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有哪些最美逆行者事例)
本文目录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有哪些最美逆行者事例
当我们安安静静窝在家里觉得无聊、惶恐、焦虑的时候,却不知有多少人签下生死书,在抗战的一线上,没日没夜在为我们跟“敌人”做斗争,为的就是保卫着我们的这片家园,关于抗战疫情期间涌现出的感人英雄事迹分享给大家。
疫情感人事件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2、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将就一下。
3、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4、昨天,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广东省信宜市合水镇排东村村委会,留下10000元说要捐给武汉,转身就走。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名字,他说,“我叫中共党员、老军人!”据了解,老人名叫谢兰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党。网友:手插口袋离开的背影,真帅!国家有难,我出一份力,别写我名字。
5、一位环卫工人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工作人员起身询问,老人只匆匆说了一句"在那个纸包里包着"便匆匆离开。工作人员打开纸包只见到12000现金。老人随后被记者找到,面对采访他只说道"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省肿瘤医院副护士长陈静
逆行武汉与死神展开赛跑
因为这场疫情,当我们说起甘肃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介入治疗科副护士长陈静的时候,多了这样两个称呼:甘肃省第二批支援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副队长,还有2020年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也是甘肃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队员。
奔赴武汉疫情一线后,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包括陈静在内的甘肃省护理专业医疗队100名队员照管着医院A厅A区的224张病床,这是该舱接管床位最多的一个团队。在这里,她和队员们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与死神展开了赛跑。事实证明,他们赢了。
陇南市两当县农民王东林、成龙
驱车千公里赴武汉医院当义工
当村里人还在享受过年团聚的欢欣时,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农民王东林带着小舅子成龙,两人驱车1200多公里,历时20个小时,赶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当起了义务搬运工,服务抗“疫”一线人员。每天搬搬抬抬十多个小时,夜间住在车里。他们不事声张,以至开始几天大家以为他俩是附近村民。“医院里缺物资,物资到了总需要人搬运,缺人的时候我们总能搭把手。”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只有默默实干,王东林和成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普通人最朴素的道义。义工,是义务的义,也是人间大义的义。
定西货运司机高长虹
一张蹲路边吃饭照片感动网友
2月8日,一位司机蹲在路边吃东西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了。这在以往太正常了,但在疫情正当严峻的时期,一个人星夜兼程,长驱千余公里,就显得非同凡响。他是甘肃定西货车司机高长虹,货车满载的是静宁父老乡亲捐给湖北恩施医护人员的苹果等物资。公众感动于看得见的货车司机的勇敢与艰辛,还有静宁县李店镇父老乡亲们一箱一箱摞起来的爱心。
有哪些抗疫的感人故事
1、“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
2、布满血痕的手写满责任担当此前,湖南95后护士胡佩的一双手感动了全网,在隔离病房,因终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着,原本一双稚嫩的手被腐蚀得伤痕累累。面对亲人和网友的关切,她表示自己没关系,还说:“我随时准备被隔离!”
3、“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22岁的护士朱海秀,瞒着父母到武汉支援防疫。记者采访她所在病房,请她通过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她拒绝了。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却说:“我不想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4、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5、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将就一下。
6、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
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7、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
她给出的理由是: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看过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
8、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现实版的上阵抗“敌”父子兵,让很多人落泪了。
9、河南的137人医疗队驰援武汉,一个护士的丈夫在车下痛哭大喊:“王月华,我爱你”。
妻子是偷偷报的名加入医疗队,丈夫是另外一家医院的外科大夫,后来记者采访痛哭着给妻子送行的那位丈夫,他说:知道这个事儿应该我们去做,但是真正放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很难转过弯儿来,感觉很矛盾。
本来感觉男人不应该这样哇哇大哭的,但是那个时候受不了,感情控制不住。
10、昨天,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广东省信宜市合水镇排东村村委会,留下10000元说要捐给武汉,转身就走。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名字,他说,“我叫中共党员、老军人!”
据了解,老人名叫谢兰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党。网友:手插口袋离开的背影,真帅!国家有难,我出一份力,别写我名字。
回顾四个感人抗疫故事,你还记得他们吗
导语:“如果你以为星星很漂亮,那么你一定没见过护士的眼睛。”这句话在笔者的心里,堪称是本年度最美的情话。感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今天这篇文章为你们而写。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的恐慌中,面对疫情的肆虐,大部分的人是后退,是迷茫,是恐慌,然而却有一群人,他们平时在工作岗位默默无闻,而今在举国危难之际,他们毅然披上“战袍”,勇敢地踏上抗疫的前线,与病魔近身搏斗。他们,是医生。
一、他是爸爸的孩子
48岁的刘瑞春,是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感染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在2019年春节之前,他的父亲糖尿病病情加重,刘瑞春夫妻二人原本想利用假期的时间带着父亲好好看看病,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的妻子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防控,未曾休息过一天。 刘瑞春虽然已经回到家中,却毅然选择回到医院抗疫。
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他非常清楚父亲的身体状况,父亲随时都可能会病危。但是他是一名医护工作者,疫情严峻,他必须马上到抗疫前线作战,何况他有着感染科丰富经验,带领大家并肩作战,是他一作为医生的职责。他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父亲安然无恙,等疫情一结束,他会第一时间回去带父亲看病。
然而在抗疫的过程中,他始终会思虑到病危的父亲,只要一有空,他就打电话回家询问母亲父亲的病情。母亲叫他安心工作,她身子骨硬朗,可以照顾父亲。有一次,他的父亲颤颤巍巍地接过电话对他说:“你放心工作,绝对不能当逃兵,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能被感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正救治更多的人,我很好吗,你放心。”
噙着泪水刘瑞春听到了这句话,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又一次投入到抗疫一线,废寝忘食,每天仅睡2~3小时。但是每天只要他一有空他就会抽空给母亲打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每次母亲都说父亲病情稳定。
2020年2月3日还在工作的刘瑞春突然接到电话,电话说他的父亲已经病危,要他做好心理准备。刘瑞春一下子懵了,母亲不是一直说父亲的病情很稳定,要他安心工作吗?怎么会突然就病危呢?
原来,就在刘瑞春离家出走的第二天,父亲的病情就已经开始恶化。母亲当时想叫儿子刘瑞春回家,但父亲却拉着她的手说:“让孩子安心的去工作吧,不要打扰他。”,因此母亲一直在“欺骗”刘瑞春,没有告诉他实情。
2020年2月4号,噩耗传来,无情的病魔最终夺走了刘瑞春父亲的生命。作为儿子,刘瑞春一直未能在病床前尽孝,甚至连父亲最后一眼也没看到,他一直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他是爸爸的孩子,但他还是一名医生,
二、她是孩子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医院的一名白衣战士。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她每天早出晚归,已经一个月没能好好休息了。
见不着妈妈,我只好在电话里问妈妈:“妈妈,你能不能休息一天陪陪我和弟弟?”妈妈却说:“宝贝,妈妈现在是抗疫战士,战士天职是服从命令,‘召必战,战必胜’,其他叔叔阿姨都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妈妈也肩负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任,必须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
妈妈每天很早就出门,回家后还戴着口罩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不让我们靠近,说是要隔离。虽然我能忍受没有妈妈陪伴的日子,但是3岁的弟弟忍不住想要妈妈的陪伴。一天,弟弟哭着闹着,非要找妈妈,要妈妈抱。妈妈依旧狠心地锁着门不出来,任由弟弟哭闹不休。好几次,我都看到妈妈偷偷打开门,露出一点门缝,从门缝里心疼地看着我和弟弟,但仍然坚持自我隔离。
慢慢地,我明白了,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方法,保护着我和弟弟。妈妈是我和弟弟的保护神,更是大家的天使,妈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和其他白衣天使一起,控制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
舍小家,为大家,妈妈真是勇敢的战士!
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亲爱的妈妈早日将我们拥入怀抱,祈祷亲爱的祖国早日渡过难关,祈祷疫情早日结束。”
写这篇小作文的是 赣州市文清实验小学五(3)班的王佳钰小朋友。他的妈妈是一位白衣战士,从疫情肆虐之初她就已经投入到抗疫一线。这位妈妈家里有两个小孩子,一个是王佳钰,还有一个是只有三岁的弟弟。
她是孩子的妈妈,但她也是一名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疫情防控,她把年幼的两个孩子留在家里,孩子想她,念他,哭着闹着要她抱抱,但是妈妈却狠心的把自己锁在门里,时不时忍不住偷偷的看一眼那两个可怜的孩子,你能想象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吗?
她多么希望那一刻就冲过去,抱着自己的两个亲生骨肉,然后狠狠地在他们脸蛋上亲上一口,但是她不能,她只能远远的看着,心疼的看着。她是一位妈妈,平时是最脆弱的女性,但是在疫情面前,她却化作最勇敢的战士,医生的职责让她披上了铠甲,病魔的肆虐让她擦干了泪水。
三、她是别人的未婚妻
他们原本打算在2020年2月2日这个好日子里喜结连理,然而这次疫情却打乱了他们的结婚计划。“等疫情过去,我就娶你,你就是我最美的新娘。”说这句话的汉川市扶贫办驻城隍镇段下村防控工作队的芦苇。
他的未婚妻曾笛是汉川市中医院派出增援韩集乡卫生院的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这个小情侣原本就计划在计划在春节期间喜结连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已经在休假中的曾迪,接到了市中心增员的“召集令”,毫不犹豫的披上了白衣战士的战衣,奔赴到韩集乡抗疫一线中。“乡里已经出现了发热病人,现在正是人手,紧缺的时候,我不能不去!”曾迪对男友说芦苇。
芦苇听到女友曾迪坚定的话语,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女友的手机里发了一条短信:“等你回来,我娶你,你是我最美的新娘。”
随后男友芦苇主动请缨,投身到乡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说:“我的未婚妻在冒着生命危险为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作为她的未婚夫,我不能拖他的后腿,毕竟以后我还要撑起这个家。”
这对年轻的小情侣,一个在村庄里挨家挨户进行疫情排查,一个为发热的病人进行护理治疗。他们的爱情就像是夜景里的漫天繁星,等疫情过后,星星会熠熠发光,会照亮他们的爱情和婚姻之路。
四、他是别人的老公
他是刘玉全,是太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主任医师。因为疫情严峻,在2020年大年初一晚上,他上午上完门诊就去十堰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一线支援了。他出发前,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我去十堰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一线支援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他的妻子担心他的安危,忍不住哭了起来,在电话那里妻子说她不能没有老公,孩子不能没有爸。但是,刘玉全回了一句话:““首先,我是个医生,其次,我是个男人,希望你能理解!”
就在刘玉全的妻子王梅芳伤心之际,他们的孩子过去抱着王梅芳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你可以教我用打火灶,不用担心我……”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厚重的防护服背后,他们是不顾个人安危的白衣战士,同时他们也是丈夫、父亲、儿子妻子、母亲、女儿……疫情面前他们也会害怕,但身为医护人员,因为那一份责任与担当,为了更多人的健康与安全他们选择勇敢面对。
他们用温暖包裹孤独,用真心照亮黑暗,用双手与病魔斗争,用肩膀筑起了生命的防护墙,2020年的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再次。和所有的医生说一句,向这个时代的英雄和逆行者致敬。感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人心点亮生命!
欢迎留下您的祝福!
更多文章:

竞争性选拔中专家评价是什么意思?如何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质量
2024年5月20日 00:50

我们这一班9(一年级数学我们班有26名男同学,20名女同学,打扫卫生的有9名同学,这个班有多少)
2024年5月9日 14:00

国庆节的由来200字(国庆节的由来200字(纪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
2024年5月31日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