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组歌教案!!!急
本文目录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五篇
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准备了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春景 一、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五、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六、教学准备:电子琴 磁带 视频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乐曲的一开始,在右手高音合弦模拟出的流动的感觉的引导下,左手弹奏出清新、舒缓的主题旋律,让人彷佛看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色,大地上到处充满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中间段低沉并且旋律逐渐急促,略显灰暗,似乎在告诉大家,在春天降临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春寒料峭,阴风阵阵的日子,但春天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在乐曲的最后部分,我们又看到了战胜了严寒的春天,为我们勾勒出明媚的阳光下的大地为渐渐茂盛的青草和朵朵绽放的鲜花所覆盖……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堂小结 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四、课后反思 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欢乐的春寨》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国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四人帮”被*了,文化*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课堂小结:学生边唱边跳的能力有限,以后还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重点、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X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课后反思: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甚少,还要扩大这方面的知识容量。 你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京韵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白花园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第七课 爱满人间 第三节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组歌教案!!!急
组歌 教学目标: 1、朗读与细读相结合; 2、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 3、锻炼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俄)屠格涅夫、(法)波德莱尔、(印度)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以前学过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学习曾和泰戈尔齐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 自学导航 利用手中的工具书收集有关纪伯伦的资料 明确: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另三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他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作者经历: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 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 1902年返美后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剪裁缝衣的妹妹相依为命。1908年,他得到友人资助赴巴黎学画,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 1911年他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自学导航 1、 听诗朗诵整体感知形象是 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2、找第一首诗的韵脚(散文诗不严格压韵,段落间换韵): 3、请同学朗诵《浪之歌》,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 配乐朗诵《浪之歌》,音乐可轻柔、舒缓一点。 4、 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 的浪 5、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划分结构) 师生探究 2第一节:人、近(邻韵)、分;第二节:晨、盟、中、吟、吻(多为邻韵); 第三节:拗、躁,心; 第四节:他、下。 4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5 : 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者,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自学导航 1、思考: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你印象中海浪一样吗? 2、结尾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 3、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师生探究 1、前四段:浪花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相亲相爱""海誓山盟"等等. --热恋中的女性形象 后三段:这三段中的海浪形象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个女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喻意,海浪成了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2、我的生活是指我对海岸的爱情 我终身的工作是对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 3、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自学导航 1、这首散文诗中的 "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雨 师生探究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自学导航 1、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 2、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作者借雨歌颂了什么 3、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根据第三段文意回 4、用一句话概括1-4段的内容 5、解释第六段中"吻"和"拥抱"在文中的意思。 6、你是怎样理解"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的? 7、这首散文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生探究 1、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 2、雨是一位奉献者和使者,歌颂了无私的爱与奉献精神。 3、下了雨,河水涨了,可以浇灌田野、花草。 4、雨水滋润了大地。 5、指雨水浇灌花草、树木。 6、(开放题,自由理解) 7、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奉献者的赞美 教师小结《浪之歌》和《雨之歌》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课后作业 1、将本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到摘抄本上 2、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 即时训练 •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执拗(yòu) 酷肖(xiào) 长吁短叹(xū) B.璀璨(cuǐ càn) 馈赠(kuì) 千山万壑(hè) C.真谛(dì) 镶嵌(xiāng qiàn) 盛气凌人(lín) D.憔悴(jiāo cuì) 天穹(qióng) 海誓山盟(méng) 2.选出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拟人) B.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比喻、排比) C.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比喻、拟人) D.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夸张) 3.在你认为理解正确的句子后面打上“√”。 (1)“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如海浪一样。 ( ) (2)“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的拟人手法运用于无形的抽象事物之中,点明人的最终归宿。 ( )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前个分句是写下雨时的情形,后一分句是写雨过天晴,句中可能启示我们:不经风雨,无以见彩虹。 ( ) (4)“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有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距离(空气)使“我”不能亲身在国土上为祖国效力。 ( ) 二、阅读理解。 ①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②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③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④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⑤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⑥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鸣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⑦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1.解释加粗的词。 炽热: 执拗: 馈赠: 憔悴: 真谛: 2.读课文,按内容填空。 诗中的海浪形象非常感人,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黎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傍晚她_____________,潮涨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潮退时她_____________,他们的爱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粗的“它”指_____________,这一节主要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海浪( )。 A.对广阔的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爱情。 B.移情别恋。 C.对爱情真谛的理解。 D.对生命意义的集中诠释。 4.如何理解“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1.B 2.D 3.(1)√(2)√(3)√(4)√(5)×二、(一)1.炽热:热烈旺盛。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意见。馈赠:赠送(礼品)。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真谛:真实意义或道理。 2.在情人耳边发出海誓山盟 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拥抱着他 扑倒在他的脚下 执著坚定,难舍难分 3.礁石 拟人排比 D 4.夜阑人静,万物沉睡,惟有海浪守护万物彻夜不寐。她是世间美好价值的守护者,她的歌唱也是她的叹息。她的情感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5篇
【 #教案# 导语】《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上和追求光明。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悟作者借“花”表达自我的精神追求。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体会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
1.以“花”激趣,引出新课。
2.介绍作者纪伯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词义,把课文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3.给散文诗分段。
三、品读第一部分
这首散文诗的题目是“花之歌”,而全文却没有一个“花”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1.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相关段落。
2.用圆圈图梳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
3.展开想象,仿写课文第1~4自然段。
四、品读第二部分
(一)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从“我”每天做了什么,你想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体会到“我”怎样的精神追求。
1.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相关段落。
2.用思维图示梳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3.结合背景资料体会,既然文中的“我”是指花,那么将文中的“我”改为“花”行不行?五、课后延伸
(二)阅读课后“阅读链接”,默读思考:你觉得文章哪些地方想象奇特?
1.默读文章并做批注。
2.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2.推荐阅读纪伯伦的散文诗《雨之歌》。
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文中花的各种形象。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并阅读相关的美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品悟,继续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花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学习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谁能背一背描写花的诗词或文章片段?(学生自由说)有一位的黎巴嫩诗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那他对花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花之歌》,走进花的世界。(板书课题)
1.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交流资料,介绍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纪伯伦的资料。
(2)教师简介作者及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情感,读出语言的节奏感、音律美。
2.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讨论后归纳: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以一系列“我是什么”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了具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以“我在做什么”的句式继续描绘花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感知形象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及学习要求:课文题目是《花之歌》,可全文没有一个“花”字,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是花?花又具有哪些形象?
(1)边读边想象画面,并在相应的位置作上批注。
(2)读完后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用“读到……时,我仿佛看到花儿……”的句式,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花的各种形象。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
(1)读到“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时,我仿佛看到花儿花开花落,来年又开花的画面。(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2)读到“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时,我仿佛看到花儿在绿茵中闪闪发光的画面。(高洁夺目。)
(3)读到“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时,我仿佛看到了花儿在人们的微笑中传递,在幸福的婚礼上散发芬芳,在死者的葬礼上默哀。(对人类无私奉献。)
(4)读到“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时,我仿佛看到花儿在美丽的原野上摆动身姿,在风儿的吹动下散发清香。(与万物和谐共处。)
(5)读到“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时,我仿佛看到花儿在抬头追求光明。(向往光明,积极向上。)
……
3.汇总整理,感知形象。
(1)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婚礼的冠冕、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写出了花儿怎样的形象?(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无私奉献、积极向上。)
(2)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作者写花的各种形象的意图。
(作者在文中其实是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
四、精读课文,感受奇特想象
1.仔细阅读课文,揣摩文中的想象。
2.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大胆想象。
(1)如果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我”还会做什么?(生自由发言)
(2)对比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找出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小组交流。
五、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在写人,诗人以花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读了这首散文诗,我们是否在大自然的话语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六、延伸阅读,交流感受
1.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杨柳与水莲》。
(1)找出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
(2)同桌交流:说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全班交流小结: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2.思考:面对同样的夜,杨柳与水莲的感受为什么会不同?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用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
七、布置作业
1.以“___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
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二)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三)感受并交流课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人奇特的想象。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我”是花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交流对花的认识。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借助“/”符号,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3)理解“亮晶晶的眼睛”“硕大无朋的独眼”指的是星星和太阳,初步感受想象奇特。
(二)走进课文,理解“我”是花
1.朗读课文,学生找出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我”是花,画上波浪线,并做批注。
2.交流指导,形成板书。
3.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仔细看板书,读一读花瓣上的关键词,你发现了什么?
4.学生交流。(板书:由花的特点想开去)
(三)研读课文,感受奇特想象
1.默读1-4自然段,画出花有哪些别名,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赋予花这样的别名?
(1)交流反馈,关注“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冠冕”“祭献”等词语。
(2)小结:作者由花的各个方面想开去,赋予了她独特的名称,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想象的独特。
2.关注“我”的行为,感受奇特的想象。
(1)出示句子,画出表示花的“行为”的词语
(2)引导学生关注“欢迎”“送行”“摇曳”“呼吸”等拟人化的动词,想象花的“行为”,感受想象的独特。
(四)感受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
出示句子,学生思考并选词填空,得到启示。
(五)作业
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阅读经验想开去:如果请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或者“我”还会做什么?
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穹”、“孕”等10个生字。会理解“苍穹”、“旖旎”、“琼浆”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诗一般的语言,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准备:
1.关于花的诗句。
2.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三首诗中都写到花。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2.板书课题:花之歌
3.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苍穹(qióng)孕育(yùn)摇曳(yè)馥郁(fù)赠予(yǔ)
硕大(shuò)琼浆(qióng)鸣啭(zhuǎn)婆娑(suō)冠冕(miǎn)
3.检查词语的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四)品读句子,展开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大自然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花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神秘,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花儿悄悄开放的时候,有早晨的风相伴,风儿在祝贺我,为我的开放而鼓掌……傍晚,太阳就要远去,我和一群群鸟儿送别太阳,很真诚地对太阳说:“太阳,明日见!”
师:对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读着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启迪与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儿那样乐观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张扬,也不自卑。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便乐观地、开心的生活。
(五)总结课文,拓展主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拓展美文。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5.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
4.把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世界名曲《花之圆舞曲》等),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花之歌”,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它会唱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中的《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纪伯伦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礼物”。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标注读不通顺的地方。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预设难词:[苍穹]天空。[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泛指帽子。
[祭献]祭祀供奉。[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很浓。[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朋,伦比。
[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或思慕之极。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孤,单独。孤芳,单独的一枝花。
(2)各自练读,或小组内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可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重在感知形象。要从整体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要读得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及语气的轻重抑扬,要体现出散文诗的抒情性。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_______的花。
预设: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引发学生思考,把握主要内容。回答可能是:美丽的花、永远变化的花、可当礼物的花、自由的花、快乐的花……
2.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小组合作探究。
过渡:这么富有诗意的花,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人的笔下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自主学习卡
(1)议一议:读“阅读提示”,思考其中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花?
(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理清课文的思路,再分别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想一想:这篇课文只是单纯地写花吗?作者在花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4)学一学:课文中的语言十分优美,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请标示出相关语句,借鉴写法,进行仿写训练。
3.汇报展示,品析美文。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1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第一人称叙述。虽然文中并无一个“花”字,但通过文中的“我”可以很容易理解本文把花当作人来写,说出了花的话,唱出了花的歌。特别是本文的前四段,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花的特征。可让学生分别说说从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征。
明确: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
第2自然段交代了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远观那一朵朵花儿就犹如绿草中亮丽的星星点点。
第3自然段是说花的四季变化。
第4自然段是说花的功用,它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上的装饰,还可以作为葬礼上的祭献。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2、3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划分文章层次。比如课文前四个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具体描述了“我”是什么,所以这几个自然段可以归纳为第一部分。剩下的三个自然段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可以归纳为第二部分。但划分层次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予以肯定。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这部分对花的形象展开了描绘,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这部分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无私地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和行动。
过渡:通过划分课文层次和概括主要内容,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并不只是单纯地描写花的生长与美丽,而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着哪些美好的品质呢?
(遵循自然的规律,积极、乐观、向上等。)
(3)仿写训练,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4小题。
过渡:这篇文章以花的口吻展开,把花当作人来写,通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能发现文中大量使用了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排比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又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还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展开想象,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种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仿写句式: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我是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诵一诵,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请同桌评价。
预设:指名朗读,要求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来读。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
过渡: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他热爱大自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笔下,风、雨、浪、花,无不具有生命力。大家在课外可以找来他的其他散文诗作品读一读。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后面“阅读链接”里的文字,看看纪伯伦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形象。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选自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冰心译
2.阅读与交流。
(1)说说这个文段的叙述方式和《花之歌》有什么不同。(《啊!风》使用的是第二人称,《花之歌》使用的是第一人称。)
(2)风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形象?(变幻莫测、刚毅、坚忍、谦恭、礼让、轻盈、灵敏、和蔼可亲、威风凛凛……)
(3)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读了这首散文诗,我们是否在大自然的话语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人生就是一朵花,失意时不要顾影自怜,得意时不要孤芳自赏。不论失意还是得意,我们的心中应该总是开满怡人的鲜花。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读散文诗的一些方法,比如说欣赏性地朗读,想象画面。我们更欣赏了纪伯伦优美、亲切、隽永的文字,这些文字就像一首歌,萦绕在我们的脑海、心中。今天大家的表现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出示课件)
爱诵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读出花的美、花的精神。
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花的色彩、花的形态、生活中的花。
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花的韵味、花的追求。
爱国学的你,可以搜集诗词,感受花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本文相关文章:
金蝉脱壳的寓言故事(请请问谁知道说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课《自相矛盾》的原文)
2024年6月27日 10:50
暑假作业答案五年级下册(2021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2024年6月26日 00:10
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教材教案?猴子种果树的寓意是什么
2024年6月24日 17:00
黄山奇石教案(浙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黄山奇石》教案三篇)
2024年6月20日 13:20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丢手绢》教案?音乐游戏《丢手绢》教案设计(2)
2024年6月20日 05:40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开天辟地》原文及教案)
2024年6月15日 05:50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语文《槐乡五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6月14日 21:20
亡羊补牢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6月10日 17:40
更多文章:
化州一中高二女孩遭车祸(江苏女子连遇2次车祸车主均逃逸,后又从救护担架摔落身亡,对此你怎么看)
2024年2月26日 05:30