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津渡小山楼(张祜《题金陵渡》赏析)
本文目录
- 张祜《题金陵渡》赏析
- 张祜题金陵渡原文、翻译及赏析
- 金陵津渡小山楼这首诗是谁写的
-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 请教意思: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唐)张祜《题金陵渡》
- 金陵津渡小山楼的意思是什么
- 题金陵渡 张祜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 古诗∶《题金陵渡》
张祜《题金陵渡》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题金陵渡》;【作者】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难免忧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这首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淡雅清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第一句,【金陵津渡小山楼】,首句点题,轻灵妥贴,接下来一句,【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个【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来解释,而比【合】字轻松,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下来便十分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再往后看,【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然看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得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大功告成,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为一体,好像一幅淡墨山水画;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题金陵渡》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张祜题金陵渡原文、翻译及赏析
张祜题金陵渡原文、翻译及赏析1
《题金陵渡》赏析
【原文】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释】
金陵渡:南京过江的渡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津渡:即西津渡,古代著名渡口,镇江人俗称“小码头”。“津”,渡水的地方。“津渡”,渡口的复义词。
小山楼:渡口附近的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一宿:一一夜。
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可:当。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瓜州:本名瓜州渡,一名瓜州村或瓜埠,是扬子江的一个砂碛,唐时为镇,隔岸正对金陵。今属江苏六一合县。又写作“瓜洲”。镇江对岸的瓜州在扬州市南,异地同名,距金陵渡较远,肉一眼是看不到那么远的灯火的,当不是诗人所指的瓜州。
【翻译】
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里,客愁满怀,一一夜不能入眠。落潮的夜江沉浸在西斜的月光里,隔岸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应该是瓜州吧?
【赏析】
张祜(约782—852年),字承吉,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一作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元和、长庆中,深为令狐楚所知。张祜自草荐表,录新旧诗三百首进献,希望能在中书门下供职。到京城后为元稹所抑,因此寂寞而归,处士终身。退隐之后张祜生活颇为放浪,是一个“狂生”而兼欲为侠客之人。其诗闻名于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题金陵渡》即是借夜景写客愁的千古名篇。
“金陵津渡小山楼”,诗人起笔即交代了客居之地点,轻一盈,平白,自然,然而蕴含却颇为深厚,这“小山楼”看似信笔拈来,但细细品之,它既是诗人羁旅夜宿之所,又是诗人客愁发端之地。
“一宿行人自可愁”,直接抒写“行人”的一一夜未眠之愁绪,愁情表叙自然真切。“一宿”,一一夜,即整个夜晚。“行人”,指羁旅于“小山楼”的诗人自己。“自可愁”,诗人为何要感发愁绪呢?这就是这首诗的妙处所在,这“自可愁”三个字平淡、自然,不着痕迹地将诗作要描写的下文内容很自然地牵引了出来,同时又将读者引入了真正精彩的妙境,那便是:“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斜月”,点明了“潮落”的时间,在这夜深月斜的沉寂的静夜里,诗人由江水的潮起潮落,由远处“瓜州”的“两三星火”,引发了心中绵绵不尽的的乡愁。
艺术结构匠心独运,以“愁”贯穿全篇,溶江、月、灯火于一炉。这首杰出的抒写客愁之作,将江、月、灯火等自然景观以一“愁”字巧妙串连,环境空灵,主题鲜明,神韵悠远。
张祜题金陵渡原文、翻译及赏析2
题金陵渡原文: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题金陵渡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注释
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⑵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⑶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⑷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⑸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题金陵渡赏析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金陵津渡小山楼这首诗是谁写的
金陵津渡小山楼这首诗是张祜写的。
《题金陵渡》原文: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译文:
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
诗的首句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寄宿的地点。“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第三句写的是诗人站在小衫楼上远望夜江的情景,这一句中的“斜”字用得极妙,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
作者的生平和文学价值:
张祜字承吉,小名冬瓜。邢台清河人,今河南邓县人。唐代诗人,以宫词得名。张祜工于诗,可成一家之言,有《集灵台》诗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是成语淡扫蛾眉的出处。陆龟蒙赞叹其诗:“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此为才子之最也”。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诗云:“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钱钟书评其作品:“从现存他的诗看来,并不像白居易那样平坦爽直,比较约敛,带点小巧,毋宁说是王建的‘入室’。也像王建,他作了些宫词。”《全唐诗》收录其诗349首。这首诗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最后一句首尾圆合,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夜江图。这是作者心境的写照也是真实的所思所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这是一首诗,不是迷。(唐)张祜《题金陵渡》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三、四两句从“自可愁”引出。因胸怀愁闷,所以深夜难眠,在小山楼上推窗远望,只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江上清丽的夜景描绘得美妙如画。
请教意思: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唐)张祜《题金陵渡》
①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②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一宿:一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③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象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与镇江市隔江相对。 赏析 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三、四两句从“自可愁”引出。因胸怀愁闷,所以深夜难眠,在小山楼上推窗远望,只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江上清丽的夜景描绘得美妙如画。 “金陵津渡小山楼”,首句起笔轻灵妥帖,平白自然,“小山楼”既是诗人羁旅夜栖之所,又是诗人愁绪发端之地。次句“一宿行人自可愁”,直抒“行人”(诗人)一夜未眠之愁情,言情自然真切。“自可愁”三字平淡、自然不着痕迹地引人进入真正精彩的妙境:“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一团漆黑的夜江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一“斜”字,妙极,有景有时——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诗人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跃然纸上。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地将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显得那么浑成无迹,神韵天成。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显得格外明亮,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两三星火”,用笔清婉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星火”已足矣。同时,这“两三星火”也暗示出对岸瓜洲渔民或摆渡人或其他什么人已开始起床点灯准备新的一天劳作的情形,与“潮落夜江斜月里”所描述的将晓未晓的情景十分吻合。诗人运思缜密,观察细致,描写逼真,启人想像,耐人寻味。而末句之“瓜洲”渡,又与首句“金陵津渡”遥相呼应,首尾圆合,自然浑成。 张祜的这首客愁杰作,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诗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其一,简约明快的视觉效果。身宿小楼旅舍,张祜注重视觉效果。居高临远,所见“星火”乃为远景,故不能明辨是什么灯光。对“夜江”、“潮落”、“斜月”和“两三星火”的夜色景物描写相对较为简单,不善曲折,按时抒写,这既是诗人所见真景之反映,又是诗人着意而为之。以景诱人,景融真情,动人心弦,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其二,以情融景的情景结构。绝句的结构方式基本上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或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叙事等模式组成的。张祜诗的结构方式是:情——景。以情融景,强调的是画意美。以景结情,追求的是神韵美。令人回味无穷。 其三,疏密有致的布景设置。张祜诗前疏后密。前二句仅写诗人“一宿”之“愁”。后二句则一气连写落潮、夜江、斜月、星火、瓜洲等五种景象,通过鲜明的画面,来隐约传达出诗人一夜未眠之孤愁。诗的重心落在后二句上,写出了诗人在特定环境浓郁的客愁,千载之下,不失其感人的艺术魅力。这是小诗的得意之处、精彩之笔、美之所在。 其四,虚冲平淡的飞白笔墨。张祜诗多用淡墨、虚笔,呈现出平淡轻灵的艺术风格。如“两三星火”之描写,绝不能坐实为《枫桥夜泊》中的“渔火”。这是因为,“渔火”乃是近处所见,辨析清楚,而“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清是何种灯光。这反倒增添了想像的余地,别具朦胧美和空灵美。 总之,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这首诗的结构,简约之至,明快之至。
金陵津渡小山楼的意思是什么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解释: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诗词名称:《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本名:张祜。所处时代:唐代。主要作品:《宫词》《赠内人》《集灵台二首》《千秋乐》《题金陵渡》等。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金陵津渡小山楼”的详细介绍:一、《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的全文点此查看《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的详细内容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二、译文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三、张祜其他诗词《题金陵渡》、《正月十五夜灯》、《集灵台二首》、《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书愤》。四、注解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瓜洲: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五、赏析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前两句“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后两句“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六、背景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相同朝代的诗歌《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的详细信息
题金陵渡 张祜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释】金陵渡: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过江的渡口。唐时润州亦称金陵。津:菠水的地方。小山楼:张祜寄宿处。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对岸为镇江市。
【解释】金陵渡口,静静的一座小楼,夜宿的远行人,孤独的乡愁;月亮西沉的时候,江潮已经退尽,火光点点闪烁,照亮的是对岸的瓜州。
【解析】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
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后两句写景:因为诗人满怀羁愁、不能成眠,因此,他看到江潮在沉沉斜月中退尽,渡口对岸瓜州闪烁着两三点火光。
羁泊异乡时,见异乡风物,本来容易牵动对故里风物的想念之心,何况诗人深夜未眠,见到的又是两三点冷清的火光,更易浮起乡关之思。诗的这后二句貌似写景,却纯是抒情之语。
古诗∶《题金陵渡》
《题金陵渡》唐代: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译文: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扩展资料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更多文章:
化州一中高二女孩遭车祸(江苏女子连遇2次车祸车主均逃逸,后又从救护担架摔落身亡,对此你怎么看)
2024年2月26日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