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100首(求苏轼的著名诗词一百篇(要有重点字词解释和全文大意及赏析))
本文目录
求苏轼的著名诗词一百篇(要有重点字词解释和全文大意及赏析)
苏轼【诗人小传】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春宵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阳关曲 中秋月水调歌头 花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定风波 满江红 赠刘景文 上元侍宴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和子由渑池怀旧 蝶恋花 题西林壁守岁诗 浣溪沙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 浣溪沙 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别徐州临江仙 贺新郎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采桑子 儋耳 浣溪沙 洞仙歌南乡子 集句 西江月 卢山五咏 圣灯岩 汲江煎茶念奴娇 洞仙歌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吊李台卿(并叙)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蝶恋花 密州上元 念奴骄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南乡子 望江南 超然台作 水调歌头 西江月 梅花沁园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青玉案 鹧鸪天行香子 过七里濑 哨遍 行香子 江神子/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渔父/渔歌子 定风波 红梅 满庭芳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和陶归去来兮辞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蝶恋花 蝶恋花点绛唇 行香子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诗为孔平仲作� 渔家傲 永遇乐 天仙子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水调歌头 满江红 减字木兰花醉落魄/一斛珠 苏州阊门留别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 红梅三首 卢山五咏 卢敖洞(图经云:敖,秦博士,避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西江月 如梦令 浣溪沙满庭芳 水龙吟 水龙吟 蝶恋花醉翁操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暮春别李公择 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望江南/忆江南 戚氏 和晁美叔 访詹使君食槐芽�一作叶�冷淘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赠黄山人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壶中九华诗 留别登州举人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蝶恋花哨遍 南乡子 祝英台近 画堂春蝶恋花 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 雨中花/夜行船 满江红 东武会流怀亭浪淘沙 渔父/渔歌子 渔父/渔歌子 一斛珠阮郎归 初夏 南歌子 游赏 题金山寺 嵇绍似康(并引)�一作戏作贾梁道诗�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嘲子由 鱼蛮子 孔长源挽词二首再和 虾蟆 蝎虎 元修菜(并叙)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琴诗 南歌子 江神子/江城子卜算子 蝶恋花 虞美人 江神子/江城子减字木兰花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满江红 怀子由作 渔父/渔歌子 临江仙 醉落魄/一斛珠 离京口作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 少年游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南乡子 送述古 赠狄崇班季子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荔支叹 食荔支二首(并引) 初秋寄子由***隐藏网址***每一首诗的具体注解和意向在这个网页中都有链接,很方便。希望帮到你。
古诗赏析100字以内
1、《自蓟北归》
唐代:高适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译文: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开。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赏析: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
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
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2、《咏菊》
清代: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译文: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
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
3、《溪兴》
唐代: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译文:
在一条僻静的深山小溪上,有一只小船 ,船上有一位垂钓者。风雨迷茫,他卷起钓丝, 走进篷底 ,拿出盛酒的瓦罐,面对着风雨自斟自饮。
饮到烂醉,倒下而睡;小舟一任风推浪涌,待他醒来时,才发觉船儿已从后溪飘流到前溪了。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溪上人闲适的心情和隐逸之乐。他置身世外,自由自在,垂钓,饮酒,醉眠,戏风弄雨,一切任其自然,随遇而安。他以此为乐,独乐其乐。这似乎就是诗中所要表现的这一段溪上生活的特殊兴味。
但从节奏上看这首诗节奏舒缓,说明诗人的意识流程是缓慢的,甚至是板滞的,这种意识流程,恐怕只有在心情郁闷之时才最为明显。
4、《出郊》
明代: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译文:
山坡上一级一级的畦田像楼梯,平原上整整齐齐的畦田像棋盘。
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勾画了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诗中有画,静中有动,全诗用极其浅显而流畅的语言,捕捉了西南山乡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
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盘般的平整水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留下洁白的身影。
5、《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赏析: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
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求20首古诗的鉴赏100字
送别 王之涣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2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3 浪淘沙 李煜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过片三句自为呼应。“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本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4 问刘十九 白居易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此诗堪称典范。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从层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诗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落笔,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不加雕琢地写出了朋友间恳诚亲密的关系。 5 渔家傲 陆游 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红桥,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词由桥写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词题是寄仲高,不是怀仲高,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只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义满溢了。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6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 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 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 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 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7 望洞庭 刘禹锡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8 山居秋瞑 王伟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9 咏风 王勃 诗的前两句“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炎热未消的初秋,习习凉风飘然生起,吹散林壑浊热,顿觉清爽怡人。诗人不禁迷醉于其中,冷风啊,你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贵还是低贱,都遍施恩惠,平等普济,令人敬佩,使人快意。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开朗壮阔的意境。诗的三、四句“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丝丝凉风吹乱了天才少年的长发,驱散了涧谷飘浮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缠绕的雾霭,犹如精灵般使山间人家重现,将明朗清爽带给人间。诗人用“驱”、“卷”、“寻”、“出”等字眼,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把宋玉《风赋》中“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而加焉”的话,采用拟人化手法,将风描绘得栩栩如生。 10 登金陵凤凰台 礼拜 诗的第一句点题。“凤凰台上凤凰游”,很自然地 将凤凰台的得名点了出来,起句自然飘逸。而接着的一句,却是那样的无限感慨:“凤去台空江自流”!一个“ 自 ”字,道出了多少历史兴亡的喟叹。这里的“凤凰”,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又有人世的沧桑蕴含其中。韵致高逸,寄慨遥深。 接着的三、四两句承上,以“吴宫”、“晋代”一联,概指了凤凰台作为六朝故都所见证的历史兴亡。语言平缓而对仗精工,寄寓着无限的悲凉。“吴宫花草”,表现昔日吴王的苑囿的似锦繁华和如今的湮没幽径。“晋代衣冠”,是表现当年东晋的豪门权贵,是何等的荣耀,如今他们的孤冢却散落在荒烟蔓草之中。 这一联浸透了无限的凄凉。 11 蝶恋花 柳永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12 声声慢 李清照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13 蝶恋花 晏殊 上阕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槛菊愁烟兰泣露。”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惨淡的烟雾,兰花沾有晨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暮秋清晨,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也因忍受不住这秋天的寒意,双双向南方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词人一夜辗转难眠,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相思之苦,银辉洒向人间,一直到了拂晓,还斜照着红红的门户。下阕登楼望远,更是情不能自已:“昨夜西风凋碧树。”昨夜西风冽冽,凋零了绿树。秋风萧瑟,落叶飘飘。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独自登上高楼,骋目远眺,山阔水长,天涯漫漫,人世间的一切已如浮云过世。“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情也悠悠、恨也悠悠。见不到心爱的人,也只有寄书传情了,可是天遥地远,万水千山,又不知道我心爱的人她在何处,这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又将送到那里去呢? 14病起 陆游 作品开篇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现实景况,身体刚刚病愈,并且因被罢官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岷江江边,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阖棺”是在写自己的忧国心智,也不乏对眼下压抑情绪的抒发。顾炎武曾有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诗人陆游在当时显然不能向天下人呼吁,只能勉励自己,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这是一个被罢了官的普通百姓的爱国情怀。至于对自己的不公平,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还要待盖棺方可定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这是诗人的企盼,也是天下百姓的企盼。当时因为宋朝朝廷腐败,君主昏庸,至使大宋失落了半壁江山,老百姓处在外族蹂躏的水深火热之中,正如诗人写的那样:老百姓天天企盼天地神灵能好好地保佑国家和君王,天天盼望皇帝能早一天起兵讨伐外族侵略者,还百姓一个完整的国家和太平盛世,可事实上这些只是枉然。这对于诗人陆游自己来说也再明白不过了,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作品通篇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15 赠花卿 杜甫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他们的说法是较为可取的。 16 青玉案 辛弃疾 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17 月夜 杜甫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这年5月,杜甫携家避难鄜州,8月只身前去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送于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流落鄜州的家人,不直接道出,而是用换位思考法来写,即设想妻子儿女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孩子们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事。在月下伫望时间长了,露水沾湿了妻子的头发,清辉使得妻子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时才能团聚呢?全诗写乱离岁月,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18 从军行七首 其四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19 青玉案 贺铸 这首词语言典丽,风格华美。全词字句洗炼,掷地有声,其中暗用了《洛神赋》、《锦瑟》、《江淹传》等不少典故,而又十分自然妥贴,犹如己出。词人还巧妙地用美好的景色来衬托自己的心情。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更显出愁苦之重。词的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本词比喻的新巧贴切而又丰富多姿更是传为佳话。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形象的景物以增加感染力,这并不是贺铸的发明;而学习前人的手法,把比喻设置得如此新颖奇妙却是贺铸的创造。 20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有些长了些,凑活着用吧
100首绝美古诗词欣赏
100首绝美古诗词欣赏: 总有一首能唤醒您心底深处的诗意和远方 (001)无语相思淡做愁,琵琶弦断斥肠柔。吾欲将心寄明月,露浓花瘦荡扁舟。(002)暗香盈秀月下柔,泛黄孤灯映清楼。嫣然回眸倚斜栏,无语相思淡做愁。(003)几年风雨叹流年,红颜知己渺如烟。倾城一笑梦里醉,咫尺已成天涯间。(004)无语相思淡做愁,轻迈莲步登西楼。独望星空飘雨色,素衣青岚面容瘦。(005)与君分离终日忧,无语相思淡做愁。不求朝夕常相伴,只愿人间幻梦留。(006)缘来缘去缘逝水,浮生若梦天地空;烟雨红尘醉一场,回首轻叹月明中。(007)岁月沧桑染指醉,曾几何时花妩媚;落尽繁华烟花冷,春秋几度难回味。(008)一曲琵琶清泪挥,西风吹落桃花飞;心随落花飘何处?玉手轻拨曲儿追。(009)夜下横笛对花吹,花能解语花亦悲,愁入流水水轻泣,胭脂和泪冷清辉。(010)月照寒窗泪轻挥,轻叹花残春已归;水载落花悠悠逝,琵琶凝愁暗伤悲。(011)来年花可发新枝,明年花前知是谁?谁念西风吹絮冷,几人忆此红泪垂。(012)玉杯千盏醉心愁,迎月起舞泪噎喉,一江秋寒无颜色,欲待春归雪覆头。(013)灯深影浅夜难眠,菊摇玉影秋水寒;更深煮酒杯中味,月透窗纱梦难圆。(014)指弹飞花胭脂冷,燕子绕梁爱恨空;手捧诗卷心无恋,回眸一笑付清风。(015)玉面清颜笑春风,纤手轻拨古琴铮;弦音漫过三江水,红尘深处许来生。(016)秋风瑟瑟凄苦常,行云漠漠暗泪伤;遥望九曲江河水,悲意与之谁短长?(017)农家小院唠家常,夜风清扬过短墙;村姑秀发飘飘起,少妇衣袂舞月光。(018)霜舞红枫染斜晖,池冷秋凉落叶堆;篱影摇曳炊烟起,牧笛声声牛郎归。(019)牧笛声声牛郎归,炊烟袅袅玉人回;暖意融融灯照影,深情款款相思谁。(020)深情款款相思谁,月影柔柔映紫薇;诗笺字字传情意,愁丝淡淡把笛吹。(021)忘川河畔舞寒烟,忧愁尽抛绿水间;草繁花盛春光好,鸟衔清风艳阳天。(022)紫衣霓裳舞霜月,陌指轻弹秋水寒;红枫片片残阳血,尘沙吹断杨柳腰。(023)桃红柳绿三月天,花绽枝头燕翩翩;岛中题诗花月夜,主人挥毫舞银川。(024)凝桃为蕊点朱唇,眸闪玉影舞乾坤;远观红白枝上绽,方知寒梅傲霜魂。(0二十5)凝碧碾冰玉为魂,眸珠泪下腮边痕;远闻桃林嘤嘤泣,方觉千古葬花人。(026)若将妾心比桃魂,水载落花空无痕;三生石上谁之泪,千古殇情诉冰轮。(027)莫道群芳无花首,洛阳牡丹天下走;宁折不弯遭君贬,千古传奇洁自守。(028)爱如美酒醉心田,有缘尽折花枝前;来不相惜空落泪,生离难忘伊人颜。(029)舞龙炫魅胜飞天,影似闪电羞紫燕;众人瞩目风流数,衣袂翩翩嫦娥羡。(030)清荷残雨拭娇颜,风抚碧叶奏琴弦;绿波粼粼微浪起,馨香阵阵沁芳园。(031)紫笛悠扬云水间,陌柳轻摇舞蹁跹;丁香花酿相思酒,霜透枫丹赋诗篇。(032)春残春去春无踪,寒来暑往苦匆匆;惜取光阴莫虚度,黄金皆在书香中。(033)今生欠我说不清,来生还我一世情,凄风冷雨无人晓,呤叮洋里叹呤叮。(034)花开花谢花凋零,我流清泪葬花吟,谁道柔情烟云过,清花池边泪盈盈。(035)子夜墨黑染愁情,君入梦境我清醒,相思漫天遥寄出,飘飘绕绕绕君心。(036)真心莫让心伤痛,痴情莫让情无踪,一朝好梦与君同,一别如梦太匆匆。(037)红尘倦倦念念回,寒月如霜流清晖,谁心温暖伊人泪?一梦决绝无语归。(038)杨花柳絮漫天扬,又是一季好时光,若无彩蝶双飞翼,空把相思阁楼藏。(039)相思无语淡做愁,浮尘伴世眼泪流。青春已逝红颜老,镜花水月何时休。(040)无语相思淡做愁,叹断清江上小楼。伤情暂许人惆怅,忍看平湖塞外秋.(041)漫抚琴弦情难收,静观落花付水流。悲歌一曲随风寄,相思无语淡做愁。(042)风心邀月醉西楼,闲看流云对联忧。弱柳扶风翩然舞,相思无语浅作愁。(043)月夜蟋鸣情幽幽,几许冰心扰君忧。枫林深处孤星隐,无语相思淡做愁。(044)孤灯伴月清泪流,无语相思淡做愁。独卧香榻人难寐,芳心凄凄怨幽幽。(045)与君惜别泪双流,音容笑貌梦里头。南柯梦醒芳心怨,无语相思淡做愁。(046)小月流辉风弄影,花间闲渡我听琴,谁人怨曲摧心醉,瘦尽相思化作音。(047)风中雁唳染长空,游子他乡思念浓。寻梦一生谁作伴,红尘路上几人同。(048)风中雁唳染长空,山涧溪流穿谷中。荡漾心田愁绪起,举杯遥望满苍穹。(049)小月流辉风弄影,秋蝉轻唱蛰虫鸣。小楼独坐情丝远,梦里檀郎谁又逢?(050)风中雁唳染长空,秋水载花依旧东。多少尘缘成往事,春来秋去韶华匆。(051)青丝染白绽诗花,备课深更烛影斜。扰断肝肠生世梦,成才赤子走天涯。(052)白露山前彩色妆,伊人留守念情郎。楼栏望月天涯共,欲语邀杯一梦香。(053)笔恋诗词快意多,浓情似蜜莫蹉跎。挥毫记下人生路,梦回百年来世约。(054)海阔天高日月长,丹心如火走四方。淡看红尘如烟落,一花独放也清香。(055)十月秋高日影正,漫步出门仍觉冷。不如蜗居床上眠,看看有谁来入梦。(056)桃花人面几度红?谁人独立晚风中?莫非崔护灵魂现?流水缘何总向东?(057)风花雪月自当歌,遍览诗文满江河。更赏豪气冲霄汉,但看群峰也巍峨。(058)情洒蓝天志未酬,半腔忧怨总难收。满湖一片伤心碧,啼血杜鹃唱枝头。(059)夜色阑珊伊人梦,伊人梦里起春风。春风吹绿池边柳,天各一方也相逢。(060)抬眼可见半弯弓,映我心中一朵红。三更独赏唐时月,无须梦里觅芳踪。(061)一花独放也清香,红尘陌海浪自扬。他年天高望日远,总有丹心照四方。(062)十月身高影身长,窗寒冷浸半帘霜。蜗居难寐凄风苦,恍然入梦又秋殇。(063)几缕相思几缕柔,无边秋水月光收。残钩焉能渡心海,惟有千古一梦愁。(064)云水山乡梦路长,无边秋水也含霜。谁言佛前三生许,轻烟缭绕一注翔。(065)流水潺涓总向东,为有冬风映日红。人面桃花两相妩,鸿雁锦书寄深宫。(066)远看群山也巍峨,闲情逸致总是歌。心有凌云壮志舞,气冲霄汉爽豪博。(067)啼血杜鹃唱枝头,心忧社稷无处收。甘洒一腔丹心血,情系碧空一日柔。(068)天各一方也相逢,缘来处处是春风。阑珊难洗月色美,桃花香扇两温柔。(069)青山绿水随心描,水墨丹青任意飘。胸有竹节高峰瞩,眼有千山碧云霄。(070)无须梦里觅仙踪,人生何处不相逢。上弦眉弓半弯启,不日即可见仙容。(071)梨花带雨桃花落,片片相思染离愁,谁把红尘都读透,莫让年华随风走。(072)红尘有梦为谁痴,片片痴心总相疑,心慕紫燕双飞翼,唯恐花落蝶恋迟。(073)夜半孤梦绕窗台,梦醒不知今何在?欲疑冷霜雪未尽,却是春暖百花开。(074)情丝如藤爬满墙,春色满园百花香,人隔天涯心惆怅,一恋相思空痴狂。(075)化蝶双飞凭空忆,冬雪渐融草又碧,指间时光转瞬逝,花落怎怨蝶恋迟。(076)唯忆流年感怀殇,相思无语泪满堂,紫燕为情归来早,彩蝶恋花诉衷肠。(077)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只晓今日能自悔,为何当初去为之?(078)雪花飘飘心忧伤,相思随雪漫天扬,雪伴寒风轻飘荡,千愁万念乱华章。(079)花容羞涩夜呢喃,水天一色梦阑珊,临风觅影已走远,凭水空思生幽怨。(080)秋雨翩谴夜闲暇,举步庭前看落花,秋风不知游子怨,一梦潇湘在天涯。(081)纤眉轻挑潸然泪,回眸玉凝月下垂。红颜今生为谁醉,空留柔情徒伤悲。(082)中秋月夜登楼台,月满西楼人分开,无心赏花观月夜,笔墨素笺寄情怀。(083)又是一季桂花开,桂花败了梦伤怀。怎堪柔情不入梦,唯有冷月入梦来。(084)思绪漫天愁牵挂,一人独行赏晚霞。怎堪不忆昨日事,独倚楼栏遥想他。(085)七夕星空放光芒,七夕织女会牛郎。七夕编织鸳鸯梦,七夕思念最难忘。(086)秋雨撩人心很乱,落叶飘零独自寒,夜幕降临倚楼栏,凭空远眺生哀怨。(087)寂舍孤灯笼柳烟,琉璃夜色不成眠。兰亭淡影青衫逸,独步清愁瘦作绵。(088)西楼携手满庭芳,平仄诗词绕曲廊。遥寄彩笺心曲路,墨香点点共彷徨。(089)花开一季心中藏,摇落残红凝月光。催发寒梢冰冻蕊,天长地久是离殇。(090)霜叶霞红报早寒,倚窗望月梦阑珊。风飞孤影伊消瘦,情意无限苦爱怜。(091)细雨晓风泣梧桐,凄凉断雁叫西风。相思错付胭脂泪,一曲离殇苦海中。(092)尘缘落梦伤情怨,纵泪残花逝俏颜。院洒红英烟雾远,绮疏玉女盼君还。(093)纵泪残花逝俏颜,娇袭百病夜愁眠。空怀对镜娇颜瘦,怎奈情丝落尽闲。(094)院洒红英烟雾远,秋寒翠影锁幽帘。孤灯寂语声声叹,浅醉凄然入梦圆。(095)绮疏玉女盼君还,任此孤心断梦前。纵使离别难再聚,今生不悔爱相连。(096)自入红尘百感伤,魂迷至极梦生凉。长将永夜呼风月,总抱绮情遇冷霜。(097)安得芳踪空作赋,堪怜寄意枉吟章。一怀坦荡凭心论,不与他人道短长。(098)斜阳半落起寒烟,几度凭栏望大川。万里旌帆摇月影,一江流水渡归船。(099)漫托鸿雁长传信,时掬青云好寄篇。暗诺东君重许愿,相知何惧苦心煎!(100)一秋一别叶舞伤,落尽枝骨迎寒霜;风风雨雨轮回渡,雨雨风风接丰年。
诗歌大全100首现代(一千字左右)
十首最值得阅读的现代诗 ------ 在这些作品面前,我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山仰止。无论你是否喜欢诗歌,但只要你以中文为母语,这些作品就值得你认真阅读。 任何精彩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面前都会变得苍白,我只有强烈的推荐: 一、第十首,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第九首 ,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八首,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第七首,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所有以断章为题的作品中,这个是最有名的了。不过,很多权威评论家的解释却是作者本人不能苟同的。 五、第六首,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也许这个错误不只是对窗内人说的,对过客来说也一样,因为窗内人等的并不是他。郑愁予的诗很多都值得阅读,尤其是《情妇》。 六、第五首,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也只有这样性格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七、第四首,冯至的《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也只有他能写出这样作品。他的《南方的夜》也好到让人无话可说。 八、第三首,何其芳的《预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於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著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
20首古诗加简短的赏析
一、《鸟鸣涧》1、作者:唐代王维2、原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3、翻译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4、赏析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二、《送灵澈上人》1、作者:唐代刘长卿2、原文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3、翻译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4、赏析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三、《登鹳雀楼》1、作者:唐代王之涣2、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翻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4、赏析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四、《蝉》1、作者:唐代虞世南2、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翻译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4、赏析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五、《宿建德江》1、作者:唐代孟浩然2、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4、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六、《山中》1、作者:唐代王勃2、原文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3、翻译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4、赏析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七、《劝酒》1、作者:唐代于武陵2、原文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3、翻译高举弯把金杯为您敬酒,满满斟上请您不要推辞。花儿开放历经多少风雨,人的一生更会历尽别离。4、赏析这是一首祝酒歌。前两句敬酒,后两句祝辞。话不多,却有味。诗人以稳重得体的态度,抒写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颂慰勉之中,道尽仕宦浮沉的甘苦。八、《乐游原》1、作者:唐代李商隐2、原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3、翻译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4、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九、《问刘十九》1、作者:唐代白居易2、原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3、翻译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4、赏析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十、《独坐敬亭山》1、作者:唐代李白2、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翻译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4、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本文相关文章:

钢铁读书笔记摘抄赏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要好句+赏析写的好多加点)
2025年2月15日 03:30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4年6月18日 03:20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出自哪里
2024年6月17日 08:50

梁衡《夏》第五段的赏析?关于梁衡的《夏》的教案(要仔细,要多)
2024年5月19日 07:10
更多文章:

以下信息中,不属于内幕信息的是()?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
2024年6月18日 08:20

故事新编四年级下册作文400字(寓言故事新编四年级作文400字5篇)
2024年3月19日 05:10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模板(有关食用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的优秀应急预案三篇)
2025年3月28日 15: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中医德规范有哪些要求?医德的四大基本原则
2024年3月10日 16:00

为什么说家,是深深的牵挂?宝来——不论身在何方,家永远是最牵挂的地方
2024年6月19日 14:30

猴子捞月亮的英文(急!!在线等!!!小学二年级水平英文小故事(给最佳答案加分!!!))
2024年6月7日 06:30

低碳经济考试(德阳市2010-2011年度低碳经济知识公需科目课程起止时间)
2024年3月27日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