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那颗蛀牙 阅读答案(拔下钥匙、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理解)
本文目录
- 拔下钥匙、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理解
- 怎样辩论“课外阅读是否会影响学习” 我是正方 就是不会影响学习 明天上课要讨论 速度!!!!!!!!!
- 《拔掉那颗蛀牙》 阅读答案
- 初中知识记叙文知识点整理方法(三篇)
- 短文叫:拔掉那颗蛀牙
- 二年级的孩子课外阅读要定什么杂志或报刊好
拔下钥匙、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理解
拔下钥匙
纳兰泽芸
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八十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⑧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⑨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⑩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11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12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13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14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18.说说下面三个句子中加点短语的不同含义。(3分)
(1)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
▲ ▲
(2)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
▲ ▲
(3)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 ▲
19.③④⑤段是插叙文字,结合全文分析这几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6分)
▲ ▲
20.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5分)
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 ▲
21.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内)(6分)
▲ ▲
【答案】
18.(1)突出故事发生时间的偶然性。
(2)突出陈乐平工作岗位的平凡。
(3)强调陈乐平身份的平凡。(共3分,每点1分)
19.(6分) 内容上:表现陈乐平对家人的爱和责任心(1分),突出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1分),突出人物的平凡(1分);
结构上:为下文写他在危急时刻舍己为人作铺垫(2分),使文章内容丰厚,情节富于变化(1分)。
20. (5分) 用短句(1分),突出时间的紧迫性(1分)和陈乐平动作的连贯性(1分),表现陈乐平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性格(1分),照应文题(1分)。
21.(6分)
示例一:要有爱心。陈乐平爱家人、爱乘客、爱生活,才能在危急时刻舍己为人。爱,是陈乐平不平凡举措的源泉。
示例二:爱,有回报。陈乐平的女儿体贴爸爸,获救的乘客流泪,都充分表现陈乐平“爱”的感召力。
示例三: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陈乐平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看法”2分,“结合文本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2分,具体分析2分,超过5个字以上酌情扣分。)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 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 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 茁壮 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 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 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 妈 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 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 父亲抢过电话,叫着: 妞妞,妞妞 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 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 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 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 妈! 。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 孩子,回来啦! 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练习题:
16.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蛀牙 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 恨 ,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 爱 ,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17.请根据故事情节 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18.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 恨 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 茁壮 成长。( 茁壮 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19.第⑾自然段 她 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20.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2分)
(《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答案,请详参下一页!)
怎样辩论“课外阅读是否会影响学习” 我是正方 就是不会影响学习 明天上课要讨论 速度!!!!!!!!!
首先你得确定讨论范围,是否涉黄涉暴等等,如不涉及,你则可以说人生本身就是在不停的学习,如果你们说的学习是值得校园课本的东西,你则可以说校园里能学到的都只是课本上的。这个大家都一样,就好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就是说我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充老师所无法给与的东西,这些知识定是我们想知道想学习的,在校园里学习无非是提高自己素质,而课外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同时还可以看清社会上有些事情的真相,它与学校的宗旨并没有发生冲突,所以课外阅读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
《拔掉那颗蛀牙》 阅读答案
16.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7.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18.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19.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20.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2分)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初中知识记叙文知识点整理方法(三篇)
初中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 1 记叙文基本知识 一、基础知识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1)补充交代了内容 (2)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形象,突出主题; (3)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使情节更紧凑曲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人物描写(五种):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作用: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状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性格/形象。 5.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事物特点,表达情感。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事物特点。 排比: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 夸张:极力夸大或缩小,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 反问:加强语气,感情强烈,发人深省。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反复:突出强调,表达强烈的感情。 6.常见写作手法: 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设悬念,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详略得当,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多种修辞、多感官角度等。 记叙文考查类型及应对策略 一、对文章内容的考查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全文一件事——“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全文几件事——“人+事”或“时间+人+事”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往往涉及中心。 如:《唤醒生命》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的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这一做法? 答:①上下文中的意思:这是对小鸟的纪念、敬重与感激。②结合中心(中心“唤醒生命”):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3.词、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词:①本义。如:《被风吹走的夏天》“几回”表明“次数多”,“不停地”强调“频繁” ②上下文,联系情感。如《被风吹走的夏天》“几回”和“不停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心,母爱的细腻和温暖。 句子:联系上下文,以及分层,或找关键词。 如25B《水饭》解释句子的含义“儿女们的筷子上要有出息”就需要解释一下几个词语(短语):“筷子头”——吃饭的时候;“出息”——懂道理、守规矩,好菜要先让给父亲吃,不能自己先抢着吃。 如33B《老王》谈谈对“那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就需要解释一下几个词语(短语):“幸运者对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变处境;“愧怍”——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很不够,所以感到很惭愧。 4.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方法:(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 (2)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分析归纳其性格。 (3)注意侧面描写,其中常包蕴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主人公性格定位起重要作用。 (4)分析作者对他的评价,同时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 如《桥在水上》分析中年妇女的形象。 二、对文章中心主旨的考查 1.对标题的理解。 (1)标题的作用:A线索;B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C概括文章内容;D揭示中心;E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概括主要内容;《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的线索;《心声》透露情感主旨。 (2)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联系文章 表层含义——字面含义、上下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主旨、情感 如:《被风吹走的夏天》标题含义 表面指: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季节的结束(2分); 深层指:在亲情的呵护下“我”的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历程的终结(2分)。 再如29B《看火车》题目的作用 (3)给文章拟题目 解题思路:所拟题目应该能体现(暗寓)中心,或概括主要内容,或是文章的线索等。 2.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揭示文章的主题或蕴含的道理 方法:找主旨句——找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3.详略及其作用:能体现中心的事件详写;不能体现中心的事件略写。 三、对文章结构的考查 段落、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一句话、一段话:在开头;在中间;在末尾。(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方法:两个角度:内容上;结构上。 A开头段: 内容上:①点明中心 ②抒发情感(《白杨礼赞》),写出了(表现、反映)什么 ③交代故事背景(《那年冬天好大雪》) 结构上:①开篇点题(《白杨礼赞》《背影》) ②引出下文 ③统领全文《父亲的眼神》 ④设悬念,引起兴趣或思考(《紫藤萝瀑布》) ⑤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浇花》107) B结尾段(大多是议论句)作用: 内容上:①表明作者态度,抒发情感(《冰心姥姥您好》39)突出人物思想品质 ③深化主题 ④交代故事结局或真相《53》66页《聘任》7题; 结构上:篇末点题; 首尾照应(照应开头),使结构完整(《冰心姥姥您好》39《白杨礼赞》)。 C在中间作用: 内容上:写出了(表现、反映)什么 结构上:①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②为后文故事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如p131三4题《昙花终于怒放》结尾 ③点明中心 再如:《唤醒生命》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题目;内容上点明主旨,告诉我们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会走出困境。 四、对文章语言的考查 1.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代背景。如《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穿过的广场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羚羊木雕》《故乡》开头,《小扇轻摇的时光》82页3题 ②烘托人物心情《羚羊木雕》《故乡》《小扇轻摇的时光》82页3题 ③烘托人物形象,从而突出主题。小姑娘看书,鲜花盛开。 ④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一》63页,预示人物命运(《唐家寺的雨伞》、《拔掉那颗蛀牙》)或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浇花》107、《只是一个普通人》110页3题)。 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只是一个普通人》26),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芦花荡》。 ⑥借景抒情。 如32B《捅马蜂窝》第24题划线句“天高云淡,蝉鸣声鸟叫声不绝于耳”的作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当时周遭的环境,烘托出人物愉悦的心境。 2.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 3.语言赏析:角度+特点+情感 角度:①修辞 ②描写 ③动词、形容词 ④表现手法 4.记叙文的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记叙文的语言特色主要就是生动形象,然后再扣住文章的具体句子环境回答。 如《儿时的恶作剧》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有真情实感。 五、其他 1.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便于心理描写,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特别亲切,便于交流情感,使感情更加强烈。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如《唤醒生命》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能客观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 2.记叙线索种类及作用: 种类:物线、人线、情线、事线、时间线、地点线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如以物贯穿,以物喻人:把花送给你:菊花——陶渊明片段,淡泊;莲花——周敦颐片段,洁身自好;落花——龚自珍,奉献。最后总结,花,一种美好的情操。 3.划分文章的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总-分-总(掐头去尾) 4.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唤醒生命》文章最后一段同前文有什么关系?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的议论是前文记叙的深化。 5.悬念与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6.补写、续写 (1)写出某人的心理活动。一定要注意人称,一般设身处地,使用第一人称。 (2)设想他是怎样说的。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情境。 (3)按照情节发展向下续写。——人称要一致。 7.作铺垫: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准备或是说找理由,使后文故事发展有依据,可能是为后文 大面积的内容作铺垫。2007年中考11页16题。 伏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非常明确的一个点或几个点。读到照应处,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爸爸的花儿落了》妈妈眼圈红;有隐蔽性,与前后文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8.照应(呼应)特点:前后写同一内容,只是换一下词语,换一下说法。一般有一定间隔,两处内容一般呈现概括具体、同义词类等关系。常见有首尾呼应。(前后呼应、与题目照应) 如《白杨礼赞》首尾呼应《背影》首尾呼应 9.文中次要人物(次要“所托之物”)或其他人物的作用: (1)烘托(正衬、反衬)突出主要人物思想,从而突出中心。 注:如果问“次要所托之物”的含义、作用类,应补上一条,即该“物”的所托的“志”。(象征义) 如:《爱莲说》中“菊花”、“牡丹”的含义、作用? a.“菊花”象征那些不满恶浊现象而退隐逃循的人,“牡丹”象征那些贪慕富贵之人。 b.写“菊花”正衬,“牡丹”反衬,“莲”的高洁的品质。 (2)便于由这个人发表抒情、议论,从而突出主题。 (3)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增强真实性。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我” 10.引出下文与作铺垫 (1)引出下文是紧接着的,作铺垫不一定。 (2)引出下文很明显,作铺垫较隐蔽。 (3)作铺垫有内在联系,引出下文只是引出。 议论文知识点 论证方法有几种,作用的关键词是什么? 论点的提出方式有哪些? 问某一论据为什么能够证明观点怎样回答? 论证思路指什么? 你积累了哪些论据? 议论文开头段都可能有哪些作用? 初中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 2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按照写作内容记叙文可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写人的记叙文以描述人物的行动、心理、语言等为主,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点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写景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以写景来寄托情怀、表现主题。在表达上做到情景交融。 三、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如《藤野先生》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 文章的生动性。 如《背影》。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作用:对情节起补充作用,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探望爸爸的情景;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引出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情形;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因病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唱骊歌,想到盼望自己长大,忆起爸爸让她汇款一事。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4、平叙: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 平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使用平叙的方式,特别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时间一乱,全局皆乱。 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 过程。作用:①、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②、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2、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作用:①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②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③常用于应用文。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作用:①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②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记叙文中的议论:议论是一种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的辅助手段。要与叙述、描写、抒情融为一体,做到景、事、情、理的和谐统一;议论安插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种融合是否自然、紧密、深切。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用:①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②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 ③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中的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包括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等。除了以上直接描写外,刻划人物还常用侧面描写(侧面衬托)。用描写次要人物或旁人的反应来衬托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描写的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里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细节描写(10)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A、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B、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描写包括自然环境(自然风光描写、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是人物形象的陪衬。写得好,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社会环境描写包括事件发生的场所、人物活动的背景,描写它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增强现实感、深化主题等多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不是为描写而描写,描写它们的目的和作用,往往和表现人物、反映主题、抒发感情有关,起着烘托、反衬、强化、深化等作用。 5、记叙文中的抒情: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的方法有: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事抒情、寓情于事;借议论抒情、寓情于理。 六、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为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七、记叙文的人称: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称要写的人为你或你们,抒发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自由的叙述。 八、提炼文章主旨:记叙文的主旨,即它的主要用意,意义或者目的所在,也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各种描写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一、初中语文记叙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附带点评(四篇) 三、贴春联记叙文 四、记叙文标题的作用有哪些 五、记叙文好词好句 六、记叙文中抒情的句子 七、2019年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记叙文 八、小学生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汇总】 九、中考记叙文难忘的体罚阅读答案 十、亲情记叙文作文700字
短文叫:拔掉那颗蛀牙
18、(1)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2)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3)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19、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20、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年级的孩子课外阅读要定什么杂志或报刊好
一、二年级孩子的读物应该是根据他的生活体验基础和现有理解能力来阅读和通过阅读间接式的了解世界。这类读物的特征一般要求,故事线索简洁、尽量贴近孩子的生活、字号足够大、配图比例足够多可以帮助理解故事的线索的发展变化。比如,文学类的有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梅子涵的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角野荣子的小妖怪系列童话、古田足日的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法国的精灵城堡、小朱迪系列、郑渊洁的童话系列等等;多数的图画书、漫画更适合的还是一、二年级的读者比如雅诺什、阿罗、比得兔、戴高帽的猫、晴天有时下猪绘本、亚卡利、丁丁、关爱生命系列绘本等等;还有一种类型的书也许更加贴合孩子的需要,比如,神奇的校车、巨眼丛书、不知道的世界丛书、小学生科学认知趣问妙答、我想知道为什么等等都是在这个年龄段比较抢眼的。最后一点也请家长们不要轻易放弃亲子共读的机会,“大声为孩子读书”是让孩子尽快提升,多元化发展的最好手段。孩子的听觉接受力几倍于视觉接受力。“大声为孩子读书”能够推动孩子尽快进入自由阅读的境界。适合这一类的书几乎是所有的,只要大人自己也喜欢的就行。“书到用时方知少”,好书是不会过期的。
更多文章:
小型电视机清仓处理方式有哪些?电视机什么时候买最便宜五一买电视还是618买电视便宜
2024年3月9日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