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要讲的什么)

2024-05-23 04:00:17 :14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要讲的什么)

本文目录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要讲的什么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101教育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词语盘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词语盘点

  【静谧】

  宁静。

  【豪放】

  气魄大而无所拘束。

  【端详】

  仔细地看。

  【不可思议】

  不可想像,不能理解。

  【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非常多。

  【枉费心机】

  白费心思。

  【近义词】

  宁静──安静

  舒适──舒服

  凹进──凹陷

  豪放──豪爽

  偶然──偶尔

  鼓舞──鼓励

  静谧──宁静

  【反义词】

  偶然──经常

  惊人──平常

  宁静──吵闹

  崭新──陈旧

  不可思议──顺理成章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r》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句子赏析

  1、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好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觉。这句话引出了下文:由于病房生活的无聊,魏格纳无意识地用食指在地图上画大陆海岸线,借以消磨时光,引出了故事发生的起因。

  2、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不可思议”是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这句话是说,巴西在南美洲,几内亚湾在非洲,中间隔着浩瀚的大西洋,然而,巴西陆地的突出部分竟然与几内亚湾的形状非常吻合,吻合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句话推进了故事的继续发展。

  3、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读后感 400字

我读了《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篇课文后,我知道了魏格纳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人,他又经过反复论证之后才提出来大陆漂移学说。 他是在一次生病住院的时候偶然发现的:当时,他很无聊,就用手指描着各个海岸线,直到他描到南美洲的海岸线时,他突然发现南美洲的突出部分正好可以和非洲呈直角,进去的几内亚湾互相吻合,就是这样的发现让他惊呀不已,他就马上把地球上的每一个大陆进行拼装,结果发现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拼装在一起。 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寻找着能证明大陆漂移的假说,有一次,他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现了一份材料,上面讲的是有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东部又见于非洲西南部,就算它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说明在太古时代,所有的大陆都是在一起的,后来经过不断漂移才出现今天的大陆的。 我应该学习魏格纳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和坚持不懈的优点,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这样,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便能把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事情中的微妙之处发现奥秘。课文主要写了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大板块,后因漂移,才行成今天的各个大陆。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太古时代地球原来是一个大板块。而不是各个大陆。这个奇异的遐想是著名科学家、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的。在他发现之后,就和科学家柯彭教授说了。但他被否认了,因为柯彭教授没见到证据,他劝魏格纳别费心机了。但魏格纳并没灰心,踏入大海捞针似的寻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证据。在1912年,他的发现引起了地质界的轰动。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世界地图的发现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一共可以分为发现、推测和论证三个部分。

  • 从魏格纳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魏格纳的发现到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努力克服困难找证据,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他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的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 世界地图是地球表面的地图,使用地图投影方式绘画,在平面上用记号、图形和文字表现。画有经线,纬线,各国分界,地名,海洋,陆地等。在地理学,政治学,自然学等领域都具有重大作用。世界地图自古被学者们通过外出考察所绘画,在人造卫星出现以后,地图的绘画更加准确了。

  •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世界地图有两种,一种是以大西洋上的经线为分割线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图,也可称为“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它完整表达环太平洋地区的地理关系,将大西洋分割在图幅两边;另一种是以太平洋上的经线为分割线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图,也可称为“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它完整表达环大西洋地区的地理关系,将太平洋分割在图幅两边。这两种版本的世界地图之所以成为世界通行版本,就在于它们遵循了编制世界地图的两个重要原则,即不切割或少切割陆地的原则和采用整15°经纬线划分图面的原则。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便急急急

世界地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不同比例尺世界挂图系列之一,是广大读者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主要内容表示了世界各大洲、大洋的总体分布;采用分国设色方法表示各国家和地区的精确地理位置;表示了其国名、首都、水系、居民点、境界、交通等基本内容。北极地方,北极全图。南极地方,表示了南极洲地理概况及相关国家在南极设立的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等。

参考资料

***隐藏网址***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课这个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指的是什么发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课这个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指的是魏格纳在医院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西海岸和巴西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他推测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实他的推测,他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后来他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魏格纳 (2004-02-06) 魏格纳(1880-1930)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1910年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比较一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远远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魏格纳结合他的考察经历,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泛大陆被一个更加辽阔的原始大洋所包围。后来从大约距今两亿年时,泛大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每一裂缝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裂缝扩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则逐渐缩小。分裂开的陆块各自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陆地分布状态。 魏格纳少年时便向往到北极去探险,由于父亲的阻止,他没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探险队,而是进入大学学习气象学。1905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1906年,他和弟弟两人驾驶高空气球在空中连续飞行了52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后来他又参加了去格陵兰岛的探险队,岛上巨大冰山的缓慢运动留给他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可能催化了后来他面对世界地图迸发的联想和兴趣。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地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此后,由于研究冰川学和古气候学第二次去了格陵兰。在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断了,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养病期间他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大陆漂移说一提出,就在地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年轻一代为此理论欢呼,认为开创了地质学的新时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认这一新学说。魏格纳在反对声中继续为他的理论搜集证据,为此他又两次去格陵兰考察,发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大陆依然有漂移运动,他测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约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那是他50岁生日的第二天。直到次年4月,搜索队才找到他的遗体。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6大板块的主张,它们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学说很好地解决了魏格纳生前一直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使地质学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获得了全面的综合。随着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洋时而扩张、时而封闭,已成为人们接受的地壳构造图景。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确实相信,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现代地学领域的伟大的革命。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课文原文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讲述的是科学家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 文章思路清晰,从魏格纳发现地图上大陆形状的吻合问题写起,到提出假说,然后予以验证,最后学说震动地质界。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课文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R》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

【 #四年级# 导语】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布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内容解析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 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结构分析】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

  第二部分(第6、7自然段):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魏格纳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魏格纳的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出了地质界的震动。

  【魏格纳】

  魏格纳(1880~1930)德国着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15 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

  【大陆漂移说】

  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根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的吻合性和地层、构造、山脉的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等事实,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大规模地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动向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移说问世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地球上亚、欧、非、美、澳大块大陆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争论,终获得多数人赞同的答案:远古时代,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经过几亿年的沧桑变迁,才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形成这样一种见解的过程中,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1880~1930)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取得这一学说的证据,他多次考察探险,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

  魏格纳从青年时代起,就热心探求地球奥秘,并且在考察中敢于冒险。1906年,他为了考察高空气象,乘坐气球飞行52小时,创下世界纪录。1901年的一天,他对着墙上的地图看与非洲西海岸一凹一凸互相对应,好像可以拼合到一起。这一发现使他的大脑兴奋异常,闪现出一连串问号。为了寻找答案,他查阅资料,苦思冥想。不久,萌生了一个“大陆漂移”的奇想。按照这一思路,他开始寻找地质、地理证据,即使在应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也没有放弃研究。1915年,魏格纳得到巴西与非洲很早以前连在一起的古生物学证据,增强了他继续探索的信心。

  魏格纳认为:“就像我们把一张撕破的报纸按参差不齐的断边拼接起来一样,如果看到其间印刷文字行列恰恰相合,就不能不承认这两片破报纸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为了寻找恰恰相合的“印刷文字”,他长期生活在野外,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三方面的证据:第一大西洋西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第三,在古气候方面,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到了冰盖。

  他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最后,提出了使人能够接受的 “大陆漂移假说”。假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重,因此,组成大陆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上漂移。这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假说的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之一。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魏格纳又于1929、1930年两次到格陵兰岛探险。1930年,50岁生日那天,他在零下65摄氏度的严寒里顶风冒雪,艰难跋涉160多公里,不幸遇险牺牲。直到第二年人们才找到这位探险者的遗体。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要讲的什么)

本文编辑:admin

更多文章:


办公室礼仪有哪些内容?办公室的举止礼仪有哪些

办公室礼仪有哪些内容?办公室的举止礼仪有哪些

本文目录办公室礼仪有哪些内容办公室的举止礼仪有哪些办公室的礼仪有哪些办公室日常相处也要有礼仪办公室礼仪办公礼仪基本规范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礼仪包括哪些办公室礼仪包括哪些方面办公室礼仪大全办公室礼仪有哪些办公室礼仪有哪些内容1,接听电话。使用电

2024年3月16日 04:50

2022年秋季开学第1课观后感(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季观后感通用10篇)

2022年秋季开学第1课观后感(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季观后感通用10篇)

本文目录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季观后感通用10篇收看2022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高中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季观后感通用10篇 开学了,同学们除了正常回校上课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那就是

2024年6月21日 14:30

绿化抗旱保苗方案通用4篇?农田干旱,是用人力抗旱保苗,还是人工降雨呢

绿化抗旱保苗方案通用4篇?农田干旱,是用人力抗旱保苗,还是人工降雨呢

本文目录绿化抗旱保苗方案通用4篇农田干旱,是用人力抗旱保苗,还是人工降雨呢如何加强苗木的抗旱能力大豆如何采取抗旱保苗技术对于没有灌溉条件的旱田,咋实现抗旱保苗促根增产咋预防玉米发生空杆引水疏渠打井!安徽多地多措并举抗旱保苗,有哪些措施值得借

2024年4月28日 19:40

研究生毕业感言(研究生毕业感言短句)

研究生毕业感言(研究生毕业感言短句)

本文目录研究生毕业感言短句研究生毕业感言大全四篇研究生毕业感言佳句优秀研究生毕业感言佳句100字一句话 经典硕士毕业感言孩子研究生毕业父母感言怎么写啊研究生的毕业感言女儿硕士毕业父母感言词语2022年研究生毕业感言精选8篇研究生毕业感言范文

2024年4月3日 00:20

我too什么意思(me too是什么意思)

我too什么意思(me too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me too是什么意思too是什么意思 英语too是什么意思too的中文意思i too 和me too的区别metoo是什么意思me too什么意思me too是什么意思me 是我的意思,too是也的意思。Me too英[mi tu

2024年3月8日 02:20

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十贤祠景点介绍?雷州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十贤祠景点介绍?雷州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本文目录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十贤祠景点介绍雷州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雷州西湖公园是什么类型的景点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寇公祠景点介绍雷州西湖社区周日上班时间广东湛江景点雷州西湖苏公亭景点介绍秋晚重游雷州西湖兼怀确斋作者是什么朝代的广东湛江景点

2024年3月2日 00:30

《木鱼馄饨》阅读题高手进、?林清玄的《木鱼馄饨》

《木鱼馄饨》阅读题高手进、?林清玄的《木鱼馄饨》

本文目录《木鱼馄饨》阅读题高手进、林清玄的《木鱼馄饨》《 木鱼馄饨》阅读答案~旧文新读:林清玄《木鱼馄饨》林清玄巜木鱼馄饨》读后感800求 《木鱼馄饨》--- 林清玄 阅读答案木鱼馄饨结尾批注林清玄《木鱼馄饨》 试探究标题“木鱼馄饨”的好处

2024年4月2日 09:40

什么是研学活动?研学活动有哪些教育意义及弊端

什么是研学活动?研学活动有哪些教育意义及弊端

本文目录什么是研学活动研学活动有哪些教育意义及弊端什么叫研学活动研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研学活动是什么研学活动的意义学校研学活动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研学活动包括哪些参与研学活动有什么好处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什么是研学活动研学是指以研究和学习为主要目的

2024年3月8日 18:40

席慕蓉《透明的哀伤》经典语句?《透明的哀伤》是诗集还是散文集啊《在黑暗的河流上》呢席慕容的诗集一共有几本拜托各位了 3Q

席慕蓉《透明的哀伤》经典语句?《透明的哀伤》是诗集还是散文集啊《在黑暗的河流上》呢席慕容的诗集一共有几本拜托各位了 3Q

本文目录席慕蓉《透明的哀伤》经典语句《透明的哀伤》是诗集还是散文集啊《在黑暗的河流上》呢席慕容的诗集一共有几本拜托各位了 3Q席慕容 透明的哀伤《透明的哀伤》读后感《透明的哀伤席慕蓉文集典藏版》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席慕蓉伤

2024年3月14日 19:10

洗煤厂实习报告(谁会写焦化厂实习报告)

洗煤厂实习报告(谁会写焦化厂实习报告)

本文目录谁会写焦化厂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报告谁给我找一篇煤矿机电实习报告啊煤矿机电毕业实习报告怎么此写急急!求关于煤业公司的实习报告~拜托啦~煤矿机电一体化具体干什么工作谁会写焦化厂实习报告  (一)、备煤筛焦车间:  备煤工段主要由受煤坑、配

2024年4月8日 17:20

服装生产管理软件?衣服制作流程是什么

服装生产管理软件?衣服制作流程是什么

本文目录服装生产管理软件衣服制作流程是什么服装制作工艺有哪些衣服是怎么做的 现代制衣工艺流程一览服装有怎样的生产过程衣服的制造过程包括哪些方面衣服是怎样生产的 原来工序这么复杂服装生产工艺流程_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进入新世纪,我国服装工业

2024年4月24日 06:30

媒介素养是什么?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媒介素养是什么?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本文目录媒介素养是什么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是什么媒介素养名词解释媒介素养特点是什么媒介素养是什么意思大学生媒介素养包括哪些方面新传基础知识 | 媒介素养新兴媒介素养包括媒介素养的特点媒介素养是什么媒介是指一种传递信息、传达思想、沟通交流的手段

2024年6月21日 07:30

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来自神话传说的有成语)

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来自神话传说的有成语)

本文目录来自神话传说的有成语神话故事有哪些成语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那些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来自神话传说的有成语 Ⅰ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大全 来自神

2024年3月26日 19:40

花飨逝者的意思 花飨逝者的含义?哀悼疫情牺牲者的祝福语

花飨逝者的意思 花飨逝者的含义?哀悼疫情牺牲者的祝福语

本文目录花飨逝者的意思 花飨逝者的含义哀悼疫情牺牲者的祝福语花飨逝者春暖斯人什么意思花飨逝者,春暖斯人是什么意思花飨逝者的意思 花飨逝者的含义1、飨:招待。花飨逝者:用花来招待死者。意为向死者献花。 2、花飨逝者这个词语常用于悼念逝世者的

2024年4月11日 07:40

秉性的近义词(秉性是什么意思 秉性是指什么意思)

秉性的近义词(秉性是什么意思 秉性是指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秉性是什么意思 秉性是指什么意思秉性的近义词有什么秉性是什么意思 秉性是指什么意思   “秉性”是指本性。“秉性”可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句话的意思是:俗话说的好,人的本性的

2024年4月16日 22:40

关于理想的作文(理想的优秀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理想的优秀作文)

本文目录理想的优秀作文我的理想高中作文关于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5篇关于理想的作文5篇理想的优秀作文   理想,对很多人来说,可以是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可以是一名医生,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也可以是站在金光闪闪的舞台上的歌手

2024年4月18日 23:5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有哪些)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有哪些)

本文目录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有哪些思维导图怎么画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怎么画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怎么做四年级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四年级数学上

2024年6月14日 07:00

有诗意的游戏名字(带有诗意的游戏名字)

有诗意的游戏名字(带有诗意的游戏名字)

本文目录带有诗意的游戏名字好听又有诗意的游戏名字是什么诗意的游戏昵称起名最有诗意的游戏名字大全 好听的有诗意的游戏名带有诗意的游戏名字带有诗意的游戏名字如下:1、风再起时。2、寄烟念七晴。3、美人月下醉。4、月下葬花魂。5、你若离去后会无期

2024年2月24日 22:00

绝句 迟日江山丽(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

绝句 迟日江山丽(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

本文目录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绝句》:迟日江山丽意思①古诗三首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是什么绝句杜

2024年4月5日 06:00

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咏月的古诗

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咏月的古诗

本文目录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咏月的古诗咏月的整首诗《咏月》全诗是什么意思咏月的诗词三百首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文言文解释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咏月的诗句关于咏月的古诗词咏月的诗句有哪些咏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坐无风雨至,看与雪霜同

2024年3月1日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