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条途径是什么)
本文目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条途径是什么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条途径是:
1. 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这包括参加各类教师培训班、研讨会、讲座,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学位课程,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 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深入探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教育教学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学设计等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 专业发展社区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加入教育专业发展社区,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在这种社区中,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研究成果,获取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学灵感。通过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参与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社区和合作学习。通过这些途径,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
关于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非职业化阶段-原始社会-兼职教师;职业化阶段-古代社会-专职教师;专门化阶段-近代-师范教育;专业化阶段-现代-专业标准。
一、非职业化阶段-原始社会-兼职教师
特点:教师职业还没有从其他职业中分离出来,还不是一种独立的职业。
原始社会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一些部落、民族的首领、富有经验的老人、能人,便在劳动过程中有意识的,有步骤地把技能,生产知识等传授给年轻一代。
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夏商时期的庠、序、校等都是官办的“国学”,官吏承担教师的角色,官师一体。在官廷和官府中由官家举办学堂,任用一些官吏承担教学工作,就从事脑力活动的剥削阶级之中分化出了教师。
但这种教师都有一定的官职,生活来源依靠做官俸禄而不是教学所得,因而并非真正的职业教师。此时西方社会的教师大多由僧侣兼任。
二、职业化阶段-古代社会-专职教师
特点:出现了独立的教师行业,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很低,从业人数也十分有限。
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如:我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了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办起了“私学”,此为中国第一次正式出现了以教师为业并以此谋生的教师和教师职业。
这种私学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学教师身上过重的官吏色彩,使教师开始回归到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上来。古希腊的智者也以专门教授人们知识为生,遍游各地,演讲收徒,为西方教师职业的先驱。
这个阶段,私学教师逐渐形成一种职业。不过,这时虽有专门的教师,但教师职业基本上还不具备专门化水平,私学教师没有形成从教的专业技能。
三、专门化阶段-近代-师范教育
特点: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出现时,标志着教师职业进入专门化阶段。
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拉萨儿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朝末年。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特设“师范院”,以培养上、中两院的教员,是为中国师范教育之始。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的道路。
四、专业化阶段-现代-专业标准
特点: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开始从“量”的急需向“质”的提高方面转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掀起“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于是,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逐渐并入文理学院,教师的培养改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承担,即“教师教育大学化”。
由此,教师职业开始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后来,“师范教育”概念逐渐被扩充为“教师教育”。
教师发展的内容
一、群体教师发展的内容
1、理想的建立:针对教师群体塑造理想,虽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周期漫长,但是目睹教师团队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也视为重要一环,也被看做理想建立的过程。
当然想要成为教师,进入编制,首先需要符合报名条件,才能报名参加相应考试,赶紧点击查询一下。
2、知识的深化:无论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还是实践性知识或一般文化知识;作为一个专业“全才”人员,老师应不断在上述四方面深化知识内容。
3、人格的塑造:建立师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二、个体教师发展的内容
1、专业能力:有关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两方面的考核。
2、自我认可:包括自我意向、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等,让教师发自肺腑的肯定与接纳自己的工作。
3、专业态度:体现在教师个人对专业理想、对职业的态度、工作积极性等各方面。
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方面的成长,教师在自己专业化发展方面应在专业伦理、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以此提升自身师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独特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关键词:专业化认识 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成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具有的应该不仅仅是一桶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活水。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发展好自己的专业化,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一、教师专业化的认识教师专业化是指由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所构成的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标准:1.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服务意识。2.具有班级管理的智慧与艺术。3.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4.接受专业养成教育和专业训练,参加一定的专业团体。教师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1.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在对本专业工作性质充分理解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发展观念和专业追求,是教师依法办学和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师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专业理念、自制力、人格魅力和角色意识等。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为胜任其职业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包括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系统掌握教师专业结构的知识和技能,以丰富的专业化知识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做到视野开阔,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3.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突出的创新能力。即适应改革创新的要求,强化自我的反思研究能力,不断在创新状态下形成的创新能力;②良好的科研能力。③有效的协调能力。即具有表达说服能力、评价反馈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班能管理协调能力等。4.专业伦理。教师的专业伦理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是他们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稳定性和教师专业的投入程度。5.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我专业意识是保证教师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是一种自我调整专业发展路径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自己评价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过程的规划意识。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包括哪些
基本内容如下: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要提高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锻炼并形成开发新课程的能力和课程评价的能力。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已不能再关起门来搞教育,而应该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社会教育资源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从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另外,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如下:
第一,师范教育:即通常说的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第二,新教师的入职辅导: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短期的系统培训。目的是使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第三,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有很多方式,如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
第四,自我教育:即专业化的自我建构。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自我教育的方式有经常性的系统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教师要天天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的教师学习,更要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不仅学自己所教的专业书籍,虽然不可能博览群书,也需要读点有别于自己专业的书,理科教师不妨读点文艺的书,文科教师也可以读点科普作品,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素养。
向别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比照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向学生学习,当今是信息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更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知道的东西可能比教师还要多。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学习,把教学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经历的阶段有5个,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作适应过渡期,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第三个阶段是专业突破期,第四个则是专业更新期,最后一个是专业成熟期。通常教师的发展都会经历着5个阶段,从刚刚入职教师开始,势必会经历一个专业的发展路程,继而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1、适应过渡期。一开始成为教师之后,实战经验较少,且对相应学校的各方面了解也不多,这个阶段就是适应,适应具体的工作和教学流程,适应和学生之间的相处,适应遇到问题慢慢寻找解决的方法。2、成长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教师逐渐会找到工作的感觉和节奏,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的教育观念会逐步形成,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在向上开展。不论是教学风格还是教学模式,在这个阶段已然有了初步的养成。3、专业突破期。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之后,很大可能会让自己的职业新鲜感和好奇心锐减,因为每天的工作流程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阶段中,要及时找到打破僵持的办法。4、专业更新期。时代在变化,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作为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反思和检讨,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知识储备,务必要做到灵活运用,此外要利用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5、专业成熟期。这个阶段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教师已然拥有了资深的工作经历,也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专业方面的知识已经达到成熟状态,继而很大可能性会成为学生口中的好老师,学习甚至是教师领域内的领军人物。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将重心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哪些举措
1、成立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术委员会,制订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章程。从推进制度、环境、待遇、舆论导向等方面出发,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科水平督导制度、学期教师个体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二是通过制定高中考奖教金方案,对教师应对高考中考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三是鼓励教师制订教师个性化发展计划,凸显自身教育教学风格;四是学校逐步建立健全教师荣誉奖励机制与示范平台,为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的广阔的交流平台,努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动态的、促进式的作用。2、继续实施135工程。学校在培养新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过程中,实施135工程,即要求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成为骨干。在青年教师的培养管理上,实行责任、义务、机会并存原则,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学校要求教龄三年以上青年骨干教师尝试小课题研究,并为青年教师创造参加各种研讨会、学科交流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知名度,为他们发展创造条件。3、铺设教师多样化发展平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发展平台。邀请知名专家,如赵公明、张福涛、李元昌等来校做报告,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理论和业务培训。还分期分批到山东兖州一中、杜郎口中学、章丘四中、寿光一中、江西临川一中、浙江宁波四中、山西师大附中、宁夏银川一中、六盘山中学、衡水中学、宣化一中、鹿泉一中等学校学习。所有课题组成员均参加了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和东北师大举办的研究生班学习。4、经常性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全面提升研究水平。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实行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灵活方式。集中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饶从满、杨秀玉、邓涛著《教师专业发展》著作;以自学方式完成了《中国教育报》刊载的《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全体成员都有详细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更多文章:
游戏营销方案(针对儿童开发的游戏网站,50万怎样开展营销工作完成企业需求)
2024年3月4日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