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孟子两章读后感600字

2024-03-28 15:20:04 :19

孟子两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孟子两章读后感600字

本文目录

孟子两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

  《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提出和阐述论点的方式的异同点如下:  两篇文章的相同点:题目都是论点。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孟子两章读后感600字

孟子两章读后感600字

  导语: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孟子两章读后感,欢迎阅读。

   孟子两章读后感 (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闪烁着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让人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理想;它让人彻悟“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真谛。这些千古绝论,就出自于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皆为说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与否。从而阐明“人和”对战胜的决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过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进而由个人谈到治国,由此自然导入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

   孟子两章读后感 (二)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孟子两章读后感 (三)

  对于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古今学者、文豪、哲学家皆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孟子与他的思想便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闪亮的金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心理都是喜欢安乐,厌恶忧患的,孟子的这个观点,乍听之下,似乎很违反常理。然而,仔细想想,却很有道理。因为只有在忧患的时刻,人们才会提高警惕,励精图治,最后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反之,在安乐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放松自己,麻痹大意,结果却招致了失败与死亡的厄运。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于孟子的观点,急功近利的人也许不容易体会,而加以反对。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孟子说的的确包含真理。个人或团体乃至于国家,能够遵循道义来行事,也许短期里会遇到一定困难,但是长期坚持下去,一定可以获得他人的理解与赞赏,获得多方面的帮助,最后道路越走越宽。反之,违反道义而行事,也许短期内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但是长期下来,他人看清了你的面目之后,必将疏远乃至于杯葛你,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道路越走越窄。

  由这篇文章,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孟子的辩风。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只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找准对方荒谬言论中一丝有点正确感的内容,将其大而化之,引入到教师的立场上来,使其在无话可说的状态下,再由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学生的缺点,辨证施治,以取得教育的效果。还要说一句的是,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不要觉得无药可救。因为,在孟夫子的教育理论里,“好货好色”都可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教育,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度一些呢?

;

孟子两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是指两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出自《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借用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详细看正文,比较好懂。)

孟子两章的节奏划分

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一、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

所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但是不能取胜的原因,是有利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守城一方弃城而逃的原因,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够胜利。”

二、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扩展资料:

《孟子》著作介绍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两章作者简介

  《孟子》两章是指出自孟子的文言文作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两章中“人和”和“得道”之间的关系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人和就是与民同乐;搞好和人民的关系,以稳定和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同时人和是除天时和地利以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通谷的意思就是有人缘。 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有富国强民之道。 结合孟子两章文意来说: 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即:得道。

孟子两章文言文翻译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下面是孟子两章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孟子两章文言文翻译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巩固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锐利,这里意思延伸为武力。

  (15)寡助之至:得到的帮助少到了极点

  (16)亲戚:身边的人。

  (17)畔:通“叛”,背叛。

  (18)顺:归顺,服从。

  (19)以:凭借,靠。

  (20)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故:所以。

  (21)失道:不实施“仁政”。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包围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身边的人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二章的翻译

孟子二章翻译及解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翻译: 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 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 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 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 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 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 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 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 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 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 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 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 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 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 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解读: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 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 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 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 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 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 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 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 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 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 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 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 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 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 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 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 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 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 养,也就是“习相远”。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 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 (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 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验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 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 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 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 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

孟子两章翻译 附带原文

《孟子》两章: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孟子两章》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硬锐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 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要么不战,一战就一定能胜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降临这个人的身上的时候,就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性情意志受磨练,使他们的筋骨受一番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使他的资财缺乏而受到贫穷困苦,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灵受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不断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才干。    人经常会犯过错,这样以后才能吸取教训,改正错误;(犯错误时)在内心困扰,被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为;憔悴枯槁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表现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有能力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孟子两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孟子两章读后感600字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公司工资制度(公司薪酬管理办法)

公司工资制度(公司薪酬管理办法)

本文目录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公司一般怎么分配员工的工资基本的工资制度有哪些公司的工资一般都是怎么算的公司工资发放制度工资支付六项制度当前众多公司的薪酬制度的名目有多少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公司薪酬管理办法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制定和优化

2024年6月22日 11:50

谢谢你的爱歌词(我想知道 刘德华 《谢谢你的爱》 粤语的歌词)

谢谢你的爱歌词(我想知道 刘德华 《谢谢你的爱》 粤语的歌词)

本文目录我想知道 刘德华 《谢谢你的爱》 粤语的歌词刘德华《谢谢你的爱》歌词谁能给我《谢谢你的爱》川剧版,歌词我想知道 刘德华 《谢谢你的爱》 粤语的歌词分类: 娱乐休闲 》》 明星 》》 华人明星 解析: 刘德华 - 谢谢你的

2024年6月12日 23:50

大雾天气开车(雾天开车注意事项有哪些)

大雾天气开车(雾天开车注意事项有哪些)

本文目录雾天开车注意事项有哪些假期雾天该如何安全开车雾天开车怎么除雾大雾天开车怎么发朋友圈说说雾天驾车危害大,老司机告诉你雾雾天驾车出行应该注意什么大雾天开车要开什么灯大雾天注意事项开车遇到严重浓雾天气应该怎么办开车遇上大雾怎么办大雾天气正

2024年6月16日 01:10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我只要题记 开头 结尾就行 要求 语句通顺)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我只要题记 开头 结尾就行 要求 语句通顺)

本文目录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我只要题记 开头 结尾就行 要求 语句通顺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作文800字倾听生命拨节的声音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作文600字,必须是亲生经历!快!!!!!!!!!!!!中考优秀作文范文800字: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倾听

2024年4月22日 12:30

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节目单(七一晚会节目单是什么)

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节目单(七一晚会节目单是什么)

本文目录七一晚会节目单是什么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剧目有哪些“伟大征程”节目单正式出炉,分为几个篇章《伟大征程》文艺演出节目单演员表中有哪些演员适合建党100周年的舞蹈有哪些七一晚会节目单是什么一、第一篇章“浴火前行”1、情景舞蹈《起义!起培

2024年5月13日 10:40

动物童话故事作文(动物童话故事作文)

动物童话故事作文(动物童话故事作文)

本文目录动物童话故事作文动物的童话故事作文300字关于动物的童话故事作文5篇动物童话故事作文400字动物童话故事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

2024年3月7日 18:20

领导参观欢迎词(地方领导要来我们公司考察,欢迎词应该怎么写)

领导参观欢迎词(地方领导要来我们公司考察,欢迎词应该怎么写)

本文目录地方领导要来我们公司考察,欢迎词应该怎么写领导来检查欢迎词怎么写求领导视察的欢迎词领导来访欢迎词不同层级的领导同时来访,怎么写欢迎词欢迎领导的简短欢迎词一般有领导或同行来厂参观指导时横幅上的欢迎词怎么写一句简单的欢迎词地方领导要来我

2024年5月5日 15:10

我年轻善良的继4(保持善良正能量的句子 心存善良唯美句子)

我年轻善良的继4(保持善良正能量的句子 心存善良唯美句子)

本文目录保持善良正能量的句子 心存善良唯美句子一个善良的人优秀作文400字适合发朋友圈的善良的句子有哪些作文善良的我怎么写作文以善良为话题我的优秀作文4篇为什么别人说我太年轻了到底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我善良单纯不伤害人但我不知道别人是

2024年6月15日 22:00

儿童节的诗句(精选儿童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儿童节的诗句(精选儿童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本文目录精选儿童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儿童节古诗词关于儿童节的诗句儿童节的诗句 有关儿童节的古诗词儿童节的诗句古诗关于关于儿童节的诗句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诗句 与儿童节有关的古诗六一儿童节的诗句关于“六一儿童节”的古诗有什么关于六一儿童节的古诗有哪些

2024年6月1日 22:50

法制宣传黑板报(依法治军黑板报 黑板报图片大全)

法制宣传黑板报(依法治军黑板报 黑板报图片大全)

本文目录依法治军黑板报 黑板报图片大全学校法制宣传月主题的活动方案关于《法制宣传》的黑板报资料小学法制宣传简报依法治军黑板报 黑板报图片大全依法治军黑板报部队落实九个严治黑板报黑板报评比活动 写美篇 为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依法保护自

2024年5月3日 16:20

有什么好的俄语作文网呀?有什么好的作文网站

有什么好的俄语作文网呀?有什么好的作文网站

本文目录有什么好的俄语作文网呀有什么好的作文网站有什么好的俄语作文网呀以下是一些好的俄语作文网:1. Russian Step By Step - 这是在线俄语写作指南,提供大量的作文练习和范例,并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能。2. Машина

2024年5月1日 06:50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目录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哪些内容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什么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标准答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八届六中全会高中政治知识解析十八届六中全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2024年4月2日 03:20

哪些因素推动家电“涨声”响起来?涨声响起来的歌词

哪些因素推动家电“涨声”响起来?涨声响起来的歌词

本文目录哪些因素推动家电“涨声”响起来涨声响起来的歌词掌声响起来六年级作文涨声响起来的介绍掌声响起来歌词改编 至酒店礼宾部的兄弟,开头:多少年站在这柜台,听到电话响起来,后面求大神帮忙,生猪市场“涨”声响起,警惕或“昙花一现”哪些因素推动家

2024年2月25日 12:00

工作任务管理(7种常见的任务管理方法)

工作任务管理(7种常见的任务管理方法)

本文目录7种常见的任务管理方法任务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对弊端如何进行优化如何提升任务管理能力如何高效管理工作时间,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并有时间放松如何做好团队任务管理管理工作任务有哪些如何做好工作任务管理大家都在用哪些在线看板软件管理工作任务

2024年2月26日 00:10

七年级上册英语试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英语试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本文目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题及答案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单元期末卷答案七年级上册英语七年级上册期末英语卷子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单元试卷附答案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学年七年级上册英

2024年3月15日 01:20

农民工工资表(工资表 民工工资要怎么做)

农民工工资表(工资表 民工工资要怎么做)

本文目录工资表 民工工资要怎么做农民工可以在工资表上体现罚款吗农民工工资支取平衡表怎么填那位大侠知道建筑工地上民工的工资表如何造啊农民工工资申报个税填哪个表农民工工资表提交给公司公司必须打吗农民工讨薪工资表怎样做农民工工资表范本是什么工资表

2024年4月25日 09:10

疯狂猜成语笔和花(笔和花成语疯狂猜成语)

疯狂猜成语笔和花(笔和花成语疯狂猜成语)

本文目录笔和花成语疯狂猜成语疯狂猜成语一支笔下面一朵花是什么成语疯狂猜成语中出现一朵花和一支笔是什么成语疯狂猜成语一支笔画在画花疯狂猜成语画笔和花是什么成语疯狂猜成语一支笔一朵花猜是什么成语疯狂猜成语一支铅笔还有一朵花答案是什么疯狂猜成语中

2024年4月16日 05:10

爸爸请再爱我一次(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弟弟在寻找他们父亲的电视剧名字(最好有简介))

爸爸请再爱我一次(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弟弟在寻找他们父亲的电视剧名字(最好有简介))

本文目录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弟弟在寻找他们父亲的电视剧名字(最好有简介)催泪大戏 两个孩子一姐姐一弟弟 找爸爸妈妈的电视剧《爸爸再爱我一次》演员表爸爸再爱我一次歌词是什么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弟弟在寻找他们父亲的电视剧名字(最好有简介)《天涯赤子心》

2024年4月21日 10:10

material可数(material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material可数(material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本文目录material是可数还是不可数material是可数名词吗我说我在卖建材的公司上班,还用在这个词后边加s吗material到底可不可数“material”可数吗material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material既可以做可数,也可以

2024年3月28日 11:40

缅怀先烈的经典句子10字?我们应该怎样缅怀先烈

缅怀先烈的经典句子10字?我们应该怎样缅怀先烈

本文目录缅怀先烈的经典句子10字我们应该怎样缅怀先烈缅怀先烈的经典名言清明节缅怀先烈主题班会内容如何缅怀先烈3、谈谈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先烈,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何重关于缅怀先烈的作文精选四篇以缅怀先烈文明祭祀为主题的手抄报

2024年6月14日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