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蒲松龄(蒲松龄的《山市》的主要内容)
本文目录
- 蒲松龄的《山市》的主要内容
- 山市作者作品简介
- 《山市》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 山市原文
- 高中文言文蒲松龄
- 山市是谁写的
- 蒲松龄的《山市》描述了怎样的内容
- 求蒲松龄《山市》原文翻译,要准确的最好能附上逐字解释
- 《山市》全文翻译
蒲松龄的《山市》的主要内容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青绿色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上面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城中有的像楼阁,有的像厅堂,有的像牌坊,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之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大开着,每层楼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数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的人靠着(栏杆),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为豆粒一般大小,最终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和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山市作者作品简介
1、《山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蒲松龄的主要作品有《聊斋志异》《狼》《山市》。2、《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此文描写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亦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全文只有三百一十多字,但描写细致入微,引人遐想;文字用语极其精炼,形象具体,结构严谨,读来一气呵成。3、《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4、《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山市》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山市》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山市》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出现在山上,所以称为“山市”。作者在那个时代,还不能理解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故又称此幻象为“鬼市"。下面,我为大家提供《山市》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山市原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山市对照翻译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山市原文翻译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山市原文
山市(清)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高中文言文蒲松龄
1. 蒲松龄作诗(文言文)翻译急
山市山市即山中的“海市蜃楼” 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海市蜃楼,又称“蜃景”。
古人归因于蛟龙之属的蜃,吐气而成楼台城廓,因而得名。 海市蜃楼是近地面层气温变化大,空气密度随高度强烈变化,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进入观测者眼帘造成的结果。
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文言文《山市》原文: 作者: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
它美丽而又奇特,然而好几年也难得出现一次,只有少数幸运儿在偶尔的机缘里能够见到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 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是一座城了。
城中有像楼阁的(建筑),有像厅堂的(建筑),有像街坊的(建筑),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忽然刮起大风,飞扬的尘土很广大的样子,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座高楼,直接接触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赏析: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
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 *** 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 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
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作者介绍: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
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清代对考了一辈子都没有取得功名,而年龄超过七十岁的。
2. 高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滕王阁序(王勃)离骚(屈原)前赤壁赋(苏轼)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兰亭集序 / 兰亭序(王羲之)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劝学(荀子)陈情表(西晋·李密)逍遥游(节选)(庄周)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佚名)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弟子录)过秦论(贾谊)荆轲刺秦王(刘向 编)游褒禅山记(王安石)鸿门宴(司马迁)项脊轩志(归有光)六国论(苏洵)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祭十二郎文(韩愈)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五人墓碑记(张溥)病梅馆记(龚自珍)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及弟子)触龙说赵太后(刘向)张衡传(范晔)苏武传(节选)(班固)赵威后问齐使(佚名)项羽之死(司马迁)伶官传序(欧阳修)召公谏厉王弭谤(佚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佚名)老子·八章(佚名)秋水(节选)(庄子及门徒)唐雎说信陵君(佚名)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及弟子)弈秋(孟子及弟子)促织(蒲松龄)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及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佚名)柳毅传(李朝威)李贺小传(李商隐)孟子见梁襄王(孟子及弟子)勾践灭吴(佚名)古代文论选段(佚名)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庄暴见孟子(孟子及弟子)范雎说秦王(佚名)喜怒哀乐未发(佚名)劝学(节选)(佚名)过秦论(上篇)(贾谊)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老子(节选)(佚名)敢问夫子恶乎长(佚名)大瓠之种(佚名)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3. 现在高中课本有哪些古文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全录
必修一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
(三)赤壁赋(苏轼)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必修二
(五)六国论(苏洵)
(六)阿房宫赋(杜牧)
必修三
(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八)五人墓碑记(张溥)
(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十)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十二)鸿门宴(司马迁)
(十三)秋水(庄子)
(十四)非攻(墨子)
必修四
(十五)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十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十七)滕王阁序并诗(王勃)
(十八)秋声赋(欧阳修)
(十九)陈情表(李密)
(二十)项脊轩志(归有光)
(二十一)报任安书(司马迁)
(二十二)渔父《楚辞》
(二十三)逍遥游(庄子)
(二十四)兰亭集序(王羲之)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q/1483994268727738?src=140
4.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黄鹤楼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蒹葭。
5. 第二则狼文言文译文和短文阅读答案
本文按表达方式分为两部分,1—4段是{ } , 5段是{ }, 第1段写屠户{ },是故事的{ },第2段写屠户{ }, 是故事的发展;第3段写屠户{ }, 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第3段写屠户{ }, 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第4段写屠户{ },是故事的{ }。第五段作者议论,点名故事主题。
本文写屠户杀狼,既表现了狼的{ },也表现了屠夫的{ }。
本文虽,但狼的贪婪狡诈却刻画的入木三分。请把表现狼的贪婪和狡猾的重点词句圈点出来。
1.狼的贪婪:
2.狼的狡诈:
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的一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照应上文的一句是:
本段揭示主题的句子是:
请你谈谈从这个故事之中得到的启示。
任意写出五个带狼字的成语。
本文按表达方式分为两部分,1—4段是{叙述} , 5段是{议论}, 第1段写屠户{ 遇狼 },是故事的{开端},第2段写屠户{惧狼}, 是故事的发展;第3段写屠户{御狼}, 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第4段写屠户{ 毙狼 },是故事的{ *** 和结局}。第五段作者议论,点名故事主题。 本文写屠户杀狼,既表现了狼的{ 贪婪狡诈},也表现了屠夫的{机智勇敢警觉}。
本文虽,但狼的贪婪狡诈却刻画的入木三分。请把表现狼的贪婪和狡猾的重点词句圈点出来。
1.狼的贪婪: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
2.狼的狡诈: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的一句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照应上文的一句是: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本段揭示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请你谈谈从这个故事之中得到的启示。
对待敌人不能一味妥协,退让,这样只能让对方得寸进尺;遇到危险情况不是硬拼,而应该用智慧战胜敌人,保护自己。
成语:
杯盘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鬼哭狼号 声名狼藉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 *** 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面对这两只狼咄咄逼人的攻势,屠户利用了怎样的有利条件进行反击?
以柴草堆为掩护,分而治之。
6. 文言文"狼"中古今差别的字/词美活用的/一词多意的字有哪些蒲松龄
1.词性活用现象: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3。
一词多义:止 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 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③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
(拾柴草堆)。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5。
常用字词: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驱;追赶。
窘:困窘。恐:恐怕。
顾:看到。瞑:闭眼。
暴:突然。毙:杀死。
股:大腿。寐:睡觉。
黠:狡猾。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 *** 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山市是谁写的
《山市》是一篇文章,出自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该书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出现在山上,所以称为“山市”。作者在那个时代,还不能理解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故又称此幻象为“鬼市".
蒲松龄的《山市》描述了怎样的内容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山市》描述了蜃楼景象。
有一天,两个人在楼上喝酒,忽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起,直插青天。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
没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宫殿、高高低低的城墙、城中的楼阁建筑等。其中有一座高楼,直接云霄,每层有5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5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求蒲松龄《山市》原文翻译,要准确的最好能附上逐字解释
推荐奂山的山市,是当地的八景之一,可数年内常常难得一见。(一次)孙禹年和友人在酒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对面山头上有一座塔凭空高起,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疑不已,想来附近并没有这么个寺院。不一会儿,眼前出现数十座宫殿,青绿色的屋瓦,高耸的屋脊连成一片,这才醒悟原来是山市。一会儿,又见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竟是一座城廓啊。城中有像楼一样的,像厅堂一样的,像街巷一样的建筑,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数以万计。忽然狂风骤起,尘土无边无际,城廓变得模模糊糊了。不久风定天晴,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座高楼,直插云霄。楼共五间,窗户都大开着;一排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呀。一层一层数上去,楼越高,明亮的地方越少;数到第八层,仅像星星了;再往上,就昏暗模糊,无法数它的层次了。楼上的人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或靠或站,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房渐渐低下来,可以看见它的屋顶了;又慢慢地变得像一般的楼房了,接着又逐渐变得像一座大房子,突然间变得像拳头,像黄豆般大小,接着就看不见了。又听见早字词解释 1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恒:经常。 2 奂山 :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境内。旧淄(zī)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3 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市,今属淄博市。 4 孙公子禹年 :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5 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经常是多年不出现一次。恒,经常。 然,但是。数年,许多年 。见,同“现”出现。 6 同人:同业的人,志同道合的人。 7 饮:喝酒。 8 青冥 :青色的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9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10 念:心想。 11 近中:近处。 12 禅院 :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13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14 碧瓦飞甍(méng):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 飞甍:飞檐。甍,屋檐。两端翘起的房檐。 15 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16 未几 :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17 高垣睥(pì)睨(nì):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18 连亘 :连绵不断。 19 居然城郭 :竟然像一座城市。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20 中有楼若者 :其中有像楼阁的。······若者,像······的。 21 堂若者 :有像厅堂的。堂,厅堂。 22 坊若者 :有像牌坊的。坊,街巷、店铺 23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4 以:用。 25 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样子,这里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 26 依稀 :隐隐约约。 27 既而:不久,不一会儿。 28 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 29 危楼 :高楼。危,高,高耸。 30 直接:一直连接。 31 霄汉 :云霄和天河。 30 窗扉 :窗户。 32 皆:都。 34 洞开 :敞开 35 裁如星点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假字),通“才”,仅仅。 36 黯然缥缈 :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7 而:连词,表并列。 38 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39 或:有的。 40 凭 :靠着。 41 不一状 :姿态不一。 42 逾时:过了一会。逾,过了。 43 舍:平房 44 倏忽:突然。 45 遂:终于。 46 人烟市肆 :人家和商店。市肆,集市。肆,店铺。 47 孤 :孤零零。 48 耸 :耸立。 49 惊疑 :惊奇,疑惑。 50 碧 :青绿色。 51 然:但是。 52 数:几。 53 明(出自文中“则明愈小”):光亮。 54 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 。 (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55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56 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57 孤塔耸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 58 直接霄汉: 古意: 无限接近于天河,形容山高。 今意: 直直的插入云霄与天河,比喻山高景色美。 59 肆:店铺 60 市:集市 61 故:所以 本段通假字 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只有,刚刚。 一切乌有:以前乌通“无”,没有。以前的教科书上为通假字,现在不是通假字。现在译为“没” 乌有:没有 既而风定天清:以前清通“晴”,晴朗。以前的教科书上为通假字,现在不是通假字。现在译为“干净” 天清:天变干净了 本段词类活用 窗扉皆洞开(洞:像洞一样,名词作状语)。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词作状语依次译为:其中有的像楼,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 本段古今异义 恒: 古义:经常。 今义:永久。 顾: 古义:看。 今义:注意。 悟: 古义:明白。 今义:了解。 始: 古义:才。 今义:开始。 危楼: 古义:高楼。危,高耸。 今义:危险的楼。 直接: 古义:一直连接到。 今义:不经过中间的事物。 或: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 睥睨: 古义:城上的矮墙。 今义:眼睛斜着向旁边看,形容傲慢的样子。 居然: 古义:竟然。 今义: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 本段一词多义 然: (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连词,但是,然而(表转折)。 (原文:尘气莽莽然)助词,……的样子。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样。 数: (原文:见宫殿数十所)量词,几,几个。 (原文: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动词,计数。(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多 危: (原文:惟危楼一座)形容词,高 (原文:正襟危坐)副词,正,端正。起赶路的人说,看见山上人家集市,与世上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山市》全文翻译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
全文翻译: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原文如下: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更多文章:
《太阳与士兵>课题有什么寓意?《太阳与士兵》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年3月30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