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课件)
本文目录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课件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研课磨课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三维目标 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完美版).ppt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策略与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课件
(一)揭示课题: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域”字应读“y)”,不能读“hu^”;“衍”字应读“y3n”,不能读“y2n”;“构”字应读“g^u”,不能读“g#u”;“蚀”字应读“sh0”,不能读“sh9”;“耕”字应读“g5ng”,不能读“g5n”;“频”字应读“p0n”,不能读“p0ng”;“择”字应读“z6”,不能读“zh3i”。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祸(祸害) 择(选择) 衍(繁衍)锅(锅盖) 译(译文) 衔(衔接)沃(沃土) 吨(千吨) 迭(更迭)跃(跳跃) 顿(顿时) 跌(跌倒)蚀(腐蚀) 构(结构) 域(地域)浊(浑浊) 钩(鱼钩) 或(或者)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摇篮:指发源地。不禁:抑制不住。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忧患:困苦患难。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摇篮”指发源地。)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板书:摇篮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生息繁衍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板书:忧患(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板书: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板书:牧林为主 保护资源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六)总结全文。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板书:治理【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研课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3、搜集黄河资料,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 1、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查找与黄河有关的资料。 2、课件,教学资源(两段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于黄河,你有哪些了解?交流所查的资料。2、老师备课的时候,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欣赏。(播放黄河流域近年来实景录像,《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黄河与我国其他河流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开始。)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从“中华民族的摇篮”变为“中华民族忧患”呢?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我们预习过课文,请大家浏览一遍课文,找一找哪个段落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第1——5、第7自然段又讲了什么呢?把握文章结构。(第1——5自然段 黄河的变化 第6自然段 变化的原因 第7自然段 治理黄河)3、检查学习情况 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你能认识吗? (屏幕出示生字 词语) 祸 乃 侵 蚀 垦 亩 营 扣三、自主学习,理解课文 第一部分 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1、快速默读第1——5自然段,看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再与同学交流一下。 2、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河当作人来写,概括了黄河的变化,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 3、读句子,理解“叫苦不迭”。(屏幕出示“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第二部分 变化的原因1、认真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哪些原因导致黄河发生了变化?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这些原因有什么关系? 2、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完成作业一。黄河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秦朝后,黄土高原暴雨集中,黄土结构松散,造成水土流失。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开垦放牧,破坏了植被,水土流失更严重。3、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老师概括:水土流失和人口增长是造成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板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指导朗读“更严重的是……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体会水土流失和乱垦滥伐的恶性循环,从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4、老师总结水土流失导致多开垦荒地,而开垦荒地又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 而人口的增长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主要因素。母亲河也在向我们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黄河呢?第三部分1、快速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措施分别是什么?2、学生边读边画,指名回答。治理黄河的关键 把泥沙管住治理黄河的方案措施 林牧为主;保护好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三、知识拓展 1、其实,保护母亲河,不仅仅是管住泥沙。请大家看屏幕。 2、我们从黄河的变化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引导学生回顾九八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灾造成的危害。 3、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
3.教学难点
根据小组研究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制作电子文稿。
【说目标】
信息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不可避免的走进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根据网络教学及学科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电子简报的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
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片断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演示法:通过“地上悬河”形成过程的演示,加深对黄河变化过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说学法】
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机房座位安排上,三个人一组,好中差结合,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讨论、总结学习法: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和思考练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自己创作出新颖别致的电子文稿。
【说媒体】
本教学设计,尝试将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由于条件的限制,该课只能在模拟网络环境下进行,以多媒体计算机和局域网为学习工具,以网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需要在互联网上下载有关黄河内容,制作成一个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微型网站。网站结构示意图如下:
【说过程】
1.情景导入初读课文
首先,指导学生进入网站主页。主页以动态的形式展示黄河及黄河流域的图片,同时配以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对黄河产生直观的印象、美的感受。并通过滚动字幕介绍“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当学生还沉浸在黄河的美丽风光时,再出现一组黄河洪水泛滥,引出“黄河变了,它是怎样变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带着疑问,点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清文章条理,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2.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以“任务驱动”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进入“学习辅导区”。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步骤地、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抓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等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欣赏视频、动画,聆听音频信息、查看文本材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呈现任务拓展延伸
课文就黄河变化的前因、后果及相关知识点到即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犹未尽。因此,我们应抓住学生余兴未了这一有利时机将教材的内容向课外延伸、拓展,充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信息进行检索、筛选和处理,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读写要求:
(1)阅读课文后,写出自己学习后的真实感受和学习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讨论区发表。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作为研究方向,与其他同学交流,并成立一个学习小组。
(3)根据研究主题,自主查阅学习资源库中的资料,完成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电子文稿。
这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任务,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了。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辅助学生分组自选主题,自主构建读写框架。
4.筛选整理制作文稿
根据自主构建的读写框架,指导学生进入网站的“学习资源库”,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或通过文本、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料的目录进行检索,或欣赏视频资料,或聆听音频信息,或输入关键字进行模糊查找……筛选一系列相同主题的文本、音频、视频资料进行阅读。资料收集完毕,学习课文写作方法,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的协作交流,把收集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简报。
学生在分组协商制作文稿时,教师则通过主控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监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实现个别教学。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人机对话,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
5.成果展示作品评价
展示评价作品,是知识的汇集、共享过程,学生的获得远远超过个人所能及的知识,是信息的深度加工。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在“作品展示区”展示,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可采取小组自评,师生点评的方式。在评价过程中,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以便围绕主题重组材料,修改文稿结构、语句、版面设计等。
6.延伸课外网上交流
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昂的学习激情,不能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还在微型网站上设计了一个讨论站点,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专题讨论。
七、说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过程
变化原因治理方案
水土流失摇篮合理规划
人为破坏祸河修筑水利
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板书设计,我们可以理出文章的脉络:科学家从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中,寻找出治理黄河的方案;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水土的流失、人为的破坏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祸河通过合理规划、兴修水利,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由此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八、说小结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科阅读写作教学发生的变化表现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交流讨论的组织者;传统的阅读与写作各自为政的局面转变为在与网络对话中初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具有明显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网络教学……防止两个极端:一是教师只顾对着电脑讲,忽略学生动手动脑,使网络教学流于形式;二是“放任自流”,会导致语文课成为上网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三维目标 教案
选择这一课,是对自己提出的一个挑战。面对枯燥乏味、以数据为主的说明文,怎么把它讲好,怎么让学生从感情色彩单薄的文字中,读出自己的感悟,我在设计教案时犯了难。课堂三维目标,我一向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也同样如此,将教学重点之一定为“通过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并用日常行为来践行。”我试图通过“想象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生活的画面”渲染黄河“摇篮”的形象,通过黄河泛滥的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黄河作为“祸河”的具体表现,再通过马尔代夫图文并茂来深刻感知人们破坏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用心营造氛围,以感性为渠道,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但反思这节课的不足则着重体现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学生的能力训练未能很好地实现。课堂强化了“人文感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环保教育,说明方法的训练淡化了,在工具性的落实方面没能得到强化。略读课在“应用”方面的作用在课堂上没能体现出来。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来追求人文性,那只能是缘木求鱼。 语文再现生活,即使是说明文,也同样以感性存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单纯地以感性去感悟课文,而应该以理性掌握,用工具性的方式去感知人文性的内容。反观我的课堂虽然花大量时间营造了 “人文”的氛围,但却无法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整堂课过于强化价值观教育,思品课味道过浓,学生看似感悟到位,实则背离了语文课程的初衷,致使课堂不够扎实。如果能增加说明方法的小练笔环节,使言语训练有机地揉合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更能突出“语文”的“本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 等词语的意思。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4、朗读课文。课文第二段写黄河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 中国地图;小黑板。第一课时一、启1.用电教手段出示有关黄河的画面,配乐,导言揭示课题:在我国广褒的国土上,一条条河流日益奔流着,从不停歇,它们为大自然弹奏着万物生机的交响曲,慷慨无私地哺育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黄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后学生述说课题。2、学习本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请大家学习“学习要求”。3.学生自读自学程序与方法,讨论安排学时。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三学生按平常整体理解课文的程序与方法自学,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教师巡视、辅导。三、知一1.指导学生重点述说生词学习情况,教师加以点拨。2.学生述说分段情况,说明理由,教师加以点拔。(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概括他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第二段是2、3自然段,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三段是第4--6自然段,讲黄河变化的原因;第四段是第7自然段,介绍设计治理黄河方案)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1.教师提示学法:①先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一个重点词。②读课文,了解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弄清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及其关系,读课文,说说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③完成旁批中的问题。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五、知二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表现”的意思是所做的事情。“摇篮”在课文里的意思是发源地。从2000年、2oo年,15oo多次,26次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黄河给两岸的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是深重的。)教师点拨:这一段用数字说明了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我们在说明一种事物时也要经常运用列数字法,把事物说具体。这样,使文章很有说服力。六、结七、作业 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想一想,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二课时一、复习听写词语;指名背诵第九课。二、继续学习课文。1、学生读第二段后述说。第二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把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应该这样写: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通过联系上下文,从上述几个数字可看出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通过联系下文的五自然段也可以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从第三自然中的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很好表明,黄河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不禁”的意思是“抑制不住,禁不住”,在课文里表现出作者的强烈情感。3.学生读第三段后述说。这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黄河造成灾难的直接原因是堤坝决口或改道。深层原因是黄河含沙量大,从68倍、16亿吨、12亿吨、4亿吨等可看出。造成堤坝决口的原因是:①黄土高原气候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②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从4000吨、550万亩知道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从最后两句中的几个“越”字可看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教师点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从课题人手紧紧抓住“变化”这个词,弄清了黄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这恰恰又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我们把这种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叫课题人手,找准题眼,围绕题眼展开阅读法。 4.学生读第四段后述说,通过读这一段,知道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有四点:一是坚持林、牧为主的经营方向;二是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三是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四是大量修建水利设施。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觉得应该自觉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师点拨:1997年10月28日,黄河小浪底工程顺利截流,它翻开了治黄史上的新篇章。有条件的可以放有关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的录像资料。三、练知1.完成课后习题,学生自做,教师辅导。2.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检。第二题:比喻,拟人第三题:随心所欲(想要、希望)不折不扣(折扣)叫苦不迭(屡次)土地肥沃(肥)生息繁衍(繁殖)忧患(忧虑)频繁(多)第四题:①(只有)把泥沙管住,不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才)能把黄河治理好。②(因为)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显著下降,(所以)农作物大量减产。四、结1.学生自说本课学习所得,教师加以评价肯定。 2.表扬先进,指出努力方向。附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自然条件变化 摇篮 苦难 原因 人为破坏 治理方案 ①牧林为主 ②保护森林③合理使用土地④兴修水利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完美版).ppt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揭示课题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同学们请看(播放链接1)这就是黄河。(出示幻灯片2)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生答: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播放课文朗读),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师:(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四、全班交流: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前】 A:(生读第三自然段)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师: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想)(播放幻灯片4-10)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2、师: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预设:“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 【板书:后】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 “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出示幻灯片14)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灯片15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自然 社会)。师: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2、3名)7、师: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书:治理方案 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六:总结: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播放链接3)七、板书设计; 摇篮 祸河 (前) (后) 原因 自然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除了专家的治理方案,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只有抓住了关键的词语;黄河如果不治理,真是让两岸百姓叫苦不迭。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我让学生读课题,语文就在生活当中。在语文课上,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内容。学生说出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而没有抓住“决口”“改道”等词语,请同学们关注到这些数目字: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目字,而是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深入体会。本节课的教学不足之处很多,多像别人请教学习,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为什么而变化,图片资料都表明,但我没有就此停止。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 “变化”,但没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发现。在讲“治理措施”时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中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的写作体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有成功之处,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变化后是什么样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课文内容的学习始终离不开词句。课初;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本节课教学忽略了这一问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黄河发生的巨大变化,变化后是祸河,改道26次。课文理解到这已经很好了,老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设计好的线路上来,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本篇文章的教学。语文的教学,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读书,观看图片,但仍然不敢放手,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在讲解悬河时:治理黄河势在必行,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也注意了。又利用课件,只抓住了一些数字,又要超越文本,这一系列的数字,还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所以课堂上会出现教学思路混乱,但只是“蜻蜓点水 ”。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弄清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虽然给学生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随机应变,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涵。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是让人难以预料的,学生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它的危害性,一个问题重复讲的现象:变化前是什么样的,虽然用了课件,成功之处甚少,恰当地运用媒体资源、综合能力,围绕课题提问。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变化前被称作是“摇篮”?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如在教学黄河是一条祸河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带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导放结合,合作学习,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垫定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读8个生字。(2)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可以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办法。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查找有关黄河知识的资料,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采取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付诸行动。【教学重、难点】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可以采用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办法。2、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资料。2、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谁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哪条河?你所知道的黄河是什么样的?2.今天老师带来一段有关黄河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视频展示黄河过去和现在)3.视频看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生看后说感受,质疑)。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师:课文读完了,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请一位同学把词语读一读。齐读。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黄河写了哪几方面内容?4.引导概括:原来——摇篮 后来——祸河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相机板书。5.现在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课文先讲了 ,接着讲了 ,然后讲了 ,最后讲了 。)三、小组合作,探究课文(一)师:同学们,高老师不仅是一位语文老师,而且是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老师,最近我遇到了一个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现在就请全班同学帮助我一起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A.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C.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D.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二)请各位同学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三)学习黄河的过去。1.导语:刚才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相信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指名回答,课文中说原来的黄河流域可以与今天的江淮流域媲美,现在就请看一下今天江淮流域的美景(课件展示昔日黄河流域,出示第三段)3.黄河的水哺育了炎黄子孙,所以人们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面对这样美好的河流,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什么样的语气读?热爱、向往、感激、自豪、骄傲、赞美)指名回答。4.请各位同学怀着热爱、赞美、向往之情一起向全国人民展示过去黄河之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四)学习黄河的现在。1.过渡:这样美好的摇篮,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我们就来交流第二个问题。(你是从课文哪些自然段了解到的?)出示课件。2.第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你从这些数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回答。3.小结:作者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今天我带来了一段洪水泛滥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课件展示黄河泛滥)4.看了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读这部分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指导朗读。5.好,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下1、4段,第一段我读黑字部分,同学们读红字部分,要读出你们的悲痛、伤心来。第四段大家齐读。(师生合作读、学生齐读)6.刚才,我们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原来的黄河和后来的黄河,全国人民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一个什么问题呢?请大家齐读第二自然段。7.本自然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过渡段)这句话哪个词承上,哪个词启下呢?(摇篮、祸河)板书。8.现在的黄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自然段了解到的呢?指名回答。9.写黄河泥沙多的时候运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10.作者列举了哪些数字?找一找,请同学们动笔用波浪线画出。请学生汇报。11.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由于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黄河变成了什么?悬河。12.出示悬河录像,解释悬河。(五)学习黄河变化的原因1.是啊!第5段用一系列惊人的数据,说明了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那么造成黄河含沙量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交流第三个问题。2.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指名回答,自然、人为。3.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了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更严重的是。出示“更严重……频繁”师生合作读。4.这一部分一连用了12个越字,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六)学习治理黄河1.师:黄河的水患使两岸老百姓叫苦不迭,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黄河呢?为了拯救黄河,科学家为黄河设计了哪些治理方案。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四、拓展延伸,小结学法1.同学们,该我们为黄河出一份力了,拿出纸来写一写你为治理黄河设计的方案。2.黄河的变化并不能亲眼所见,但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过程提示得如此清楚、具体?(采用了大量详实的材料)作者是如何获得这些材料的呢?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些材料的获得靠的是作者平时的观察、阅读、搜集、记载)我们也要向作者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材料,这样作文就能意之有物。)3.黄河发生的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启示?(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善待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4.你能联系实际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受到处罚的例子吗?(沙漠化、温室效应、酸雨、洪旱)五、总结课文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黄河从过去的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后来变成祸河,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破坏,同时也了解了科学家为治理黄河想出的方案,让我们也行动起来,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六、布置作业任选作业(课件出示)1.写一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2.写一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读后感。3.出一期有关环境保护的手抄报。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策略与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揭示课题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同学们请看(播放链接1)这就是黄河。(出示幻灯片2)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生答: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播放课文朗读),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更多文章:
下列哪句诗描写的是秋天的(8月25日庄园小课堂小鸡宝宝考考你下列哪句诗是描写秋天的)
2024年5月31日 20:20
中秋节活动设计方案 有创意的主题有哪些?最有创意的中秋节活动
2024年5月14日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