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24节气的古诗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本文目录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如下:
1、立春
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雨水
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惊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四时》
宋·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4、春分
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5、清明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7、立夏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8、小满
小满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故称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9、芒种
“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10、夏至
夏至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2、大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14、处暑
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15、白露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北纬在上面,故名白露。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6、秋分
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寒露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与胡兴安夜别》
南朝·何逊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18、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秋天的结束。
《赋得九月尽(秋字)》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19、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20、小雪
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21、大雪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2、冬至
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3、小寒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24、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关于24节气的古诗名句
关于24节气的古诗名句如下: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此句取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描绘了清明时节天气多雨,雨水滂沱,行人经过路上,心情忧郁,魂魄似要离体的景象。通过描绘天气和人们的心情反衬,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人物的思念和哀悼之情。此诗意境空灵,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悲凉和哀愁。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郊《春晓》。
这句诗取自唐代孟郊的《春晓》,简洁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描绘了春日的清晨,鸟儿的鸣叫声伴随着青蛙的鸣叫,宛如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乐。通过生动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
3、夏日炎炎人汗流,荷叶满池塘不秋。——杜牧《夏日》。
这句诗来自唐代杜牧的《夏日》,以夏天酷热的气候和茂盛的荷叶为主题,生动地描绘了炎炎夏日的独特景象。诗中的"荷叶满池塘"形象生动,描绘了夏季的极富特色的自然景观,用以形容夏日的酷热和湿润。此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置身于夏日的炙烤之中。
4、秋风起,白云飞,草木黄落光晨晖。——杜牧《夏日》。
这句诗取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秋天的景象为主题,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气候的特点。秋风凉爽,白云飘逸,草木渐渐黄落,阳光透过落叶映出朝阳的光芒。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给人以静谧和寥廓之感。
5、白雪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这句诗取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以冬天的景象为主题,描绘了大雪覆盖山脉、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这两句简洁有力的对仗句,以雄浑而豪迈的笔调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威力,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忧心忡忡。此诗以其豪气和慷慨激扬的词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
1、春分日
唐代: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2、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代: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3、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
唐代:权德舆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4、踏莎行
宋代: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5、画堂春(即席)
宋代: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七绝·苏醒》五代,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春日田家》清,宋琬。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1、立春偶成 宋代: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译文: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4、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古诗描写了小雪时节的景象有哪些
以下是描写小雪时节景象的古诗:
1、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夜雪》。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触觉、视觉和听觉,表现出小雪时节天气的寒冷和夜晚的寂静。其中,“已讶衾枕冷”说明了天气已经变得寒冷。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现出小雪时节的孤独和寂静。其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出空旷寂静的山野景象。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战斗场景,表现出小雪时节的寒冷和边疆士兵的英勇。其中,“月黑雁飞高”描绘出夜晚的黑暗和雁群的高飞。
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白雪赋予了人的情感,表现了小雪时节的美丽和浪漫。其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暗示了人们对于寒冷季节的期待和渴望。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四季由“四立”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反映了大自然中物候气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
二十四个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24节气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24节气的古诗:
1、《元日》唐代诗人司空图
原文: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2、《元日》宋代诗人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3、《元日》唐代诗人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更多文章:
林海音的故事(林海音《城南旧事》分为几个故事每个故事讲了什么)
2024年4月25日 08:30
一生只为这一天,是什么歌曲里面的?男人对我唱花瓣雨是什么意思
2024年3月24日 19:00
四德教育中,社会公德爱心,以互助互爱为目的,广泛开展什么活动?四德主题教育活动总结怎么写呢
2024年6月18日 11:40
家装设计师谈单(家装设计师怎么谈单,实用的谈单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2024年5月9日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