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四句名言是什么?张载名言
本文目录
张载的四句名言是什么
张载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横渠四句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有二十二个字但蕴含了庞大的思想学问,经历代传颂而不衰。其实张载的一生并不算如意,当时王安石打算推行变法,希望张载能够支持他,张载虽然赞同王安石的做法,但不愿参与其中。此后王安石便对张载产生反感之情,张载的弟弟因为变法之事遭贬,张载担心自己也遭牵连,于是决定主动辞官。也正是因为张载辞官回乡后,他才有精力将自己的思想不断完成,成为关学的创始人。
1、得范仲淹点拨
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张载出生于长安,名字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宋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以换得边境和平。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
宋仁宗庆历元年,张载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寅(陕西永寿人,精通军略)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
范仲淹是一位随时随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的士林领袖,襟怀坦荡,光明俊伟。宋仁之世,安定先生起于南,泰山先生起于北,宋初儒学复兴运动的南北重镇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都曾得到他的直接指导和关怀。
范仲淹点拨了一句话,这句话深刻影响了这位青年的人生走向:儒家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意思是说你作为儒生,本分是研习儒学、重振儒学,不必研究军事博取功名,并且因材施教,勉励张载研读儒家学说中最富于哲学色彩的《中庸》。
2、辞官回乡
认真研读《中庸》后,张载又认真研习佛老思想,最后回归儒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史称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可见范仲淹知人之明与张载进学之笃。明儒王阳明曾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这样的评价并非过誉之词,张载以及历史上其他关中学者也当之无愧。
嘉佑二年,张载赴汴京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在云岩做县令时,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化,提倡尊老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常设酒食款待,席间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有规定和告示,他每次都召集乡老,反复叮咛到会的人,让他们转告乡民,因此,他发出的告示,即使不识字的人也没有不知道的。以百姓心为心,并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张载辞官回到横渠后,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并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迹,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3、关学创始人
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关于其讲学的主旨,集中地体现在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的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的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开宗立派,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
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曾作《圣哲画像记》一文,从数千年灿若群星的中华历史伟人中精选32位,作为子孙治学的门径:
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
韩柳欧曾,李杜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
其中,周程朱张分别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被视为一人),朱熹和张载。北宋中期,张载讲学关中,他的学术思想被称为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南宋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宋代的四大学派。孟轲死,千年间,得孔子之心传者,惟周程张朱数人而已矣。这是中华八百年来的共识,濂洛关闽周程张朱已成为人们称谓宋代理学的口头禅,为了押韵,曾国藩将其改为周程朱张。
张载名言
张载名言
1、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 张载 《正蒙》
2、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 张载 《正蒙》
3、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 张载 《正蒙大心篇》
4、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 的外在行 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 张载
5、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张载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张横渠 《张子「四言」》
7、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
8、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 张载 《正蒙》
9、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 张载 《正蒙》
10、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张载
11、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 张载
12、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13、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 张载
14、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张载 《正蒙》
15、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 于人」者 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张载 《正蒙》
16、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 张载 《正蒙》
17、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 张载 《正蒙》
18、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 张载 《正蒙》
19、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 张载
20、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张载 《正蒙》
21、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张载
22、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张载
23、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 (平日偶然戏谑的话本是出于心中的思想,平时偶然戏谑的举动本是出于心中的谋虑。) 张载 《正蒙乾称》
24、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25、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张载 《正蒙》
26、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 详恭敬。 张载
27、学者学所以为人。 张载
28、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于隘,须宽而敬。 张载
29、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 张载 《正蒙》
30、天人合一 张载 《正蒙乾称》
31、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 张载
32、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张载
33、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 张载 《正蒙》
34、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张载
35、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张载 《正蒙》
36、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 张载 《正蒙》
37、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 张载 《正蒙》
38、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 张载 《正蒙》
3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张子语录中》
40、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 张载
41、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张载
42、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张载
43、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 张载
张载名言名句德田虎雄名言斯特恩名言北宋哲学家张载名言诗词大全
北宋哲学家张载名言诗词大全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中》
2、“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张载
3、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张横渠《张子「四言」》
5、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张载《正蒙》
6、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张载《正蒙》
7、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张载
8、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张载
9、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张载《正蒙》
10、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张载
11、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平日偶然戏谑的话本是出于心中的思想,平时偶然戏谑的举动本是出于心中的谋虑。)——张载《正蒙·乾称》
12、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张载
13、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14、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
15、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张载《正蒙》
16、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张载《正蒙》
17、学者学所以为人。——张载
18、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张载《正蒙》
19、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张载
20、“天人合一”——张载《正蒙·乾称》
21、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张载《正蒙》
22、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23、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24、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张载《正蒙大心篇》
25、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张载《正蒙》
26、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张载
27、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28、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张载《正蒙》
29、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正蒙》
30、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张载《正蒙》
31、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张载
32、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张载
33、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张载《正蒙》
34、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张载《正蒙》
35、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张载
36、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张载
37、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张载
38、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张载《正蒙》
39、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张载
40、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于隘,须宽而敬。——张载
41、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
42、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张载
43、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张载《正蒙》
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经典名言诗句大全摘抄
张载,又称张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庙庭与周敦颐、邵雍、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庙。字子厚,汉族,祖籍大梁(今开封),徙家凤翔郿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
张载经典名言:
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
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一言而乃尽尔。
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则死,此则常在。
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
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人虽有功,不及于学,心亦不宜忘。
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
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
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多言安于贫贱,其实只是计穷力屈,才短不能营画耳,若稍动得,恐未肯安之。
学者所志至大,犹恐所得浅,况可便志其小,苟志其小,志在行一节而已,若欲行信亦未必能信。
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人能不疑,便是德进,盖已于大本处不惑,虽未加工,思虑必常在此,积久自觉渐变。
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道要平旷中求其是,虚中求出实,而又博之以文,则弥坚转诚。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为太柔太弱。
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于隘,须宽而敬。
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
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则从吾所好。
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习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礼即天地之德也,如颜子者,方勉勉于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
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古乐不可见,盖为今人求古乐太深,始以古乐为不可知。
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
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百货亦有全不售时,官则出钱以留之,亦有不可买时,官则出而卖之,官亦不失取利,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应其所急。
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心?所以欲其尽也。
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人谓已有知,由耳目受也。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以坏人之材为之忧,则不敢堕,四益也。
有急求义理复不得,于闲暇有时得。益意乐则易见,急而不乐则失之矣。
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可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学然后知不足;有若无,实若虚,此颜于之所以进也。
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
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
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者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
心既虚则公平,公平则是非较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
此非可以聪明思虑,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学于文,以求义理。
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内功。
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学者学所以为人。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和朋友之助。
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则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可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
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
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而无盗,臂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
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俪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岭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且立志不可大小,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人若志趣不达,心不在焉。
有志于学者,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者不能坚勇。
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
居仁由义,自然心和体正。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弊也。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同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
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形而后而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寻春何需东郊外,春在千家万户中。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感恩的名言名言
感恩的名言名言
1、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2、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
3、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5、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6、我们可以通过感恩的桥梁,走向光明的未来。
7、学会怀抱感激,才会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动力。
8、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9、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0、用真诚浇灌友谊;用感激浇灌亲情。
1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就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
12、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3、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14、可怜天下父母心。
15、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16、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
1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19、会感恩的人,才懂得珍惜;会珍惜的人,才能够快乐。
20、不要总是数着自己付出了多少,要记住从别人那得到了多少。
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22、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3、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莫泊桑
24、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5、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
26、忘记别人对不起你的,记住你对不起别人的。
27、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怀着感激的人生。
28、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2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30、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感恩珍惜的名人名言感恩与孝敬的名人名言感恩励志的名人名言精选关于张载的名言名句
张载名言名句 1、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习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2、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3、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4、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10、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11、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则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可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 12、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13、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14、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15、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16、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 17、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 18、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同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 19、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20、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21、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22、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内功。 2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25、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26、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7、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28、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 29、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30、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31、心既虚则公平,公平则是非较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 32、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33、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 34、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以坏人之材为之忧,则不敢堕,四益也。 35、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者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 36、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37、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38、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俪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岭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39、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则从吾所好。 40、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41、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4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43、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44、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 45、道要平旷中求其是,虚中求出实,而又博之以文,则弥坚转诚。 46、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 47、百货亦有全不售时,官则出钱以留之,亦有不可买时,官则出而卖之,官亦不失取利,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应其所急。 48、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和朋友之助。 49、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一言而乃尽尔。 50、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为太柔太弱。 51、人谓已有知,由耳目受也。 52、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 53、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 54、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可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学然后知不足;有若无,实若虚,此颜于之所以进也。 55、此非可以聪明思虑,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学于文,以求义理。 56、有急求义理复不得,于闲暇有时得。益意乐则易见,急而不乐则失之矣。 57、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 58、“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59、有志于学者,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者不能坚勇。 60、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61、形而后而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62、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63、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64、人多言安于贫贱,其实只是计穷力屈,才短不能营画耳,若稍动得,恐未肯安之。 6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6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67、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于隘,须宽而敬。 68、学者所志至大,犹恐所得浅,况可便志其小,苟志其小,志在行一节而已,若欲行信亦未必能信。 69、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 70、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7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72、古乐不可见,盖为今人求古乐太深,始以古乐为不可知。 73、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心?所以欲其尽也。 74、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75、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76、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 77、人虽有功,不及于学,心亦不宜忘。 78、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79、居仁由义,自然心和体正。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弊也。 80、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81、且立志不可大小,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人若志趣不达,心不在焉。 82、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 83、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 84、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 85、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86、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87、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则死,此则常在。 88、人能不疑,便是德进,盖已于大本处不惑,虽未加工,思虑必常在此,积久自觉渐变。 89、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90、学者学所以为人。 91、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92、礼即天地之德也,如颜子者,方勉勉于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 93、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94、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95、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而无盗,臂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 96、寻春何需东郊外,春在千家万户中。 97、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 98、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99、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 100、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横渠四句的翻译
1、横渠四句翻译成白话文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横渠四句”这四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小说应当具有胸怀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还有那种立心立命,以苍生社稷为怀,勤政爱民关注民生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3、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第一句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是为天地“立心”第。4、翻译这四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言简意赅,境界宏远,可以说“横渠四句”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相当于精神上的坐标不管身在何处,世界华人都对此感同身受,它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张载。5、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6、横渠四句 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1 “为天地立心”,程明道说天地无心。7、张载横渠四句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译文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出自宋·张载横渠语录。8、横渠四句,是指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张载的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张载后世影响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10、北宋张载出自张载横渠语录,原文如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翻译 读书人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是百姓安身立命,能够将儒家的智慧。11、对了,现在很喜欢翻译成早上闻道,即使晚上死也没有遗憾了应该不太可能吧,因为听闻了道理,所以觉得自己这个没有做,那个没有准备,还有很多事做的不够好的,怎么都不可能安心离开吧至于会不会看开了,了然了,放。12、意思是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即万物有灵有性的意思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出处北宋张载正蒙·乾称。13、天人合一观,在西铭一文中有深刻的体现,如他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是天人合一的唯心论,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为社会建立信仰体系,为。14、原文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张载是北宋哲学大师,宋神宗二年,因弟弟反对。15、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张载进则为循吏,退则为乡贤,以实际行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张载的四句名言是什么意思
张载的四句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意为: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四句话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横渠四句”,又名“横渠四句教”。是北宋“关学创始人”兼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教化学生的名言。这四句话因对抗佛家“虚无”思想而产生,在展现作者学者意识与博大胸怀的同时,还怀着一种强烈的进取意识。于是就成为了自宋代以来,中国哲学界最掷地有声的金石良言。
张载名言名句大全
1、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2、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张载3、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张载4、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5、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张载6、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张载7、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张载8、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张载9、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张载名言10、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张载11、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12、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张载13、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可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学然后知不足;有若无,实若虚,此颜于之所以进也。--张载名言14、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张载名言15、形而后而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张载名言16、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张载17、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张载名言18、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张载
张载的名言有哪些
做人要有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要为天下老百姓多多考虑,并要一生学习圣人所讲的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哲理,这样才能开创万世太平的局面。
1、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
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2、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
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3、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4、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
“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出自张载(1020年—1077年)的《横渠四句》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更多文章:
奔流不息的近义词(奔流不息的近义词_反义词_同义词_字词解析)
2024年2月26日 13:40
我们能为保护海洋环境做些什么呢?人们常说的地球海洋环境是什么
2024年6月9日 18:40
扁鹊治病的寓意(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从中我明白了什)
2024年3月6日 04:10
写给医生的暖心句子(赞美医务工作者的暖心句子(精选44条))
2024年4月27日 11:30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潮汕近海旅游景点图片介绍 潮汕海边景点)
2024年5月9日 03:20
我的六一儿童节日记怎么写(范文6篇)?有关六一礼物的日记5篇
2024年5月19日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