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

2025-02-12 07:20:26 :1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小学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以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

  教案栏目提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范文,欢迎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   1、体验、感受《龙腾虎跃》作品的情感。   2、模拟激越的鼓声。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出示实物(拨浪鼓、铃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用途。   设问这些是什么?我们能用它们做什么?请你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四种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   师看来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出示图片,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民雄创作并亲自演奏的一首民间器乐曲----鼓乐《龙腾虎跃》。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鼓乐。   2、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部分。   师你听到的鼓声是怎样的?   生由慢速到快速。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   师作品很长,共有三个部分,我们先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的情绪?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欣赏音乐。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体伴奏(拍手、拍脚或用铃鼓)   (2)欣赏第二部分   分组学习鼓声的节奏。   (3)欣赏第三部分及尾声   师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又听到熟悉的旋律,你们知道是前面的第几部分吗?   生第一部分   师音乐的结尾节奏变得更加宽广,仿佛为人们描绘出更加美丽的前景,使人产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4)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乐曲的录像,再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4、简要介绍曲作者   小结人说鼓的敲击,体现着生命和激情的节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无论是其形制还是敲击方式,构成了华夏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补充欣赏《丰收锣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木鼓歌》。   二、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三、教学重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   四、教具   电子琴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木鼓舞》的录象   师:人民在做什么?   生:人民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   》师:这是云南佤族人民在跳《木鼓舞》   师:佤族人民能歌善舞。在西盟、沧源等佤族聚居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建在寨中高地上的竹制木鼓房。房中放一对木鼓,左边是母木鼓,右边是公木鼓,佤族人民把制作木鼓的日子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人们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非常热闹。我们今天要学的“木鼓歌”就是表现了这种欢乐歌舞的场面。   教师播放歌曲(出示课题)录音。   2、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节奏XX XX / X 0 / X 0 / XX XX / XX X / XX XX /X 0/   学习歌曲第 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听唱法慢速练习。   学习第9-12小节的旋律。   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   反复练习第9-18小节。   学习第19-21小节,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   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师:播放第二段歌曲。   学生听录音,加深印象。   分组练习展示。   3、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师:请大家尝试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生设计伴奏的方式。   创编歌曲的律动。   分组设计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小组汇报展示。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鼓声传情。   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得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   3、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 并创编“鼓的对话”。   三、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得热爱之情。   2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四、教具   录音机 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师:前两课中,我们一起走进了鼓的世界,初步了解到鼓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气氛,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鼓的文化。出示课题(鼓声传情)。   师:听说过鼓舞这个词吗?是什么意思?   生1:受到鼓励。   生2:使人振奋。   2、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师:鼓一舞,人们闻鼓而舞 ,久而久之成为了中国的鼓文化。 请看下面的录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师:大家发现什么了?   生1: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鼓文化。   生2: 有自己的特点。   师:现在老师提供给大家4个音乐片段,有四种鼓,请你先唱一唱这些音乐片段,再为音乐选择相对应的鼓 ,小组内商量。   学生分成小组活动。   教师到各组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师:请把小组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第一组:唱《秧歌舞》的片段,选择堂鼓。   第二组:唱《x疆是个好地方》〉的片段,选择手鼓 。   第三组:唱《金孔雀与凤尾竹》的片段,选择象脚鼓。   师:同学唱得不错,说明同学们知识面非常丰富,现在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纸杯、塑料盒、可乐筒等),请你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鼓,敲一敲,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与他人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老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   展示活动。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交流。   学生分组展示。   3、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鼓”,是我们民族音乐中宝库中的一朵小浪花,还有许多别的鼓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继承、创新,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鼓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生1:知道几个民族使用的鼓。   生2:知道了身边的物品可以发出象鼓一样的声音。   师:词语中也有包含“鼓”字的,能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请你举出例子跟大家说一说。   生:欢欣鼓舞、鼓乐齐鸣、一鼓作气   师:同学们还可以找到很多,下次课告诉我们。

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8、智斗   9、放绳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学唱《卢沟谣》   教学内容:《卢沟谣》  教材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二、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   三、教学过程: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旋律练习   ⑴音阶练习   1 2 3 4 5 4 3 2 1(用“啊”唱)   ⑵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   附点音符的掌握)   ⑶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⑷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⑴歌词朗诵   ⑵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渗透着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灵感。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演唱时努力表现出这首歌曲豪放的陕北风格。   (二)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唱出陕北民歌的特殊“韵味”。   (三)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一)用不同的方式有创造性有表现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黄河大合唱》、《绣金匾》、《拥军秧歌》、《信天游》、《脚夫调》、《横山上下来游击队》、《赶牲灵》、《见面容易拉话难》。并哼唱旋律。   二、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四课可爱的家_人音版五年级上册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可爱的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 过程:2、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能力3、学习口风琴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天黑黑》、管弦乐《可爱的家》、萨克斯管独奏曲《回家》。 表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 教材分析: 1、歌曲《天黑黑》。 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又名《天鸟鸟》。虽是童谣,但为大人小孩所喜爱,传唱十分普遍。它以生动、诙谐的语言,天真纯朴的形象,折射了台湾农村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有趣情景。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又可分两个层次(乐段),这首民歌不仅以其优美的旋律、诙谐的情趣带给听者愉悦的感受,并且通过它所叙述的故事给人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2、管弦乐《可爱的家》。 这首乐曲系根据同名歌曲改编。歌曲由英国作曲家比肖普作曲,是他的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利》的一首插曲,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通俗歌曲。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这也正是远离故乡和亲人的词作者佩恩的心声。他在写此歌词前曾写了一封信给哥哥说: 乐曲基本按照歌曲旋律改编,曲首和结尾采用歌曲的第一乐句加以发展,作为引子与尾声。乐曲把歌曲主旋律重复两遍。第一遍,由中提琴主奏;第二遍,则用钢片琴及弦乐演奏。乐曲中多彩的音色和活泼的伴奏音型使我们更多地感受到 3、萨克斯管独奏曲《回家》。 每当提起 《回家》这首萨克斯管独奏曲就是表达一个匆匆回家的游子在归途中所怀的热切渴望和甜美幸福的心情。乐曲共分三个部分。这首乐曲采用了现代爵士音乐的音调、节奏和伴奏形式,使音乐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有的韵味。 4、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情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5、歌曲《牧场上的家》。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 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又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地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人文性, 教学难点: 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学习口风琴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聆听《天黑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熟悉台湾民歌《天黑黑》。 2、情感目标:通过表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音乐的人文性, 3、能力发展目标:通过编创节奏,更深的感受音乐的内涵。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难点:编创节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听录音范唱。 2、跟琴模唱旋律,熟悉旋律。 3、学习第一部分,加歌词直接跟琴模唱。(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 4、学习第二部分,模唱歌词,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5、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师范唱,生讨论情绪。 7、跟伴奏录音有感情地演唱。 8、打击乐编创:分组编创,展示。(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9、表演,自由选择演唱、伴奏。 10、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三、聆听《天黑黑》。 1、初听《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四、课堂检测:复述歌曲《天黑黑》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萨克斯管独奏《回家》;熟悉歌曲《可爱的家》。 2、情感目标:本课乐曲是反映 3、能力发展目标:理解现代爵士乐对于 教学重点: 熟悉萨克斯管独奏《回家》,了解乐曲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现代爵士乐对于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对于现代爵士乐学生接触的很少,它的风格很多人都不是很能接受。在学习中,对于萨克斯这种特有的西洋乐器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可以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可以范唱《可爱的家》,如有时间还可让学生哼唱。这样既可让学生熟悉内容,又可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三、聆听《回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5、小结:家是可爱的。 四、竖笛长音吹奏练习 1、1=F 音阶练习。 2、1=F 三度音程练习。 3、1=F 歌曲《大长今》 4、乐曲练习: (1)《剪羊毛》。 (2)《别处哪儿有》。二声部吹奏,注意声部的和谐与节奏的准确。 五、课堂检测:乐曲《回家》有什么乐器演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 3、能力发展目标: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难点:改编《牧场上的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歌曲三拍子的节奏感觉对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是很重要的,所以学习中要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牧场上的家》。 1、导入:说说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2、教师范唱,学生初步感知旋律。(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和理解。) 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可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同时找出问题。) (2)先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三、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四、课堂检测:演唱《牧场上的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4单元 欢快的舞步》教案

  教案栏目提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4单元 欢快的舞步》教案范文,欢迎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4单元 欢快的舞步》教案   第一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稍息 立正 站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 立正 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三课时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2单元 古诗新唱》教案

  教案栏目提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2单元 古诗新唱》教案范文,欢迎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2单元 古诗新唱》教案   一、 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梅花》 创编《春晓》 王安石   第二课时 《静夜思》 李白   第三课时 《读唐诗》 古诗朗诵演唱会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通过集中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   2、在演唱方面,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   3、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能通过《读唐诗》的欣赏,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4、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组成古诗歌曲《春晓》。要求学生能积极组织并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即兴吟唱古诗。   5、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诵古诗和演唱古诗歌曲,并能理解这些古诗的含义。   (二)具体要求   1.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并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   2.能用较长的气息和纯净的声音演唱合唱《静夜思》,表现怀念故乡的情感。   3.初步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和宋代的诗人王安石。   4.欣赏《读唐诗》,感受歌曲亲切的情感,了解歌曲中唱到的古诗。   5.能积极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表演,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熟悉的古诗。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风琴、录音机、录音带、梅花的图片或实物。   (二)资料   《静夜思》(李白),《夜雪》(白居易),《绝句》(杜甫),《咏鹅》(骆宾王),《枫桥夜泊》(张继),《夜雨寄北》(李商隐),《出塞》(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歌曲的旋律、学会四拍子的指挥。   2.通过学习能够感染学生学会陶醉,为其源远流长的唐代文学──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的绝妙搭配而陶醉。   3.歌曲中的曲谱演唱和二声部合唱训练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环节。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梅花》。   2、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有关于古诗的歌曲进教室。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从小家长就教我们背古诗,长大后老师也教过我们好多古诗,下面就请你们说一说 ,你都学过哪些古诗?   生:回忆自己学过的古诗。   师: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   生: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词,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词背出一首古诗。   师:这个词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诗就叫做《梅花》。   师:你反应真快,大家肯定也学过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下。   全班齐背《梅花》。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生介绍古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具有现代感的豫剧《唱大戏》。   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   生:按照原节奏念。   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   找一、两名学生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   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师生评价,评选出最佳念白设计小组。   五、小结   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生听《唱大戏》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设计最好的部分是念白设计的部分。我没有让学生按照原节奏念,而是将如何念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个别同学设计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歌曲音符跳动稍大,节奏稍难,歌曲较难掌握。如果给学生再多的时间聆听和学唱,掌握就相对简单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静夜思》。   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时能联想到自己学过的古诗,并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节奏感很强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来上课。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   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   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诗歌很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很快就猜到了诗词的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地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生:有《静夜思》……   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根据李白的《静夜思》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师:我们首先来聆听一次,感受它的抑扬顿挫。   初听,感受音乐。   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到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就应该更有韵味、更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带动作、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丰富的情感。   生:共同朗诵。   师:诗词写得多感人啊,体现诗人王维的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   歌曲处理:   1、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2、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   3、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   4、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地利用循环呼吸法在美妙的歌声中想动情地舞蹈,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就利用上肢运动来做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师: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这首歌曲,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因为你们还小,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等长大了也许为了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就能体会到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了,看到了月亮会更加想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在明年的中秋节,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接力唱、领唱等来复习演唱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五、拓展   师:看到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涨,老师突发其想,想借助这小小的教室作为我们的舞台,来开一个“古诗朗诵音乐会”,也就是把古诗新唱,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   生:有!   师:那么老师就选用一首《读唐诗》的片段来做演唱会的开场曲(播放《读唐诗》)。   师:心细的同学一定在开场曲中发现了很多的诗歌?能说说都有哪些诗歌吗?   生:回答。   师:那在这些诗词里面,我们回忆一下,哪个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歌曲?   生:有《咏鹅》和《江雪》。   师:谁来做演唱会第一个登场的歌手?   生:分别演唱《咏鹅》和《江雪》。   师: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结合起来,创编成自己作的古诗新唱呢?   生: 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一个小片段)。   师:好,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   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   生2:……   小结(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读唐诗》。   教学过程   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   一、创设情境   1、随音乐《读唐诗》走进教室,(出示读唐诗——课件)   2、导入:   这部古诗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我国远远流畅的古诗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诗。首先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读唐诗》,它的曲调非常富有特点,你听了以后一定会有惊奇的发现。   二、新授   1、出示《读唐诗》的歌曲(课件(2))播放完整歌曲,师生随音乐听唱一遍。   师:刚才听了这首歌曲之后你发现这首歌曲的特点吗?   生:回答(许多古诗……)   师:你看到歌词的时候,同学们能联想到许多唐诗,那么歌曲究竟藏了多少唐诗?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知道的唐诗最多,分成四组,每组一个题板,请你用连线连一连,连接最快的就为优胜小组。   2、活动开始   (1)每组一块题板(各组讨论画线)   (2)最快的到前面展示,并排好。   师:同学们看一看他们是否正确,老师请你们来当评委。   (3)2组给1组评,3组给4组评。   (4)老师展示对与错(课件)“床前的月光、《咏鹅》”   师:说一个句字的头,学生答一个诗的题目。   这首歌曲是由八首古诗的佳句组成的,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歌曲。   (5)师生齐(评价)   三、学习唱读   1、师:问 你知道唐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表达诗人喜怒哀乐、喜爱古诗、表达诗人对唐诗的赞美)   2、师轻声唱词。课件与2相同   师:你能说一说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吗?   生:分别让学生回答。   师:以一首唐诗为例:课件:“高飞的白鹭”……作者是谁?   生:杜甫的《绝句》。   师:如果以这首古诗为例,你能画些什么?   对!它象一副画卷一样那么美丽,其中描写景物,色彩有什么?   :生:黄鹂是黄色、柳是绿色、天是……雪是……   师:对!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它们远近高低,响应的构成一副赏新悦目的画卷,所以我们说唐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3、歌曲处理与演唱 课件与2相同   (1)播放全曲   师:听一听旋律,找一找歌词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听一听找到了吗/   生:第二段或“枫桥的钟声“……是高潮。   4、节奏型:附点四分音符有多长   师:指读×?×× × ×   生:按节奏读歌词   师:歌曲的高潮之后,又恢复到什么的方?生:宁静。   指导:4/4拍旋律56 71 2 4 ? | 4 32 21 | 1 - ||   (2)全体完整演唱 强调高潮处,MP—Mf-mp   四、展示延伸   师:让学生借古人的情怀开一个古诗演唱会。   形式:合唱、表演、吹奏、朗诵……   五、板书:课题:《古诗新唱演唱会》——读唐诗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5篇

1.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应该保护的家园,植树造林势在必行。

  2、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方法:

  学唱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

  1、复习听赏一遍。

  2、再以网上画面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

  二、导入新课:

  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具统计从19xx年到20xx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由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谱学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

  6、学习歌词,学生分组学唱并练习。

  四、创编歌曲的律动:

  1、第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

  2、第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

  3、第5、6小节一人蹲一人站立。

  4、第7、8小节拉手双人转圈。

2.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街头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

  【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

  (1)出自完整听赏。

  (2)欣赏并学唱主题A。

  (3)欣赏并学唱主题B。

  (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

  (1)复习、欣赏《间奏曲》

  (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3.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

  (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

  (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5)为乐曲划分段落。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

  (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4.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介绍。

  师: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老师补充。

  2、欣赏歌曲

  (1)初次听赏歌曲。

  (2)听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

  (3)复听歌曲

  3、欣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

  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出现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

  5、学唱《杜鹃花》

  (1)欣赏歌曲《杜鹃花》

  (2)学生看谱在心里默唱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是5/4拍。

  (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欢乐的鼓声》教案

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二、教师谈话: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三、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   2、学生交流听到的乐曲   四、欣赏第一部分。   1、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3、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五、欣赏第二、三部分。   六、完整欣赏全曲。   七、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八、补充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木鼓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木鼓歌》,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休止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3、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播放《木鼓歌》的录音。   2、简介歌曲表现的内容。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节奏:XX、XX┃X 0║XX、XX┃X 0┃   XX、XX┃XXX║XX、XX┃X 0┃   2、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   (第2、4、8、小节)用听唱法慢速练习。   3、学习歌曲第9—12小节旋律。   三、熟练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四、分组练习。   五、小组汇报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进一步熟悉《木鼓歌》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一、教师谈话: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注意节奏的变化: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其中有重复的地方。   2、反复练习9—18小节的旋律。   3、学习第19—21小节的旋律,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4、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   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   6、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的第二段歌词   三、欣赏歌曲《木鼓歌》。   1、教师播放歌曲木鼓歌》。   2、学生欣赏音乐,加深印象。   3、分组练习展示。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鼓声传情”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二、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1、看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2、教师播放录像(汉族秧歌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象脚鼓舞)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4、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到各组指导   三、展示活动。   四、教师进行小结

OK,关于小学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

本文编辑:admin

本文相关文章:


八年级数学上册(初二数学上册学些什么)

八年级数学上册(初二数学上册学些什么)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八年级数学上册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包括初二数学上册学些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本文目录初二数学上册学些什么八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是什么八

2025年2月11日 01:00

更多文章:


处心积虑造句(处心积虑造句 用处心积虑怎么造句)

处心积虑造句(处心积虑造句 用处心积虑怎么造句)

本文目录处心积虑造句 用处心积虑怎么造句用处心积虑造句(大约30个左右)用处心积虑怎么造句处心积虑怎么造句处心积虑造句子用处心积虑造句处心积虑处心积虑造句处心积虑造句 用处心积虑怎么造句   处心积虑这个词你知道它的意思吗?知道应该怎么用它

2024年2月27日 17:00

准则条例的全名是什么发布时间是?准则和条例具体指

准则条例的全名是什么发布时间是?准则和条例具体指

本文目录准则条例的全名是什么发布时间是准则和条例具体指准则和条例指的是什么准则和条例是什么两准则三条例指的是什么两准则四条例内容具体两准则三条例是指什么(两条例一准则具体内容)党的准则和条例有哪些党内“两个准则””四个条例”是什么准则条例的

2024年5月5日 00:30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小学一年级的美食手抄报 小学一年级手抄报)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小学一年级的美食手抄报 小学一年级手抄报)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小学一年级的美食手抄报 小学一年级手抄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小学一年级的美食手抄报 小学一年级手抄报舌尖上的龙岩的手抄报 积极向上的手抄报舌尖上

2025年2月11日 01:30

销售人员工作总结(销售人员工作总结范文500字)

销售人员工作总结(销售人员工作总结范文500字)

本文目录销售人员工作总结范文500字2022年销售人员工作总结销售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销售人员工作情况的个人总结5篇电话销售人员工作总结销售人员工作总结范文500字   作为公司的销售人员,应该时常对工作进行总结,能够让我们及时

2024年6月11日 20:50

物业管理企业会计(公司的物业管理费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物业管理企业会计(公司的物业管理费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本文目录公司的物业管理费计入哪个会计科目物业公司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是怎样的物业新手会计如何做物业管理企业常见的会计分录怎么做物业会计工作内容物业管理费会计分录怎么做如何设置物业公司的会计科目物业管理公司会计要做哪些账[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对象]

2024年4月28日 00:00

培训学校招生简章(菏泽理工中专2023年招生简章)

培训学校招生简章(菏泽理工中专2023年招生简章)

本文目录菏泽理工中专2023年招生简章2023年辽宁省锦州卫校招生简章是什么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2023年招生简章许昌卫校2023招生简章及费用艺考培训招生简章内容江西省石油技工学校2023招生简章湛江一中培才学校2023年招生简章菏

2024年6月16日 22:50

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书范文?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案

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书范文?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案

本文目录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书范文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案读书会活动策划书读书活动策划方案范文寒假读书活动策划案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书小学读书会活动策划书主题读书会策划活动方案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书范文 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书范文7篇 大学生读书活动

2024年6月15日 21:40

最爱是周慧敏的哪部电影插曲?我把你当成我的最爱什么意思

最爱是周慧敏的哪部电影插曲?我把你当成我的最爱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最爱是周慧敏的哪部电影插曲我把你当成我的最爱什么意思女人永恒的最最爱我最最最爱的YARiS L 致炫,终于到家啦!最最爱 范逸臣 歌词是什么最最爱歌词男人最后娶的女人 是最最爱的吗!最爱是周慧敏的哪部电影插曲歌名:《最爱》演唱:周慧

2024年4月2日 20:30

幸福是什么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幸福是什么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本文目录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新旧对比话幸福主题班会教案小学四年级课文《幸福是什么》教案设计幸福是什么1提出学习目标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幸福是什么》教案及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认识“彼、锹、

2024年4月5日 09:50

爷爷奶奶的本领(爷爷奶奶的本领可以写哪些)

爷爷奶奶的本领(爷爷奶奶的本领可以写哪些)

本文目录爷爷奶奶的本领可以写哪些爷爷奶奶的本领有什么特点重阳节爷爷奶奶的本领怎么填写爷爷奶奶的本领可以写哪些烹饪、手工艺,根据查询瑞文网显示。1、爷爷奶奶擅长烹饪各种美食,厨艺精湛,做出的菜肴美味可口。2、爷爷奶奶精通各种手工艺,如编织、刺

2024年6月12日 11:30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西点军校 办学理念 是什么)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西点军校 办学理念 是什么)

本文目录西点军校 办学理念 是什么西点军校经典法则 西点军校生的成才法则求西点军校22条军规的读后感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是什么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读后感《西点军校经典法则》——法则二:忠诚《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读书笔记300字 - 读书笔记《西

2024年3月13日 13:10

英语“站起来”怎么说怎么读?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分别指什么

英语“站起来”怎么说怎么读?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分别指什么

本文目录英语“站起来”怎么说怎么读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分别指什么站起来怎么写怎样站起来站起来拼音怎么写站起来与站立起来意义相同吗站起来是哪个漫画里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站起来》的歌词站起来英语怎么写英语“站

2024年6月13日 00:50

沾沾自喜的反义词(沾沾自喜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沾沾自喜的反义词(沾沾自喜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本文目录沾沾自喜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沾沾自喜的反义词沾沾自喜的反近义词沾沾自喜的反义词是什么沾沾自喜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沾沾自喜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词目 沾沾自喜 发音 zhān zhān zì

2024年4月4日 18:50

高考试题库的网站服务?真题卷在哪里找

高考试题库的网站服务?真题卷在哪里找

本文目录高考试题库的网站服务真题卷在哪里找求近几年高考真题,去哪里下载呢如何上网打印高考试卷免费的题库答题软件推荐历年高考真题电子版去哪里找高考试题是如何出题的呢高考试题库的网站服务1、提供名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单元测试,学业水平考

2024年3月2日 10:30

作文评语集锦(优秀作文评语集锦)

作文评语集锦(优秀作文评语集锦)

本文目录优秀作文评语集锦作文评语100字作文的评语集锦大全作文总评评语集锦老师评语作文语文作文批改评语作文评语集锦大全作文评语集锦小学语文作文评语集锦【三篇】作文评语集锦:感情真挚细腻优秀作文评语集锦   调阅教师批改的作文,发现共性

2024年3月21日 22:40

高二英语阅读理解练习(英语阅读理解高二)

高二英语阅读理解练习(英语阅读理解高二)

本文目录英语阅读理解高二高二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提升训练附参考答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英语阅读理解答案英语阅读理解高二 英语阅读理解高二   英语阅读理解部分考查的重点之一是考生对于文章细节信息的捕捉、理解和分析能力

2024年4月6日 18:20

最合法正规借条范本(合法借条标准格式)

最合法正规借条范本(合法借条标准格式)

本文目录合法借条标准格式借条的正规写法6万合法借条怎么写图片正规借条格式范文_正确的格式范本正规借条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范本最新版正规的个人借条怎样写正规的借条模板标准范本(最火6篇)有关于打借条的正规格式2022年正规借条范本(精选6篇)借

2024年3月31日 01:10

新概念英语什么时候可以学习,从几级开始?新概念英语学什么内容

新概念英语什么时候可以学习,从几级开始?新概念英语学什么内容

本文目录新概念英语什么时候可以学习,从几级开始新概念英语学什么内容新概念英语学习方法 怎么练英语学习新概念哪几册好呢新概念英语怎么学新概念英语学习笔记新概念英语学习的是什么《新概念英语》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学习新概念英语什么时候可以学习,从几级

2024年4月3日 06:40

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的依据是什么)

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的依据是什么)

本文目录清洁生产审核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办法清洁生产审核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怎么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清洁生产审核的三个层次哪些企业应当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分几个阶段清洁生产审核的

2024年3月17日 00:20

这一次我为你喝彩作文?为你喝彩作文500字

这一次我为你喝彩作文?为你喝彩作文500字

本文目录这一次我为你喝彩作文为你喝彩作文500字哪位大神有《我为你喝彩》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观看,闫旭升导演的小学生我为你喝彩作文450字左右以“__________,我为你喝彩”为题的作文同学,我为你喝彩作文我为你喝彩作文我为你喝彩优秀作

2024年6月6日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