭”、“一钱太守庙”。
绍兴钱清镇退休教师陆光荣:“实际上就是崇拜清廉,我们希望这种问题让后人去评,让他们去理解。”
解说词:岁月流逝,72岁的退休教师陆光荣还在找寻着东汉太守刘宠曾经在绍兴的经历。开学了,镇中学的初中生们和往届一样,召开了主题班会,来纪念这位勤政廉洁的东汉官员。
1000多年后,明朝兵部侍郎于谦有感于“一钱太守”刘宠的廉洁,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胡椒八百斗,千载遗腥操。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这首诗于谦引用了几个典故,一个是唐代宰相元载,在任期间贪污腐败,后来被抄家时,仅抄得胡椒就有数千斤,所以他因此遗臭万年,相反东汉太守刘宠,在任期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你生前占有的再多,你也不带走,胡椒八百斛留下的是恶名,一钱太守刘宠留下的是清名,你身后自然有人评判你。”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通过这两个故事,于谦想表达和抒发自我内心的一种愤慨,同时以示自己清正廉洁的一种志向。这样一种历史观的表达,对于谦本人影响很大,所以后来他在任期间,清正廉洁,光明磊落,浩然正气。”
解说词:1449年8月18日,明帝国首都北京被一片紧张和不安的气氛所笼罩。10多天前,明军主力在河北土木堡被来自蒙古高原的瓦剌军队歼灭,皇帝朱祁镇也被敌军俘虏。乘胜而来的蒙古骑兵很快出现在北京郊外,明帝国顿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此时,于谦临危受命,他在朝堂上严厉驳斥了一些大臣迁都南京的主张,坚决要求固守北京。在新皇帝朱祁钰的支持下,于谦整饬兵备,亲自督战,指挥22万军队,取得了北京保卫战大捷,瓦剌军队被赶到了长城之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在最危难的时候,大家愿意听于谦的。于谦为什么这么有号召力呢,首先一个他的廉洁,他在晋豫巡抚任上做了18年,任劳任怨,两袖清风,能力很强。当整个官场开始腐败的时候,像于谦这样的人,他们立刻在整个官场上显现出来了。他的个人品质,他的政绩,形成了一个士大夫精神的标杆作用,旗帜作用。而这种旗帜作用,在大明王朝最危难的时候,使得整个国家的力量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向心力。”
解说词:明帝国终于从一场巨大的危机中走了出来,于谦也成为拯救国家的功臣。然而,8年后,这位曾经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朝廷栋梁和英雄,却被昏君佞臣罗织罪名处以死刑。于谦遇害之后,负责抄家的官员发现于谦家里除了生活必需品和御赐的蟒袍、宝剑之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据明史记载,于谦在巡抚地方的时候,经常回京师处理公务,每次两手空空地回去,从不送礼。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手下就给于谦说,大人就是家无余财,清官么,也应该带点土特产,蘑菇呀,老陈醋去呀,是不是?”
解说词:为是,于谦写了一首《入京诗》表明自己的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从此,后人就用“两袖清风”来形容为官者的清廉之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一生的追求,在他看来,历史不仅存在于浩瀚的史书之中,也存在于天下芸芸众生的良知和公正的评判之中,他相信历史一定会记住自己的奋斗、牺牲和气节。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成化初年,于谦得到平反,诰文是这么写的,于谦在任期间,曾经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却遭到权臣的排挤和迫害。这诰文颁布全国以后,老百姓奔走相告,喜出望外,他们认为公正终于得到了伸张。”
解说词:公元1489年,明孝宗下令在杭州于谦墓旁建“旌功祠”,来纪念这位拯救了国家和无数百姓的英雄。333年后,一位来自福建的清朝官员林则徐重修了于谦祠墓,并写下了“百世一人”的大字,悬挂于祠墓之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现在你去西湖,到于谦祠,你就可以看到林则徐这句名言,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所以袁枚有句诗我特别喜欢,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西湖为什么美,不光是因为自然景观美,是因为西湖背后的精神,因为岳少保、于少保葬在这个地方。”
解说词: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盛世,中华民族对道义、忠信、名节的追求始终在延续着、继承着,这就是蕴藏在历史深处的崇高和力量。
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一。这是900多年前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构筑而成。百姓们感怀苏轼勤政爱民的功绩,就将这道堤坝称为“苏公堤”。苏轼一生,曾经在多地为官,每到一地他都留下了清廉、勤政、爱民的美名,被当地百姓世代传颂。在40多年的为官生涯中,苏轼始终戒奢崇俭,清廉自持。在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后,苏轼在城东的一片坡地开荒种田,以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由于经常辛勤耕作,时间一长,苏轼就像乡间老农一样,又黑又瘦。寄情于劳作和诗词的苏轼,为这块地取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苏轼因此又被后人称为苏东坡。
在黄州每天精打细算的苏轼一家,日常花销还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农户。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苏轼却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寄托和乐趣。他在黄州先后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80多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散文。在《前赤壁赋》中苏轼这样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苏轼看来,天下万物,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儒家一直认为,物欲的张扬是会对精神有损,而物欲的控制自我节俭,是会促使精神的张力,进行彻底的打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修身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别人的身么?不是,修的是自己的身,而且修身的本质是为了什么?是修心。就是说要克制身体对物质的欲望,这样心灵才能够强大。”
解说词: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被人们称为“三苏”。苏轼和弟弟苏辙去世后,安葬在河南郏县,后来父亲苏洵的衣冠冢也从四川老家迁移到了这里,就形成了今天郏县的三苏坟。
900多年来,一代代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在苍凉而寂静的氛围中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和历史深处的浩然正气,体会积淀在苏轼诗词歌赋中的高尚、清廉与气节。
诚实地面对历史,坦然接受历史和后人评价,是历代贤明的君主和正直的大臣对历史的共同态度。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费尽心机地篡改历史记录、掩盖历史事实的奸臣墨吏。
公元1142年,南宋第一权臣、宰相秦桧的儿子秦熺考中进士。原本掌管国史编修工作的秦桧,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秘书少监的职位,直接负责编修国史实录。那么,为什么秦桧会给自己的儿子安排这么一个清苦而又没有多少权力的官职呢?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秦桧他自己做了那么多恶事,然后又有那么多人反对他,他自己也是一个读书人,而且他早年的时候,还曾经是一个非常敢言的御史,他选择了利益,放弃了是非,放弃了正义,但不等于说他不知道,秦桧让自己的儿子做这件事情,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形象是正面的,所以他要改呀。”
解说词:据史书记载,秦桧把持朝政10多年,“喜赃吏,恶廉士”。在宰相任上秦桧“贪墨无厌”,公开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当时,如果想要当地方官,必须先给秦桧送几万贯钱才能得到任命。整个国家贪官赃吏横行,“百姓愈困”。
据《宋史》记载,秦桧积累的家财富可敌国。他的儿子秦熺几乎每天都要请人打造金银酒器,置办古董字画。每年各地官员进献给秦桧的生日礼品,就价值几十万贯钱。
除了贪腐之外,对秦桧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比一手罗织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更难以面对历史的了。公元1142年1月27日深夜,在秦桧的一手策划下,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年仅39岁。再过几个时辰,就是新年除夕了,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而岳飞的冤案,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悲痛的冤案之一。
据史书记载,当制造这起冤案的万俟卨等人逼迫岳飞在一张捏造的供状上画押时,岳飞在供状上写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相信在冥冥之中,自有天理存在,是非善恶终将会被分辨清楚。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岳飞要被害死了,但是直到临死的时候,他都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所以他喊天日昭昭。我想他喊这句话不只是说鸣冤,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信,他相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会给他的正义的行为以一个正面的评价。”
解说词:岳飞一生生活节俭,全家甚至没有人穿丝绸衣服。当宋高宗要为他建豪宅时,岳飞拒绝了皇帝的赏赐,他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他率领的岳家军更是不侵犯百姓的一丝一毫,“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同期声·老艺人张连生):“这雕刻的是岳飞和杨再兴,打金兵么。这个岳飞朱仙镇留下了最好的印象,好象就和神一样。”
解说词:在岳飞曾经取得抗金大捷的开封市朱仙镇,老艺人张连生还在认真的印刷着有关岳家军的木版年画。将岳家军搬上木版年画,在朱仙镇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清廉的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的,光明磊落的官员,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目中。”
解说词:公元1155年,曾经费尽心思构陷岳飞的秦桧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在他临死之前,宋高宗赵构发布诏书,将秦桧祖孙三代全部免职。这位曾经家财富可敌国的贪官,这位曾经陷害岳飞并苦心孤诣地串改国史记录的奸臣,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会进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奸臣贪官之列。
秦桧死去27年之后,一位官员来到秦桧曾当过郡守的永嘉,公开捣毁了为秦桧修建的祠堂。这位官员,就是理学的创始人朱熹。自此,历史对秦桧的清算正式开始了。
1345年,在元朝史官修撰的《宋史》中,秦桧的长篇传记进入了《宋史》奸臣传的行列,秦桧作为宋朝第一奸臣的地位从此再也无法翻案。
1513年,明朝地方官员在杭州西湖岳飞墓前设立了陷害岳飞的秦桧等四人的跪像。此后,这些跪像被游人不断地击毁,又不断地重新铸造,迄今为止已经铸造了12次。岳飞墓前的这幅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就这样成为历史的终极审判。
1450年,人们在岳飞的家乡河南汤阴修建起了这座“宋岳忠武王庙”,作为永久的纪念。在这里,人们也会看到秦桧的跪像。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祭拜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岳飞对天下太平的理解和守护,也让他成为世代敬仰的英雄。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000多年前,孔子曾经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文明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千百年来,公平正义始终是镌刻在中华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几个大字。
在中华文明史上,无数清官廉吏、仁人志士用毕生的奋斗,留下了供后人评说的人生传奇。浩如烟海的史书记录下了这个民族的苦难、奋斗与辉煌,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交织着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历史。这历史饱含着血泪与悲情,也充满了豪迈与伟大。历史深处的正义与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历史的深处,我们的先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护佑着我们开创中华文明的新辉煌。
鉴史问廉观后感400字十篇
【范文一】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鉴史才能知今,问廉才能知己。 鉴之于史,问己于廉,三省于身,厉行于事,而后才能立于民心。包拯、狄仁杰、海瑞、张伯行等历代清官,就像一座座丰碑,伫立在更迭的历史之中。时间冲刷,风雨摧蚀,丝毫没有动摇他们在历史的地位。这种力量根源何在?在于廉政,在于民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为维护社会公正、法治注入“正能量”的人,终究会被时代镌刻、被人民铭记,实现中国梦正需要这样的“青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中华民族内心的“青天”观念不会变,被赋予了更为强烈的时代感: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一心为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重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坚持依法治国,廉洁与清政并行。维护法律的效力,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制度关进笼子,让权力在太阳下运行,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深化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公平正义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清官之念,念的是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念的是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念的是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念的是五彩斑斓的中国梦,念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范文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就是说如果用各种法律条文来治理国家,用刑罚来约束老百姓,人民虽然会躲避这些规定约束而免于处罚,却不知道什么是廉耻;如果用礼法来治理国家,用道德来约束老百姓,人民就会知道廉耻,并主动改正错误,遵守礼法。所以,作为一名官吏,唯有自己先遵循道德操守,才能感化老百姓,才能让人民群众自觉地去遵守道德和法律,改善社会风气。 东汉的杨震,在上任的途中,路过自己从前的学生王密所管辖的县城,受到了王密的热情招待。有一天,王密拜访杨震,两人聊得很开心,一直聊到了深夜。这时,王密从怀里拿出几根金条,说是要感谢杨震的教育之恩。杨震拒绝接受,王密便说深更半夜的,没有人会知道的。杨震便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后来,王密为了自警,便在自己的县衙盖了一座内堂,这便是千古留名的“四知堂”!子曰:君子慎独!杨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恪守自己的做人准则,严格遵循道德礼法,成为一代清官的典型。其实,清官就是如此,不仅在人前清正廉洁,无人之时更是洁身自好。而在清官杨震的治内,社会风气非常好,真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以说,为政以德,方能使德行天下。 当今社会,之所以风气欠佳,就是因为部分官员的道德缺位,正能量不足,没有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行,以至于贪污腐败,铺张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要想改变我们目前的社会风气,让所有人都有道德,讲礼貌,是需要为政者来带头的。因为,所有的为政者都是百姓们的榜样,都是风向标,他们往哪里去,人民群众就往哪里去,他们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人民群众就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尤其中国有七千多万的党员,遍布全国,更是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明德守法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首要准则,真诚对待群众,这样才会让人民感受到温暖,自觉弘扬美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如今中央提出要以德治国,就是看到了道德礼法在治理国家中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以德治国,既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中央领导的带领下,如果全国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能为政以德,那么,让全国人民都变得有道德有素质,构建德行天下的美丽中国,将不再是一个梦!
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解说词
道德之择
内容简介
为政以德,是安邦治国的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用道德教化来赢得民心,则是古代政治家们成就一番伟业的秘密。
道德修养是个人修养的根本。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除了制度因素,道德约束是克制腐败发生的有效方式。古今中外,法律和制度只能从外部围追堵截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但道德却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迷思”。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正面事例,如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礼的见证。这些流传至今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厚德载物。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恪守为官之德的政治家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谱写了中华文明的闪亮篇章。在漫长的历史中,那些面对利诱、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气,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家园里的一座丰碑。这种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高尚,直到今天还在感动着我们。
解说词
(字幕):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河南省上蔡县城郊的这条沟渠,被人们称为“撒金沟”。暴雨过后,人们会常常在沟里捡到一些被雨水冲刷出来的小铜器和古钱币。
(同期声·捡小铜器的年轻人):“像个蚂蚁的形状…”
解说词:这里曾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蔡国的都城。在这里,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文明和历史的重量。
西周初期,周成王将自己的堂兄蔡仲分到了这里。据《尚书》记载,成王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千百年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八维,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八维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子孙的骨髓里,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而为政以德,是古人安邦治国的准则。用道德教化来赢得民心,凝聚力量,是古代政治家们成就一番伟业的秘密。
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而那些流传至今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片名):第四集道德之择
解说词:2011年3月,一块刻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石碑,在山东巨野县被人们发现。这个消息立刻成为当地的轰动新闻,也引起了文史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就在与巨野县毗邻的金乡县,也有一块刻于民国年间的同样的石碑为人们所熟知。尽管在年代上比巨野县发现的这块清代石碑足足晚了118年,但是由于它们所记载的内容完全一致,同样获得了人们高度的评价和认可。两块年代相差百余年的石碑,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如此浓厚的兴趣呢?在这块被主人层层包裹得如此严密地石碑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在距今19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荆州刺史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过去他曾推荐的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两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在告辞的时候,王密从怀中捧出黄金说,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荐你,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了我初衷和对你的厚望?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即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顿时满脸通红,十分羞愧地离开了。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所以王密就讲,我也不是别人,我本身就是老师您推荐出来的,没有您,就没有学生我今天。”
复旦大学副教授姜鹏:“一般人你想像一下,做了这个事情,你把它赶紧藏起来,行贿没行成,等于说是吧?但是王密不是。首先第一个,他这个钱不是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来的,这真是他自己的钱。然后呢,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因为觉得自己做这个事情很丢人,说出去可能会受到人的嘲笑,受到人的讽刺,他反而把这个金拿出来,建造了一个“四知台”,就在他那个昌邑县的衙门里面,以此警励自己,也警告世人。”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所以杨震却金和王密的这种建‘四知台’,建‘四知堂’,杨震‘却金处’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现在他那个‘四知堂’,可以说已经是广为人知了,大家一想到这个四知堂,一讲到‘四知台,就会和清廉、廉洁、廉洁为政联系在一起,所以杨震也被后人称为,叫‘四知先生’。”
解说词:如今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以“四知堂”命名的杨震纪念馆。但是,千百年历史演变,已使昌邑县令王密刻立的杨震“却金处”石碑无处寻觅。从清代到民国,以至如今,人们一直在追寻杨震“却金碑”,这其中蕴含着人们对为官之德的景仰。在人们心中,杨震已成为不谋私利,两袖清风的清官代表。一块石碑人们心中竟然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清官廉吏的高风亮节和道德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人最大的罪恶,就是放纵自己欲望;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灾难,就是贪得无厌。老子的这句话,是对为官者修身养德最好的告诫。上善若水,道德的力量就像水一样,无形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不断润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亿兆华夏儿女的生存发展,提供着绵延不绝的源头活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几千年岁月荏苒,这里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位于南阳市的南阳府衙,是一座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府级官署衙门,如今这里是南阳府衙博物馆。
(同期声·导游):“那么现在我们即将到的是它的内宅,所以迎面这道门呢,被称为内宅门。我们注意看一下,内宅门上悬挂着一条木鱼,这怎么回事呢?就是在公元……”
解说词:来这里参观的人们会发现,在府衙三堂前的内宅门上,悬挂着一条木鱼。那么府衙里面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条木鱼呢?
东汉中平三年,羊续任南阳太守。羊续初作南阳郡太守时,一天,羊续正在郡衙三堂内读书,忽然有人来报郡丞来访。羊续把郡丞请进中堂,寒暄完毕,郡丞给羊续送来一条南阳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这位郡丞执意让太守收下,扭头就走。郡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堂外内宅门的大梁之上,经过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郡丞又送来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拉到内宅门外,指着内宅门大梁上悬挂着的鱼干说,你上次送来的鱼还挂着,已经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郡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这件事传开后,南阳郡百姓无不称赞,再也没有人敢给羊续送礼了。人们感念羊续高洁的品质,将他称为“悬鱼太守”。从此“羊续悬鱼”这个成语成为官员为政清廉,拒绝受贿,道德自律的代名词。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我拿了你这个鱼,我就有污点,这个东西对我来讲,我是不能忍受的。所以鱼虽小,其实你拿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拿了第二次,人家一看,所有的人都来给你送,是不是啊?所以一定要让他死了心。《汉书》上讲,他第二次送的时候,就指着你看,那鱼还挂着,就杜其意,就杜绝你不要再送了,你任何东西我都不会要。”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大必作于小,多必作于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如果小节不检点,小毛病不克服,那么时间长了,小节就可能会变成大节,小毛病就变成了大毛病。所以很多一些官员出问题,往往就是在不慎微上出的问题。”
南阳府衙博物馆副馆长刘绍明:“后任的南阳太守、知府,有不少以羊续为榜样,他们上任的时候,搞了一条木鱼,挂在了内宅门的门檐上,后来相沿成习,成了一个习惯,所以今天你就看到这个内宅门前挂了一条木鱼。”
解说词:羊续的清廉,成了史学家笔下廉吏的典范,《后汉书还》还专门为他立了传。
(同期声·导游):“那么,羊续在南阳上任之后呢,不久呢,他的夫人带着儿子一同来到南阳府衙,羊续则派人让他的下属把夫人和儿子送回去。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羊续对他夫人说了,他说你看我的这个内宅啊,我的全部家当呢,就一个棉被,几件破衣,一罐食盐和几斗麦子,我就这么多家当怎么能养活你们呢?”
解说词:千百年来,羊续和杨震的故事,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国人,这就是穿越时空的道德的力量。
这组位于在河南省叶县县城中心的建筑群,就是建于明代的叶县县衙。2013年,这座以五品规格建造的县衙,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几百年来,叶县县衙一直被人们小心地维护着。历史的记忆和厚重的传统,就在这不断地维护之中被传承了下来。
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的叶县县衙,自1999年对外开放之后,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这里领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受历史深处的浩然正气。这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向人们直观地展示了古代县衙的规制和风貌。在县衙二堂屏门悬挂着这样一方匾额——清慎勤。这三个字是明太祖朱元璋亲笔书写的。以铁腕手段反腐肃贪闻名的朱元璋,曾经下令将这幅匾额悬挂在全国所有的衙门。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杨建祥:“清慎勤,这三个字作为当官之法,最早提出是由南宋理学思想家、文学家、名士吕本中提出的,他写过一篇《官箴》,开宗明义就指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意思就是说做官的必须首先要做到清廉、谨慎、勤奋。”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在儒家的思想中,清慎勤是为官之道,能够做到清廉,能够做到谨慎,能够做到勤政,做到为民,这是为官的一个底线。”
解说词:箴是古代一种以告诫规劝为主的文体。在过去,《官箴》,就是以文章的形式告诉官员如何坚守为官之道,坚持个人操守。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向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提出了许多治国安民的良策嘉谋,总结了大量为官从政的经验教训,清慎勤自然就成为了为官从政的箴言。
1682年,康熙皇帝应广西巡抚郝裕的请求,写了清慎勤三个字,并把它分别颁发给各省督抚。
作家二月河:“康熙作为政治上的一种提倡,清政府做官呢,就是要清廉,要讲究自己做官的基本道德,清慎勤,处理老百姓的事情,抚民如伤,好像对待自己的伤口一样,不要随便去摆弄它。”
解说词:就在此前一年,康熙皇帝召见了后来被称为第一廉吏的直隶巡抚于成龙。在仔细询问了他的出身经历后,康熙说:“尔为当今清官第一,殊属难得”。感慨不已的皇帝亲自做诗表扬了于成龙。在《赐直隶巡抚于成龙》的一诗的序中赞道“惟能激浊扬清,始终如一,清节之操,白首弥厉。真国家之可重,人所不能也。”康熙皇帝在写这首诗时,就称于成龙为今时清官第一,他认为治理国家首廉吏,这是皇帝对于成龙特别重视的原因,他希望所有的官吏都能像于成龙一样廉洁。感慨不已的皇帝在写完这首诗后,下令赏赐于成龙1000两白银,并把自己的一匹官宝马送给了他。
作家二月河:“任用于成龙的目的,我认为康熙主要是从全国的经济形势,还有整个民众的民心的这种向背,可以说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还有最大的政治问题,都需要于成龙这样的官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成伟:“康熙皇帝他懂得治国的道理,他认为治国先治吏,就先把官吏管好,管好官吏才能够更好地治理国家。那么管好官吏的关键是什么呢?是从廉政抓起。”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于成龙之所以能够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赞颂,其实就是和他守住自己为官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他真正做到了为官清廉,能够洁身自好,能够严于律己。”
解说词:在被康熙召见后不久,以生活简朴,整肃吏治而出名的于成龙出任两江总督。当于成龙要来南京赴任的消息传出来后,南京市面上的布价骤然上涨,全城的官吏人家都将绫罗绸缎换成了布衣,南京的社会风气为之焕然一新。于成龙在历来被视为肥差的两江总督任上,清廉至极。公务时间,他的衙署大门始终敞开着,官吏有事找他,就直接进入他的寝室,他的桌案上左边放着着生姜、豆豉,右边放着案卷文书,就像农村的教书先生一样,随便与人交谈。江南生活比较富裕,但于成龙每天吃得还是粗粮青菜,百姓们称他为“于青菜”。于成龙吃饭简单,也没有钱买茶叶,平日就让仆人采几片树叶给他当茶叶。
1684年,67岁的于成龙逝世,南京全城笼罩在悲痛之中,百姓们不分男女老少,纷纷歇业祭奠哭拜。于成龙的灵柩归葬的那一天,江南士民数万人徒步送了20里路。康熙皇帝破例为于成龙亲笔撰写碑文,在表彰于成龙为政清廉的同时,也在劝勉官员们以于成龙为榜样。一代廉吏就这样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景仰。在康熙皇帝表彰于成龙的背后,是对清慎勤的推崇。清慎勤意味着为人清廉,处事谨慎,为政勤勉,这不仅是为官之道,更是检验为官之德的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成伟:“为什么叫他天下第一廉吏呢?就是他确实对得起清官这个称谓,能够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因为你没有一些个官吏的队伍,廉洁的官吏队伍,你就不能支撑起这个盛世的大厦,没有一个政治基础,没有一个组织保障,它怎么能够实现盛世呢?”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于成龙他在为官的过程中,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践行了儒家的这么一个清慎勤的品格,他能够做到直道为先,能够做到按正道,按照对官员的基本的要求去做。”
解说词:从潮州旧城东门出来,走过湘子桥就来到了韩江的东岸,在沿江岸往北走一小段路,就来到韩山脚下,山腰上的这组建筑,就是韩文公祠。
就像杭州人为了纪念白居易、苏轼,把西湖的两条堤分别称为白堤和苏堤一样,潮州人为了纪念韩愈,也用他的姓来命名一些重要的地方,而且潮州对韩愈的纪念更加隆重。潮州最重要的河流被名为韩江,潮州的笔架山改名为韩山,就连潮州的树木都被称为韩木。一位文人居然如此深刻地影响一座城市,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韩愈在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负责官员的考核升迁。那时,吏部里有一位严格的令使,经常将吏部大门上锁,以防止候选的官员随便进出衙门。韩愈知道后就下令将门打开,并告诉他说,你老是把门关起来,不知道的人,以为我们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敞开大门怕什么呢?心底坦荡方能正道直行,这就是韩愈的为官之道。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杨建祥:“韩愈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韩愈应该说既有一个德政之心,又有施德政之能,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解说词:公元819年,韩愈被从京城长安改派到遥远广东潮州去当刺史。韩愈来到潮州之后,他看到当地文化落后,百业凋敝,就组织人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给百姓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勤政、清廉、务实的为官之道,就在这里留下了永久的烙印。一个被贬至边疆的士大夫,却未因为远离庙堂而颓丧,而是在百越蛮荒之地栽下重教育、重读书的种子,使得潮州的好学崇文之风尚开始形成,并且延绵千年至今。写文章不说空话,当官不说假话,主政一方务求实绩,这就是韩愈当官做人的道德准则,韩山、韩江、韩公祠,向人们直观地展示着道德的重量。
在安徽省桐城市繁华的闹市区,有一条被当地人叫作六尺巷的谧静小巷。这条背街小巷看似寻常,却有着一段不平常的来历。
清康熙年间,一天,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收到了从老家桐城寄来的一封家信。信中说,邻居和自己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打起了官司,家里人希望张英给桐城地方官打个招呼,打赢这起官司。张英看完信后,写了这样一首诗寄给家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英的家人拆掉围墙,向后让了三尺,邻居家在感念之余,也向后让了三尺。一条六尺宽的外巷,从此出现在这座江南小城。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就是一代儒臣道德风范的体现。大度做人,严于律己的张英和他的儿子张廷玉,被人们称为父子宰相,父子两人先后为官数十年,都留下了为官清廉,人品端方的美名,成为名震一时的贤臣良相。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杨建祥:“中国古代官德的规范是很多的,其中还有很多的规范,比较好的规范。比如范家,当官的要管好自己家里的人,不要使家里人有居官之乐,当官的要为子孙着想,但是为子孙着想的心思你要纯洁,这些规范是由来已久的,值得我们今天还可以继承发扬。”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这是中国人,就是真正儒家大夫的家风,从自己开始,然后才有资格去治国、平天下,必须要从自己开始,从家庭开始。”
解说词:见证着为官者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六尺巷,被人们一直保存到了现在,成为今天的人们体会古人为官修德的一个独特的文化遗产。
在古代,修身修德从来就不是个人的事情,它从来都是和一个家族的子子孙孙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位于豫南偏远地区的光山县城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同期声·导游):“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涑水书院来参观。大家里面请!……”
解说词:上午,在这个县城一栋并不起眼的建筑物内,涑水书院的牌子被挂了起来。涑水先生是人们对宋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称谓。说是书院,其实也只是关于司马光先生的作品、史料、书法等相关书籍的简单陈列。一排排史书典籍静静地立在这里,和县城一样低调而厚重。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独有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先贤的敬仰。
大约1000年前,一个男孩就出生在这座院落里,他有一个和这个县城一样的名字——光。因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被人们视为彗光早现的神童典型。其实,司马光后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不只是因为他彗光早现的超常智商,更与他严格地家庭教育分不开。当时在光山做知县的司马池在学业和做人上,对儿子司马光要求极为严格。一天,年幼的司马光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剥皮,却怎么也剥不开。后来一个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很容易就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惊奇地问是谁剥下来的?司马光很得意地说是自己剥的。见儿子撒谎,司马池就很严厉地训斥儿子,你怎么能这样撒谎呢?这件小事,给司马光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在司马光严格地教育和影响下,司马光的性格和人品慢慢地定型,形成了襟怀坦荡,忠诚老实的个性。
复旦大学副教授姜鹏:“所以这番痛斥让司马光印象深刻,首先是小孩子他是怕父亲,然后呢,不敢撒谎,所以,就是家长的这个言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身教,你自己做到没有?所以司马光,其实可以说是在司马池的这样一种培养下面,逐渐逐渐成长为宋朝人公认的最正直的人物之一。”
解说词:司马光自己生活简朴,也要求儿子以俭为美德,儿子司马康长到十六、七岁时,就显出了超常的才能,能文能武,谈古论今,见解颇有独到之处,再加上人也长得英俊,母亲十分喜爱,在穿戴上就给儿子着意打扮。有一天,母亲让儿子穿一件鲜艳的葱绿长袍,在司马门庭进进出出,显得格外潇洒。司马光看到这些,心里很不安,便批评了司马康。后来司马光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写了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告诫司马康不要追求奢靡,要养成崇尚节俭的美德。在司马光眼里,节俭已不是一种生活习惯,而是一种与道德相通的品行。有德者,皆有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司马光认为节俭是正道直行、修身立志的基础,也是做人做官的前提。司马康在读《训俭示康》的时候十分感动。此后,他一生始终把这篇家训当作做人的镜鉴,用来鞭策自己。
一生为官清廉的司马康,最终和父亲司马光一样,也成为一代学问大家。位极人臣的司马光,就这样成为管好自己子女和身边人的典范。在当时《训俭示康》只是司马光对儿子的教诲和告诫。然而经过岁月的洗练,这篇文章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已经超越了一家一族的范畴,成为后世的人们砥砺修身的训言。
北京大学教授范国强:“《训俭示康》这篇家训,司马康是经常读,每次读都为父亲生动的语言和切身的感受,感动得热泪盈眶。所以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司马康也成了一代好官”
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蔡运章:“家风、家教这样一个传承,事实上,他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他对自己肩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使命的起点,也是一个归宿。要治好国家,首先要治好家,家跟国是连在一起的”
解说词:厚德载物,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恪守为官之德的政治家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谱写了中华文明的闪亮篇章,创造着中国人的盛世华章。为政以德,崇德重礼,礼法相依,德主刑辅,正心修身,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穿过历史的尘埃,那些面对利诱、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气,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一座丰碑,这种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高尚,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直到今天还在感动着我们。
鉴史问廉观后感
作为一名普通的市民,我常常感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对历史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学校的教育和电视上的浅显解说。在这个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大量的历史资料已经公开曝光,我们只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就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甚至从中汲取经验,引发思考。近日,我有机会参观了一次鉴史问廉活动。其实,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许曾经在电视上面看到过,但是真正去实践,才会理解其中的深意。鉴史问廉起源于古代,主要是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加深对道德规范和公共义务的认识。这个词汇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负责管理公共资源和维护公平正义的人们,鉴史问廉更应当成为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鉴史问廉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曾经被尘封的历史文物和档案,从古代的书信到现代的文件,这些记录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些资料中,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事实和不为人知的历史。只有通过这些信息的甄别和剖析,才能够真正了解历史的真相,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行动。除了对历史文物和档案的研究之外,在鉴史问廉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回顾和评价。例如,在文革中的那些冤假错案,如何更好地向公众解释和挽回损失?历史上的那些卓越领袖和普通民众,他们的行为伦理和心智智慧,又如何对当下的人们产生启示?鉴史问廉实际上就是在回答这样的问题。通过这次鉴史问廉活动,我深刻地感到,历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找回历史的真相、重拾历史的声音,是我们作为现代人肩负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也认识到,历史的评价必须以公正、客观、全面为原则,不能因为自身的主观感受或身份地位而歪曲和篡改历史真相。最后,我想说的是,鉴史问廉是一个涉及历史学、伦理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活动。它不仅仅是搜集、研究、回顾历史的过程,更是提醒我们警惕过去的错误和信仰。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把鉴史问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不断学习、探究、反思历史,才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解说词
清官之念
内容简介
跨越历史的长河,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著名清官,在他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绵延数千年“青天情节”。《清官之念》将通过对这些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探究,解读中国人千年“清官情结”背后的历史文化密码,那就是对公平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
包公是中国清官廉吏的符号,青天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青天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清官情结”和“青天文化”对现实社会仍具有启示价值,《清官之念》将通过对中国人“清官情结”的解读,探寻青天文化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意义。
解说词
(字幕):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初一、十五,焚香礼拜,祈求丰年和平安,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逢这两天,家住开封西坡街的常四改都会早早起床,收拾停当,拿上早已准备好的贡品,来到附近的包公祠拜祭包公。位于包公湖畔的包公祠,是开封最有影响的建筑物。
一千多年来,开封包公祠一次次毁于黄河水患,又一次次被人们重新修建起来。每天无数的人们在这里瞻仰包拯的风采,更有一些虔诚的百姓在这里焚香跪拜,在他们心中,包拯就是执法如山,清正廉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代明臣包拯,早已经成为清官的化身。
千百年来,包拯一直被尊称为包青天。人们对清官的尊崇和期盼,已经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长盛不衰的青天文化和清官情绪。那么,在清官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呢?
(片名):第二集 清官之念
解说词:今天,老艺人李志强要做一方端砚。做一方好砚,选一块好的砚石尤为重要。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而闻名于世。
广东省肇庆市,在古代这里叫端州,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就产自这里。经过半个月的纯手工精雕细刻,一方精美的砚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方砚的名字叫做“包公掷砚”,它讲述了一代名臣包拯在端州为官时的一个民间传说。
被历代中国视为青天的包拯和端砚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公元1040年,42岁的包拯来到端州担任知州。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当时端砚是献给皇帝的贡品。过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进贡的名义层层加码,肆意索取砚台,用来贿赂上司和权贵。包拯到任后,要求工匠严格按照进贡的数目制作砚台,不允许多做。民间传说中,当包拯离开端州的时候,感念包拯清廉的下属,将一方端砚愉愉藏在了包拯的行李中,以作纪念。包拯发现之后,径直将砚掷于水中,于是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初到端州,包拯就在州衙的清心堂墙壁题下了一首诗,“书端州郡斋壁”,作为他为官和做人的座右铭。“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诗的意思是,居心清正是官员为政清廉的根本,正道直行是做人做事的准则。好木终成栋梁,好钢宁折不弯,历史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教训,为官者千万不要做出让后人感到羞耻的事情。包拯用这首诗告诫自己,为官者当谋正直之道,去除贪欲。这是包拯流传下来唯一一首诗,可谓吉光片羽。但却成为包拯一生为官做人的光辉写照。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离任时不带一方端砚的故事,很快传了出去,成为朝野上下的美谈。一时间,清正廉洁的包拯一举成名,包青天的传奇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每天上午,开封府内,一出大戏准时开演,这出戏的名字叫《铡美案》,讲述的是北宋时期包拯将负心人陈世美送上龙头铡的故事。
(同期声):包龙图打座在开封府……
解说词:京剧《铡美案》自诞生以来,大概是人们最喜爱的京剧剧目之一。这出戏之所以久唱不衰,就是因为它道出了人们心中的清官情结,将善良平民告倒作恶权贵的畅快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千多年前,开封是北宋王朝的首都,包拯曾在这里长期为官。那么,历史上的包拯和舞台上的包青天,又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呢?
公元1057年,包拯担任开封府尹。刚一上任,他就下令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百姓可以直接向他递交状子,陈述冤情,不再受衙役的刁难和欺骗。此时,年逾六旬的包拯早以清正廉洁,判案公正严明,铁面无私而闻名全国,他已经成为百官的楷模和百姓心中公平正义的化身。出任开封府尹4年之后,包拯与世长辞,仁宗皇帝赵祯亲自上门吊唁,并宣布停止视朝一天,以示哀悼。包拯临终前,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按例律将门荫入仕,便留下了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的遗嘱。包拯在去世前留下的遗嘱,成了包拯后世子孙必须恪守的一条家训。在包拯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成为清廉贤明,享誉一方的模范官员,而这条家训在包拯去世后,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成为后人景仰和学习的对象。
这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包拯画像,这幅珍藏在故宫的画像,就是当时人们为缅怀包拯而作。画像上的包拯与人们熟悉的舞台上的黑脸包公的形象截然不同,包拯是如何由白脸变成了黑脸呢?
河南省曲剧团导演李 杰:“戏曲的脸谱,它有自己特殊这个寓意,颜色有寓意,形状有寓意。”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 祯:“那么包公这个黑脸,其实这个黑,是象征着一种正义。”
南京大学教授董 健:“黑颜色就表示他第一个强,第二个坚定啊,刚正不阿。”
河南省曲剧团导演李 杰:“实际上他的脸儿真正的勾画呢,是黑里透红,白色的月牙,一轮清月。”
(同期声·导游讲解员):“所以包大人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攀升速度非常之快,后人见了这个碑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用手去触摸一下包大人的名字,那么久而久之呢,硬是在他的名字上面……”
解说词:在今天的开封包公祠内,还有一块仿北宋时期的题名碑,上面刻着北宋时期历届开封府尹的姓名。这里原来刻着包拯两个字,由于经常被后人抚摸,石碑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痕,包拯两个字今天已难以辨认。
作为能臣廉吏的包拯告别了人世,但是包拯作为包青天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在南宋时期,包拯的故事就被民间艺人搬上了艺术舞台,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说唱节目。从那时起,包公铁面无私,断案公正的故事,开始被人们广为传颂。在漫长的岁月中,包公的故事不断地被加进各种神怪和奇案的元素,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后来人们将这些被搬上舞台的包公传奇统称为包公戏。
包拯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廉吏,开始成为民间崇拜的精神偶像。在人们的心中,包拯既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在中国,只有为数极少的官员能够像包拯那样跨越古今,在历朝历代的艺术舞台上被不断演绎。
2013年,一部以唐朝宰相狄仁杰为主角的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票房突破5亿,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国产电影之一。近年来,许多以狄仁杰为主角的影视剧播出后,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无论是在徐克的电影中,还是在《神探狄仁杰》等电视剧中,狄仁杰都被塑造成了能文能武,英俊倜傥的能臣廉吏。
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如此频繁地出现在世人面前,还要归功于一名荷兰人,他叫高罗佩。
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时,高罗佩读到了《武则天四大奇案》,他对小说中的主人翁狄仁杰屡破奇案大为折服,于是高罗佩开始着手翻译这本书。后来高罗佩又以狄仁杰为主角写了一系列断案小说,编写成《大唐狄公案》出版。这篇小说面世后,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发行了100多万册,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狄仁杰很快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历史上的狄仁杰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以至于今天仍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狄仁杰这个人呢,在历史上是被归为叫能吏,也就是说非常有才干,同时呢,这个人还是一个很廉洁的人。”
中国唐史研究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他的仕途呢,一直还走得比较正。当个地方的、中央的司法监察方面的官吏。”
南京大学教授钱大群:“他依法办事,他不冤枉一个好人。”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当地方上官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都给他树立生祠,用来纪念他。”
解说词:据史书记载,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之后,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将历年积压的案件全都清理干净,涉案的17000多人都得到了公正处理,没有一个人鸣冤告状。断案数目之多,质量之好,在当时传为佳话。狄仁杰断案如神的名声,迅速传遍了全国,成为朝野上下备受推崇的大法官。
公元676年的一天,唐高宗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不小心砍了唐太宗陵墓的柏树。砍伐皇家陵园的树木,这在当时是大不敬的罪行,朝野上下有人主张将权善才等人处死。但是,主审此案的大理寺丞狄仁杰却认为,根据律法,权善才等人不应被处死,而应该免官,最终权善才等人被依律免官,唐高宗还命令史官把这件事记入史书,并将狄仁杰提升为侍御史。为官正直,才敢一心为公。明察秋毫,方能断案公道。直到今天,狄仁杰的传奇故事还在被人们不断演绎。
戏曲、电影、小说里的包公、狄仁杰,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清官形象。事实上,历史上的包拯和狄仁杰能力和职权并不像戏曲、电影和小说里那么夸张。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却凝聚了中国老百姓对清官有着强烈的期盼,在这种集体心理的背后,是历朝历代的百姓们对政治清廉和社会公正,法纪严明的向往,中国人的清官情结就这样产生了。随着历史的前行,这种寄托着中国人对公平正义强烈期盼的情结越来越强烈,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中,能臣廉吏可谓灿若星辰,他们名垂千秋的人生足迹,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到底什么样的官员才能成为清官呢?清官的标准是什么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是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第一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贪。第二就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清官往往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刚正不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那他还必须有清正、清洁、清明。清明在古代又叫循吏,这种循吏呢,就是能造福一方百姓。”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也就是说呢,清官往往代表着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民心和民意。”
解说词:2014年9月1日,一部根据东汉名清官董宣的故事,重新创作改编的曲剧《洛阳令》,在洛阳新区歌剧院上演。作为洛阳曲剧团的保留剧目,这部戏在舞台上已经连续演出了半个多世纪,一直是洛阳老百姓最喜爱的传统剧目之一。2011年,洛阳曲剧院根据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开始对这部传统剧目进行新一轮的改编和排演。
河南省曲剧团导演李 杰:“董宣,洛阳令的形像,可以说是深入民心。50年来,洛阳市曲剧团一直换了几代演员在演出这出戏,可见老百姓对这个人物,对这出戏的喜欢。”
解说词:在今天的洛阳市东面,有一座巨大的古代城市遗址,东汉时期的洛阳城就在这里。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这里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但是这里也是当时全国治安最为混乱的地区,居住在城里的皇亲国戚,豪门贵族骄横跋扈,横行街市,就连他们的奴仆也仗势欺人。当时朝廷一连换了好几任洛阳县令,都没有改变豪门大族横行不法的局面,最后,69岁的董宣被任命为洛阳县令。这位以执法严格,清廉刚正而闻名的官员,将要在这里迎来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考验。一天,董宣率领一批衙役在洛阳街头突然围住了一位公主出行的车队,并当场将这位公主的一个家奴杀死,这位公主就是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
河南省曲剧团导演李 杰:“当时,公主门禁森严,作为七品县令的董宣根本就进不去公主府,没有办法去缉拿凶犯。董宣呢,就在公主外出游玩的时候拦住了凤驾,要求公主给予一种说法,公主呢,就不干了。董宣可以想见,如果这个时候再放这个人走,那就是放虎归山。所以说董宣就当机立断,在公主驾前,大庭广众之下,施行了他自己的权力,一个执法者的权力。”
解说词:愤怒的湖阳公主立即直奔皇宫,向刘秀告状。光武帝刘秀听了姐姐的哭诉,立即派人去捉拿董宣,准备在朝廷之上将他处死。不料,董宣的一席话使事情发生了改变。
洛阳市曲剧院院长刘联合:“董宣说,我在捍卫大汉的律法,这个律法是谁写的呢?万岁一想,自然是寡人所定啊!既然是你所写,我依照你所写的律法去斩了人,就如同你万岁亲自杀人一样,我有何罪呀?一句话问住了刘秀,这就是据理力争。”
解说词:作为一代明君的刘秀,当场接受了董宣的意见,但考虑自己姐姐的感受,刘秀命令董宣给湖阳公主叩头谢罪。不料董宣竟断然拒绝。这时,在东汉皇宫里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皇帝命令身边的武士按住董宣的头,强迫这位大臣给公主磕头认错。然而董宣的反应却用双手撑地,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最后刘秀只好下令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大臣,并赏给他30万钱。强项令董宣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洛阳城的治安一夜之间迅速好转。
这里曾经就是祭祀董宣的祠堂,这位执法如山的清官,直到今天,依然受到洛阳百姓长久的思念。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清官廉吏,他们为官清廉,执法公正,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惩恶扬善。
公元1709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当时江南一带官场上浮华奢靡之风盛行,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现象是各省中最为严重的。张伯行上任之初,就写了一篇《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通过这篇檄文,张伯行向各级官吏公开宣布谢绝一切馈赠。张伯行的这篇短文,被称为《一字诗》,很快不胫而走,成为提醒官员们为政以德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张伯行的《一字诗》还被人们长久地记住,成为砥砺道德,提高修养的格言警句。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因为一贪一腐,就容易出很多的事情,实际上法律也没有办法执行了,你本来要依法给这个人治罪,但是他给官员塞了钱,这个人就可以脱罪,这个法它的公信力就没有了,实际上整个政治就败坏了,所以历代的百姓都尊崇这个清官。”
解说词:两年后,江苏发生辛卯科场案,由于牵涉出了两江总督噶礼,案子迟迟没有结果,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不料,噶礼却串通同伙上疏诬告张伯行。督抚互相弹劾的故事,一时间成为轰动朝廷的奇闻。江南是朝廷的钱袋子,为了维护地方稳定,康熙皇帝不得不下令将张伯行和噶礼同时解职。据史书记载,杨州百姓听到张伯行被免职的消息之后悲愤异常,哭声震动了整个杨州城。第二天,杨州的老百姓拥到张伯行的住处,前来为他送行。人们知道张伯行一向清廉,从来不接受礼物,就带来水果和蔬菜,张伯行婉言谢绝。百姓们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君在此,只饮江南一杯水。在我们江南做官,只喝了江南的水,什么都没拿。现在君要走了,多少要带上百姓的一片心啊!所以最后老百姓送的东西,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青二白。”
解说词:张伯行为官40多年,在当时就以清廉和爱民闻名天下。张伯行曾经多次受到恶意的诬告,但总是因为他个人走得正,行得端,为官清廉,而让这些诬告不攻自破,并没有影响康熙皇帝对他的重用和提拔。
清官,是百姓们赋予官员的美誉,它既反映了官员的政治道德理想,也反映了老百姓对清官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期待。
公元1558年,担任福建南平县的教谕海瑞接到吏部公文,去浙江淳安担任知县,明朝历史上第一清官的传奇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据史书记载,海瑞来到淳安县之后就公开宣布,从今以后,所有衙门的陋规,一概废除。正税之外的火耗等,所有杂派一律不准征收,所有除朝廷俸禄之外的钱,也不能拿。在县衙其他官吏们惊讶地注视下,海瑞一家搬入了县衙。每天海瑞的妻子亲自下厨做饭,老仆上山砍柴,海瑞在县衙里开辟了一片菜地,浇水施肥,他和家人每天吃得青菜、豆腐。平时不升堂的时候,就穿着自己仅有的几件破衣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海瑞住得很简单,吃得很简单,用得很简单,他和他的母亲一起生活。母亲过生日,海瑞在当地做了一件新鲜事,让别人都感到十分惊讶的事,就是他买了二斤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结果卖肉的那天都高兴疯了,海大人居然买肉了,买了我们家的肉,这事儿当时胡宗宪,闽浙总督都知道了。”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胡宗宪在一次全省的会议上对大家说,海瑞居然买了二斤肉。海瑞买肉成了一个轰动性的新闻,这就证明他们全家平时根本吃不起肉。”
解说词:海瑞废除苛捐杂税的结果是,仅淳安县征收的用来支应县衙各项开支和招待费的税收,就从原先的每年白银1万多两,下降到每年900两左右,百姓们的负担大大减轻。而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海瑞,也在浙江迅速地声名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清官。
公元1570年,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前往苏州就职。史书记载,海瑞担任应天巡抚的消息公布之后,当地许多官员如临大敌,一些平日贪污受贿的官员甚至自动离职逃跑,大户人家纷纷把朱漆大门改漆黑色,出门就穿上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旧衣服,以符合朝廷法律的规定。海瑞的到来,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但是大半年之后,海瑞就被调走了。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因为海瑞当初在江南的时候打击豪强,包括清丈田亩,反垄断的时候触动了江南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海瑞搞的这个退地呢,就从徐阶身上开始,他要求徐阶你把你家大部分土地退给老百姓,而徐阶感到很生气,说我是你的伯乐,我推荐了你,结果你呢,到这儿以后,你先对我开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以海瑞的做法,当然得罪了这些权贵,他们就弹劾海瑞,海瑞被迫罢官。”
解说词:十多年后,海瑞在南京担任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职务——南京吏部侍郎。此时的海瑞已经成为万民膜拜的青天,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赶来一睹清官风采的民众。
公元1587年,海瑞在南京病逝。万历皇帝下诏在南京、北京为海瑞举行公祭,同时派遣官员护送海瑞灵柩回乡,并督造墓园。
明史记载,海瑞的死讯传出后,南京的百姓悲痛不已,纷纷歇业悼念海瑞。当海瑞的灵柩用船往家运的时候,披麻戴孝,祭奠哭拜的人,站满了两岸,绵延百里不绝。
今天,海瑞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人们景仰的清官之一,和北宋的包拯一样,海瑞的传奇故事,也被后人多次编成戏剧在舞台上演出,一直持续到今天。
古往今来,蕴藏在中国人心中深厚的青天情结,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也折射着人们对清明政治和社会正义的强烈期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清官情结是我国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一种渴望,一种盼望,它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社会基础,思想文化基础。”
解说词:今天,以包公为代表的青天形象,依然长久地存在于舞台和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上,以清官为题材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仍然受到最广大中国人的喜爱和追捧,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伟大文明的民族,对清廉以及正义的不懈追求。
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解说词
律令之矩
内容简介
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完善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腐败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
《律令之矩》以历史朝代为序,从惩治贪污贿赂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入手,形象、生动地梳理出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挖掘其中的经验教训。
解说词
(字幕):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北宋以来,人们在每一座官署衙门都会看到这座叫“戒石坊”的牌坊,上面刻着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十六个大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16个字就是《戒石铭》,北宋灭后蜀以后,宋太宗赵光义鉴于后蜀政治腐朽、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下令将这16个字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以警醒各级官吏。
千百年来,矗立在衙门的戒石坊,提醒着每天从这里出入的各级官吏,贪赃枉法,是天理和国法都难以容忍的行为。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
第六集 律令之矩
解说词:在安阳殷墟出土的这些戴着木制手铐的陶俑直观地告诉人们,在3000多年前,中国已经有了束缚犯罪者手脚的械具。历史学家们认为,早在殷商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监狱和司法制度。从此之后,不论是作奸犯科,还是贪赃枉法都会面临法律的惩处。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贪官是谁呢?
公元前531年,一桩突发事件震惊了晋国国都新绛。晋国掌管刑狱和审判的最高官员、代理司寇羊舌鲋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杀死,杀死羊舌鲋的是晋国的贵族刑侯。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有身份的贵族做出了这样激烈的举动呢?事件缘于一件久拖未决的土地纠纷案。案子的主角是晋国两个很有地位的人物,一个叫刑侯,一个叫雍子。羊舌鲋受命接手此案时,雍子抢先获得了消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羊舌鲋。于是羊舌鲋不问是非曲直,强行把刑侯的田产划给了雍子。刑侯一怒之下,拔剑杀死了羊舌鲋和雍子。
羊舌鲋被杀,一时成为晋国最大的新闻。晋国的权臣韩宣子把羊舌鲋的哥哥叔向叫来,问他怎么处理。叔向引用夏朝法官皋陶制定的法典道:“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昏、墨、贼,杀。”韩宣子接受了叔向的意见,杀了刑侯,同时认为羊舌鲋因为贪婪被杀,死有余辜。于是,羊舌鲋已经冰凉僵硬的尸体被拉到闹市枭首示众。
羊舌鲋身为代理司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护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被定罪为“墨”,“贪墨”一词也来源于此。羊舌鲋就这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据法典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贪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成伟:“这个案例就树立一个典型,如果从贪污的这个角度来看,就是说凡是贪赃枉法者,严重的应该判处死刑。就树立了一个经典的案例,以后就这么办。”
解说词:羊舌鲋的遭遇告诉人们,最晚在春秋时期,官员贪污犯罪就会受到国家法度的制裁。不过,两千多年前的法律条文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后世的人们已经很难触摸到远古的历史细节了。
湖北省荆州市,一座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3年冬天,荆州地区博物馆在荆州市城南的张家山清理了三座西汉初年的古墓,出土了一大批极为罕见的汉代竹简。很快,这个消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同期声·讲解员):“这个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是一座西汉早期的小型墓葬,这个墓葬出土了大量竹简,我们看到的这就是其中的法律,它有篇题,称为《二年律令》,根据考证这个二年是西汉高后吕雉执政的第二年颁布的律令。……”
解说词:经过学者们的整理,西汉时期的法律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这部名为《二年律令》的法典中,有这样的表述:“受赇以枉法,及行赇者,皆坐其臧(赃)为盗。罪重于盗者,以重者论之。”也就是说,如果官员收受贿赂,要按照盗窃罪从重处理。这部律令规定,窃取国家的财产价值十金就要被判处死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成伟:“十金就是一万六千个铜钱,或者叫一万六千文钱,这就是一个标准,凡是贪赃枉法达到一万六千个铜钱的时候,一律处以死刑。以后历代都参照这个标准来执行,那么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一个说明,就是处理贪污犯罪要依法进行,要按照法定的数额来进行,而不是贪了就判处死刑,不是这样的。”
解说词:据《汉书·薛宣传》记载,汉成帝时期著名的廉吏薛宣在担任郡守的时候,有人举报池阳县狱掾王立接受囚犯家属的贿赂。薛宣立即下令严查。最终查明,原来是王立的妻子接受了囚犯家属一万六千钱,不过王立本人并不知情。但事发之后,王立感到既惭愧又害怕,遂自杀以明心迹。汉代惩治官员受贿法律的威慑力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268年,西晋王朝颁布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晋律》。这部法律把官吏贪赃枉法与不孝、谋杀等罪行并列,并明确规定这些罪行不能赦免,这在中国法律史上是第一次。将贪污列为不赦之罪,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晋律》还规定,官员贵族犯罪可以用爵位和官位来抵罪。这种做法被后世的法律定为“官当”。“官当”被后来许多朝代的法典沿用了下来,这无疑是一种制度化的腐败。
在法律面前,官员贵族和老百姓是不平等的。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官员贪赃枉法可以减免或者逃脱法律的制裁呢?
公元662年,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震动了唐朝都城长安。宰相李义府为死去多年的祖父迁坟,王公以下各级官员都赶来参加葬礼,从灞桥到三原70多里的道路上,前来送葬的队伍络绎不绝。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葬礼背后,是李义府的大肆敛财。据史书记载,一场葬礼下来,李义府共到收钱财20万贯。在李义府为官期间,不仅他本人贪得无厌地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女婿,整个家族都利用李义府的权力大肆收受贿赂,招摇撞骗。一时间,李义府家门庭若市,简直成了拍卖官爵的交易场所。
南京大学教授钱大群:“皇帝有一次就找他劝诫,根本还不能说是批评,而是劝戒他。说现在你的儿子,你的妻子,都不守法律,在外面干了好多违法乱纪的事情,你这个事情要收敛收敛。想不到李义府因为有武则天皇后给他撑腰,当时他脸红脖子粗的,就对皇帝说什么,谁跟你讲的这些事情?皇帝说我已经出面讲了以后,你还要问谁给我讲干什么?这个时候,李义府竟不买皇帝的账,站起来,大摇大摆地也不行告别皇帝的礼,就出宫而去。”
解说词:最终,在越来越多的弹劾面前,皇帝下令彻底调查李义府。公元664年,因为贪腐而落网的李义府和他的儿子、女婿,一起被流放了到边远地区。几百年后,李义府的故事被史官记入史书,李义府就这样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贪官。
在唐朝法律《唐律疏议》中,对贪污受贿犯罪的处罚非常严厉,官吏一旦贪污受贿就会被取消一切特权。法律规定正七品官如果贪赃枉法,违法收入达到月收入一半的就要被处以极刑。这部法律还规定,官吏贪赃枉法,一律禁止通过官当等制度减免处罚,对官员贪污腐败惩处的力度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唐律疏议》还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把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为惩贪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唐律疏议》首次在法律条文中出现了六种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总称为“六赃”,在“六赃”中,除了“强盗”和“窃盗”,其他“四赃”都属于官员贪腐犯罪的范畴。分别是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和坐赃。
湖南大学教授贾玉英:“这个法规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朝基本上全盘接受了唐朝的‘六赃’罪的规定。另外明朝也有‘六赃’,当然明朝的‘六赃’和唐代的‘六赃’划分的形式不一样,分类不一样了,但是‘六赃’的名称依然存在,所以中国古代惩治贪污受贿这个法规在唐代比较完备。”
解说词: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初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民。”这种盛世气象和法治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统治者整饬吏治,严惩贪赃枉法不无关系。
每逢重要节假日,在河南内乡县衙总会上演这样一幕大戏。这出根据历史真实复原的演出,高潮部分是为一块名为“三院禁约碑”的石碑揭碑,并由县令向人们公开宣读碑文的具体内容。
(同期声·演员):“驰驿一切往来冠盖,坐司小忭,俱有定则。京堂科道,官轿一乘,膳银二钱五分。部属中行,官轿一乘,膳银二钱。本省两院出巡,上馔一桌,定银三钱。遵将条议款项刊刻石碑,永为遵守。……”
解说词:40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内乡知县易三才拟定了三条禁约和一条接待过境官员的具体规定。第一条禁约是,禁止滥用应付,也就是禁止随便供应。第二条禁约是,禁止前站勒索,也就是禁止打前站的对驿站进行勒索,如有违犯,允许驿站直接禀报县官究查治罪。第三条禁约是,禁止矿税差使牌外横索,即矿监、税监差使的人不得享受不应该有的待遇。还有就是,饩廪通义成规,对驿站招待各级官员的用餐和出行标准,作出详尽的限额规定。禁约在整饬吃喝奢靡之风,提倡小官敢于告发大官的正义行为方面,规定的具体而又严厉。
内乡县衙博物馆退休人员刘鹏九:“三院禁约碑是1985年在我们内乡菊坛公园出土发现的。据考证,这是目前刻在石头上的反腐宣言,全国仅此一份。”
解说词:离“三院禁约碑”不远的这组建筑,就是内乡县衙监狱,人们在这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古代监狱和刑法的严厉。除此之外,这里还展示了明太祖朱元璋为惩罚贪官而设置的种种刑罚,用来警示教育县衙里的各级官吏。
朱元璋惩治贪官的故事,也被记入了史册。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广东番禺县有一姓罗的富户人家,娶了明开国大将永嘉侯朱亮祖的女儿,罗家的兄弟们倚仗着朱亮祖的权势为非作歹,称霸一方。番禺知县道同依法对他们进行了处理,把人犯抓了起来。让道同没有想到的是,朱亮祖竟然派兵丁抢走了罪犯。道同非常愤怒,在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奏章中详细报告了朱亮祖的诸多劣迹。不料,朱亮祖却抢先一步向朱元璋弹劾道同对长官狂傲无理。当朱亮祖的奏章抢先送到朱元璋手中之后,他随即派遣使臣去广东传旨处死道同。使臣出发后,道同的奏章也送到了京师,朱元璋立即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他又派遣使臣日夜兼程前往广东赦免道同。但是,当第二位使者到达番禺时,道同已经被处死了。
朱元璋非常悔恨自己错杀了忠直的知县,对朱亮祖的诬告更是恼怒异常,立即下诏命令朱亮祖父子回朝。朱亮祖来到南京之后,朱元璋下令,将朱亮祖和他的儿子府军卫指挥使朱暹一起处死,并亲自动手结束了朱亮祖父子的生命。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成伟:“朱元璋建立明朝,是接过了元朝的烂摊子,他采取了重典治国的路线,他在位三十年,洪武三十年,制定了两个比较有名的法律,一个是《大明律》,一个是《明大诰》。大诰是什么呢?大诰就是朱元璋在处理案例,他的怎么个处理方法,他有哪些训令,另外呢它对于某些问题的所发布的一些指示等等,用三年的时间把它汇集在一起。”
解说词:《大诰》的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其中80%以上的条目都是用来约束和治理官员的。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大诰》的法律地位远在《大明律》之上。
《大诰》还赋予百姓监督官员的权利,一旦百姓们发现地方吏员有扰民害民和贪污等犯罪行为,可以手持《大诰》将他们直接押送京城交由皇帝本人审理,任何人不得阻拦。《大诰》还允许老百姓从官署小门冲进去抓走为非作歹的胥吏,直接送到京城法办,沿途官员不许拦截。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可谓绝无仅有。
《大诰三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常熟县民农民陈寿六得罪了当地一个叫顾英的县吏,遭到了顾英的迫害打击,一家仅有的口粮和来年的种粮都被顾英的爪牙搜刮殆尽。顾英平时就横行乡里,受他迫害的人不在少数。忍无可忍的陈寿六带领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一怒之下冲进了县衙,将顾英五花大绑捆了起来,直接扭送京城。在临行之前,陈寿六让乡亲们找来了《大诰》,随身携带以作护身符之用。陈寿六把顾英押到京城后,朱元璋直接将顾英打进大牢。朱元璋不仅没有处罚陈寿六等人,而且还赏赐陈寿六钞30锭,其他三人衣服各两件,并免除了他们的杂役。在陈寿六等人离京后,朱元璋又专门发布谕令警告地方官吏,胆敢对类似于陈寿六这样的人进行打击报复者,一律处死并株连九族。
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的重典治贪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据清代官修的《明史》记载,朱元璋大力惩治贪腐,让明朝初期吏治清廉的良好风气持续了100多年。明初六十年的廉吏有100多人,占整个明朝时期廉吏的六分之五。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对明初吏治的评价是:“几有两汉之遗风,且驾唐宋之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明史循吏传》当中有一段话,这段话说到,一时世风丕变,无不洁己爱民。说一时之间,官场的风气变了,大家无不洁己爱民,出了很多清官。所以明朝它为什么可以延续270多年这样一个江山,和明朝初年建立这种制度,和祖宗留下的这个家法,是有直接关系的。”
解说词:朱元璋去世后,他的继承者建文皇帝在即位诏书中宣布,今后官员和老百姓犯罪的,法官一律要按照《大明律》来审判。《大诰》就这样被废止了。
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高炽发布诏书宣布,今后禁止老百姓擅自将官员押往京城告御状,违者一律治罪。惩治贪污腐败的法律高压线就这样逐渐松弛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王朝官员的贪污腐败愈演愈烈。人亡政息的故事又一次在明王朝的政治舞台上上演,整个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大多在开国之初的几十年里政治清明、官员廉洁。但这种局面往往难以长久地维持下去,而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也逐渐成为一纸空文。于是,腐败就成为一个王朝的不治之症。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今天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王府。这座位于北京闹市区的庞大建筑群占地近千亩,原来是和珅的私宅。1776年,得到皇帝赏识的和珅刚刚担任军机大臣,就开始修建这座豪宅。1799年,和珅被皇帝下令革职抄家,抄得家产总值约合白银11亿两。和珅从政29年,却攫取了相当于整个清政府15年收入的财富,这其中的症结,到底在哪呢?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和珅几乎掌握了全帝国所有的中高低官员的命运,他就收入了大量买官的钱,同时和珅他长期掌管着户部、内务府,包括很多税官,那么这些经济部门往往都有巨大的灰色收入,这是他发财的第二个渠道。那么第三个渠道是他经营了好几十种行业。所谓的自营收入,就是用钱来生钱,这也是他收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所以说这几项加到一起,后来他就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巨富。”
解说词: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去世。3天之后,大权在握的嘉庆皇帝立即将和珅革职软禁。这一年正月十五日,嘉庆皇帝公布和珅21条罪状。整个朝廷的文武百官们意识到,和珅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这一天是元宵节,明白自己来日无多的和珅面对皎洁的月光,写下了两首绝命诗。其中一首是《狱中对月》:“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3天之后,嘉庆皇帝派人给和珅送来赐死的诏书和一条白绫。或许是一种巧合,与和珅这个清朝第一贪官的死亡相伴随的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的谢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腐败,它并不是说到王朝的后期,王朝要灭亡了才出现腐败,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出现过腐败,或者说严重的腐败。像和绅就是一个案例,封建的法律不仅管不了君主,也管不住君主身边的人,历史上像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所以说,像和坤这样的贪污,他是有深刻的这样一种制度背景。”
解说词: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的这一片区域,曾经是明清两代顺天贡院所在地。几百年间在这里举行过上百次科举考试,无数读书人和官员的命运也在这一次次的考试中被改变。
1858年10月22日,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乡试落下帷幕,在顺天贡院发榜。不久,鉴于这次科考的顺利完成,咸丰皇帝下旨将主考官柏葰升为正一品大学士。然而,就在柏葰高兴地接受同僚们祝贺的时候,议论和不满却在京城迅速蔓延开来。原来,士子们在看榜的时候,发现一个名叫“平龄”的京剧票友出现在其中。按照当时的规定,这种身份的人是不能参加科考的。御史言官孟传金向咸丰皇帝上奏章说,此次顺天科考存在舞弊现象,应该深入调查,追究责任。很快,咸丰皇帝下令彻底调查,晚清第一大案被揭开了盖子。
随着对平龄考卷的调查,牵出了50多本有问题的试卷,柏葰直接卷入舞弊的证据也渐渐浮出水面。考生罗鸿绎通过同乡兵部侍郎李鹤龄的关系,结识了同考官浦安,浦安又通过柏葰的看门人靳祥的关系,请求柏葰同意调换罗的试卷使其中举。事后罗鸿绎向柏葰、浦安行贿。
承审该案的亲王大臣,依据《钦定科场条例》写出奏折,“比照交通嘱托买关节例,拟斩立决”。咸丰认为柏葰“情虽可原,法难宽宥”,同意将他“斩立决”。于是,收了16两银子的主考官柏葰最终被判处死刑,他是中国科举史上因舞弊而被处死的职位最高的官员。在这之后,科场舞弊明显减少,科场风气焕然一新。
在明清两朝发生过很多次科举舞弊案,但都在皇帝的过问下迅速告破。几次科场舞弊案都有高官的人头落地,这比处理普通的腐败案件要严酷许多。那么,皇帝用这些贪官的头颅和鲜血要向人们传达什么信息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其实科举是沟通了,按阶层论的话社会上下阶层,所以寒门可以出贵子的,他甚至是保证了两千多年儒家社会持续的一个关键的核心,为什么呢?当一个社会的时候上下隔绝的时候,最后只有通过暴力革命一种方式,而上下能够沟通的话,就可以通过改良和改革的方式,而上下沟通的当时的唯一方式就是科举,如果在这里头有腐败案,这个社会就开始走向最终危机。”
解说词: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完善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腐败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
更多文章:
大学生勤工俭学申请理由100字6篇?勤工俭学申请理由简短200字7篇
2024年6月19日 19:00
代理发行代购代销有价证券是什么的主要业务?代销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2024年5月19日 15:40
货运代理考试辅导:概述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人考试的考试科目
2024年4月2日 03:40
2020跨年文案(2020年跨年文案怎么发 2020年跨年表白怎么发)
2024年6月13日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