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林徽因?林徽因作品 林徽因简介
本文目录
历史人物林徽因
一天认识一位历史人物——林徽因
女主简介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福建闽侯人。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思想先行者与奠基人。林徽因文学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生平大事
01、出身豪门,少年时环游世界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一户官宦家庭,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长诗文书画,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一职。1920年4月,16岁的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深深被欧洲豪华建筑所吸引,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旅欧期间,父亲常带她去高雅的饭店吃西餐,给她讲各国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让她大开眼界,那一年是他们父女在一起最惬意的时光。
02、浪漫初恋,智崭情丝,1920年的初冬,满腹才华的徐志摩拜访林长民,被林徽因的绝世美貌、聪慧的才情所吸引。徐志摩的英俊外貌与渊博的知识也打动着林微因的芳心。16岁的少女情窦初开,并不知道徐志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他们在剑桥校园漫步,在康河上划独木舟,谈论诗歌,谈论感情,快乐地生活。直到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出现,热恋中走向理智的林徽因及时割断情丝。尽管徐志摩潇洒,罗曼蒂克,但她不愿当不光彩的第三者。
03、与梁思成相知相爱,梁思成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学者梁启超的长子。梁启超与林长民既是同僚,亦是挚友,二人有意结亲,在父亲们的撮合下梁思成与林徽因很早就相识了。
1921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回国后梁思成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两位年轻人交谈甚欢。随着深入接触,林徽因发现比起徐志摩的随性浪漫,梁思成更加踏实稳重,认为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便对他逐渐产生了好感。两人于1928年在加拿大成婚。
04、教学生涯中,初露锋芒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其后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其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他们夫妇经常出外调查古建筑。
林徽因是个工作狂。她多次单独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柔柔弱弱她,爬攀房檐,爬屋顶,兴致勃勃进行绘图记录,她当时人们被称为“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05、文学创作颇丰林徽因在热心建筑的同时,她也热心文学创作。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早在1920年她和徐志摩在一起时,她就对新诗产生了浓厚兴趣。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中国访问,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了《你是人间四月天》。
06、艰难岁月伉俪情深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林徽因随梁思成颠沛流离在动乱、艰辛的烽火岁月中林徽因与梁思成相濡以沫、苦中作乐。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也从70公斤下降到47公斤。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笔耕不辍。生活重担落在了林徽因柔软的肩上。
她要出去做教员挣钱养家,要服侍梁思成,要带孩子,劳累加上为梁思成的身体担忧,她肺病复发不停地咯血,在贫病交加和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07、解放后,建筑事业蒸蒸日上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清华大学建筑系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后来她参与了新中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牌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等工作。
一个女子学建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林徽因不仅在建筑方面造诣很深,还参与设计,以及培养了许多建筑人才。她是杰出的建筑专家,树立了建筑丰碑。由于长期劳累,加上肺病折磨,1955年,病魔终于夺走了她的生命,享年51岁。
林徽因作品 林徽因简介
1、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等。 1931年3月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2、林徽因(1903-1955),女诗人、建筑学家。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1919年随父去英国,1921年回国。1923年赴美国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后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1928年回国,参与创办文艺刊物《绿》。1930年后在东北大学、燕京大学任教。30年代从事诗歌创作,为新月派成员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剧本《梅真和他们》。建国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林徽因哪里人
林徽因是个怎样的人
林徽因生平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十日生于杭州(祖籍福建,但福建并非她出生与生活的地方。林徽因的父亲是林长民,当时的著名政治家)。她不仅是一个建筑师,还是诗人和作家。 1920年她随父旅欧。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从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1950年,她被任命为北京计画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有远见的意见。 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 1955年4月1日,她在北京去世,享年51岁。 林徽因最有名的诗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也是我最爱的诗之一) :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花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眼中的林徽因: 林徽因很有气质也很美丽,也有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高傲。对于她很难用几个简短的词语简单概括。 她很有才华,同时,在她的才华上很有灵性与悟性,对于理想很执着,很热情。 林徽因的才华,在她的那个时代是很特别而又少见的。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她在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上都有很深的的修养。 她的才情也是多方面的,她写诗、写小说、写散文,甚至还写剧本。她的创作多集中于生活尚为优渥的早期,而后期在战乱年代的诗作,则是另外更贴近现实的一种风格。 她对待工作严谨而永不失热情,对待生活也很豁达,就算遭遇绝境。她可以很梁思成一起跋山涉水到村野僻壤去考察古建筑,又可以跟徐志摩一起探讨文学,她也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能力,同时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语速很快又能在谈论中极好地把握要点。 林徽因也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她从小在传统的伦理教育中长大,很看重家人,因此,她没有在徐志摩狂热的追求中迷失自我,也没有最终选择徐志摩,她明白自己需要的是踏实稳重,诗人的浪漫可以造就完美的爱情,却无法早就完美的婚姻。 她在疾病与困苦中依然能坚持古建筑的研究,是相当令人敬佩的。特别是在李庄的那段岁月。 我一直觉得是她的对于理想与工作永不褪色的热情支撑着她,使得她永远怀有理想与希望,让她原本短暂的生命得到了延长,连命运都不忍让她早逝,虽然她最终还是死于肺结核,但还是创造了奇迹。 建议你去读一下张清平的《林徽因传》,它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林徽因,你可以透过文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她即使在疾病中依然保有的,那种对于生活、工作与理想的热情。从她身上你可以清晰地感受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素养。
林微因的一生简介
林微因的一生简介: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是现代中国建筑史上的杰出女性。
林徽因是福建闽县人,1904年在浙江杭州出生,她的父亲林长民曾到日本留学,是新派人物。林徽因幼时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五岁时由她的大姑母启蒙授课,八岁时移居到上海,在虹口爱国小学上学。
1916年,林长民到北洋任职,林徽因一家都迁到北京居住,在北京培华女中就读,后随父亲到欧洲各地区游历,在伦敦受到了女房东建筑师的影响,立志读建筑学,又结识了徐志摩,对新诗有了兴趣。
1924年,林徽因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一起去美国攻读建筑学,1928年二人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婚礼。林徽因与梁启超婚后一同考察欧洲建筑,后又一起走了中国十五个省、一百九十多个县,共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为中国建筑业与文物古迹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林徽因的著作也很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等,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
林徽因的评价:
林徽因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与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等人的感情纠葛被广泛议论,她的人生被形容为“一段美丽而苍凉的历史”。她的离世让众多读者感到惋惜,但她的作品和人生经历将继续影响和启发着后人。
林徽因的文学作品以清新、优美、富有意境而著称。她的诗歌多以自然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她的散文则以细腻、生动、富有哲理而受到读者的喜爱。总的来说,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成就和人生经历将继续影响和启迪着后人。
林徽因的简介 林微因早年经历
1、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民国九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二年(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民国十三年(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解放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与世长辞,享年51岁。
2、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族叔林觉民是民主的先驱。父亲林长民是在政治上较为活跃的人物。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林长民的大女儿。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民国三年(1914年),林徽因与祖父来京,与父亲同住在前王公厂。
林徽因生平故事成就简介 林徽因简介及生平事迹
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徽音”,故改名为“徽因”。
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生平故事
一、家庭背景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
二、早年经历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1921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梁启超长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三、古建考察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更多文章:
innocence歌词翻译(艾薇儿innocence歌词的中文意思)
2024年6月26日 08:20
探索月球的奥秘(对于神秘月球的真正探索是从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登月,月球之谜有什么)
2024年6月9日 03:10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会走路的树》教案)
2024年6月3日 18:50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劳动仲裁可否直接主张50-100%的加付赔偿金)
2024年3月14日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