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目录
-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设计
-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_最后的常春藤叶优质课
- 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范例
-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疑与探究,由分析讨论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切入点赏析结尾特点及妙处,分析理解文章主题:一是普通人之间无私的关爱,一是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间真情,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坚定人生信念,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反思: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有三:一是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的要求;二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往往用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三是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对本文的理解把握。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的最大难点在于琼珊这个人物形象,而不是“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预习
1、 初读文章,读准字音,试一试能否复述故事情节。(用200字左右概括)
2、 再读文章,你认为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方面有那些巧妙之处,还有那些地方存在疑问?(将自己的见解看法形成文字)
反思:
1、 预习题的设置推动了学生亲密接触文本
2、 收集学生的预习成果可以了解学生在文章的整体把握,文章艺术特色理解方面的情况,为课堂目标的设置提供依据。
3、 形成书面形式将无形的学习任务变为有形,对学生是一种督促,对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好处。
教学过程:
导入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当胜利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大家觉得结局会怎样?
是的,最后他的意志垮了。儿子死在了战场。这样的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与其说是一支断箭,不如说是一个人的意志,既成就了一个人,也毁灭了一个人,今天我们也试图通过一片小小的藤叶,来反观人的脆弱与坚韧,人间的无奈与温情。
反思:1、小故事作为导语可以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用这个故事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形成对比,引起学生对“信念”重要性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主题
解读文本
概述故事情节
要求你用两句话概括,并且两句话里都要包括课文的题目“最后的常春藤叶”。
明确:女画家琼珊因肺炎而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维系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上;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挽救了琼珊的生命,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反思: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示,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新颖的形式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结归纳学生质疑的问题
这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叶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琼珊的病,而这片叶子竟然是假的,这假的叶子竟然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贝尔曼竟然因为画这片叶子而染上肺炎死去,这样的结尾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
讨论、交流
明确:
治好了琼珊的病:
1、 琼珊把自己生的希望寄托在叶子上,而最后一片傲然挺立的常春藤叶给了琼珊鼓舞,她重新有了生存的信念。
2、 真的是这一片常春藤叶使琼珊获得了生命吗?
3、 从原文来看琼珊是怎样一个人?
解析:① 有艺术理想 33页8节“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海湾”②热爱生命 34页23“一向很喜欢常春藤”紧张而认真的数落叶37页48段“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③曾经失去对生存的勇气 35页28节“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
小结
琼珊是怎样一个人:
有艺术理想,热爱生命,曾经失去生存的希望,但在最后一片藤叶的鼓舞下重拾生活的信念的一位青年画家。
符合人物性格
竟然是假的
①琼珊没有看出来
距离太远,只能卧床观看(34页18节);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36页34节),所以琼珊没有看出来
②伏笔 37页40“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长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46段“那片长春藤叶仍在墙上”54段“在风中不飘不动”
③37页40段 叶子画的很逼真
符合生活真实 符合情节发展
贝尔曼冒雨画上去
贝尔曼为什么会去画,他是怎样一个人?
老贝尔曼形象
课文第30节(一生读文章,其他人思考,在这一节中,贝尔曼有什么特点):
初见贝尔曼:失意、暴躁、唠叨、酗酒、(先用原文中的词汇概括) 相貌怪异 爱讲大话 善良(为什么会酗酒? 失意苦闷 应该是自顾不暇的但他却不遗余力的帮助别人)
又见贝尔曼(课文第31-36节(分角色朗读33--35)善良、热心(注意我与我们这两个人称,照应了上文的看家凶狗 称琼珊为“小琼珊”)
正是有了这样的性格特点,才有了54段的结局
再见贝尔曼-生齐读课文54节-- 舍己为人
小结
贝尔曼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贝尔曼是一个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的失意老画家。(通过前两次的描写,我们看到了贝尔曼的善良与无私,有舍己为人的举动完全符合他的性格)
染上肺炎死去(为什么会染上肺炎,为什么只有两天就死去了)
①肺炎在艺术区蔓延 33页4“在这错综复杂、狭窄而苔藓遍地的“巷子”里,他的脚步却放慢了。”
②贝尔曼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60开外、酗酒、充血的眼睛总是迎风流泪
③贝尔曼在暴风雨中画上的藤叶。(符合生活的真实,做足了情节上的`铺垫)
小结
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局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人物性格,符合情节的发展,是在情理之中的。这也是欧亨利小说的一大特色。
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①情节上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人物形象 得以丰满,品质得以提升,使我们发现了贝尔曼粗鲁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前后的对比更震撼人的心灵。
③主题 得以升华:琼珊从绝望到希望的逆转让我们体悟到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贝尔曼的死与琼珊的生,让我们体会到普通人患难与共的人间真情。(读一读,记下要点)
在小说中问某一段文字的好处,我们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去考虑。
反思:1、“这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叶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琼珊的病,而这片叶子竟然是假的,这假的叶子竟然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贝尔曼竟然因为画这片叶子而染上肺炎死去,这样的结尾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这是本课的主干问题,因为它是对学生质疑问题的概括和集中,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将学生与文本联系起来,推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进一步引领学生理解文章。
2、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老贝尔曼和琼珊两个人物形象,所以这个主干问题就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线索,将人物形象的分析,“欧亨利式”结尾的赏析,文章主旨的初步理解贯穿在一起,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畅所欲言,老师又可以依据问题有效的控制课堂节奏。
3、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有争议的地方,我就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文本反复揣摩,整个过程都紧密联系文本,采取各种读的形式,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多言。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也注意引导的过程,而不急于展示答案。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琼珊是一个软弱、悲观的人,我就让学生找到文章中和琼珊有关的句子,并将这些句子联系起来分析。最终师生达成共识:琼珊是一个有艺术理想,热爱生命,曾经失去生存的希望,但在最后一片藤叶的鼓舞下重拾生活的信念的一位青年画家。
4、本课的第一主人公是贝尔曼,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又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所以在课堂设计上,老师是偏重于这个人物的,而实际上学生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并没有难度,学生理解有分歧的是琼珊,这就提醒我们既要注意到文本本身的重点,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课堂,注意预设也注意生成。
深入理解主旨
假如,贝尔曼没有画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琼珊会不会死去?
小结
不论答案是什么,我们的分析应该符合生活真实、符合人物性格、符合情节的发展
1、 会,33页7段“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生意,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而琼珊此时最关注的就是那一片常春藤叶子35页24段,“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去了”。是贝尔曼先生最后的藤叶激起了琼珊生存的意志。如果没有贝尔曼的帮助,琼珊很可能会失去生命。由此可见,关爱他人是多么的重要,而自己的信念更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2、 不会,从前面的分析看,琼珊本质上是一个热爱生命,而又有理想的人,还有苏艾无微不至的照顾,医生尽心竭力的治疗,她可能会找到其他精神支点而活下去。由此可见,自己的信念才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信念与爱之于我们,犹如水之于花,阳光之于万物。
反思:
1、“假如,贝尔曼没有画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琼珊会不会死去?”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文章的主题:一是普通人之间无私的关爱,一是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
2、这种假设的问题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反应比预期的更好,他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看的出,大家在思想上对爱与信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结束语
回到我们开始的故事,慈爱睿智的父亲试图告诉儿子什么?
力量不是来自什么宝箭,而是源于自己,可儿子没有懂,也许《断箭》本应该有另一种结局,因为,我们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就只有用坚强的信念锻造它!信念与爱之于我们,犹如水之于花,阳光之于万物。
反思:当时这个结束语纯粹是为了课堂本身的首尾呼应,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太多,这种设计的出发点是不科学的,但如果在客观上能够强化一下学生对《断箭》这个故事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那就没有耽误学生的时间。
作业
选择1:赏析本文结尾的妙处。
选择2:本文哪个人物,怎样的举动触动了你的心灵,你有怎样的感悟?
反思:这个作业的设计注意了选择性,作业一是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总结,作业二是对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附:板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符合 人物性格 特点 意料之外 妙处 情节
情节发展 人物
生活真实 情理之中 主题
反思:
时下有许多人反对预设性很强的板书,但是,如果在尊重了学生的阅读规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老师能尽量顺其自然而又尽量条理的板书本课学习重点,对学生阅读是有指导意义的。
写在最后:
今天的培训中提到有很多水平非常高的老师,敢于采用让学生当堂提问当堂解决的授课方式。我自己认为这种方式有不少弊端,且不说对老师知识水平,反应速度是一种考验,单就学生讲,有很多问题可能是细枝末节的,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会出现大家暂时提不出问题来的冷场现象,在语文课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所以,像本课的设计这样,综合集中学生的问题,结合文本的特点,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可能会更有效,如果我们在上课的最后设计质疑的环节,给主干问题之外的问题留一个解决的空间,应该更受学生的欢迎。
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设计
导语:
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这信念常常来源于深沉的博爱。
课时:
两课时
一介绍作者
二请同学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画出文中描写“最后一片叶子”的句子,思考其多重涵义。
2、讨论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人公应该是谁。
三划分段落层次,按情节的发展顺序分成四个层次:见教参。
四小说揭示主题的角度:
(一)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人物的生活环境:底层艺术家生存的典型环境
华盛顿广场东面艺术区
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
风格古香古色艺术气息浓厚
苔藓遍地阴暗,潮湿,穷苦为下文苏艾感染肺病铺垫
人物:底层艺术家的群像
讨论:哪个是主人公?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琼珊:年轻女画家,感染肺病,病重,因高烧而产生玄想。
苏艾:琼珊的室友,画家,对琼珊:
得知病情,故做轻松
善意的谎言,精神上安慰
无微不至的照顾
初见贝尔曼:
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再见贝尔曼:
形象二:(正面描写)
当地知琼删的病情后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删”“可恶的叶子”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重见贝尔曼:
形象三:(侧面描写)
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苏艾: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形象逆转:
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初见贝尔曼”,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
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
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
酗酒,暴躁,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
不借酒消愁,发泄。
主题得以表现:
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二)从探讨题目的涵义入手
最后一片叶子:
对琼珊而言:
表层义:叶子的飘落
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
“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的往下飘”
“惟恐那个虚弱的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牵连,真会撒手而去”
“当她与尘世和友情的联系一片片的脱离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的掌握了她”
对贝尔曼而言:“绝笔”
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
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主题得到升华:
艺术家的热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普通的叶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比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三)从结尾情节的逆转入手
1、符合生活逻辑吗?
(1)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距离太远,而且只能卧床观看。
——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
(2)突然去世可能吗?
是病情发展的必然。
前文伏笔——“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2、符合贝尔曼的性格吗?
贝尔曼冒雨画叶子可能吗?
性格发展的必然,善良,有爱心。
前文伏笔——“自己认为是保护楼上两个艺术家的看家的凶狗”
“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大家都离开这里了”
3、结尾揭示叶子是假的,在前文多处伏笔暗藏。
(1)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傲然挺立。
(2)“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3)“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
欧亨利式结尾
结尾情节必须逆转——
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形象三分析)
主题得以揭示
结尾若不逆转——
主人公形象模糊(形象一分析)
主题改变(精神动力对病人病情有重要的影响)
语言风格:略带感伤的幽默。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_最后的常春藤叶优质课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 1.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 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3. 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问题探究法 :一课时 : 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总结字音、字形、字义 一、导入 带领学生欣赏《爱的奉献》并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爱的理解。 爱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二、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 锡镴(xī là) 蹑(niâ)手蹑脚 昵(nì)称 气喘吁(xū)吁 一筹(chóu)莫展 殡(bìn)仪馆 砖砌(qì) 咆 哮(páo xiào) 三、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其作品以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的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最后的常春藤叶》等。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在1918年设立“欧·亨利纪念奖”。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四、整体感知: 1.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找出文中的小说三要素并概括小说情节。 (补充说明小说文体及小说构成三要素明确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文中三要素的安排一人物有苏艾、琼珊、贝尔曼、医生等一群社会底层小人物,在环境方面“苔藓遍地、阴暗潮湿、穷苦、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在情节方面 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 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明确: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整个故事发生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在四天里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五、文本研读 1.看看藤叶的外形像一个什么字呢?文章刻画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形状像“人”引出文中人物苏艾、琼珊、贝尔曼 2.谁才是本文主人公? 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可能会认为: 琼珊:故事是围绕她展开的,她目睹那不落的最后一片叶子,最终康复,通过她说明生命要充满期待,要依靠自己的主题。 苏艾:琼珊病了,是她照顾,琼珊绝望,是她想方设法拖延,并把情况告诉了贝尔曼主题是歌颂她宝贵的友情。 贝尔曼:最后一片叶子是他画在墙上的,是他拯救了琼珊,主题是歌颂他舍己救人的品德。 主人公评判的标准: 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3.分析贝尔曼的形象,一一投出思考题,让学生分析讨论,互相补充,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探讨一:文中几次写到贝尔曼?分别是怎样写的?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第一次正面描写: 第30节,请一学生齐读,其余学生画出描写贝尔曼外貌、性格、处境的句子,概括其形象。 ——外表丑陋,性格暴躁,生活窘迫,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失意的老画家 第二次正面描写:语言描写 让学生读相关语句分析 第32节: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第33节“可怜的琼删”“可恶的叶子” 第35节(见文中) ——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第三次侧面描写:第52节医生说:“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第55节最后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手法:欲扬先抑 4.探讨二: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5.探讨三:为什么说最后的藤叶是老贝尔曼的杰作? 一方面从艺术的角度讲,确是画得好,能以假乱真。 另一方面,以自己的生命救了琼珊,揭示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最本质的东西:热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 6.探讨四: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为什么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一是使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他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7.探讨五:结局在情理之中吗?符合生活逻辑吗? (1)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2)贝尔曼突然去世可能吗? (3)贝尔曼冒雨画叶子可能吗? (4)叶子是假的,前文有伏笔么? 明确:为了使这个突如其来的结局合情合理,作者在多处精心设置伏笔,打下铺垫,设置悬念。例如:第5节琼珊“躺在那张漆过的铁床上,一动也不动,望着荷兰式小窗外对面砖屋的墙壁”,正是这面空空如也的墙壁为日后老贝尔曼的杰作提供了画布。这样的伏笔在文中还有。不过意外的结局之所以使读者觉得合乎情理,主要还是因为老贝尔曼具有那种为艺术也为友谊而牺牲的精神。(小说结局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假的,是老贝尔曼画在墙上的,作者在文中还有两处作了伏笔:第一处是第44节“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上倾泻下来。” 第二处是55节“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一一对应的铺垫: 常春藤依附着砖墙而上,为贝作画提供了可能; 砖墙在20英尺外,为藤叶的以假乱真提供了可能; 贝尔曼对女孩的一心爱护,为他的行动提供了依据; 贝尔曼迅速患上肺炎去世,更是这个结局直接造成的。 8.探讨艺术特色 欧•亨利小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风格上,结合小说第四、五自然节,让学生来品味鉴赏。 明确: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六、总结 欧•亨利笔下这片小小的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坚强支柱。 琼珊因有生的信念、对自己生命的珍爱而活了下来;老贝尔曼因对他人生命的珍 爱,虽然死去,但精神至今感动人心,他的生命通过那片永恒的叶子在琼珊的身上得 到延续,他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请拥有“爱”的信念,珍爱生命,珍惜使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点! 再次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同时在歌声中打出拓展内容:读了这篇小说,你一定被小说中折射出来的人性美深深打动,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贝尔曼用生命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回答呢? 七、布置作业:课下拓展阅读《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品读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部分。
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学习目标:
⒈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主线次线的安排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⒉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⒊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设计若干问题,带着问题品读文本。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资料:欧亨利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一)导语: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更能显示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着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整体感知:
1、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开端(第1至11节):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写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请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
(三)文旨探究。(深入的对话与领悟)
⒈从人物形象入手:哪个是主人公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进展,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讨论的展开:从琼珊、苏艾,到贝尔曼,最后聚焦在贝尔曼身上。初见贝尔曼——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再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由此,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领会人物形象对主旨的表现作用: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以多媒体呈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抓住有关语句强化朗读。
⒉从题目的含义入手。
提示:从琼珊、贝尔曼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究最后一片叶子的表层义和隐喻义,并由此领悟文章的主旨。
讨论的展开:对琼珊而言,最后一片叶子意味着生命的飘逝;对贝尔曼而言,这是他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更是维系他人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作品主题由此升华:最后一片叶子象征着艺术家关爱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普通的叶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比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多媒体呈现最后一片叶子。抓住有关语句强化朗读。
⒊从文章的结尾入手。
提示:多角度质疑、讨论,体会逆转式的结尾对主旨的表达。
(四)文本研习: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2、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
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4、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5、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6、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试分析这个他怎样的人
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7、品读欧亨利式的语言。
比如:“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品味: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
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五)作业:
认真完成《名师一号》有关练习,迎接检查。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下面是由整理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一)】
文本分析:《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著名作品,文章讲述的故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切入:
1, 人性中的“善”,可以从奉献精神引入(贝尔曼);
2,精神的力量,即坚强的品格能够使生命重放光彩。(琼姗)
艺术形式上则主要带领学生了解:1, 幽默的语言;2, 意外的结局的魅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回忆起“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要素和具体特点,并对应到本篇课文。
2, 了解文章结构和情节发展
3,向学生揭示小说的主旨——贝尔曼的忘怀自身,关注他人
4, 学生懂得出人意料的结局的魅力
教学流程:
【课时一】:
1, 导入——方案一,由学生演讲切入;方案二,直接由预先导语开始。
2, 浏览文章,帮助学生理清情节发展
3, 主题把握。提问:学生对贝尔曼的看法。明确,人无完人,作者一开始描述的贝尔曼并不完美,但是正是这位不完美的贝尔曼身上表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联系)
4, 欧亨利式结局。由欧亨利的另一部作品《麦琪的礼物》或《窗》引入,小说的意外结局——欧亨利式结局
【课时二】:
1,语言:幽默、俏皮的语言(对肺炎的描写)
2,精神的可贵之处——即精神的作用,从其对生理的影响开始着手——琼姗人物形象分析,并且结合托马斯曼小说《死》
3, 课后练习三: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环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最后的长春藤叶》教案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生明确小说情节的发展,弄清行文思路
2, 贝尔曼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文章主旨的揭示
3, 欧亨利式结局
教学重点:1,小说主题——贝尔曼的忘怀自身,关注他人以及生命意识
2,学生了解“欧亨利式结局”
教学难点:1,学生了解“善”、“奉献”等抽象价值观
2, 学生掌握“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
教学进程:
一、导入
我先问大家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美?怎样才能算是美?
(生答)
好,看来大家对美的界定是不同的,有人认为美是……有的人认为美是……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不同,因此美是不能被定义的,可是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虽然对美没有固定界定,哲学家或者美学家却往往把真善美并举,这是为什么呢?这里给大家先留个悬念,也许学完我们今天的课文——《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大家就会有所感知了。
二、初读课文,回答问题(以PPT形式展示)(7分钟)
Q1,小说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刻画是小说的中心,我们先从人物入手,文中写了四个人物,其中三个是主要人物,贝尔曼,琼姗,苏艾,可是谁才是主人公呢?
【明确】人物:贝尔曼、琼姗、苏艾、
主人公:贝尔曼(预设可能有学生生会提到琼姗,对其引导可从以下入手:琼姗在文章确实是一个主要人物,通贯全文,文章是从她生病写到病好,可是小说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该单纯的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该看其在全文中是否有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琼姗的病情的转变纠结到最后不就是因为那片叶子给她带来了希望,而这希望是谁给的——贝尔曼,如果没有贝尔曼就不会有所谓的琼姗的坚强,而且特别是像贝尔曼这种最后以死亡作为终结的人物,文章也因为他的消逝而结束,所以贝尔曼才是主人公)
Q2,环境。环境主要是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华盛顿艺术街区;故事背景:肺炎肆虐。
Q3, 情节概括。请两名同学概括情节,注意他们的语言的概括能力。
教参:《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绘制这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
这篇小说,表面上看像一泓静静的秋水,水面上却拂过一丝透骨的寒意。读着它,就像乘着一叶小舟从秋水上划过。但是,当我们弃舟上岸,再来顾盼这秋水时,才发现在它的底层,奔涌着一股股汹涌的波涛,这涛声撞击着你的心弦,拍打着你的肺腑。贝尔曼,这位在美术园地辛勤耕耘了四十载却一无所获的老艺术家,凭着他博大的爱心,用他的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幅不朽的杰作。
三、从贝尔曼的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刚才我们明确了贝尔曼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贝尔曼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看啊,这篇小说对贝尔曼的着墨并不是很多,总共也就两处。而且其中的一大段作者似乎并没有以一种赞扬的口吻展现出来。作者最先对贝尔曼的交代是从课本12小节中间开始的,贝尔曼刚出场的时候,可不是那种熠熠生光的正面人物,我们看作者对他的描写是什麽样子的呢?大家看课本P12页中间的部分贝尔曼出场了,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一自然段。(生念)很好,这里呢其实是对人物的一个描写。在作者的这段描写中我们发现贝尔曼是什么样子的呢?外貌上首先年龄比较大,再次,身材短小,有胡子。
【明确】(1)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满腹牢骚,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2)语言描写:耿直,直率,善良又富有同情心
(3)侧面描写:(请学生有感情的表演)课文最后,平凡甚至讨厌的外表下有颗火热的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通过刚才大家的概括,我们明显发现,贝尔曼明显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身上有一些缺点,有些甚至是难以另人忍受的。可是正是在这么个人身上有了闪光点,让我们钦佩、尊重,而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自然也发现了在西方的文化中,什么样的是美?正如我在这堂课之前所说的——真、善、美。贝尔曼这个人,很真,该嚷嚷的时候就嚷嚷,不得志也不隐藏,像他这样的人几乎随处可见,所以说他真。他的善,我们当然可以把它理解为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善,但事实上他的举止中所表现出来的善,并不能看得这么表面,他的善良是在一种自我牺牲的基础上的善,什么叫自我牺牲基础上的善,在这里我又要通过中西对比了。我们看中国的善,往往是一种善行,我记得以前看故事会,讲某某人物,特别是员外郎之类的,最常见的一个词就是“乐善好施”,但其实这样的善是有限度的,而在这里贝尔曼他的善举更多的是一种奉献,一种精神上的付出。那么这篇课文的主旨大家从贝尔曼这边是不是也可以概括了?(请一位学生概括)
【明确】贝尔曼的忘怀自身,关注他人。
四、欧亨利式结局
刚才通过我们的探讨和分析,可以发现贝尔曼这个人物绝对是能带给我们震撼和惊喜的。而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篇小说的结局是出人意料的。这种结局的设置的作用,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吧!请一位学生来谈谈,也可以结合欧亨利其他的作品。(学生自己发挥)
同学们总结的都不错,那我们再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见板书)
四、板书
板书: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贝尔曼——忘怀自身、关注他人
欧亨利式结局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 学生了解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品味语言
今天这堂课我们先评述一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或者说,语言个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Q1、语言的总体风格是什么?
【明确】幽默
Q2、你能否找几个典型的句子,印证这种风格?
【明确】4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潜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没有感情色彩的介入)
5 “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拟人)
7 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生意,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冷漠)
30 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幽默)
(幽默的类型:反常、含蓄、曲折、夸张)
这篇小说,表面上看像一泓静静的秋水,水面上却拂过一丝透骨的寒意。读着它,就像乘着一叶小舟从秋水上划过。但是,当我们弃舟上岸,再来顾盼这秋水时,才发现在它的底层,奔涌着一股股汹涌的波涛,这涛声撞击着你的心弦,拍打着你的肺腑。
二、 琼姗的生命意识——精神支柱
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贝尔曼,但是,在这篇小说中还是有一个人物,值得我们来好好窥视一下,他就是琼姗。我们看,琼姗这个人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怎么说都有点不靠谱,她把她的生命维系在了一片叶子上,想象着叶子的掉落就是她自己生命的陨落。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最后的常春藤叶能够挽救琼姗的生命?
【明确】信念(引入心理学中有关“圣斑”的故事)
可用材料: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早在中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对某些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病人,要求按照圣经上的描写,想象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病人想象后,在手掌和脚掌都出现了血斑,甚至有溃疡的标记。当时人们把它叫做圣斑。近年也有相关研究,例如,“看见右手放在炉边,左手握冰。”
从心理学上的故事,我们看到人的心理意识是十分强大的,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当然文学作品中对其也有体现,不过文学吗,多少都是经过夸张和润饰的,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部作品——托马斯曼的《死》和余秋雨的《垂钓》
所以从琼姗的这种状态,我们应该看到她最后暗含的作者所隐射的一种深层含义——精神的伟大力量。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所要讲的精神支柱。这个我们看课文目录,本单元的标题是珍爱生命,而《最后的常春藤叶》他从属的小的主题就是精神支柱。
三、文本研习题目讲解P15
贝尔曼是个失意的人,作画四十年也没有什么成就“他老是说要花一幅杰作”,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杰作”,这不仅因为这片叶子画得逼真,更因为这片给与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二)】
设计思想:以尊重学生为原则,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强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以文本为基础,分析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引申阅读及作业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掌握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把握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通过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一)、知识与能力:
1.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3.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二)、过程与方法:
4.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6.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1、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 复述故事情节。
3、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蹑手蹑脚 纳闷 邪恶
二、课堂教学
(一)导语设计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的历史发展的长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
(二)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速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明确: 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整个故事发生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在四天里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四)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老贝尔曼顶着风雨画长春藤叶的过程描写出来(注:200字左右,开篇如下)。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老贝尔曼的屋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看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
4、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确: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5、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1)老贝尔曼是住在楼底下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曲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都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以外,几年来都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肚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他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2)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 。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明确: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3)“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的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明确: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6、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明确: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7、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明确: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8、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明确: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也可结合全文进行拓展思考: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 五)文本引申
1、在听完苏艾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什么始终没有凋零的解释后,琼珊的心理是复杂的,请对琼珊的心理作一片段描写。有人说:老贝尔曼用牺牲自己来救活他人,不值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老贝尔曼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可敬,琼珊绝处逢生的结果令人可喜。但当个体生命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如果总是要以牺牲他人来保全自己,这同样是对个体生命的践踏。那么当我们个体生命面临绝境时,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来面对呢?
★测试与反思:(能力测试)
(1)、事例展示:
二十世纪70年代国外某地区发生了历时六点八级大地震,蓝光闪过后,某医院70多名医务人员全部罹难。然而,奇迹出现了,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15日,一 位名叫埃尼撒希尔的女药剂师重见天日、幸免遇难、最后获救。
(2)、情景呈现:(读详写略)
(3)、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a、是谁创造了废墟下存活15日的伟大奇迹?
(创造奇迹的不是别人,是女药剂师埃尼撒希尔自己。)
b、奇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学习琼珊的“经验教训”,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为女药剂师埃尼撒希尔创造奇迹寻找理由。
板书设计:
不利因素 : 我陷入地下,获救的希望十分渺茫。要是得不到及时解救,我会憋死、饿死。房内一 片漆黑。外边的人听不到我的呼唤,如何来救我?
有利因素 :起码我现在还活着,不像我的同事她们,现在已经倒下了。至少现在不会死。因为房内还有空气;我还知道葡萄糖放在哪里。我有火柴,并可找见酒精、纱布,能制作一 盏酒精灯用来照明。我要利用挂钟,牢记时间,在夜深人静时敲打墙壁,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声明有人现在还活着。
(4)、总结:
一 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齐声朗读、强调学以致用)
课后练习:
a、回忆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 两件不幸或挫折,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b、假如你身处逆境,你会怎样想?你会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 篇短文。
※倡 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不怕困难。
(六)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1、“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2、“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
3、“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明确: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泪”。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范例
1、重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2、乐学善思办法:从小说的情节入手,整体感知全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和体味欧·亨利短篇小说意外的结局的特点。本课重视生命教育,围绕叶子这一问题,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提升内心感悟,逐步将学生推向生命本质的认识高峰。 3、指名读出琼珊关于最后一片叶子的语句,谈感受。这是对他的语言描写,读出了琼珊对生命失去了信心。这一切被前来探望的贝尔曼知道了,出示句子:“听了琼山的事,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心的凝视着窗外风雨中的常春藤。”贝尔曼做了什么?指名读出语句。老师板书。 4、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可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修鞋姑娘》一课也采用了这样的描写方法。小组内学习:画出对修鞋姑娘的动作、外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修鞋姑娘具有什么品质。 5、板书设计:明线:琼珊病重---病危---转好---脱离危险。暗线: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生病---病危进医院---去世。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1
本课其实上下来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总结如下,希望对以后有所借鉴。
首先,在主题的处理上,实际即使到现在,我还没有完全的搞清楚,这样在上来无怪课堂里,很难去很好的操控了。其实双主题的设置,我原先觉得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又没想到好的途径。如果单线条,那样文章的主题就好象显得太过简单了。
第二,在教学操作层面还是有需要提高的部分。在学习遇到难点时候,在预设没有完全考虑到的情况下,不能够很好的解决疑难的问题。这当然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是需要在平时的教学练出来的。
第三,如何处理好公开课过程中的时间把握问题。这样要求我们平时上课要有很强的时间意识。
当然本课也有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比如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对文本研究的深入,对教案编写的.环节设置,我觉得都有一点满意。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2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采用文本探究的方式,用一连串的问题来和学生们一起来理清情节,分析人物,理解主题。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也便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问题的预设与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这个角度是成功的。尽管课前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由于缺乏实践的原因,实际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最后的常春藤叶》所属的专题是精神支柱,所在的板快是珍爱生命,所以同样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琼珊在这里可以作为不热爱生命的反面典型。另外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如何体现出他那种“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的。实际上作者在文章的前面都处作了铺垫。通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积累了经验,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3
今天处理这堂课很简单。在简单讲了这篇小说曾拥有的几个题目之后,就让学生自己读小说,动笔划划,谈谈自己的收获或者疑问。总的来说,学生现在还不太会总结收获,但提出的问题还是比较有价值的。今天14班的表现很出色,提的几个问题都直接指向教学重难点。“老师,我有一个疑问,课文开始两段话是不是多余啊?”“老师,课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啊?”听到这样的声音,作为老师应该是有多愉快呀?13班安宁提的问题“题为《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什么文中却没有细细刻画这个叶子?”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师傅也一再说,只教学生不懂的,不教学生已会的,所以,以后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在上新课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学情,上课时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自己不独揽大权。让学生动起来,应该是最关键的。
怎么鼓励学生提问呢?我发现,虽然这些孩子已经是高一了,但是他们都十分渴望老师的表扬,课堂开头鼓励一下学生,夸夸他们,他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但每天要怎么样变着花样表扬呢?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切就都好办了。
学生的上课状态和教师的上课状态有很大关系。我发现,虽然自己仅仅才教了三个多月,但是感觉自己很多时候会忘了投入激情,平平淡淡就这样下来了。其实,我状态好的那一天,学生的状态也都不差,所以,我要调整自己的状态,每天休息好,呈现一个高效的课堂。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下面是我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1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3
【指导思想】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2)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中外散文名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一类散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够激发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绿”,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语文教学阅读和鉴赏的总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⑵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时,可由文中的某些语句联系到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对“绿”的认识,明白本文的主题。
⑵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囚绿”后感情的变化,并且对于作者对绿的“爱”进行探讨,提出爱的正确方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囚绿”后情感发生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理解爱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一篇以此为话题的小作文,这一目标在课外能够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音韵和谐,情感真挚而且长于变化,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魅力,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运用“复述法”和“圈点法”,复述作者“囚绿”的过程,圈点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再由老师总结。
文章用笔细致入微,全文围绕“爱绿”展开,所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以及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解决这一问题我运用讨论点拨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总结,提出文章的主题。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即有涉猎,学习中能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了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就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学习第一模块古代散文和现代诗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采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因此,对现代散文更易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关“绿”的散文他们在平时的课外拓展阅读中也读过不少,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绿》等等,这些知识储备为感受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气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鉴赏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而且文章中的“绿”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个难点,必要时需要老师一定的介入和点拨。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各自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将学生带入一种“爱绿”的情境之中,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对“绿”的爱。
2、讨论点拨法。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作者对绿的这种“爱”,学生畅谈看法,讨论“绿”的象征意义,老师在总结时结合相关背景点出文章的主题。讨论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点拨则在关键处点燃思维火花,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学生思路,画龙点睛。
3、启发体验法。阅读是从感受和体验开始的,但学生的阅历有限,体验比较浅,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师一定的启发。
【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在这一课中我首先以朗读带动课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绿”后对“绿”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主要用讨论点拨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爱绿”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题。再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法联系他们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谈一下他们对于这种“爱”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这一课时谈谈教学的`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顾导入本课,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学生还沉浸在北国清净、悲凉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导入对本课北平夏日之“绿”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感受也比较容易调动,这也完全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北国的秋色,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犹未尽,对于北方的风光,还恋恋不舍,尤其对于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很多期待。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是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体会一下作者深沉的“爱绿”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情感”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他们看得见、听得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蕴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个体性活动是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⑴请学生复述“囚绿”的经过。
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圈点出表现作者对“绿”挚爱的语句。
学生初读课文,一般只能对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通过以上两个思考题,就能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听读,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内容。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首先自己发表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而学生的归纳不免零散,需要教师的整理和提炼,并作为板书,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行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三、析读、教读
如果由教师一个人教授,学生密密麻麻地做笔记,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背道而驰的。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地阅读。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讨论点拨法。
在“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对全文的脉络已经熟悉了。为实现“学生把握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安排学生讨论:
1、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挚爱?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课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可以自己先做一个示范:
作者在文中不吝笔墨地赞美了“绿”,比如说: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看到这里我就联想到欧亨利的一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幸患上肺病的琼珊,心情低落。她说,等到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落叶的时候自己将死去。画家老贝尔曼为挽救她年轻的生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将象征着希望的“最后的叶子”画在了墙上,而他自己却因着凉死于肺病。老贝尔曼为了爱而死,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后一抹绿留给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类似的方式来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是: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它还象征着爱和幸福,是人们追求光明的象征,它代表着猗郁的年华等等,老师以板书的形式做好归纳。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时给出象征手法的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老师总结:作者在释绿的时候提到的“卢沟桥事件”正是本文的写作背景,联系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对“绿”的认识应该更进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顽强正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们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于日本宪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对“绿”的歌颂正是对中国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精神的颂赞。一篇文章文质优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贵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满着时代气息,并结合了作者鲜明的写作个性,能够撩拨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它往往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四、知识拓展、提升
作者对“绿”的爱是真诚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绿”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囚绿”后,作者发现“绿”病损后,有一些后悔和内疚,但仍不放走它。在这里,作者对“绿”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表现得很到位。然而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于这种情感很难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类似的经历,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
老师讲庄子的寓言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必恭必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羊牛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节仪式供奉,结果呢?这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郁,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老师总结:面对人生百态,面对种种冲突,有多少时候我们站在了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很多的纷争往往就是因为站在自我的立场,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判断评价,造成了诸多的格格不入。
结合寓言故事,运用启发体验法来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爱”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绿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战敌人的刺刀。他通过对那一抹绿的歌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1、再读全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对于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七、评价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结构全文的。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空间的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范读、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
四、诵读、感悟
(选择重点章节学生和老师比较阅读,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读的有差别?因为对课文的感情把握深浅有区别。)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总起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故记叙
③秋蝉残声前都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后的
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3.总写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本文相关文章: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语文二年级上《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2024年5月8日 03:40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语文教学设计)
2024年4月26日 23:20
可能性教学设计(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的关系 的教学设计)
2024年4月7日 12:20
更多文章:
52单片机设计按键控制数码管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单片机毕业设计有哪些
2024年5月14日 05:40
院长办公室免费阅读(医见倾心:院长大人别乱来_by花小仙_txt全文免费阅读)
2024年5月31日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