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母亲的文章散文(描写母亲的散文欣赏)
本文目录
描写母亲的散文欣赏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一个传言:其实,每位母亲都是一位漂亮的仙女,她们有一件非常美丽的衣裳。可是当她决定做某个孩子母亲的时候,当她准备呵护某个生命的时候,就会褪去这件美丽的衣裳,变成一名普通的女子,一辈子,平淡无奇。 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儿女们操劳。当你还在襁褓时,她便天天抱着你,哄你入睡;当你到少年时代,她便天天念叨着你,夜夜帮你捻着棉被;当你终于离开家,远行他方,它便天天牵挂着你。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母亲的唠叨、念叨。总是在心烦她那些无数遍的关心话语;都说儿女都是父母前辈子欠下的债,这句话不假。有一日我们都会为人父母。感恩于心,让我们感恩父母那些点滴的关怀。 看完下面的描写母亲的散文,希望能让我们更懂母爱的伟大,更尊重母亲的付出。 ——题记 1、《母爱》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女性,她是那样的平凡,却也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是那样的伟大。母亲在她三十六岁时生下了我,时至今日,已有七十高龄了。每当我生日之际,在接受朋友们的生日礼物和生日祝福时,心中更加想念的却是我那远在家乡年迈的母亲。因为每当女儿过生日之时,就是母亲当年的苦难之日。 我现在已为人母十一年整,却还是母亲心中的孩子。每年春节的年货是母亲操办;家中的咸菜完全是母亲做好;家乡的土特产是她辛辛苦苦地攒齐并不辞辛劳地送上门来。母亲;我在你面前,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不让你操心? 母亲虽是农家女,在她的童年却念过几年私塾,我们现在常用的字她也能够认识一些。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在父亲身患重病后家里一贫如洗的情况下,她也坚持让我们兄妹三人完成学业。 我的求学之路在母亲的呵护下一帆风顺,然而我踏入社会后的人生之路却跌宕起伏。每当我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时,是母亲和风细雨地为我指点迷津;每当我面对困难陷入绝境时,是母亲用她那有力的大手将我托起;每当我心浮气燥时,是母亲在电话的那端循循善诱地开导我…… 2、《母爱无言》 有一种东西在你的身边无声无息,它可能平淡如开水,没有玫瑰花绽放的热烈,也没有林间小鸟追逐的欢闹。你可能觉察不出它的存在,就像空气。当你发现它的奥妙时,你会感到脱胎换骨的庆幸;但当你漠视它并最后失去它时,你会感到虫噬咬的痛、窒息的悔。它就是爱,更确却得说是父母之爱。 生活中的我们都把母亲对我们的爱看得理所当然,母亲的忙碌也看成是习惯性的动作。 母亲睡觉的样子,相信很多人都没看过,即使看过的也许只是轻轻一瞥。文章中的肖秋林却从母亲的睡姿中读出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妈妈赤裸着身子躺在浴缸里,头耷拉在胸前,臂弯里搭着一条湿漉漉的毛巾……她是在洗澡时不知不觉地睡着的……她太劳累了……” 就像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一样,母爱也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可以读懂。母亲是伟大的女人,她可以为子女人任劳任怨,她很爱你,但她不会说出。她的目光会永远停留在你身上,无论你走向何方。她永远也不会嫌弃你,无论你是多么的落魄与悲哀。她会为你付出所有,即使这样的付出可能不会得到任何回报。 有人说:母爱是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进远方的路;母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母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没有人能丈量母爱脚下的路有多长。 或许可以这样说,母爱有多深,它脚下的路就有多长,这路从一开始就铺在了我们子女内心的最温暖处了。 3、《我是一只风筝》 我是母亲精心制作的风筝!我自由的翱翔于蓝天。蝴蝶为我舞蹈,小鸟为我歌唱,白云为我绽放笑脸。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生活也充满着无尽的幸福! 可是,我亲爱的母亲,你手中的线好长。此时,你是否感受到了我的担心与恐惧!你知道吗?我担心我太贪玩而忘记回家的路啊;我怕我见不到你的影子而感到恐惧和害怕!母亲说:傻孩子,我怎能感受不到呢,母子心相连,只要你开心快乐,就是母亲最大的幸福! 突然有一天,母亲倒下了,而且永远的站不起来了。我知道,母亲是为了儿女的操劳过度而倒下的,是为了让儿女们过的幸福与快乐而自己却承受着无尽的艰辛与苦难倒下的。母亲倒下了,而那长长的线却依然攥在母亲的手里。此情此景,我能感受到那是母亲对儿女的牵挂与惦记! 母亲倒下了,离我们远去了。我的天空彼岸的漆黑一片。此时,我望不到白云的笑脸、我听不到小鸟的歌唱、看不到了蝶舞。于是,我一个人孤单而又无助的摸索着前行,并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如今,我又振翅翱翔于蓝天白云间。因为有天堂母亲的牵挂与祝福,有祖国母亲的关怀与呵护。我相信明天的生活会更加的幸福与快乐。为此,我骄傲地说:我是一只风筝,是母亲精心雕琢精心制作的风筝! 4、《悠悠寸草心》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世界流行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词,是啊,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对我的爱像是一场温暖的雪,是无法取代的。 妈妈像一位伟大的神仙,把光明带给了我,却把烦恼和痛苦剥夺,让自己“享受”;妈妈像是一位爱民的彩虹仙子,把成功和阳光带给的我,却把失败和风雨挡住,让自己承受;妈妈还像一位无私的保姆,把我的事情,我的负担抢去,让自己扛着……总而言之,妈妈像一名幸运女神,把快乐、成功、轻松给了我,却把伤心、失败、负担握在自己的手中,啊,母子是一阵风,吹走了恶运,又吹来了好运。 我爱我的妈妈,但是,我的妈妈更爱我。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地面冰冻三尺,人走在上面是战战苛苛,只要稍不留神,就会跌个狗吃屎,当时是在中午放学的时候,我记得我才上一年级,我们班顶着刺骨的西北风,还有入骨的雪走出了校门,地特别滑,像抹了油一般,我害怕滑倒,小心翼翼地走着,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叫我,我定睛一看,妈妈就在左前方,我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到了一丝光明,快乐的像小鸟,三下五除二的蹦到妈妈的面前,“妈妈!妈妈!”我兴奋地叫着。妈妈高兴地笑了,看妈妈的头上一落上了一层洁白的雪,焦急的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雪仿佛一下子被亲情融化了,我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在这里?”妈妈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说:“咱们俩儿一起走不是有个伴儿,不怕跌到吗?”我信以为真地自豪地说:“我不怕,让我来保护你吧!”于是,我和妈妈便搀扶着回了家时候我才知道,妈妈是怕我一个人回家滑倒,而不是怕自己跌倒,为了我,妈妈已被风雪整整侵蚀了二十分钟,而我却那样天真。 如今,陈年往事在打开看看,已有了不同的看法,我的母亲对我的亲情也日益渐增,她对我的爱已无言表达。 母爱,仿佛一场温暖的雪。 5、《母爱的力量》 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老总的办公室既不大气也不古朴,墙面上悬挂的并非是价格不菲的古玩字画,而是一幅幅看上去饱含岁月沧桑的放大了的旧照片。照片的主角是一个穿着朴素的女子,看得出来,老总长得和她很是有几分相似。 坐在老总的书桌旁,我一眼看到桌上摆放着一个造型十分奇怪的手指模型。 见过许多“手模”,有整个手掌的,也有一根指头的。然而眼前的这个“手模”却仅仅只有半根小指头。心里充满疑惑,便忍不住问老总。老总的表情有些凝重,向我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小指头。我清晰地看到,他的右手小指头仅仅只有半根,和桌上的那个“手模”一模一样。 用断指做“手模”,里面肯定有不同寻常的故事。老总给我讲的一段感人泪下的往事,证实了我的猜想。 那时,老总仅仅半岁,还无法体味什么叫母爱。一个阴郁的午后,母亲拥着他在床上午睡。谁也不曾想到,死神的魔爪却悄悄地向他们这对无辜的母子伸了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家中的煤气开始泄漏。当母亲觉察到致命的危险降临身边的时候,她已是四肢无力,思维混沌,完全失去了挽救自己儿子的能力。然而,就在她即将咽气的那一刻,她使出最后的力气拼命朝身旁儿子的小手咬了上去。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是这最后的一咬,将儿子的一截小指咬了下来,也将儿子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儿子的哭声惊动了隔壁房间的父亲,父亲赶过来,救下了儿子,然而母亲因为中毒太深,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墙上的那个伟大女性就是我的母亲,是她生下了我,给了我第一次生命。也正是她,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最后一刻,以无尽的爱,狠命地一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老总说完,眼角早已满是泪痕。 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交给了感动。我的心里完全能够感知到老总桌上那半根手指“手模”的特殊意义。每当他看到那“手模”的时候,他的心里便会有一股难以名状的强大力量支撑着他去拼争,去奋斗,去成功。毫无疑问,那力量,是他伟大的母亲赐给他的。 6、《母爱如雨》 今天,是一个早春的周末,天空中飘着丝丝的春雨,让人感觉湿润又温暖。吃过午饭,儿子在看动画片,我也正无聊地上网闲逛着。我的母亲,提着一个大大的袋子,从十几里外的乡下过来了。 “妈,您怎么不来吃午饭呢?”我有点嗔怪地对母亲说。母亲一边从带来的袋子里掏东西,一边说:“没有别的事情,只是看你们半个多月没有回去了,就过来瞧瞧。”母亲拿出来一把拾掇得干干净净的白菜,绿油油的叶子上面还带着水珠,显然是刚从地里摘的,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掏出二十个圆润的土鸡蛋:“自家种的青菜没打农药,吃了放心些,这些鸡蛋也是积攒起来给你的。”我接过母亲手里的鸡蛋,它们从乡下颠簸过来,一个都没破。 倒了一杯水给母亲,然后听母亲絮叨着:“你爸说你们好久都没回家,家里太冷清,以为你们今天上午会回来的。”“妈,我是准备回家的,可是刚好下雨了,又有点忙。”我的辩解显然有点无力。就这样坐了一会,母亲起身准备走了,我忙拉住她:“您不是刚来吗,怎么就要走,还是吃了晚饭再回去吧!”“只是过来看看,送点菜给你们的,下个周末不忙的话就回趟家吧。”母亲说完,执意要走。善良的母亲不愿给女儿添一丝的麻烦,哪怕只是一顿饭。 我目送着母亲落莫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人海,陷入深深的沉思里。母亲的怀抱曾经是我记忆里最温暖的港湾,我从小就是在母亲的娇惯中长大的,以至于刚刚结婚那会,还是那么的依恋母亲。虽然嫁得不是很远,但每次回到娘家我就赖着不想离开,一想到走就会眼泪汪汪;生下孩子以后,我更是在娘家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母亲总是任劳任怨的做好家务之余,还帮着我带孩子。我就乐得清闲,那么心安理得的像个未长大的孩子般继续汲取着母爱。 已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疏远了母亲,是儿子上学以后按部就班的生活,还是迷恋网络以后的懒散,又或是习以为常的忽略,总是为自己不能回家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有什么事情也总是喜欢打一两个电话,以为这样的问候就已经足够了。但母亲从未责怪过我的冷漠,仍是一心一意的纵容着我、记挂着我。 母亲的爱正如同这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然的洒落在我的岁月里,我在母爱的滋润里茁壮的成长,逐渐开枝散叶,却只顾着一味的索取,忘记给予那无私的春雨一片碧绿的回报。 天空中,绵绵的细雨还在继续的飘洒着,我知道,只要母爱还在,春雨就在,我的心田就永远不会干涸! 7、《母爱的真谛、永远不后悔》 时光任苒,朋友已经老大不小了。我们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漫不经心地提到她和她的丈夫正考虑要小孩。“我们正在做一项调查,”她半开玩笑地说。“你觉得我应该要个小孩吗?” “他将改变你的生活。”我小心翼翼地说道,尽量使语气保持客观。“这我知道。”她答道,“周末睡不成懒觉,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休假了……” 但我说的绝非这些。我注视着朋友,试图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我想让她知道她永远不可能在分娩课上学到的东西。我想让她知道:分娩的有形伤疤可以愈合,但是做母亲的情感伤痕却永远如新,她会因此变得十分脆弱。 我想告诫她:做了母亲后,每当她看报纸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如果那件事情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将会怎样啊!”每一次飞机失事、每一场住宅火灾都会让她提心吊胆。看到那些忍饥挨饿的孩子们的照片时,她会思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更惨的事情呢?我打量着她精修细剪的指甲和时尚前卫的衣服,心里想到:不管她打扮多么考究,做了母亲后,她会变得像护崽的母熊那样原始而不修边幅。 我觉得自己应该提醒她,不管她在工作上投入了多少年,一旦做了母亲,工作就会脱离常规。她自然可以安排他人照顾孩子,但说不定哪天她要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务会议,却忍不住想起宝宝身上散发的甜甜乳香。她不得不拼命克制自己,才不致于为了看看孩子是否安然无羔而中途回家。 我想告诉朋友,有了孩子后,她将再也不能按照惯例做出决定。在餐馆,5岁的儿子想进男厕而不愿进女厕将成为摆在她眼前的一大难题:她将在两个选择之间权衡一番: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性别意识,还是让他进男厕所冒险被潜在的儿童性骚扰者侵害?任凭她在办公室多么果断,作为母亲,她仍经常事后后悔自己当时的决定。 注视着我的这位漂亮的朋友,我想让她明确地知道,她最终会恢复到怀孕前的体重,但是她对自己的感觉已然不同。她现在视为如此重要的生命将随着孩子的诞生而变得不那么宝贵。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她时刻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她也开始希望多活一些年头,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为了看着孩子们美梦成真。 我想向朋友形容自己看到孩子学会击球时的喜悦之情。我想让她留意宝宝第一次触摸狗的绒毛时的捧腹大笑。我想让她品尝快乐,尽管这快乐真实得令人心痛。 朋友的表情让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热泪盈眶。“你永远不会后悔,”我最后说。然后紧紧地握住朋友的手,为她、为自己、也为每一位艰难跋涉、准备响应母亲职业神圣的召唤的平凡女性献上自己的祈祷。 8、《遥寄母爱》 ——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从小到大,我没有为妈妈写过只言片语,也从未想过,或许是因为我觉得妈妈不需要,亦或许是因为妈妈不识字,写了也是白写…… 早上刚刚上班,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说最近这几天挺冷的,问我感冒没有,又问女儿没事吧,又问老婆没事吧,上班忙吧,我们没有吵架吧。还问岳父岳母好吧,说我要懂得尊重孝顺他们…… 妈妈啰里啰嗦的问了一遍,最后还要嘱咐我这嘱咐我那。“我知道,正忙着,先这样吧。”听着妈妈在话筒那边的唠叨,我有点不耐烦的说。话筒那边妈妈先是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的“唉”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其实妈妈每次打电话都要问这问那,嘱咐我这嘱咐我那。有好几次因为妈妈说得多让我不耐烦而对她语气不好。过后虽然也很后悔,但从未向妈妈表示过歉意。妈妈也从来没和我计较过,依旧是嘘寒问暖说个不停。 我的母亲是地道的农村人。小时候,因为兄弟姐妹多,母亲没有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但母亲一直坚持供我兄弟俩读书上大学。后来,我上了学,小学、初中、高中、当兵上军校,离家越来越远,跟妈妈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渐渐地,我长大了,发现妈妈越来越喜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了,越来越“烦”了。妈妈本是一番好意关心我,可为什么我就不能好言好语的对她,听她把话说完呢?感到好自责好后悔。我知道我的不耐烦伤了妈妈的心,让她觉得她对我的关心和疼爱都是唠叨,是一种多余的表现。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忽略了身边这种最朴实无华的爱,甚至把它当作一种习惯视而不见。 妈妈,孩儿长这么大了,由于内敛而不善表达对您的感情。在外漂泊的我,虽然不曾和您促膝长谈,虽然不曾说过我爱您,其实孩儿心里有很多话想对您说,只是突然觉得心里酸酸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远在他乡的孩儿只能遥寄这只言片语…… 9、《最伟大的是母爱》 每个人都有母亲,都在享受着母爱。为你洗衣做饭是母爱;为你伤心落泪是母爱;为你担惊受怕是母爱;为你付出生命更是母爱……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脸上仍然挂着微笑。透过一堆废墟的空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脚跪着,身体向前匍匐,用两只手支撑着,看起来有点像古人行跪的姿势,有些诡异。抢救人员喊了几声没有反应,用撬棒敲了几下还是没有反应。突然,抢救队长说:“看!里面有个孩子。”便伸手把他捞了出来。这个孩子才三个四月大,睡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因为母亲的掩护,所以毫发无伤。随行的医生正要给他做一些检查,“啪”一部手机掉了出来。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是一个发生在汶川大地震的真实故事,它强烈地震撼了我。面对天灾,人性的弱点暴露无疑,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每个人都会先想到自己。如果此时此刻能够放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他人,那绝对是伟大的人,故事中的母亲不就是这样的吗? 生活中,有一个人总是将我们支撑,有一种爱总是让我们温暖。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母爱是山,母爱是海,沐浴着母爱的人是幸福的。 孟郊的千古佳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真是无比贴切。母亲给予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现在就学会报答吧!你的成绩进步了吗?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吗?你知道妈妈喜欢吃的食物吗?妈妈今天笑了吗……也许你想到的比我更多,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永远牢记最伟大是母爱! 10、《我最欣赏的目光》 你留意过妈妈的目光吗?那是慈爱、关切、焦急的目光。妈妈的目光,是我最欣赏的目光。 妈妈的目光是浓浓的爱。每次我放月假,从学校回家,拖着疲倦的身子迈进家门,妈妈总会迎上来,接过书包,抚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这问那。然后,妈妈会走进卧室,变戏法似的变出一大堆零食,随即递给我,原来妈妈早就把我喜欢吃的零食统统买回来了。这时的妈妈,就像一个小孩子,天真欢喜,看着我喜滋滋地吃着美食,妈妈笑眯眯的目光里,满溢着道不尽的关切。 妈妈的目光是焦急的泪。从小到大,我不知有多少生病,每一次,总是妈妈在身边无微不至地呵护我。记得有一次,我又发高烧,又拉肚子,病魔折磨得我痛苦难忍,有气无力,毫无食欲,哪怕是我最喜欢的零食摆在面前,我也只能“望梅止渴”。妈妈比我要焦急得多,她一边询问当医生的外婆,一边上网查询怎样做营养餐。当她询问外婆时,她的目光是焦急迫切的,当她在厨房忙碌时,她的目光是坚守自信的,当她喂我吃营养餐时,她的目光是温柔敦厚的。 妈妈的目光是愤怒的话语。在我上小学时,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妈妈知道后,脸色立即铁青,她先是训斥我,然后苦口婆心地教育我。这里,她的目光中有一丝自责,是怪自己没有教育好我。接着,之前愤怒的目光又转化成无限期待的目光,我向妈妈保证不会再犯诸如此类的错误了,妈妈终于欣慰地点点头。 想起以前做了许多对不起妈妈的事,好几次我都想跟妈妈谈心,顺便跟她道歉,弥补自己的过失。想到自己的无知,自己的叛逆,自己的顶撞,都无一例外地被妈妈的目光包容了,我的心里,便有难以言状的感觉。是时候了,我该为妈妈分担家务和忧愁了,我要让妈妈的目光里,不再有“悲伤”的影子。 妈妈的目光永远照亮我的心,是我最欣赏的目光。
描写母亲的优秀散文三篇
【篇一】
养儿育女,是一个母亲终其一生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女人本弱,但当了母亲后,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起来
1992年,弟弟出生。这原本是我家的一个大喜讯,然而父亲却因计划外生育受到处罚,一个月仅领九十多块钱生活费,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他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雪上加霜的是,母亲怀孕时年纪偏大,加上孕期东躲西藏,营养不足,弟弟一出生便成了“药罐子”。
为省钱,母亲照例带他上中医院看病。假期的清晨,母亲会叫我帮忙,大布包里装有屎尿片、奶壶、水瓶、换洗衣服和干粮,我挎着布包紧跟在后,母亲则抱了弟弟扯脚把子往中医院赶。连日的上吐下泻,弟弟身子疲软,脑袋有气无力地耷拉在母亲肩头,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时值酷暑,太阳一大早就火辣辣地发威,母亲怕晒着弟弟,她一手撑伞,一手紧紧搂着他,累了,换只手,热了,抹把汗,走一段,歇一肩,小路上飞扬的尘土里,我看到的是母亲和阳光一样焦灼的背影。
一路飞走,母亲的后背都被汗浸湿了,赶到门诊室,她的脸颊两边汗水淌成了小河。给弟弟瞧病的医生姓张,曾是中医院副院长,退休后又被返聘在儿科坐诊。张院长待人和蔼,看到母亲又累又急的模样,嘱咐她先休息,他叫实习生倒来水,母亲一面搂着弟弟,一面伸出酸痛的手来端杯子,喝着喝着,眼泪就不管不顾地刷了下来。
这是我写在征文《一盏健康长明灯》里的部分内容,我撷取母亲养儿育女艰辛之路上的几个镜头,剪辑拼接成一幅母爱的画作,没想到,征文获奖,而且是一等奖。知道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回家,把喜讯告诉母亲,并用奖金为她买了衣服回去。母亲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她的眼睛早在四十多岁时就老花了,笑意,暖暖地浮在她脸上,我知道,这一刻,母亲是高兴的,虽然这个女儿,只是用如此微薄的方式表达感恩之心。对于衣服,母亲坚决地推辞:“你们的家庭也要用钱,别给我买,家里还有。如果能退,不能退,你就送给你婆婆。”
望着母亲一头的白发,看着她被岁月一而再再而三削瘦的身影,我真想走过去,给她一个结实的拥抱。就像从前,就像她抱着我和弟弟那样,用一个怀抱,给她一缕安定的温暖。可是,我没有。我和天底下大多数的儿女一样,不太习惯用相对热烈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爱。
这也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想起了迄今为止一次抱母亲的情景:那是一个春雪纷飞的清晨,在前一夜,我亲爱的外婆逝世了。当接到电话,冒着雪花赶到灵堂时,母亲和姨妈已哭成泪人,她们一声一声地哀嚎:“娘啊,我的娘啊,我吃尽了亏的娘啊……”泣血的呼喊在雪地上空盘旋,村庄也变得肃穆低垂起来。我默默地流着泪,拥住母亲,她的肩膀在我怀里颤抖,她的手冰冷的,粗糙的指节像挫子一般让我生疼。失去了娘的母亲,自己也当了外婆的母亲,此时此刻,却哭得就像一个孩子,惶然凄苦,孤独无助。那一次,我看到了在儿女面前从来都表现得无比坚强的母亲那最脆弱的一面……
【篇二】
前段时间,读到娄底人文科技学院教授游宇明的文章。写他和夫人平时两个人在家,随便弄点什么吃的就是一餐,简简单单打发肚子,但女儿回来后,妻子却大变样,经常呆厨房里鼓捣。只要是女儿提出的要求,不打折扣、不加思索、不辞劳苦去做。为了一顿蛋饺,他夫人硬是在厨房里整整忙乎了一个上午。他说,“厨房时间。”是一个母亲爱的浓缩时段。
我读了后,深有同感:原来,天底下的的父母,大抵,爱子女的心意与方式,都是差不多的。
就像我每次回家,总能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在灶台边忙上忙下的背影。那鲜嫩的四季时蔬,都是母亲一锄一锄种出来的;知道我儿子钟情蛋类,母亲自己省着吃,将积蓄下来的蛋在我们回家时变着花样弄给孩子吃,有时是清蒸,有时是煎炒,或是水煮,或是摊成蛋饼……
自从家里的土地被征收,母亲的腿脚、腰背因为风湿越来越挑不了担子时,她的主战场,便由地头转移到灶头。家里吃不完的蔬菜,母亲会精心地制作成各种坛子菜。杂房墙壁下,坛子丫物一字排开,阵容颇为壮观,里边有米粉茄子,米粉辣子,米粉肉皮,盐菜,扑豆角,白辣子,豆豉,霉豆腐,等等,她甚至还做过米粉坛子鱼。这些咸脆喷香的坛子菜,丰富了我们的菜谱,也为母亲赢得能干的美名,一个远方回来探亲的客人,返城时啥也不要,但特意嘱咐母亲为她捎了一些坛子菜,她说,大城市啥都有买,就是难寻这样地道的家乡菜……
在母亲做的菜里,我最最爱吃的要数青椒炒肉。每年青辣子还只结头摊时,母亲就会喜滋滋地摘下来,再到屠户那里剁个斤把肉回来。肉是适合小炒的那种,肥瘦相宜带点皮,提在手里,柔柔地闪着油滋滋的光。母亲刀功好,切得又快又薄,这样好入味儿。她先是将那些杂了些许精肉的肥片儿榨出油来,接下来便是“嗞”地一声下锅炒精肉,青椒和蒜片翻飞其间,不消一会,便满屋肉香,袅袅不绝。这道菜是我百吃不厌的,那鲜嫩软和的肉片,香而有嚼劲的有皮油渣,带了阳光味道的辣椒,实在令人胃口大开,每一次,我都会大快朵颐,吃得满头大汗,连那碗底的汤都不肯放过……
世间佳肴万种,母亲炒的最为正宗、最让人难忘;世上的道路千万条,回家的路走着最温暖、最踏实。尝了母亲做的菜,我知道,幸福的味儿是什么样的。
【篇三】
我后知知觉,她是受了妹妹的影响,与佛结缘。妹妹给了她不少佛法类的书籍、光碟,还跟她宣扬佛法要义。母亲一听就喜欢上了。
年轻时的母亲,读书据说很不错,她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师赏识,但因为家境太贫,最终中途辍学,婚后,孩子一个接一个出生,父亲为了事业,常年在外奔波,母亲只好为了这个家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与梦想。她挥汗如雨地当着“地球修理工”、当着不要钱的“保姆”,内心的沸腾和煎熬是肯定有的。我就曾听过几次她在讲梦境,说是在梦里梦见自己领到了录取通知书,梦见还坐在课堂里上课,和同学们做题目,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这样深深压抑、久久怅惘的感觉,和我真的是如出一辙!那没有实现的追求,母亲离它们越来越远,但从来不曾忘记啊。到后来,我读了中专,母亲仍想圆我的大学梦,她想支持我继续参加对口招生考大学,但是,光靠那幅菜担子,怎么供养得起呢?她跟父亲说了很多次,可父亲认为,宁要“百花齐放”也不要“一枝独开”,因为以当时家庭的经济实力来看,如果供我上了大学,那下面的姊妹上学就困难了。因为这个“流产”的梦想,母亲一度耿耿于怀。我懂母亲,只有在心里感恩。她是自己的梦没有实现,就希望子女们出息,所以吃再多苦,受再多累,也都老黄牛般默默地承受,她是多么希望我们能延续或者圆了她的梦想啊。我曾见过要强的母亲,很多流泪的场景。有时,是因为受了乡邻的欺负,有时是因为大家族里那些纠缠不清的家长里短,有时,是和父亲吵了嘴。每每情绪爆发之时,我总会在心里暗暗地想起母亲当年说过的追求:“当年要是考出去了,就不会在农村里受这么多气了吧。”
也许,方方面面、年年岁岁累积下来的伤与疼,压抑与委屈,困苦和希望,有母亲心里堆成了高高的柴垛子,在遇到佛法后,便擦出了火花,点亮了母亲的心。自从与佛结缘后,我发现她的眉头舒展多了。有时我们一回家,她便会和我说说学佛的心得体会,讲讲故事,说说启示,也有时会谈谈警醒之理,母亲津津乐道的。她说,“要是早些接触它,那从前不知要少吃多少苦啊。”
我为母亲在晚年能有一份笃实的信仰而高兴。我知道,她是把学佛当成了一盏灯,既照亮过去岁月里的灰与暗,捋清、解开纷扰的旧事,让一个个曾经困扰她的结慢慢散开来;同时,也是也在为将来的道路擎一柱亮光,让自己活得更加通透,更加坦然。比起崇尚建功立业的父亲,我感觉,母亲的内心更加平静。她一改过去的火急火燎的脾气,慢慢变得云淡风轻起来。关于生老病死,关于因果因缘,关于对名利的看法,还有如何面对人生逆境,母亲的见解不时散发出哲境、禅理的味道来,这让我暗暗地感到吃惊……
和学佛的精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母亲自己的生活,就像苦行僧一般地简朴:长年吃素,过年过节也不例外;穿几十块一件的衣服,我们姐妹不要了的鞋子、衣物,她毫不嫌弃地捡来;一有时间,就会做“功课”,念经、观碟;而自己身上只要有钱,无论是救助有病有灾之人,还是捐出来放生、作功德,她都毫不吝啬。我感觉,母亲的心,正在变得越来越透亮,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慈悲……
我由衷地为母亲高兴,人累一辈子,究竟为的啥?在这世间,最值得追求的是什么?将来要怎么过日子,才最符合内心的声音?母亲的修行,追寻博远的问题,小到安排具体细致的生活末节,自接触佛法后,她愈发变得智慧了。只要能想清很多的道理,能放下过去岁月里曾经放不下的事情,心里觉得轻安快乐,这就是一种的养生。望着她在佛堂前、在寺庵里虔诚的背影,我只有轻轻地祈愿:愿岁月静好,能待这位辛劳一生的女人,以柔软,以光亮,以温和,以慈悲……
更多文章:

有趣运动会作文400字作文(关于运动会的作文400字左右五年级)
2025年3月8日 03:40

毛不易消愁歌词 消愁完整歌词?毛不易的《消愁》歌词表达了什么意思
2025年2月17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