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影评(怎么评价末代皇帝)
本文目录
- 怎么评价末代皇帝
- 末代皇帝影评600字左右
- 末代皇帝影评
- 被国人严重过誉的电影《末代皇帝》,西方思维下的迎合之作,到底怎样
- 如何评价《末代皇帝》
- 末代皇帝观后感5篇
- 末代皇帝 的影评
- 末代皇帝观后感_影评解析评价_结局彩蛋
- .电影末代皇帝影评
怎么评价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而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的奥斯卡大奖,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电影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也讲述了一个人从高贵到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电影从溥仪出生开始讲起,然后经少年到中年,最后到老年。将一个末代皇帝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娓娓道来。从故事上来说,2个小时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有些赶。正因为溥仪身上的事情太多,所以电影用闪回的方式夹叙夹议的描述溥仪那个时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其实,溥仪这个角色又何尝不是一个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人物呢?从出生开始,溥仪的一生就被被人安排好了。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你应该喜欢什么不能喜欢什么,都被规定的死死的。但是,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如何。这样看来,溥仪不过是个代言人而已。
活了一世,到了最后被改造的那几年,溥仪才真正的做了一回人。可是,那个时候的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利用价值。故事的最后,溥仪做到龙椅上,夕阳的光辉洒到他的脸上,不知道此时的他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除了人物之外,电影的色彩和配乐也是值得一提的。音乐的运用和溥仪的起起伏伏配合的恰到好处。而电影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采景地就是紫禁城本身的缘故。
末代皇帝影评600字左右
第六十届(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末代皇帝》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三家联合摄制,片长218分钟。该片用闪回的手法来表现溥仪的一生,在3小时38分钟内讲述60年的事情。该片在西方上映后。立即掀起了“中国热”。1988年,第60届奥斯卡奖颁奖揭晓,《末代皇帝》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最佳作曲、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和最佳美工9项奖。 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齐为什么要拍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1987年,法国《首映》杂志记者在采访贝尔托鲁齐时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作了肯定的回答,“这是一段令人着迷的故事”,“......溥仪已成为历史,他象征着一种观念,即通过教育,-个人能得到彻底改变。”贝尔托鲁齐在同一天采访的谈话中还直言不讳地谈到“要是我对溥仪没有这种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他们所体现的是一种人类共通的好斗性。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贝尔托鲁齐身为一个艺术家,凭藉自己的良心和真诚说出的这番话,虽不能完全有助于我们去深刻理解溥仪这个在中国显赫一时的政治人物,但至少给予了我们某种启迪,溥仪的一生无疑是悲剧性的。贝尔托鲁齐从艺术的角度窥见的那个溥仪与现实中真实的溥仪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溥仪的一生却是同中国动乱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溥仪从政治傀儡被改造人后,亲眼目睹过去那些改造他的人如今被视为“牛鬼蛇神”从人的地位上驱赶下来,这是历史对人的命运的一次嘲弄。 《末代皇帝》的背景材料主要来源于溥仪生前所着的《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清宫档案史料。整个摄制组是一个共同创作的集体:150名中国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国人,另外还有30名翻译人员。
末代皇帝影评
很多时候说起《末代皇帝》这部电影,肯定会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化了溥仪。其实与其说是美化,不如说是西方习惯性的“个人视角”而并不注重大背景下的时代叙事,他们对于中国的理解,更容易从人切入,而并不能了解这个国度的复杂性。
《末代皇帝》其实重点切了溥仪一生的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作为切片要来讲述溥仪的一生肯定是不够的,甚至于台词的描述都很少。
而这部电影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是台词,表演,灯光,服化道,摄影等全方位的综合叙述。
不是现在常见的台词合集来呈现内核。也正是因为这关键性的一点,仰仗并不算多的台词,尊龙在这部电影里贡献了细致精湛的表演。
他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溥仪的悲剧,更关键的是他也在有限的戏剧空间里夹杂了溥仪的扭曲成分。在高清版本的帮助下,其实能多看到很多细节。
被国人严重过誉的电影《末代皇帝》,西方思维下的迎合之作,到底怎样
2018年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全网的怀念以及对电影《末代皇帝》的又一波造神运动,一些“最伟大”之类的褒奖一股脑儿安在了该片头上,豆瓣上三十多万人综合打出了9.2分的高分。
笔者在诸多影评中看到几个挺厉害的,比如有一边看一边为溥仪的悲惨命运哭泣的,还有健身跑步时想起剧情来哭的稀里哗啦的,更有甚者还有下面这样的影评,似乎《末代皇帝》就是一部将历史和人性完美结合的电影巨制。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的看法是:不谈历史的话,《末代皇帝》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它拥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将溥仪套在这个故事上之后,该片的性质就变了,尤其对中国人来说,它并不算一部不朽之作。相反,这是一部用来取悦西方观众并且格调不算太高的电影。
一、 对历史的修改并非偶然
电影《末代皇帝》在服化道的细节上被人称道,这也是该片很成功的一点。但在对待一些关键历史剧情上该片却有意无意的进行了一些修改。
如影片开头,卢燕饰演的慈禧太后躺在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宫殿里,大殿两旁到处是佛像,宫女太监们化妆成各种神仙的样子。卢燕觉得不对劲,她专门去请教了清史专家朱家溍先生,朱家溍告诉导演贝鲁托奇,清朝的宫殿里没有这么布置的,但导演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贝鲁托奇为何要这么布置场景?其实从慈溪太后僵尸一般的脸和弥漫着魔幻色彩的宫殿就能看出来,这不过又是一个“傅满洲”的变种,西方世界的眼里清朝的宫殿就不可能是窗明几净的,像这样乌烟瘴气充满魔幻色彩犹如地狱一样的环境才是他们心中的大清国。
溥仪大婚之后,影片中他和婉容和文绣有大段的感情戏,三人甚至同床共枕,事实上溥仪压根就不喜欢这两个人,尤其是对长得犹如凤姐前世一样的文绣。
影片中段,面对婉容通奸溥仪的下属,溥仪杀了那个下属。实际上,那个姓李的守卫不仅一直活着,后来在溥仪特赦后两人还见过面并握过手。
该片后半段,溥仪在战犯管理所里有被批评被打的情节,当年的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在见到贝鲁托奇时强烈反对这么篡改历史抹黑管理所,但导演以这是电影艺术为由搪塞了。从很多战犯还有溥仪自己的回忆录里都能清楚的看到,溥仪在战犯管理所的生活是非常平和的,在这里他自食其力并和其他战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甚至饭量大涨连失眠症都自愈了。
而在影片末尾,回到社会中的溥仪始终带着阴郁的心情投入生活,实际上溥仪特赦后的生活也很平和,甚至在运动中被管教他也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情,这从和他一起被管教的沈醉以及新凤霞的回忆录里都能看出来。
以上这些对历史的修改,难道仅仅是导演的偶然为之或者无意为之吗?当然不是,如果按照史实去拍,那么溥仪的形象将和西方人尤其是导演贝托鲁奇心目中的形象不一致,为了让溥仪更符合导演和西方人希望的那种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形象,那么电影里就只能委屈一下史实了。说该片是历史大片,说什么通过该片可了解溥仪的一生,不好意思,该片中的溥仪是西方人设计出来的“溥仪”,并不是真实的溥仪。
二、 庄士敦的救世主角色
《末代皇帝》里有一个神奇的角色存在,他就是庄士敦。他是溥仪的老师,对年轻溥仪现代三观的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应该说他算是溥仪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他后来写了一本回忆录《紫禁城的黄昏》,这本书和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一起成为研究溥仪一生的重要资料。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庄士敦的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不客观,他在书中对溥仪和自己极尽美化,对于一些事情的记载也和其他信史大相径庭。
悲哀的是,贝鲁托奇拍摄《末代皇帝》的依据首先是《紫禁城的黄昏》,溥仪这位本主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反而成了辅助史料。
庄士敦的书,再加上导演的背景,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庄士敦成了紫禁城里的救世主。
为了给庄士敦这个西方人树立救世主的形象,导演不惜改动了多处历史,比如溥仪骑的自行车,本来是臣子所送,在本片中变成了庄士敦带来的新鲜玩意儿。
最明显的一段则是庄士敦带着溥仪在三大殿区域打网球,稍微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溥仪从六岁起就不能进入三大殿区域了,更别提在那里开辟网球场打网球了。
在溥仪打网球时,冯玉祥的部队进宫驱赶溥仪和皇族,这时的溥仪仰视着坐在高高的裁判椅上的庄士敦寻求帮助,庄士敦则从头至尾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着这个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
直到冯玉祥的兵押着溥仪离开网球场,庄士敦依然没舍得从裁判椅上下来。
这一段真的只是为了剧情考虑吗?对于贝托鲁奇这样的大导演来说,任何一个镜头都是有内涵的,这个桥段为什么必须安排在太和殿旁边?庄士敦为什么自始至终高坐在裁判椅上不下来?其内涵不言自明,西方人在这里就是救世主,即使庄士敦面对冯玉祥的部队屁用没有他也必须高坐在那里。这种桥段的设计难道不存在西方人颇为自得的种族优越感吗?
有意思的是,本片的配乐师日本人坂本龙一也认为导演贝托鲁奇存在种族歧视问题。坂本龙一在剧中饰演了甘粕正彦,按照历史记载这位日本特务是服毒自杀的。但是导演要求坂本龙一必须剖腹自杀,坂本龙一认为这没必要,他甚至指责导演存在种族歧视。最后双方各自退让一步,甘粕这位日本特务只能开枪自杀了。
贝托鲁奇为何非要修改历史呢?原因很简单,在西方人眼里,剖腹自杀才是日本军人的常规操作,他们愿意看到的是剖腹这种粗暴的自裁而不是服毒这种文明的死法。
三、 奥斯卡的真相
比起坂本龙一的遭遇来说,更委屈的恐怕是婉容和川岛芳子,因为贝托鲁奇甚至在影片中给她们安排了女同戏份,原因也很简单,这是西方人爱看的元素,却根本不是中国人能接受的桥段。
说到底,贝托鲁奇电影的受众是西方人,不论是争取获奖还是争取票房,能给他票房的,能给他大奖的无一例外是西方人。八十年代的中国不仅给不了《末代皇帝》奥斯卡奖,同样也提供不了票房。
讽刺的是,贝托鲁奇压根没把中国观众当做他的受众群体,但给予他和该片最大厚爱的还是来自中国观众。
现在在国内影评网站上,针对《末代皇帝》有两种论点,一是人家毕竟获得了九项奥斯卡大奖,这足以证明该片是伟大的。二是对于中国历史应该是旁观者清。
首先我们细看《末代皇帝》获得的奥斯卡大奖名单,九个奖项整整齐齐很威武,但仔细看,除了在十八首配乐中贡献了其中一首的苏聪跟着入选之外,其他所有奖项都和中国人无缘,什么最佳男主、女主,最佳男配、女配,连个提名都没有。这还不说明问题吗?该片压根只是拿中国历史和中国演员当做背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为西方服务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贝鲁托奇那么玩儿命的修改历史了。
第二,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能在中国历史上有资格当旁观者的国家恐怕最多只有日本一个,其他任何西方国家包括意大利连当中国历史旁观者的资格都没有。贝托鲁奇仅仅靠看了一本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研究了一些史料和照片,就够得上中国历史旁观者的资格了?够呛!
说到最后,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末代皇帝》的立意其实还是站在片面的人性上了,不论是庄士敦的书,还是贝托鲁奇的电影,他们都把溥仪放在了受害者的地位上,认为溥仪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傀儡而已。这种观点在西方非常有市场,曾经有法国人给溥仪写信,还有西方记者采访溥仪,他们所持的观点和该片基本一致,那就是做为曾经的皇帝,溥仪简直太惨了,太值得同情了,他连喝奶的自由都会被剥夺啊。
事实上,就连溥仪自己都不接受这种错在他人和时代的观点,他坦诚的表示他做的很多坏事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日本人天大的本领也不可能拿枪顶着他去当伪满洲国皇帝。
归根结底,比起中国近代史上遭受那么多苦难的人民来说,溥仪的一生比起康熙和乾隆来确实悲催,但比起劳苦大众来他绝对是幸运的,甚至比起光绪和同治他都是幸运的,更遑论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贝鲁托奇这部获得九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本意是为了迎合西方观众和评委的,但在国外权威点评网站IMDB上,《末代皇帝》的评分只有7.7分,甚至都不如梁朝伟张曼玉的《花样年华》得分更高。但在国内这部电影却被推上了神坛,这个结果可能连贝托鲁奇都想不到。
这让笔者想起来一个段子:三个青年去卢浮宫拍《蒙娜丽莎》发朋友圈,普通青年写的是“人太多了,挤不上去。”文艺青年找到一副别人拍的近景发出来“达芬奇太伟大了!”,另外一个青年把自己拍的看都看不清的远景图片发出来“贝多芬太伟大了!”
最后,笔者再次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抛开溥仪这段历史,将《末代皇帝》这段故事架空在欧洲哈布斯堡家族某个末代王储身上,或者干脆架在韩国太子李垠身上,那该片从人性角度出发去评判的话,这还真的是一部好片,可惜,架错地方了。
如何评价《末代皇帝》
个人来说整部剧还是可以的。
《末代皇帝》成片于1987年,曾经获60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影片语言为英语,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这部电影有很多第一,包括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影片,同时也是第一部获准进入到紫禁城拍摄的故事片电影(不包括纪录片)。
影片整体的质感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回忆,服饰与布景遵循了一种在考据基础之上却又不被束缚的会适度发挥想象的感觉,但如果追查起来,却可能比现在许多清宫戏真实得多。影片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色调与光影,表现了导演想要传达的情绪与剧中人物的心境。某些影评人所说这影片主要使用自然光,其实并不是。打光打得自然,和使用自然光是两回事。举个例子这个镜头,虽然看起来是自然光,但太阳的平行光,怎么能把桌子腿的影子照向两边?所以其实是窗户外面两侧各有一个光源,才能把影子打成这个形状。
色调、光影与摄影角度,伴随着主角内心世界的切换而改变着,时而朦胧,时而压抑,时而光明,时而悲凉,时而梦幻,时而现实。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考究,影片前段紫禁城中的那些段落尤其出彩,而后段特别是到伪满洲国那段,不知为何,镜头密度和张力略有降低。此外,贝纳尔多其实是一个欲望与理想横飞的意大利导演,比如《戏梦巴黎》就是他的作品,所以他的胶片里,总是少不了情欲的描写,而这部分也是电影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
从电影意象上来看,牢笼和门的反复出现,其实可能预示着这个片子真正将到的是自由与束缚的主题。溥仪生在一个外在紫禁城,内在皇权的牢笼之内,这是大家为他打造的。他一开始总想要出去看看,获得自由,大家却不让。但等到真的有一天,他被迫离开了这个牢笼,却发现自己内心在乎的,是这个他童年时代拼命想要挣破的——即自己皇帝的身份。所以当日本人找到他时,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愿的走向了伪满洲国的皇宫,重新被关了起来。但随着日本战败,一切成为了泡影,他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但他仍觉得自己是皇帝,执意要担负起日军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长的生活后,当他被放出来时,不管是被迫、被监狱长感召或是自愿,他终于平静地放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门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蝈蝈放出来,脸上却充满了释怀的微笑。因为此时他已经和蝈蝈一样,从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来,终于自由。
遗憾的是,他那时候距离生命的结束也不远了。
末代皇帝观后感5篇
《末代皇帝》由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指导,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摄制的影片,在1988年奥斯卡上获得9项大奖,无疑又是一部惊世之作。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末代皇帝 观后感 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1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电影讲述了中国末代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自三岁登基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从唯我独尊的万世皇到一个鬓微霜的园丁的传奇经历。这是唯一一部在故宫拍摄的电影,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据说拍摄期间英国女王访华却因为这部电影的拍摄而无法参观故宫。这部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九个奥斯卡奖项。影片在中国宫廷式的背景、庄重萧杀的配乐以及黑与暗红相结合的色调下缓缓拉开帷幕,溥仪的一生娓娓道来……
慈禧太后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盖在她惨白枯槁面容上的那块纱也封住了溥仪的自由。三岁的溥仪从此成了最缺少管教的孩子,懵懂单纯天真善良的他开始了傀儡生活。紫禁城里的生活,让他形成了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专横性格。后来,中华民国建立,宣统帝退位。再后来张勋复辟,溥仪又一次称帝,但在几年后又因向日本人投降而退位。当溥仪得知他家祖坟被盗挖后悲愤交加,为了洗雪孙殿英盗挖祖坟之耻,他决定与日本人合作,复辟满清。于是,他在长春建立“满洲国”并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沦为阶下囚,在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十年后获特赦。之后年近六十的溥仪成了一名园丁,过着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生活。
溥仪的人生,三起三落,他的目光也由最初的澄澈 清明 变得冷漠沧桑。
溥仪被软禁在紫禁城内,无法走出这个富丽堂皇高大宏伟的建筑,每天在紫禁城这一方狭小的土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在头顶上飘去,他的灵魂早已飞出城外。
他的额娘离开他、奶妈被人带走、皇后悄然离开,他跟在后面追,在黄昏下他的身影是那样渺小、微不足道又那样倔强。然而,一扇门在他身前关上……“Open the door!”这句话被他一次又一次说出,从最初的呐喊到请求再到喃喃低语,从最初的愤怒不甘到无助再到绝望……这不正是他被封闭多年心底渴望自由的真实写照吗?
谁说溥仪是懦弱的?在中国古代,皇帝也许是最危险的职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谋杀。可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他却从不恐惧。没落的君主自然是想复辟的,奈何他陷入了敌人的阴谋被日本人利用。
谁说溥仪是无情的?他对胞弟溥杰一直念念不忘,始终关心着他;母亲死后他推着自行车竭尽全力想出城;奶妈被带走后他跟侍女说:“她不只是我的奶妈。”他对老师庄士顿先生敞开心扉,庄士顿先生离开时他戴上了眼镜目送着老师的身影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
谁说溥仪没有主见?他希望改革,他想改变他身边的一切,为此他亲手把自己的辫子割了。他也试图利用日本人,但失败了。他想改变,但历史的波涛阻碍了他,他终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茫然行走。
而皇后婉容因内心的孤寂渐渐染上了毒瘾,监狱长在---期间被打成右派的凄惨结局也令人唏嘘不已。也许就像贝托鲁奇接受采访时所说:“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那样的年代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而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对错。
到了影片的结局,溥仪度过了清末到---这段历史教科书中最动荡不安、暴乱频繁的时期,最终过上了平凡却自由的生活。轻风拂面,春意融融,他在花园里缓缓修剪枝条,嘴角微微上扬。也许,这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吧。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2
在同学家作客,我在上网,朋友则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着电视频道。刹那间,我停止了上网,回过头去,叫朋友倒退二个频道。那肯定是在放电影《末代皇帝》。因为只有这部电影的配乐,让我能在短短一至二秒种内听出来。它是我个人认为的所有电影中最好的配乐。自从《末代皇帝》诞生以来。其配乐的主旋律似乎已经成为了西方人心目中标准的中国声音。至少在近年来的很多描写中国的西方影视和音乐作品、乃至是电子游戏配乐。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相同感觉的音乐。而这种类似的旋律其根源来自于《末代皇帝》。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其实几年前我已经看过这部电影。可是当我在电视机里再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心情仍然是很激动的。因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不只因为那完美的配乐,还有那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以及那一段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历史。可能是因为溥仪前半生住的北京的皇宫和东北的“皇宫”我都去看过吧,我似乎更能理解溥仪的命运是一段什么样的命运。当溥仪站在讲台上高呼“满洲国与日本应该是平等的!”的时候,我被感动了。应为我也曾经坐在那个会议厅的椅子上面对着空空的讲台。我们似乎是一对从未相逢的老朋友,曾经擦肩而过。而今天相遇了。
我们总应该对历史抱以一些敬畏,不管那是段什么样的历史。很多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当我们津津乐道的谈论慈禧凤冠上的珍珠镶嵌在蒋夫人的鞋子上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知道,正因为如此,溥仪才投靠了日本人。当我们谈论溥仪投靠了日本人时候,我们还应该知道,他居然有勇气大声告诉日本人:满洲国与日本应该是平等的!他是一个人,我们不能把他缩为一个符号。他是一个有着我们一样的情仇爱恨的普通人。他生存在一个无奈的世界。他和光绪一样,生来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命运,拼命想做点什么。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可怜的皇帝!
其实我们远没有资格去同情晚清的皇帝。他们承受着常人受不了的压力和苦难。清庭的腐败其实和他们个人没有关系,他们也是受害者。而同治中兴,戊戌变法,也有他们的重要的功劳。他们并不懦弱。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每天零晨两点起来批奏章。没有一天休息。他们热爱他的国家、他的民族。可是他们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但历史却不能给他们一个起码的坐位。太不公平了!
说些题外话,为什么西方人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把握地要比中国人还要深?真的是因为有些人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不是。在历史前面,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实都是旁观者。记得在《戊戌变法史事考》一书中,作者茅海建在前言中感叹道,中国第一档案管中有大量的清宫档案,都是研究清史的好材料。馆中条件优越,查档免费,还有空调。但是在案前埋头苦读的都是日本人,西方人。很少有中国人。也许这就能说明问题所在了吧。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3
由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指导,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摄制的影片,在1988年奥斯卡上获得9项大奖,无疑又是一部惊世之作。
贝尔托鲁齐,被人们称作诗意导演,心理导演。很善于用独特的影视语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曾说过,中国的这段历史让他着迷,他愿意用的的能力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影片正巧符合他对历史的看法:人是历史的人质。因此他对浦仪的同情心大于厌恶感,从影片中也不难体会到。
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是影调的运用,摄影师斯托拉罗也的声名也提高到新的高度。在浦仪在看守所接受审问时,画面采用青蓝的冷色调,仿佛观众也在冰冷的监狱一般,起到了亲临感。在浦仪回忆童年时,画面采用了暖色调,寓意了小皇帝被禁锢于皇宫,和被皇宫所保护。影片还不忘了对光线阴影的处理,在浦仪小时候和被放逐做傀儡时运用了阴影和阳光的不平衡感。使观众体会到浦仪的那种挣扎和辛酸。只有在和英国师傅学习先进理论时,在看守所自己得到心理解脱时,阳光才回到了浦仪的脸上。从这部电影可以清楚的体会到光线对电影的作用。
本片以门为引子,用门的视觉形象来表现浦仪在前半生中充当傀儡被禁锢的历史悲剧,表达了他人是历史的人质的历史观。在回忆与现实转换时也运用了很多精彩的剪辑技巧,比如相似物转场,相似音转场,人物的相关性等等,如不是采用这种高超的时空转换式,是很难自由转换的。
电影不仅可以还原再现历史,也可以表达和解释历史。因为这就是电影!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4
电影的第一幕,是溥仪在候车站割腕的情景。
画面切到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临近驾崩时,年幼的溥仪被从家中带至皇宫。至此,他便被封为皇帝,万历皇帝。他走到父亲身边:“阿玛,回家吧。”可他父亲只是对他重重地磕了个头。
登基仪式上,紫禁城内满是大臣、太监和宫女。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而他只听到了蝈蝈的叫声,他穿越人群,循声来到一个太监面前。太监满脸谄媚,递过装了蝈蝈的罐子:“若皇上喜欢,这就是皇上的了。”这时,他三岁,眼中只有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
六岁,与皇弟练字时,皇弟不小心说出口:“你已经不是皇帝了。”在溥仪的追问下,皇弟带他爬上皇城的屋顶,只见一群卫兵护送着辛亥革命成功后的民国大总统登上城阶。“我还是皇上吗?我不明白,我一点儿也不明白。”少年,听到城外学生因割让土地而起义的呼声。学生们很气愤,他也很气愤,可他不被允许踏出城墙外一步,即使是他亲生母亲过世也不能过去。
青年,立志于改革朝廷,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太监烧了账本。
之后,他以为自己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俄国回来的火车,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可笑的是,他没有死在火车上,还有更多的屈辱等待着他。
所有他爱的人他都追不上,所有的门都对他紧闭。
儿时的乳娘被送走,他苦苦追赶,未果,只得落寞:“她不是我的乳娘,她是我的蝴蝶。”母亲去世,他骑自行车想出城探望却被哨兵拦在城门。他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婉容皇后离开,他起身追去,却只看得轿车的背影渐渐远去,大门慢慢闭上。不论友情、亲情或是爱情,刚尝到拥有的滋味,便很快被剥夺。他寂寞,他实在是太寂寞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电影结尾时,故宫管理员的孩子问:“你是谁?”“我是中国的皇帝。”孩子无邪:“如何证明?”年近花甲的他慢慢地越过栏杆,从皇座下摸索出一个竹罐,像孩子一样笑着递给了小童。小童诧异,打开破旧的竹罐,竟有蝈蝈从里头爬出,唱着当年一般的欢快的歌。回头溥仪早已不见人影。
魔幻现实的手法,把时间拉回他三岁时,从太监手中接过竹罐的那一刻。可这之间,不知已经过了多少韶光,好像这一切都如一场幻梦。那是他与那个王朝的小秘密,人生短短十几年,也不过如蝼蚁。
他就是这竹罐里的蝈蝈,从他登基那一刻起,就永久地被囚禁在了这皇宫之内。最后蝈蝈爬出,获得自由的那一刻,也是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纵然贵如天子,他也只得像浮萍一般顺着历史的江流而游,在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无力:他什么也不能改变。看完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回家都需要买门票的人,如何不让人感慨。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5
一个小男孩儿,头上压着沉重的帽子,眉头紧缩,表情严肃,额头的青筋突出,背后是满朝文武的大臣对他顶礼膜拜。小小的年纪还在懵懂无知,就承担起了一个国家委以的重任。他还不知道,他现在的国家以是国破山河。
影片是1987年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齐指导,该片分为前后两部分,以幼年的溥仪和被共产党抓到后的溥仪为时间点穿插叙述。一点点为观影人讲述了溥仪的一生,从万人之上皇帝,到想光复大清的傀儡,到共产党的战俘,再到说自己只是一个花匠。
溥仪,战战兢兢的一生,一出生就已经注定的一生。
影片以溥仪在车站决定割腕自杀被共产党救下调换到年仅三岁的溥仪被慈溪老佛爷召进宫与家人分开,小溥仪一脸陌生的走到慈溪身边,当慈溪对他宣布大清交给他的时候,小溥仪并不能理解自己将要承担一些什么,在哪一刻,命运将他和“皇帝”死死的拴在了一起。
那时候的中国已经被日本人迫害的满目疮痍,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将鸦片带入中国,处心积虑引导中国人吸食鸦片从中获得利益。而鸦片损害了中国人民上到官吏下到百姓的身心健康,摧毁中国人的意志。日本人利用鸦片来侵略中国土地,屠杀中国百姓,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帝国。中国被迫一次次妥协,一次次与各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小溥仪接受的实质上晚清早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晚清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怪溥仪的无能,只是溥仪以无力改变这样的事实。
末代皇帝观后感5篇相关 文章 :
★ 最新《误杀》电影观后感心得影评范文5篇
★ 2020最新央视鼠年春晚观后感素材5篇精选大全
★ 红色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1000字5篇
★ 《百家讲坛》观后感5篇
★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范文5篇
★ 优秀红楼梦读书心得感悟5篇
★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精选6篇500字
★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范文十篇
★ 关于《音乐之声》观后感
★ 九一八事变感想文章
末代皇帝 的影评
继承你自己的帝国——《末代皇帝》 每个帝国的基石上面都有它自己的浩荡堂皇,作为一种家族或是民族血脉的传承,这座基石上就要有它自己的粘稠的血液文化,然而这种流淌是需要有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孙孙去延续的,所以在每一个帝国的中心都要有这样一群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继承人的。他是很幸运也是很可悲的,这种身份预示着一种权利,是一种继承权,一种操控权,一种改变权,这种权利可以使他实现一些想要的而其他人无法实现的东西,这样就会体现出他的特殊,然而这种特殊也意味着一种荣耀。但是这种身份一旦被确定也就意味着被限制,有无数的条条框框去告诉他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还有你以后应该或者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从一出生就要担负起许多人的责任来甚至都不能做一个正常的人,因为你本身就要和其他人不一样。可能一开始的身不由己就是许多继承人的悲哀。比如说末代皇帝,我想他应该使中国近代史上最最不幸的一个人了,他继承着一种僵死的文化和制度,他从一开始就是被操控者推举上去的,然后日复一日让他熟悉并且确认自己的身份,他应该是一名继承者维护者,但是当这种意识根深蒂固的时候外界的力量又打破了它。他是一个不幸的继承人,因为他所继承的事物只剩下一个空壳,就连这个空壳也被人认为是罪恶的;他是一个不幸的变革者,他的变革对于他的身份来说应该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权利,但是他的变革对于不同阶级的利益的触动就会遭来别人的唾骂,而且是传世的唾骂;他也是一个不幸的掌权者,因为他的一生都是在别人的掌控过程中,就像是电影《末代皇帝》的拍摄,被后世津津乐道的电影用光,扮演溥仪的演员在电影的三分之二都是笼罩在别人的阴影下的,一直都没有太阳光罩在他身上。一份事业需要去继承,一种文化需要去发扬,这是继承人的责任,不管多么艰难你都要责无旁贷。喜欢宫崎俊的《天空之城》,里面的可爱的小姑娘舒达,她脖颈上的飞行石就是保护她并且提醒着她这份责任,她也是最后一个继承者并且她继承的是一笔财富,一个传奇,因为这笔财富她几乎丧命,但是有哪一位继承者不是生活在生死一线间呢?天空之城是一个隐喻,每一个人都有财富和权利的欲望,但是继承者就要与这些赤裸裸的欲望作斗争,誓死守卫着自己的文明,因为这种文明是她血脉里的信仰。作为继承者就要失去一部分自我,所以舒达一直都处于寻找的状态,这种信仰要成为身体中的一部分,也必然要经过一阵斗争。我们被称为“八十年代的后一代”,身上继承的许多祖辈选择的东西,这些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甚至连将来我们要走的路都会程式化的大同小异,升学、工作、成婚,然后再去尽量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是的,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是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是你的身份确定了你的责任,你有传承的责任。我们在年少的时候或许还会去轻狂的追求一些自身的个性,但是随着成长就会慢慢意识到自己血脉里的这种信仰,因为你要肩负起你应尽的那一部分职责,就像是西方谚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要背负的十字架”。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你是帝国的继承者,你要去发扬,你要去延续,你或许是千百中的一个,但是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帝国的继承者。
末代皇帝观后感_影评解析评价_结局彩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年仅三岁便即位为帝,见证了旧王朝的坍塌覆灭到新中国的旭日东升,从亡国之君到合法公民,在各方诡谲多变的中苟且求生,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洪流中几经浮沉,究其一生从未摆脱命运的桎梏,只留给后世无限的唏嘘和想象。由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就以极致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回忆与现实交织叙述,音乐与光影渲染烘托,将这位末代皇帝的传奇一生娓娓道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析这部由英意中三国合拍的史诗级电影——末代皇帝
一、解析末代皇帝电影的情节
1、宫内时期赏析
第一场戏贝托鲁奇就明确了溥仪与权力的无关性。站台旁,被拘押的伪满战犯被一个个赶往列车室,溥仪混在人群里,虽然身着西装高帽,不同于其他人,但贝托鲁奇并没有给他特写镜头强化他的存在感。溥仪和其他战犯一样,都是被军队领导呵斥的弱势者。
当溥仪进入候车室,权力的对比更加明显。他遥望着的领袖画像,是真正的权力巅峰存在;而作为战犯的自己,虽然被几个下人唤作“皇上”,下跪服侍,却立即被“真正的权力团体”——军人所喝止;与其他人并列入画的构图,再次给予他弱势的属性;一声声的咳嗽,也是羸弱的呈现。
他进入厕所,打量着屋内简陋的陈设的主观镜头,深知权力已经离自己远去,引出了后续的自杀尝试。
人生走到了这里,溥仪知道自己已经离不开权力。伪满洲国给予的权力,让他得到了短暂的虚假友情,建立起泡沫一般的身份认知。然而,到了真正的权力面前,他才明白了自身的虚无真相。
他跟其他犯人没有区别,一声声的质询让他回忆着权力的过往,又表现出他的无力。没有权力的傀儡——末代皇帝这个形象就此定格。
在第一场戏里,贝托鲁奇就交代了溥仪关于“权力”的一切——宿命、自我认知和情感,并奠定了其悲剧的结局。
权力的对比中,溥仪总处在弱势的一方。典狱长算是第一个出场的“敌人”,与普通人溥仪形成对比,在力量上明显压制着他。他打断了仆人给溥仪的侍奉,厕所内的溥仪试图割腕自杀。
鲜红的血液,与“开门”的喝令同时出现,一个转场,绿色的厕所门与朱红色的大门无缝衔接,贝托鲁奇把我们带回到了1908年的北京,回到了他权力人生的起点:慈禧太后下令溥仪继位,把他带到皇宫教养。
接他的人马排到亲王府外,始终以规整的对称构图呈现,他们和前一场戏的军人一样,都是用权力压制溥仪的存在。幼小的溥仪相当被动、不安,电影有几个特写,特意强调了他的“被穿鞋”、“被穿衣”。溥仪接旨的时候,被抱着走过廊道,身形却始终在前景中皇宫士兵的黑影笼罩下,若隐若现。从登上皇位开始,溥仪就是被动的,处于实权者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做着无谓的挣扎。
溥仪进入皇宫,拜见慈禧。面对真正的掌权者,导演用了一组同样大小的连续正反打镜头,强化了二者的对比。入宫时,他经过了宫外等待恭送慈禧升天的喇嘛们,在宫内,小溥仪好奇地打量着两侧的罗汉塑像。慈禧的存在成为了神权的化身,而年幼的溥仪,根本无法理解慈禧口中的“权力”,只是站在她对面憨笑,并在最终屈服,站到了她的身侧。
在这一段,贝托鲁奇用了很多“动物”隐喻。紫禁城外面的骆驼、慈禧身边的小狗牡丹、泡着熬汤的老鳖,以及与之遥相呼应的“登基后的乌龟”,这些权力者控制的玩物,其实是溥仪的化身和象征。
在入城场景的头尾,贝托鲁奇都让几个犯人的身形晃过了镜头,和动物元素结合起来,明确了溥仪入宫登位后的实质状态。电影后面还出现了蛐蛐、蝴蝶、老鼠。蝴蝶梦幻、美丽,是年幼溥仪对于理想化自我的象征。看着蝴蝶飞出宫墙,将自己的寄托放在了它的身上,他想离开被强加的皇位,长大之后,他对最爱的阿嬷的称呼,是“我的蝴蝶”,这又是一次暗示。
说回正片。慈禧死亡的瞬间,象征着溥仪在名义上的接位,但他从御辇上缓缓走下,来到了父亲的身前,问他自己能否回家,父亲却向他下跪叩头。这对父子的关系,在一明一暗的打光中已经很清楚,他们不再是温馨的家人,而是有距离的君臣。紧接着的登基戏里:小溥仪身着龙袍,端坐在寓意“寡人”的须弥宝座之上,一脸茫然。这一段,镜头始终从溥仪侧方取景。
唯一被正面拍摄的,是殿前随风舞动的帘子。溥仪童心骤起,走下御座与它玩耍,感受到的却是挫败。他只能看着帘子飞起,够不着。在他眼前,文武百官对他三跪九叩。帘子象征着溥仪本真的生活,他所希望的,是摆脱孤独,找到玩耍的对象。对一个几岁的孩子而言,飘动的帘子要比皇位的诱惑力更大。
但从百官对新任君王的跪拜大礼开始,他被架上了虚幻的皇位,本真的生活、本真的情感,就变成溥仪终生也无法触及的东西。
帘子、帷帐,在电影里是一个重要的元素。青年溥仪和宫中太监玩耍,他要求拉上帷帐,让对面的太监抚摸他们这一边的人。白色帷帐,遮盖了溥仪与其他人的分别,最后,所有人都退开,只有溥仪全身裹在白色的帷帐中,贪婪地享受着对面的抚摸。这一幕宛若梦幻,也许只有在这一刻,溥仪才从寂寞中暂时走了出来。
电影首先创造了一些基于皇位的情感:围着溥仪逗趣的太监们、喂喝奶哄睡觉的阿嬷,然后这些情感又迅速被证伪。当他愤怒的时候,太监马上跪下不敢发言,他踏烂了皇宫的模型玩具,说想回家,却被团团围住劝阻;他说“不想洗澡”,也被半推半就地弄进了浴缸;甚至他的饮食,都要在太医闻过大便的味道后,再做定夺。给他讲睡前故事的阿嬷、在帘子外头模拟吹风声音的太监,一起表达了深层寓意:在“大风吹倒树,猴子都跑了”这个故事里,“大风”等同于皇宫的存在,“吹倒”是故事,“吹不倒”则是现实。
溥仪登基从大臣手中接过蝈蝈的罐子,自己也成为了那只被放进龙椅靠垫的蝈蝈,他与皇位始终纠缠不清,蝈蝈也无法逃离龙椅里的罐子。
迅速切回的现实段落,与回忆里的“暗示性”禁锢信息形成了呼应与进展:溥仪自杀未遂,被警告“你是犯人”,他却自言自语自称皇帝,门外的下人却被士兵拦住。他入狱时被收走了手套,只能看着简陋的马桶,与回忆中特写中的华丽便盆形成对比关系。
到来的节点,对本片主题而言非常重要,它第一次击碎了溥仪此前被营造出的权力幻影,让他到了自己权力的虚无,他根本搞不懂那是什么。
所以,溥仪变了。帝王的幻象,情感的流逝,让他开始迫切地渴求着真正的权力,不再像懵懂小孩时梦想脱离皇宫。因为他认为,唯有追逐权力这条路,才能带回失去的情感。
这种从懵懂到认清现实的思想转变,在改造片段也有对应。溥仪麻木地接受教育,如同平民一般唱着歌曲。站在画面中央训话的军人,才是真正的权力者。
接下来,溥仪进入青年时期。第一场戏,贝托鲁奇便点明了皇权的弱小。庄士敦,一个外国人,进入象征皇权的紫禁城,象征着对这封闭环境的打破。的到来,让溥仪这个“皇帝”的不合时宜、尴尬与荒唐,更加露骨地表达了出来。
庄士敦和大臣坐车过街的这场戏,营造了一种“内部和外部”的冲突感。车外,全景镜头,抵制不平等条约的人流涌过,象征着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而车子突兀停滞,让其中端坐的封建遗老、宫内大臣,成为了被外部世界冲击、摇摇欲坠的存在。而庄士敦区别于他,始终注视着高喊“还我青岛”、与军阀对峙的青年,成为了有意接触时局的存在。他也将给溥仪带来外部世界的知识,告诉他,皇帝即将被淘汰。
初见庄士敦,溥仪因为端坐见礼,被大臣暗示“重来”,机械地假笑、握手,表演着热情,而笼罩脸部的阴影表明此刻他受制于人。一身洋装、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庄士敦,即将给他上课,引领他开启对世界与自己的正确认识,更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虚幻,并反抗它。
一方面,庄士敦的到来是溥仪的一次“幻梦实现”。庄士敦初登场时,他便不同于旁边的大臣,观察着反对二十一条的人群;在皇宫中,他也始终是“观察者”的存在,凝视着试毒官的尝膳流程、内侍代溥仪“惩罚太监”等等事件。这让他感知到了溥仪名为皇帝、实则被控的受困状态,从而鼓励并帮助他争取更大的自,
宫内部分的结束,也是对于电影结尾的一次呼应:入宫与出宫时看到骆驼,带来围绕宫内权位的挣扎与失败的宿命,而“登上宝座”与“再上宝座”时拿出蝈蝈,则带来整个人生的宿命。
在宫内没有获得真正的权力,溥仪才会在宫外无比想要回到权位之上。而作为对应的,是被审问的段落,他瑟瑟发抖,表现了他最后的彻底失败。看到这里已经能够知道,溥仪再往后的努力,也不会有好结果。等待他的,是又一次破灭。
2、宫外时期赏析
清王朝的覆灭,对溥仪来说,是一个可以完全脱离皇宫、走出皇帝身份的机会。
从历史上看,这时候的溥仪离开了帝位,在外部成为了名流,还没有去当伪满的傀儡,是他个人最自由的阶段。然而,贝托鲁奇告诉我们不是的。天津段落的开场,溥仪在舞厅里的演唱、跳舞,社交,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翩,几乎完全西化,远离封闭落后的大清。
但这只是表象。
时政消息,吸引了所有人的聚拢关注,在全景之下,只有溥仪一行人默默走出人群,背向离开。镜头从他们的背影扫过,移动到了另一边的人群,强调着他们与真实社会的疏离。溥仪脱离权位后,以个体状态融入外部社会,只是一种想象。他依然被强大的权力禁锢、控制着,在日本人的“庇护”中,不能独立自由地生活。
贝托鲁奇用微妙的对应,展示了这种表象与实质。在回忆里,溥仪被日本人别有用心地资助、扶持其在天津的地位,虽然“购买手表、唱机”,跳西方舞蹈,但事实上却是被日本牢牢控制,更不用说“去西洋”。
这样的“糖衣炮弹”,也出现在了现时的审讯里:审问者强调着日本人的诱之以利、不怀好意,但自己也给溥仪递烟,镜头特写同时给到了一边的口供本,表现出审问者对溥仪同样在“引诱”。
影片的最后伴随着“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介绍,镜头给到了空无一人的皇座,又和坐在皇位上的年老溥仪形成对比:虚幻的世界里,溥仪回到了皇位之上,进入真实环境后,他便消失在了座位附近。
溥仪从未真正坐上权力的椅子,这就是溥仪的一生。
三、末代皇帝电影影评
这部斩获了奥斯卡九项大奖的电影有太多值得细品的地方,导演对于色彩光影的运用已臻化境,堪称教科书级别,而坂本一龙等三位作曲家的配乐也完美烘托着关键剧情,最出彩的莫过于坂本龙一所作的《Where Is Armo》和《Rain》,前者是溥仪追赶乳母的配乐,溥仪一直把乳母当作自己的蝴蝶,产生一种依恋和暧昧,由于幼年皇帝成长环境过于畸形,类似的把乳母当作初恋并不稀奇。这首音乐在溥仪寻找乳母时沉闷抑郁,反应了溥仪的迷惘,而后溥仪再也无法克制,声嘶力竭地追向乳母的轿子,几近崩溃,曲调也转而高亢,完美契合了剧情,足以让听者落泪;《Rain》则是文绣离婚的配乐,在她给溥仪和婉容各留一封告别信后,飞奔出屋外,音乐随之响起,声部不断升高,曲调高亢,令人振奋,体现了文绣反抗旧习俗的勇气,她尽情酣畅地淋漓在滂沱大雨中,在离开溥仪后终获自由和新生。
说到电影主题,我认为是一部注重表现自由与束缚的电影,影片中牢笼里的蝈蝈,永远关上的大门等暗线都预示着溥仪总是囿于枷锁,坐地为牢;每一次门出现时对溥仪都是不祥之兆,从年仅三岁被迫登基,到出城凭吊额娘被拦截,再到退位被逐出皇宫,最后婉容被带走他依旧无可奈何,没有一扇门为他打开;牢笼里的蝈蝈更是暗合溥仪的一生永远受制于人,看似贵为帝胄,实则卷在历史洪流中身不由己;年迈的溥仪重回故园时,笑得很开心,似乎已看透了一切云淡风轻,再也不执着于这个眼前这个曾经苦苦离开,后又拼命找回的皇座,而最后从牢笼中爬出的蝈蝈也象征着溥仪终获得自由和新生。
既然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那就不可不谈这段沉重的近代史,尽管导演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征服了全球观众,但里面一些敏感话题还是引起不少争议。虽然在布景服饰等方面导演已相当考究,更是受到国家支持在故宫,满洲皇宫等全真历史场景进行取景,但全英文的台词还是很容易让看多了清宫戏的中国观众出戏,看了几遍后也就觉得英文台词搭配这部影片基调并不违和了;毕竟是外国导演的作品,偏向西方审美,全英对白才能更好的发挥,精益求精,而最终他面向的也是全球观众,当之无愧的拿下一系列大奖。
龙椅冰冷依旧,只是这韶光,不知换了几回——末代皇帝
一名意大利导演能将中国末代皇帝的故事拍摄的如此淋漓尽致,片中中国人全英的对话让作为一名中国观影者的我产生了些许的遗憾,但这部电影的确让我深刻感受和了解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对错。”
这篇关于末代皇帝的解析和影评到这里就结束啦,谢谢大家的观看。
末代皇帝影评
末代皇帝结局
末代皇帝观后感
末代皇帝影评价
末代皇帝结局
.电影末代皇帝影评
对于溥仪,我想我只能用张爱玲的一段话来表达我的感悟:“他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他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溥仪的老师,陪伴他多年的长者,庄士敦这样说:“皇帝自从登基那天就成为了自己领地里的囚徒,在退位后仍是。但是现在他长大了,他会问为什么他是所有中国人中唯一的一个不能踏出自己家大门的人。我想皇上是地球上最孤独的男孩了。”无奈,尴尬,落寞,凄惨,悲凉,讽刺,可怜的难以称其为壮志难酬的理想,简单的逃离梦想却在出了囚笼又进监狱中破灭。我能体会到的所有悲剧性的字眼几乎一涌而出,一个人生的传记却如一只被囚禁的孤鸟一样,而且是如此大的喜剧,闹剧,黑色幽默剧,悲剧在那个激荡碰撞的年代构制的精雕细琢的巨大樊笼末代皇帝这只囚鸟承受的过程就是这个故事最大的看点,如果说同情弱者是人类的天性,当人类认为一个竞争对象失去了抗衡的能力,并逐渐失去了被批判,被轻视的价值,于是我们会同情病人,弱者,贫苦人。把溥仪看成病人,弱者,贫苦人并不带有轻慢的鄙视而是一种喟叹。喟叹中体味这一部如戏般矛盾的人生,称之为传奇未尝不可。影片开始不久小溥仪被垂死的慈禧招入紫禁城宫中,阴暗的殿中,泥塑的罗汉和泥塑般的臣子,嫔妃,嬷嬷,太监,正中央是濒死的慈禧,丑陋的褶皱,阴阳怪气的声音,妖魅的形象,让我感觉溥仪来的这地方从一开始便是恐怖的。小溥仪就在这个环境下被授予万年(Ten Thousand Year)皇帝,旋即慈禧口含黑珍珠结束了淫乱的一生。真龙之身在体载沣也要下跪(夫对子屈膝也只有在中国可见吧),可这时的溥仪只有一句话"我们什么时候回家……"。逐渐,他接受了自己已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事实,他被告知能任意做一切事情,但是年幼的溥仪在浴盆中欣喜异常,他欢呼着"I am the son of heaven"。但他得到的伊始也就离失去一切不远了。他的奶妈给他睡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和一阵风,树倒了,猴子就都散了。看到这想导演还真是有手段,这不就是中国“树倒猢狲散”的道理吗,大树将倾,倒下的猴子们即使是猴王也是顾不得的,封建王朝即将覆灭,皇帝的处境不言而喻。喊着自己是天之子的他不知道其实自己真正的只做了短短3年的皇帝。至此他开始了逐渐丢失的人生,成年后的他被迫与感情至深的奶妈分离甚至都没有道别的机会,谁说他可以为所欲为他知道连自己的奶妈他都无法留住,他哭着说"她不是我的奶妈,是我的蝴蝶"。接下来他又被告知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天子,在紫禁城外已经经历了风风火火的革命,有更大的窃国大盗与他分享了这至高无上的称号,他开始恐慌让手下的太监喝掉墨水,以证明自己的权力威力,可除了这样他还有什么权力呢?他被自欺欺人的告知"在紫禁城里你永远是皇帝,但在外面不是,外面是个民国,还有个总统"。在与他的外国教师庄士敦的对话中,庄说道"为什么措词重要。如果你不能说出你的本意,皇上,那你就不会说话算数了。一个绅士应该永远说话算数"。而溥仪的回答是"朕不是绅士,朕被禁止说心里话,他们常告诉朕该说些什么"。听到这里真是无尽的悲凉与同情。年后的溥仪图强改革整顿宫廷却被贼臣愚弄欺骗,直到后来被军队逼迫退位正式离开紫禁城,迎接他的是士兵们的欢呼和炫耀功德旗帜。他带着墨镜默默走出宫门。我看不出他的失望与痛苦,感觉溥仪一生的感情都是隐忍的,我会替他失落,我无法不同情他!皇宫外面并不是他想私奔出去的欧洲,到了满洲日本人的领地他更加失去了权利,他被迫作秀,又被儿戏般撤掉帝号,他先后失去了两个妃子,文绣是主动提出离婚,婉容想生一个孩子保住溥仪摇摇欲坠的皇位加之婚姻生活的苦闷,她偷偷怀了侍卫的孩子,可孩子一生下来就被毒死,并被日本人强行带离了溥仪。以上的一切都是这只囚鸟求不得的苦痛,于是他不断地想逃,他养了小白鼠把它放到锦囊里,养了蟋蟀把它放到木盒里,他孤独,这些小动物正是他自己!影片中曾多次出现了颇有意味的一句话"open the door"!一句是小时候他想看看紫禁城以外的世界却被侍卫拦住,他捧着白鼠向逐渐关闭的大门跑去,门关上的前一刻我以为他会把手中的白鼠放出去替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却愤怒的将小白鼠摔死在门上,以此来宣泄他对这囚笼的控诉!第二次是文绣离他而去他追出门在冬日的雪地里说出,那时的"open the door"已是软弱无力了。耳边想起影片的配乐《where is the arm》,乐声委婉泣诉。悲伤的话说了那么多电影结尾依然精彩意味深长。年迈的溥仪走入了太和殿,傍晚的柔光镀在金銮殿上,溥仪的脑海中浮现的应该是从前的温暖的回忆吧,他蹒跚的想跨过围栏在龙椅上坐上一坐,这时他被一个小红领巾阻止住。多巧妙地设计,在影片的结尾,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帝与新社会戴红领巾的儿童相遇,是一个象征的死亡与另一个象征的希望吗?慈祥的溥仪从龙床后拿出了那个装蟋蟀的木盒,红领巾打开木盒发现蟋蟀还在,但转眼间溥仪已经不见了。这里显而易见是个象征性的手法,蟋蟀被放出来而溥仪已经被新的时代所埋葬了。那个蝈蝈,象征着一个孩子最初的童真。藏在那张龙椅上,也藏起了他所有的想往。无论是小时候的他还是长大后的他,其实都一样。他的家只有紫禁城那么大,他的世界只有那么大。本片的编剧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诠释了溥仪悲惨又无奈的一生。影片在165分钟内不断闪回叙述了他61年的人生,其实更多是叙述了中国那61年动荡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下的所有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似乎显得更清晰些。要说艺术原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末代皇帝》是一典范。影片主要参考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和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在资料、工作人员上都是中西结合,最后是以贝托鲁奇带着对溥仪的个人同情和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而拍成了此片,在商业、艺术、观众群上达到了一定的成就,同时又满足的导演的个人心理,可为近乎完美了。 此片各方面都可感到导演的独巨匠心。片头的设计使人急于想了解我国宫廷的神秘和悠久的帝王文化,让观众的观看欲望立刻而起。影片一开始的时间点用的十分妙。1950年,绥汾河火车站,是苏联收容所向中国政府交接伪满战俘的时刻,也正是溥仪本人前后半生的转折点,这使之后整个影片完整、紧凑、有序而又不乱,影片不紧没有一个多余镜头,相反每一个镜头之间的组接几乎都有很深的寓意,多个隐喻蒙太奇的使用让观众的内心始终随着影片波动起伏。此简单举三处,便可称经典——镜头一: 一个天真无暇的孩子已被送进一片千疮百孔的禁宫中,在目睹慈嬉驾崩全过程后全然不知此时残酷的现实,依然天真地走到已是摄政王的阿玛前,问他是否可以回家了,阿玛无任何言语,却是向他深深一拜,瞬时间,一切不言而喻。孩子的地位立刻变得何等的尊贵,何等的独特,何等的不逢时代!一个政治牺牲品就这样诞生在即将崩塌的王朝中。由此便可想象,孩子将来的成长过程是多么扭曲。镜头二: 这是影片前后出现的那只蝈蝈 1909年,宣统皇帝的登极大典上,3岁的小皇帝早已被这气势庞大却显得极为冷清的破典礼闹得心烦不已,惟独师傅陈宝深腋下的那只蝈蝈吸引了他,片中所表达的这是他们第一次“相见”,此后,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它永远地“隐居”深宫不再出现。直到半个世纪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公民的溥仪买了门票重逢了已是旅游景点的紫禁城,年过花甲的他在欲走进太和殿宝座时被看守人的孩子拦住,几句简单而赋有哲理的交流后,溥仪向孩子交取他的“证明”,拿着那个积满灰尘的小笼子,孩子很纳闷,转身欲问个明白,而溥仪却已消失了……此时,一只变了色的蝈蝈爬上孩子的红领巾。这是它的第二次出现。一只在宝座下存活了半个世纪的蝈蝈—— 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如此深层的隐喻,或许在贝托鲁奇的眼中,皇帝终究是应该被承认的,罪过不是他生来就有的。当时的历史背景:1967年,中国文革最疯狂最动荡的那年,百姓的极度信仰依旧存在,只不过不是皇帝,而是另一个伟人。当时的溥仪已在弥留之迹。所以影片中所表达的一切不言而喻:红色风暴的社会,连交通也变成了绿灯停红灯行,改造溥仪的共产党人同样被共产党人“改造”着,一切都逃不过历史的变迁。此时的故宫已无游人再入,所以在片中当老年溥仪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观众或许就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魂了,魂归故里…… 大清朝的历史在溥仪的身上画下了句点,处于乱世的背景下,一个小毛孩挑起了国家重任,一直在孤独与救世中徘徊,一心想要重振大清王朝,最终却弄个一败涂地。其实历史题材的电影是最难拍的,因为往往会被人来回推敲其真实性,而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这部电影中所要表现的不单单只是一个末代皇帝的历史,而是一个无奈于命运安排的人。历史道不清,说不完,溥仪是一个朝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通过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为末代皇帝的悲哀与苍凉,皇帝是世上最孤独的人,更可况是溥仪呢。
本文相关文章:
疫情在家跟姐姐那个了(江西大白姐姐在弟弟学校做核酸,认出弟弟后姿势秒变,网友对此有何评价)
2024年6月15日 03:30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http://www.lnen.cn/)
2024年5月11日 08:40
《萧何》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萧何》人物故事小传?萧何文言文容
2024年5月6日 14:10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四川省规定多少米以上建筑必须进行地震安全评价)
2024年4月29日 11:10
更多文章:
地道的近义词(地道 [dì dào]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2024年6月19日 16:00
假如你看我有点累是什么歌,假行僧歌曲介绍?《假行僧》这首歌的歌词是什么
2024年3月5日 13:00
销售实习生应掌握哪些技巧?湖南象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实习怎么样
2024年6月22日 12:10
谢谢你们爱我的每个人(selina的谢谢你们爱我的每个人 完整的歌词)
2024年2月24日 21:00
我的好朋友作文三年级(三年级我的好朋友作文400字【七篇】)
2024年2月27日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