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的主张是什么?健康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本文目录
- 健康心理学的主张是什么
-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 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健康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
- 健康心理学
-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 心理学健康心理的标准是什么
-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包括
- 心理学心理健康名词解释
- 心理学名词解释心理健康
健康心理学的主张是什么
健康心理学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个基础学科。主张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
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并首先受到预防医学界的重视。它是在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形势下出现的。美国从节约医疗保健经费开支与降低发病率的目的出发,率先开始了对健康心理学的研究。
1976年,美国心理学会讨论了心理学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除了强调心理学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外,还指出心理学应当研究有损人类健康或导致疾患的心理与社会行为因素,探讨预防和矫正不良行为以及帮助人们学会应付心理社会的紧张刺激。随后,成立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组成的健康研究小组,并在此基础上,于1978年8月正式成立了健康心理学分支,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8分支,并创办了《健康心理学》和《行为医学杂志》。该分会的第一任会长,他提出了健康心理学的4项目标:第一,保持并促进健康水平;第二,预防并治疗疾病;第三,鉴别病因以及健康与疾病和相关功能障碍之间的相互关联;第四,分析并改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健康政策。
由于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工作实践与人类健康的各种问题紧密相连,甚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幸福,所以它在建立后的短短几年里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如今在欧洲不仅已成立欧洲健康心理学会,比利时、德国、英国、荷兰等许多国家也都建立了为数很多的国立健康心理学机构。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和联邦政府直接提供研究资金开展健康行为和健康教育的工作。在南美和北美各国已制定出公众健康法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制定出有关计划。
健康心理学是在行为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使心理学在行为医学和预防医学中发挥作用。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行为理论、程序学习、行为健康和条件反射的原理。它在疾病的防治、不良行为的矫正、生理功能障碍的康复、意外事故的减少、精神紧张的缓解,以及运动锻炼与健康教育的普及等方面,都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也对降低许多心身疾病,如对降低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病率等起了重要作用。
在预防与心理行为因素关系密切的心血管疾病方面,健康心理学着重探讨行为模式引起冠心病的机制以及矫正的方法。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出了积极的预防心脏病的措施,例如,提供有关禁烟、戒酒、限制高盐与高脂饮食的咨询建议,提倡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增强体质的锻炼,主张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养成良好习惯,并强调个人对自己健康的责任心,培养自我保健等等。统计表明,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显著降低。
实践表明,健康心理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已经并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造福人类的重要作用。在美国,通过健康心理学家与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吸烟者的比率已明显下降,成人的吸烟率比20年前下降了1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吸烟致病致死的这一尖锐社会问题。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1978年。
1、基本概况
健康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
探求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它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2、主要宗旨
健康心理学是在行为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任务是使心理学在行为医学和预防医学中发挥作用。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行为理论、程序学习、行为健康和条件反射的原理。
它在疾病的防治、不良行为的矫正、生理功能障碍的康复、意外事故的减少、精神紧张的缓解,以及运动锻炼与健康教育的普及等方面,都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也对降低许多心身疾病,如对降低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病率等起了重要作用。
健康心理学的一些工作领域:
1、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
从事中小学的心理老师岗位。
2、公务员
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包括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
3、企业
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测评机构、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策划设计公司。
4、医院和诊所
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
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健康心理学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行业,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心理健康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一、健康心理学定义:
也成卫生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对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所发挥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
二、健康心理学研究内容:
1. 研究并解释心理与生理的相互影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2. 研究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促进人们积极的健康行为的发生。
3. 研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与方法,预测和减少不健康行为,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减少医疗保健费用。
4. 研究心理因素以及心理行为干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便在临床上增加治疗的有效性。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培养病人在在医疗过程中的顺从性和互动性。
5. 研究如何改进社会健康与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理论、原则和方法,为个体、群体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健环境
三、整体健康观
健康的含义扩展为躯体、社会、情绪、智力和精神五方面的内容,被称为健康的五分法。
四、亚健康: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亚健康的诊断标准:症状标准诊断法、量化诊断法、心理功能衰退指数健康评估法
五、健康心理学诞生和发展(P19不同特点)
1. 恩格尔提出一个基本假设: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并呼吁医学模式必须尽快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2. 1982年第一本以“健康心理学”命名的杂志正式出版。
六、健康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法(了解)
优点:
1. 研究者在实验中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有计划的引起或改变某种急需研究的心理现象,不必消极等待它们自然发生;
2. 实验者可以控制偶然发生的因素,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污染,进行精细的观察,获得定量的结果,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3. 实验法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符合科学研究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要求。
缺点:
由于实验法的认为性和控制性,常常使实验的外部效度,及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受到局限,实验法揭示的往往是单一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在某种条件下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却不可能与实验室中严格控制的条件同日而语,因此实验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于实验室之外的日常行为想象。
健康心理学的`目标
1、科学研究特定疾病的原因或缘起,即它们的病因学。 (尤其对疾病的心理、行为和社会起源感兴趣)
2、增进健康。 (关注如何使人们进行增进健康的行为)
3、防治疾病。 (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健康的因素;帮助已患病者调整状态,适应其疾病并遵守困难的治疗方案)
4、促进公众健康政策,改善健康保障体系。 (研究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为他们改进服务、提高服务成效提供建议)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及分析
定义:融教育、科学和职业等多种功能为一身,在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功能失调相关病因的辨别以及健康服务体系的分析和促进、健康政策的形成等方面有独特贡献的心理学学科。
重点:健康心理学针对的是躯体健康和生病问题,而非精神健康和病态问题;十分强调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社会关注的持续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卫生保健费用的控制等问题,特别是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进行相应的改善;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的形成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关注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的联系。
根本目的:在于研究人的行为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并用此消除消极的行为,倡导积极的健康行为,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健康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
健康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人与环境和谐一致。
健康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
探求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健康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中心任务是探讨有关躯体疾病的心理学问题,着力于人类健康的维护,而不是疾病的治疗。在这一点上,健康心理学同中国传统医学所强调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和“防病于未然”的主张有相通之处。
由于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工作实践与人类健康的各种问题紧密相联,甚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幸福,所以它在建立后的短短几年里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如今在欧洲不仅已成立欧洲健康心理学会,比利时、英国等许多国家也都建立了为数很多的国立健康心理学机构。
保持心理健康注意事项
1、提高睡眠质量。想要保持心理健康,平时就要注意提高睡眠质量,因为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高质量的睡眠对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而睡眠质量差、睡眠严重不足,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2、保持乐观。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棘手的事情。遇到困难的事情不要太悲观。你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不能快速解决这些困难,也要直面这些困难。只有调整好心态和情绪,才能避免过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旨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问题。 这一学科致力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原因和规律,研究人的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致病的心理因素,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帮助人们以健康的方式生活,并有效地参与治疗与康复活动,通过心理干预防病治疗,促进健康。 健康心理学主张,疾病是由生物的(如病毒)、心理的(如行为、信念和习惯)和社会的(如职业、家庭)的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就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因素模式。即: 生物因素:包括基因、病毒、细菌和结构缺陷、身体伤害。 心理因素:认知、情绪、行为、信念、应对、压力、痛疼。 社会因素:社会阶层、职业、种族。 生物医学模式,实质上是一个单因素模式,即只用生物学异常来解释疾病,认为只有生物学因素会引发疾病,没有考虑到还有大量的其他因素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清楚地表明,为了恰当地治疗疾病,我们必须了解社会和心理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寻求健康的人们,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让人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健康习惯,恰当第矫正不良健康习惯可以使人们更健康。 所以,在健康心理学看来,健康与疾病不存在质的差异,二者是一个连续体。个体不再是要么健康、要么生病,而是沿着从健康到疾病或者从疾病到健康这个连续体逐渐变化。 同时健康心理学还认为,心理因素不仅是疾病的可能后果,也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下列问题的回答,更加说明了健康心理学的重要性: 当人们同时处于感冒病毒的环境中时,为什么有的人会感冒,而有的人不会? 结了婚的男人比没有结过婚的男人长寿,为什么? 在美国,2019年人均年收入37700美元,预期寿命78.54。而哥斯达黎加人均年收入8900美元,为什么其预期寿命与美国一样? 这里就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我们会在今后的健康心理学的内容中给予回答与讲解。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健康心理学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个基础学科。主张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那么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有哪些呢?
一、从“正常死亡”到“非正常死亡”
死亡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以此为住所制定医疗保健政策,重点就在于如何减少老年人的死亡和治疗老年人易发生的疾病,显然不利于预防年轻人的死亡。马克·拉兰德提出非正常死亡的概念-70岁以前的死亡。拉兰德认为,减少非正常死亡的最有效办法,是将注意力放在影响疾病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因素上,而不是生物学因素上,并根据这种思想制定预防疾病的各种措施。
意义:对非正常死亡的关注,突出了心理社会因素,特点是生活方式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预防为主,尤其是防止年轻人死亡的医疗保健政策的制订。
二、从“治疗”到“预防”,从“疾病”到“健康”
生物医学追求治疗效果,并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但这主要归功于早期检出率的升高而不是治疗手段的进步。另外,过去对死亡率的’重视超过疾病发生率,虽然医学使许多致死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降低了,但致死因素却仍然存在,并对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只有尽可能维持人们的健康状态、使个体远离慢性疾病的负担和压力,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Gerald Caplan界定了三级预防: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通过培养分享习惯防止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三级预防(限制症状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防止复发来减少某一疾病的残留影响)。
意义:早期预防和干预对于延缓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都有助益。但实践中三级预防却仍然是最为普遍的形式。
妨碍预防的因素:主观方面(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情绪上的防御性(忌医)、低效能感和无奈;行为上的旅途、功利性和惰性),客观方面(医疗体系不完善;社会团体的利益牵制;公众意识和公共设施的缺位)。
预防工作需要借助生物医学确定健康高危因素,并发展技术以实现预防和免疫。不过心理、社会和行为因素的作用似乎更为突出,健康心理学特别关注人们的认识、体验和行为在维护、促进和预防中的意义,发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新理念和新方法。
从关注疾病转向关注健康是健康心理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与其它相关医学分支的一个最主要区别。
三、从“生理因素”到“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病人角色三层属性:疾病(disease器官功能和品质性病变的客观症状和体征);病感(illness心理上主观的不适感);病患(sickness难以履行社会责任)。生物医学只关注第一层面,限制了疾病诊断、治疗的禅师和思路,且会导致非人性化的操作,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BSP(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提出(Engel),标志着医学领域开始将注意力从疾病转向病人,不但要考虑人自身的生理机制,而且要考虑人自身所形成的内环境和人生存过程所依赖的外环境(包括社会因素及社会体系:医疗保健体系),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相结合的医学模式。
意义:提高了健康的标准(不再仅是身体方面);改变了医患关系(人本主义);深化了对疾病的认识(考虑身心社会交互作用);拓展了治疗方式(身心同治)。此外,对健康人BSP提示应该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去了解、增进健康。
BSP引入系统论,层次性,改变任何一层次都会引起所有其它层次变化。BSP的发展--整体健康模式-健康服务新范式:力图重新获得人道医疗,尊重完整个人的综合运动;疾病是整体素质不好的表现,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所致;强调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密切相关,强调个体有道德、有涵养、能调控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三特点:(强调心理事件和个人价值系统的重要性、重新认识责任感对个体的价值、重新认识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毕生发展的观点
人一生中健康在不断变化,与健康相关的重要因素也在发生变化,预防目标和干预重点也不同。不同年龄疾病谱、死亡谱不同;对相同疾病的耐受力和恢复力不同;干预重点不同(不同年龄个体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的不同也影响到行为)。
;心理学健康心理的标准是什么
许又新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体验标准,指个人的主观体验;操作标准,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 康用三个标准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其中,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心 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操作标准则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 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
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 功能;发展标准是指着重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和分析。衡量健康时,应该把三种标准综合考察。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评价很适当,不过高的高估自己,也不过分的贬低自己,自己对自己有一个稳定而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不会过分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就是做事情比如工作学习是否可以正常进行,是否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人际关系是否存在问题。
是否可以很融洽的跟别人相处,从而能够顺利的完成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目的。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
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行动措施。就是是否有理想有目标,并且可以把这些理想和目标实现。让自身得以发展。
什么是心理健康标准
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过多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
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
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包括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包括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2.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3.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4.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5.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况:
健康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及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心理学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
探求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心理学心理健康名词解释
心理学心理健康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1、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
心理健康介绍: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心理学名词解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名词解释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异常心理: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自我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
更多文章:
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实地调查中具有实质性定义的环节是什么
2024年3月2日 14:40
大爷忘吃药被罚检讨(河南一大爷卖黄瓜被罚公开检讨,其违反了哪些防疫规定)
2024年6月14日 21:10
怎样做一个有理想的好青年?我认为一个好青年应该有什么样的品质
2024年6月21日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